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评估:简述《 “净评估+”学术沙龙主旨发言汇编(一)》

远望智库 易评估 战略前沿技术 2022-04-11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 前沿特攻队招募

前沿君微信:tech9999  手机:18501361766


简述《“净评估+”学术沙龙主旨发言汇编(一)》

远望智库净评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易评估


 

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都将拥有两种思想。

——萧伯纳


应净评估研习者要求,远望智库已将前六期“净评估+”学术沙龙开始时主持人的引导发言(主旨发言)汇编成册,并于近日付印。同时,应《远望观察》编委会要求,在此仅就相关情况简述如下。

一、什么是学术沙龙?

首先,说说什么是沙龙。

“沙龙”起源于法国,它是法语Salon一词的译音。早期,其一般意义为较大的客厅,也可特指上层人物的豪华会客厅。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欣赏美术陈列品和谈论艺术、玩纸牌、以及聊天的场合,也就是一些人聚集在一起玩的地方。再后来,又逐渐淡化了艺术品陈列厅——空间场所的意涵,而演变成特指贵族们在客厅接待各界名流或学者的聚会活动了。

据资料介绍,早在17世纪的巴黎,上流社会一些名人贤达喜欢邀约诗人、音乐家、戏剧家、小说家、画家、评论家、以及政治家和哲学家等来家中客串,这样久而久之就把自家的客厅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社交活动场所。起初,只是一些志趣相投的人聚会一堂,一边喝着酒水饲料、品尝着果品糕点,一边无拘无束地或在典雅的音乐声中就共同感兴趣的文学艺术等问题抱膝长谈。人们就把这种名流聚会的形式称做“沙龙”。到了18世纪后,原先的沙龙性质有所变化,人们谈论的话题日益广泛,不仅有文学艺术,还有哲学与政治科学等话题,特别是时常还会出现某些激进的思想言论,以致于有些沙龙就成为革命的温床——由沙龙派生出只讨论政治问题的俱乐部。再后来,因为很多人不愿参加大型社交活动,而又不愿脱离当下社会,使得沙龙这种形式风靡于欧美各国尤其文化界,直至19世纪达到鼎盛。

正宗的“沙龙”一般具有定期举行、多在晚上、人数较少、个人自愿、各抒己见、以及有美女主人等特点。

其次,说说什么是学术沙龙。

所谓“学术沙龙”,其属性还是“沙龙”,只不过它仅仅聚焦于学术主题,一般由院校或科研机构发起,邀请一些有共同学术兴趣与探讨爱好的人们,在一起“说三道四”。在这里,参与者可以畅所欲言,并在愉快的交谈中获得知识与见解。实际上就是一种用于小范围学术研讨的交流形式或小范围的学术研讨活动,某种形式和程度上类似于“杏坛讲学”,再往高一点说,就是畅谈与分享学术的盛宴和聚会。它包括了进行学术研究的气氛较为活跃的集会和场所。

现代学术沙龙是指进行系统的、专门的学问研究与学科化论证活动,延伸到会议方面,主要指规模较小、议题简要、非正式的、且由行业内的机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的会议,一般备有酒水糖果,抑或还有歌舞表演等活动。但与传统讲座、讲坛、论坛不同,学术沙龙的交流与讨论环境相对轻松,不同专业领域与知识结构的人们,只要有共同的志趣爱好,就可以来到一起,听取他人的独到见解与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以求在不断的思想观点碰撞和相关知识融合中获得新的更多的灵感与启迪。

通常情况下,学术沙龙的方式与学术论坛相仿,但是学术沙龙较之学术论坛更为随意一些。学术沙龙一般是由一个或几个人发起,参加的人数和人员一般不做限制,会议气氛也比较随便;而学术论坛方式相对比较正式、内容和时间都有一些控制。不过,两者在会议目的上基本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举办方式不同,效果有所不同而已。

举办学术沙龙活动一般旨在搭建一个开放思想、自由讨论的平台,营造交流氛围,分享学术见解,引领学术风范,提高学术品味。通常每一期会围绕一个特定学术主题展开,参与者的看法和见解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可以自由地表达。每一期的参与者可以有所不同,但是只要加入学术沙龙活动的行列,往往在活动中就能触发创新发明的灵感,在不同思想哪怕是错误思想的交互中,往往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术沙龙的主要特点:一是形式上自由开放,内容上比较集中。二是注重素质、开拓视野,强调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分析与思考。三是活动效果与话题选择直接相关,而且取决于主持人经验能力,以及每个参与者的素质和心态。

二、为什么搞“净评估+”学术沙龙?

所谓“净评估+”就是基于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这个“中国芯”,结合各领域各层次具体情况,借鉴国外相关做法,深入研讨净评估思维与方法的具体应用问题。从“互联网+”开始,各种各样的“XXX+”活动便很快多了起来。“净评估+”大抵也有这个意思。用“高大上”一点话来讲,“净评估+”学术沙龙类似于古人“杏坛讲学”,其实就是大家一起围绕某个主题“喝茶聊天”,相当于“下午茶”。原则上每个月最一个周四的下举行,通常采取座谈交流的形式,由主持引导、众人发言,最后小结、归纳共识与分歧点。

远望智库“净评估+”学术沙龙,旨在鼓励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思想、优化创新环境,弘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为培养个人学术思想、阐述个人学术观点、以及激发个人学术灵感,提供一个开放、宽松、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

如此说来,单搞一个“净评估”学术沙龙就可以了,为何要搞成“净评估+”呢?说来话长,简而言之有三句:


第一,净评估的理念与做法早就有了,当下需要的只是“+”而已

按照美国净评估概念创始人安德鲁·马歇尔及相关净评估专家学者关于“净评估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的说法,净评估广泛存在于古今中外国家竞争分析之中,最早可远溯孙武《孙子兵法》,其次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再次是马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后集大成者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

由此看来,净评估其实是“东方智慧+西方运作”。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国净评估概念,就是马歇尔等人一手拿着《孙子》、一手拿着《毛选》,并基于美国国情军情和现代技术发展勾兑出来的。“军事辩证法”一词最早出自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红军大学一次演讲的题目,毛泽东是军事辩证法的最高成就者。毛泽东把相关净评估的论述称作“方法”,从上述来源看,他的这个“方法”就是“古今中外法”,其本身就是东西方智慧的结晶。它既有“还原论”,也有“整体论”,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综合运用。它既强调“辨病论治”、也强调“辩证论治”,更为形象一点讲,类似“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话说到这里,一些朋友和同事建议我,将净评估研究工作导向“中国化”“大众化”“通俗化”,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我总感到,净评估既然源于我国,那么“中国化”就是个伪命题了,若将“中国化”的说法改成“再中国化”,或许更为妥当一些。


第二,学习和研究净评估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没有“+”其价值意义就不大

大陆境内对于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无论在组织机构、人员数量规模,还是成果数质量上,毫无疑问都居全球之冠,当然也是美国各界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具体应用方面的一些做法上,我们确有必要向美国人学习。

前面我们说净评估取材于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但是这不等于说美国人就是简单地“拿来”“拿去”,事实上他们拿到“中国芯”之后并未就此罢手,而是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各领域各层次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

在我看来,美国净评估的做法给我们学习研究和开发运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提供了新思路。毛泽东的“方法”是确保“能打仗、打胜仗”的方法,对待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经典固然要崇敬和尊重,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仅仅“原样研习、原样归还”的倾向,总是不妥的,必须避免。对此,我们应该作出时代性的诠释,应该而且可以把它拉到现实层面,使之为当下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活动服务。对于我们自己的传家宝,我们应该比美国人学习研究和开发应用得更好才是。

   

第三,开发运用净评估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的内容各有不同

马歇尔说过:“净评估可以在军队组织的各个层级上完成,集体和个人均可,平时与战时皆然”。但是,净评估并不适合解决所有问题,事实上从来也没有一套方法或工具曾经做到过这一点。然而,任何问题只要涉及到竞争,如军队中的红对蓝、陆军对承包商,都可以尝试运用净评估,看看它能带来怎样的洞察力。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净评估可以“+”的东西多得去了。

马歇尔还说过:“净评估没有方法”。就是说,面向具体问题的净评估根本没有通用的、一致性的方法,“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从来没有“万能钥匙”。用辩证法的话来说,就是针对具体问题需要作具体分析。净评估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将并列的比较应该被置于作战的环境、冲突的战场和偶发事件的背景中进行”。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我理解,所要“+”东西各有其特点,不能千篇一律。

实现净评估的“再中国化”,需要以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来诠释净评估,为它寻找理论根据,使它变得更丰满、更科学,使它更容易为境内的人们所接受。同时,反过来又要借鉴美国净评估的一些成功做法,改善和促进对于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学习、研究、开发和应用,尽可能地制订出各领域各层次面向具体问题的分析框架——“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

三、前六期“净评估+”学术沙龙都“+”了些什么?

远望智库迁入北京海淀中航广场以来,已经举办了七期“净评估+”学术沙龙,分别是:第一期“净评估问题的综合研讨”;第二期“技术净评估问题研讨”;第三期“战略净评估问题研讨”;第四期“作战净评估问题研讨”;第五期“装备体系贡献度与净评估研讨”;第六期“军队建设发展净评估问题研讨”;第七期“净评估与大国长期竞争问题研讨”。活动参与者最多时百余人、最少时不足10人,每期都取得了成功。目前,第八期“净评估与军事需求分析问题研讨”正在筹备之中,第九期“净评估与国家安全战略问题研讨”也已摆上日程。后续“净评估与战略战役训练问题研讨”、以及“净评估与军民融合问题研讨”,等等,也都在策划之中。即将付印的《“净评估+”学术沙龙主旨发言汇编(一)》这本小册子,整理汇编了沙龙主持人的6篇讲稿,分别是:

第一期“净评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评估”

主要内容:第一,什么是战略评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评估与工作层面的评估有何区别?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净评估?它的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第三,战略是怎样运行的?净评估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第二期“美军技术净评估方法及应用”

主要内容:第一,技术净评估在美国美军的历史发展;第二,技术净评估的概念及内涵;第三,技术净评估的功能与作用;第四,技术净评估的程序与方法(方法及方法论)。

第三期“净评估在战略制定调整及规划计划中的角色探讨”

主要内容:引言,问题的提起;第一,美国战略净评估的概念及内涵;第二,战略净评估在美国形成和发展;第三,美台战略净评估应用案例介绍。最后,谈谈净评估与第三方战略评估。

第四期“美军作战净评估概念及应用案例研讨”

主要内容:第一,美军作战净评估概念及内涵;第二,毛主席对作战规划与评估问题的经典论述;第三,美军智库作战净评估的典型应用案例;第四,民办教师创建的作战净评估应用案例。

第五期“净评估视角下的装备体系贡献度问题”

主要内容:第一,装备体系贡赋度评估的概念及内涵;第二,有关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方法的研究成果;第三,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与净评估之比较研究;第四,以净评估解决装备体系贡献度问题的思考。

第六期“净评估:确认与辨识军队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会”

主要内容:第一,军队建设发展净评估“为何评”?第二,军队建设发展净评估“评什么”?第三,军队建设发展净评估“怎么评”?第四,军队建设发展净评估案例介绍。最后,谈几点启示与思考。


易评估相关文章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大学排名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8文章全收录 | 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