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意中国 | 87西厢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诗词世界 每日一首古诗词 2021-11-17

重要声明



本文已获诗词世界授权。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更多精品资源,见我号菜单栏“每日一首古诗词”—“精品资源” 



作者:戈多   主播:路一


百期经典“诗意中国”
百期经典文化传播“诗意中国”系列,由湖北之声与“诗词世界”联合出品。
FM104.6湖北之声《炜炜道来》分享艺术领域有趣的一切。每天13:00--14:00播出。

在中国文学史上,曾有这么一部作品:


它于封建礼教严酷的古代,开先河地喊出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景,它让一对屡遭阻挠、门户不对的才子佳人,终于在戏里收获美满结局。


它为元朝的杂剧又添了一部压卷之作,更为后世的《牡丹亭》与《红楼梦》留下了完美典范,让数百年来无数痴情男女称道,亦让万千寒门百姓喝彩。


它,就是被称为“元杂剧之冠”的——《西厢记》。



1


《西厢记》的创作者王实甫,出生在南宋末年的燕京,当时蒙古人统治北方已有数年,汉人在蒙廷入朝为官,也不再是多么难堪的事。


而王实甫的父亲,便是朝中一员。


良好的家世让王实甫的童年足够安稳,也让他有机会读书学文。待他长成少年,开始懂事之时,南宋已经灭亡,燕京也变为了大都。


再加之他从小生性浪漫,不受约束,长大后又爱上了赏识评画,看剧听戏,所以在其后来的作品里,并没有那么多国破家亡的沉重,文风也较一些愤世嫉俗的杂剧家更为单纯的浪漫与自由。



虽然王实甫无心钻研为官治世之术,在家族的压力下,也还是走向了仕途,当了一方县令。当然,每日公务之外的闲时,他最大的爱好还是看戏听戏。经纶世务与小小县城,让他难以久留。


于是做了几年官,已近中年的王实甫某天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辞官”,他重回大都,又做回了一个自在逍遥的“闲人”,从此也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生涯。


元朝初年的元大都,在马可波罗笔下,是“华美绝伦的城市 ,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但其实这里既有奢华富丽的皇家贵族,亦有简陋平屋里的穷苦百姓,差异性与包容性使得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更为丰富。


无数精彩的人间故事亦在这里上演,成为当时城中许多元杂剧家的灵感来源,搬上了舞台。


而人近中年的王实甫,也终于从戏剧爱好者,变为了创作者。他时常参加杂剧名家关汉卿主持的玉京书会,每日出入舞榭歌台,流连于瓦肆勾栏。



初时圈内名家将其看做是寻欢作乐,风流度日之徒。但时间稍久,就发现这位王兄不但每次集会中都热情热心、专注研究新上的剧作内容,还常常不耻下问向歌女请教音律之类的问题,久而久之,这些前辈们对王实甫便也不吝私心了。


当然,也有一些贵族认为王实甫去的场所、结交的人贵贱不分,良莠不齐,自己再与之结交有失身份,遂不屑于他。王实甫只醉心看戏学戏,自然也全不在意。


王实甫虽然性子自由逍遥,且是个戏痴,但并不代表他愚钝。大都繁华之下的贫穷所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三六九等;贵族豪强与平民百姓间的人间悲欢,他其实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对杂剧的学习日益加深,以及对人生所见经年的感悟,都已为王实甫写出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那一笔做好了准备。


2


王实甫要写的是《西厢记》。这本书在他写之前就叫这个名字,不过其原名为《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董解元所作,改编自唐朝大诗人所编撰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董解元所作的“西厢”,曾在元初小有流传,但在全国却算不上著名,或许是因为其剧作本身尚有不足,其故事最初的样子更是并不出彩。


最初版本《莺莺传》的原型,其实就是大诗人元稹自己的故事。



早年间元稹尚未成名,曾与邻村一姑娘相互爱慕,私定终身。后来元大诗人进京赴考,受到权贵赏识后,便将家乡那位等待他的女子抛之脑后,与太子少保之女结为了夫妻,进而便踏上仕途。


而此后多年,元稹都未回乡去看望那女子一面。


坊间传言,在元稹妻子早逝,他为之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后,元稹又回到了家乡寻找那位姑娘,不过却再也找寻不到了,也有人说,找到时,姑娘已嫁作他人妇。


这样的故事即便不放在今天,在当时也是为许多文人所不喜的,也难怪鲁迅曾对其点评“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因此董解元据此所改的《西厢记诸宫调》,便改得让人们更易于接受了。



在“董西厢”里,西厢记的主要情节得到了最初的浮现。


书生张珙上朝应试赶考,途经普救寺,偶遇相国千金。二人一见钟情。但是,莺莺已有婚约在身,被许配给了表兄郑恒。


恰逢叛军率部包围寺院,要强娶莺莺。张珙找来好友白马将军解围。崔母原答应能退兵者可以娶莺莺,但事后又后悔。


莺莺对其母甚为不满,愤怒反抗。


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张珙与莺莺偷偷私会,崔母发现二人的私情后,逼着张珙上京赶考,两人挥泪洒别,张珙到京考试,一举及第,衣锦荣归,终于与崔莺莺团圆。


可惜的是,董西厢是诸宫调,更像是元曲的一唱一和,形式单调。且故事虽然情节结局更改得更美满,但些许地方仍较简单,人物形象与情感都还不够丰富与突出,因而未能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而爱戏听戏学戏已久的王实甫,便要以此为蓝本,将这个突破了封建束缚的故事,完善成一部更完美的爱情佳话,永世流传的经典杂剧。


3在王实甫的笔下,无论张生、莺莺还是红娘,都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每个人的形象都愈发鲜活。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张生怀才不遇,湖海飘零,但他却重爱情甚于重功名,在应试途中由于邂逅莺莺而留滞蒲东,将“云路鹏程”丢在脑后。


与《西厢记诸宫调》中张生主动提出进京求取功名不同,杂剧将这一情节改为老夫人“逼试”,这就更突出了张生“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花阴”的心理特征。


张生对爱情诚挚、执著而又专一,也难怪人们评论张生形象,都说他是“志诚种”。



而莺莺的形象,亦得到了进一步精细的刻画。


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爱情,并且一直对张生抱有好感。


只是她受着家庭的严厉压制和名门闺秀身份的约束,又疑惧被母亲派来监视她的红娘,所以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获得爱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


一会儿眉目传情,一会儿装腔作势;才寄书相约,随即赖个精光……。


因为她的这种性格特点,剧情变得十分复杂。但是,她终于以大胆的私奔打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体现了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


这一形象较之在诸宫调中,显得更加鲜活。这种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使得剧本更有生气和光彩。



至于原来故事里戏份平常的红娘,也在王实甫的笔下重新获得了生命力。


红娘是崔家的家生婢女,她对背信弃义的老夫人、仗势欺人的郑恒反感,对莺莺和张生的恋爱全力支持。


她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才干,心直口快,泼辣爽直,不仅一手促成了崔、张的私自结合,而且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向老夫人陈说利害,维护崔、张的幸福。


可以说,没有红娘,崔、张的婚事圆满结局是没有希望的。


剧里《拷红》这场戏在后世几百年来盛演不衰,大概便是由于王实甫成功地塑造了红娘这一形象,并通过红娘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崔、张恋爱的支持和歌颂,对纲常伦理的嘲讽和批判。


此外,剧中着墨不多的老夫人形象和惠明和尚形象,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除了人物与情节上的完善,看了几十年戏的王实甫,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又让《西厢记》光是读起来就别赋魅力。


剧中的宾白,基本是鲜活的口语,将各个人物的性格和生动的神态传达得恰如其分。


剧文广泛融入唐诗、宋词的语汇、意象,运用骈偶句式,在营造了浓郁抒情气氛的同时,让剧文读起来如华美的诗剧。



剧中《长亭送别》里崔莺莺一出场唱的三只曲子,就成为后人称历来称道的佳句。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正宫·端正好》


第一只曲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句,既写秋天之景,又写离人之情,情景交融,臻于化境,遂成千古绝唱。


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滚绣球》


第二只则用经过锤炼的口语,一泻无余地倾诉了别离的愁闷。相同句式的排比,既加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又增添了浓重的感情色彩。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叨叨令》最后一曲却从文转白,由雅而俗,抑止不住地直抒胸臆。这三只曲子紧扣莺莺的情感变化,表情达意,仿佛已臻于化境。


后来《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赞誉《西厢记》“词句警人,余香满口”。



而正是王实甫的这些完善与创造,种种努力,让后人评价此书时,张生与莺莺的故事成为了封建时代最好的爱情作品,让《西厢记》成为了流传百世的经典名篇。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人都成了眷属。——往期回顾——(上下可滑动查阅)01国学大师王国维:最是人间留不住02曹雪芹:卅年一梦不曾醒,都作红楼戏里人03芒种:一收一种,是岁月的恒常与宽厚04端午:粽香深处,是丝丝缕缕的人生滋味 
05科举:古人“高考”那些事儿06落第:那些“高考”落榜的古人们
07六月:梦一场荼蘼花事08曹植:命运馈赠了才华,却一生颠沛流离09屠呦呦:青蒿一握,她让我们懂得何为中国脊梁10地震 | 1000年前,古人用这些方法预测地震11八七版《红楼梦》| 一梦三十余载,再回首芳华依旧12夏至:枝梢葱茏着的,是人生的新绿13中华本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14毕业季:青春散场,要笑着说再见15纳兰容若:一生太短,一瞬好长16古龙:酒与寂寞,懂得的人才会懂17徐志摩:悄悄地你走了,正如你悄悄地来18茶: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19魏晋文学极简史: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20楚辞:虽九死其犹未悔
21小暑:藏伏,是一种人生智慧
22唐妆: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
23古琴:泠泠七弦,诉尽人世沧桑
24花木兰:一个从乐府诗走进迪士尼电影的中国符号
25李商隐:在薄情的人世间,深情地活着
26《西游记》: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双膝颤抖仍然往前走
27余光中: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28大暑:生命的快乐,就是能量淋漓尽致的发挥
29李清照:如花绚烂,如花飘零
30《诗经》:藏着你理想中爱情的所有模样
31《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32《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乱世之悲歌
33林语堂:过得通透,才能活得快乐
34李煜:乐既沈酣痛亦深,真情无改是词心
35立秋:秋天来了,又想好好生活了......
36《浮生六记》:我在悲欣交集处等你
37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38秦观:寂寞人间五百年
39鲁迅:爱吃、爱笑、爱妻、爱子
40孟浩然: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41唐五代词极简史: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42晏殊:哪有什么富贵闲人,我只是沉而不痛、苦而不悲
43欧阳修:百世之文豪,千古一醉翁
44张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45《聊斋志异》:笔歌墨舞写痴情,狐妖鬼魅画苍生
46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47艾青:我用我嘶哑的喉咙歌唱
48神话志怪:这里藏着中国文学的根
49张爱玲:倾城往事
50苏轼: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51北宋词史: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52南宋词史: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
53贺铸:没有好看的皮囊,但我的灵魂足够有趣
54姜夔:我的词很冷,可我的心是暖的
55陶渊明:“静穆悠远”是我的诗,“金刚怒目”才是我的人
56王勃:如流星划过夜空,绚烂了整个苍穹
57抗战爱国群像:这盛世,如你所愿!
58杜甫: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59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
60寒露: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61陈子昂:孤独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人
62初唐诗史:春花初绽,春水初生
63盛唐诗极简史:春花灿烂,春水浩荡
64王维:一片冰心在玉壶
65王昌龄:寂寂寒江明月心
66李白:千百年后,有谁还记得你飘逸的身影?

67霜降:哪怕霜华尽染,愿你温暖如初

68韩愈:假使命运发给你一副烂牌……

69中唐诗史:一个王朝的深秋

70金庸:大侠虽远,江湖不灭

71李贺:我曾那样炽热地爱着人间 

72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73立冬:愿你安享这衣暖汤热的当下

74柳宗元:千万孤独里,寂寞山水心

75白居易:半生居易,一世乐天

76元稹:人生只是一场“误读”

77杜牧:人间惟有杜司勋

78晚唐诗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79小雪: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80贾岛:唐朝最笨的诗人,却让后世几十代人念念不忘

81温庭筠:人生是一把不得出鞘的长剑

82鱼玄机: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83元曲极简史:有花有酒且高歌,居村落快活

84元好问: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85关汉卿:医者仁心, 戏文涤魂

86大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