查看原文
其他

艾吕雅诗8首

法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保尔·艾吕雅(poète surréaliste 1895-1952),法国当代杰出诗人。一生写诗和战斗,参加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及反法西斯斗争。出版诗集数十种,主要有《痛苦的都城》、《不死之死》、《公共的玫瑰》、《丰采的眼睛》、《诗与真》、《凤凰》、《为了在这里生活》、《兽与人,人与兽》、《当前的生活》、《天然的流水》、《和平咏》等。
艾吕雅身逢乱世,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以诗歌为武器,痛斥战争的暴行,抚慰和鼓舞人心,深受民众爱戴。他又是“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一员,与查拉、阿拉贡、布勒东、达利、毕加索等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激荡的生活中,四位女性贯穿其中:她们给他带去的,不仅是抚慰,还有幸福和痛苦的交织……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涉及诗人内心情感的部分,作者均引用诗人当时的文字,代替了主观评断,客观真实地展现了诗人激情伟大的一生。
20世纪法国的重要抒情诗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的艾吕雅,他的诗,质朴自然、节奏明快、用词简练、不事雕琢,完全是真情流露,或似“自然的流水”,或似“汹涌的波涛”。他的诗,或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抚慰,或给人以生存的希望、战斗的鼓舞。可以说,他的诗,总的来说是乐观向上、明朗欢快、色彩亮丽的,与无病呻吟、孤芳自赏、消极颓废是毫不相干的。其作品源于其人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等,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和其人生遭遇。





经 典 文 本 阅 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批评界出现了浪势强劲的、反实证主义的“印象派批评”,分别以勒麦特和法朗士为代表。虽然他们的政治立场大不相同,但都认为批评是一种印象,是“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强调批评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勒麦特认为批评的使命在于:“说明具体的艺术作品在一定时刻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而作家本人则是把他在某个特殊时间从世界上得到的印象一一记录下来。”批评家和作家一样,加入了自己的气质和人生观念,就这一点而言,批评与艺术创作并无二致。故而批评似乎“有仅仅成为一种艺术的趋势——这便是一种欣赏书籍的艺术一种增富并提纯人们由书籍接受的印象的艺术” 。法朗士在《文艺生活》第一卷序言中有一段著名的阐述。
优秀批评家讲述的是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客观艺术不存在,客观批评同样不存在,凡是自诩作品之中毫不表现自我的那些人都是上了十足欺人假象的当。真相乃是人人都无法超脱自我。这是我们最大的痛楚之一。为了借助苍蝇般的复眼去张望一下天空和大地,或是借助猩猩般的原始简单的头脑去认识自然,我们有什么不肯舍弃呢?偏偏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无法像提瑞西阿斯那样,身为男人而又记得曾经当过女人。我们封闭于自身,仿佛终生监禁。……批评家若是坦率的话,就应该说:先生们,关于莎士比亚,拉辛,帕斯卡尔,或是歌德,我所要谈的是我自己。 
他们认为,美学只是“空中楼阁”,而批评绝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每部作品都有许多不同的副本,如同读者有形形色色,一首诗仿佛一处景色,在各个观者心目中各有不同”。因此,一个批评家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录一件作品给予他的主观印象与乐趣。
法国印象派批评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印象批评潮流,李健吾是这一潮流的佼佼者。他30年代即以评论集《咀华集》蜚声文坛,40年代又印行《咀华二集》,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构筑了一道清新丽目的风景。在现代文学评论家中,沈从文、废名、周作人也有相近的笔墨,即带有美文色彩的文字和哲理性质的评判。
鲜活的直观批评是李健吾印象式批评的最大特色。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左翼批评推动的社会历史批评占据主流地位时,李健吾的文学评论带给当时的读者以一番轻松、舒展的阅读感觉。李健吾的批评文字大都可以当优美的散文来阅读。他把对作品的体悟和见解转化为个人的感觉,重新赋予这种感觉色彩、兴味和声音,形象化地告诉读者作品的美妙所在、成功所在。在他看来,优秀的评论家,就应该不但有说理的能耐,更要有消融化解的本事,善于把抽象的说具体,把具体的说抽象。
比如,通过对《边城》的印象描述、鉴定和分析,李健吾指出,沈从文是一个渐渐走向自觉的艺术的小说家:“有些人的作品叫我们看,想,了解;然而沈从文先生一类的小说,是叫我们感觉,想,回味。”“沈从文先生的文章情趣和细致不管写到怎样粗野的生活,能够有力量叫你信服他那玲珑无比的灵魂!”“他有关的感觉,可以从乱石堆里发现可能的美丽。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小说具有一种特殊的空气,现今中国任何作家所缺乏的一种舒适的呼吸。”“他好像生来具有一个少女的灵魂,观察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种评品赞誉基于对作品的深刻感受和体悟,虽有很强的主观性,但却又有很强的现实性,细腻而又不失于虚浮,真实而又出于诚挚。李健吾评论萧军《八月的乡村》,开门见山就是对作家和作品的印象速写:“萧军先生不苟且。行文犹如做人,他要的只是本色。”评论又结合时代背景,在与法捷耶夫《毁灭》的比较中“剔爬到作者和作品的灵魂的深处”,关注作家个性的阐发和创作的技法,鞭策作家去营构风格各异的艺术宫殿。这种批评流丽轻快、文理细密、诗情浓郁,体现出印象派批评的独特优势。



推荐阅读:

普希金叙事诗《铜骑士》

竹内新诗2首

岸田衿子《忘却了的秋季》

乌依多博诗10首

纪伯伦散文诗《疯人》

但丁《神曲》天堂篇①

但丁《神曲》天堂篇②

狄金森诗22首

雪莱诗12首

斯蒂文森《一个孩子的诗园》

罗伯特·弗罗斯特《少年的意志》

大卫·伊格内托诗16首

曼德尔施塔姆诗8首

奥斯卡·王尔德诗9首

聂鲁达诗15首

普希金《欧根·奥涅金²》

奥玛珈音《鲁拜集²》

西方现代诗歌辑存

斯温本《海上的爱情》

托马斯·哈代《一次失约》

豪斯曼《请别看我的眼睛》

劳伦斯《一个冬天的故事》

艾略特《歌》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提示》

聂鲁达《大地上的灯》

海涅诗17首

希尔达·杜利特尔诗9首

内厄姆·泰特诗11首

杰弗里·希尔《麦西亚赞美诗》

莱蒙托夫叙事诗《童僧》

纪伯伦散文诗《泪与笑》

普希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阿尔弗雷德·奥斯汀诗10首

亨利·詹姆斯·派伊诗13首

马林·索雷斯库诗23首

紫圭子诗2首

福中都生子诗2首

帕拉诗11首

凯利诗4首

劳伦斯诗17首

拜伦诗19首

布罗茨基诗36首

凌静怡诗5首

罗伯特·勃朗宁诗22首

叶芝诗4首

黑塞诗4首

普希金叙事诗《茨冈人》

罗伯特·勃朗宁诗8首

威廉·华兹华斯《水仙花》

帕斯捷尔纳克《第二次诞生》

W.S.默温诗10首

葆拉·弥罕诗4首

但丁《神曲》炼狱篇①

但丁《神曲》炼狱篇②

莱蒙托夫叙事诗《恶魔》

W·S·默温诗11首

丝塔姆芭诗3首

阿那克里翁诗3首

忒奥克里托斯《欢会歌》

纳雷卡吉《钻石般的玫瑰》

方济各《万物颂》

圭尼泽利《赞美女郎》


垂露和仙药 烧香诵道经 莫将山水弄 持与世人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