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天文馆的天象仪要更新,新设备成为不大不小的新闻。其实,被淘汰的使用了30年的天象仪控制计算机,如今是全国绝无仅有的老资格国产计算机,当年能够做出这样精致的计算机,才应当作新闻,可是记者并不知道这段历史。
大约3000台国产计算机如今踪迹全无,来世今生漂然过,不留身影在世间。虚和实、人和物就是这样的戏弄着历史,也是中国转型期间的一场隐密。
1973年8月26日,被新闻联播通报的百万次150计算机。
曲阜师范大学保存的103计算机,是唯一现存的早期计算机。
1965年哈军工研制的441-B计算机,是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1958年起,中国人开始制造计算机。20年的时间里,白手起家地做出了近3000台计算机。有电子管的、晶体管的、集成电路的,有专用、有通用,有单机、有系列机,大的可以放满如同排球场般的大型机房。进入的人要换拖鞋,白大褂,空调伺候,来访者要有人事介绍信审批。
这些计算机服务于“两弹一星”工程,服务于中国科学院和重点高等学校。大庆油田、沈阳飞机制造厂、上海的造船厂、北京电报大楼、丰西火车站的驼峰、首都钢铁公司、石景山高井发电厂、上海十六铺码头、深圳海关、北京日坛(肿瘤)医院。总之,一切重要和机密的地方,都有国产计算机的身影。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故事。
国产电子计算机被消失,不是如同英国销毁破译德军密码电报的“巨人”计算机,因为要严格保密;更不是因为要刻意隐匿新中国那段光荣的科技历史,而是因为它们身怀金银,所有接插件都使用了真金白银,其他的紫铜焊锡,也都货真价实。哈军工计算机研究室研制晶体管计算机,要使用金键电阻,还有接插件的要求,派出刘国霖到北京央行申请了1公斤黄金,一路怀抱着回到哈尔滨。后来剩余的黄金为三台441-B计算机的铭牌镀了真金,可惜都已随着机器淘汰,不知下落。
古往今来,人若漏富,会有杀身之祸;对于今日的机器设备也属同样,值钱身段早就被人觊觎,哪怕隔着高墙,深藏大院,机要单位,哨兵持枪也难保自身。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就是因为关键部位上的金属涂敷层,多在月黑风高之夜,被悄然掠出,运送到浙江肢解、分离。
早先,无论计算机的性能、功绩,都是在机房严加监管,所有物资清单都由器材处保存,定期检查,财务要作为固定资产折旧核账。改革开放,中国人蜂拥走出国门,引进那些先进和不先进的“电脑”。
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国产计算机,也就静悄悄地驻留在机房和库房,直到无人关心。操作它们的伙伴,有点和今天的住宅租户类似,仅有使用权而无物业的管辖权。
头脑清醒的一些浙江人马上注意到这批宝藏,严格的说是温岭那边的人来到北京、上海、西安等一切有计算机的城市,直到再往西边的基地戈壁。一段时间在大学、部委机关、研究所、大型国企的门口,总是能够见到他们在询问,从打听有无计算机,到寻亲问友;从寻亲问友,到打听计算机,好似当年的“炼钢”,要把各家各户的废铁、金属器具全部“筚”出来。
终于,城市中几乎再也没有早期计算机的身影,除去天文馆还在使用中的天象仪,暂时躲过了“掠金者”的搜寻。管理者只看账面上的剩余价值,而不顾技术底蕴和文化含量,科技人员对此大多没有发言权。
一台台计算机,在苫布遮盖下,摸黑出发,顺着公路,千辛万苦地到达温岭,它们那里知道,这次神秘地转移,并非领受新的机密任务,而是要终结他们的生命。在温岭的农村、山沟,计算机遭受到了灭顶之灾,逆向进入原来的装配流程,全部分解回炉。居然也是依照“可回收”与不可利用就地焚毁来区分其价值,令人伤感。各村有各村的高招,黄金白银酸洗提取成型,然后漂然出海,在海峡中交换了电子手表、香烟、计算器、电视机、蛤蟆镜等等。
随着财富积累在温岭、台州农村的,是所有未曾消化的污染元素。
2005年,《人民日报》的文章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温岭的一些乡镇本来有着山清水秀的江南景色,可是,电子废弃物拆解使之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远远看去,青山绿树下一幢幢小楼房煞是漂亮。靠近村庄,记者看到的是随处堆放的破烂物,听到的是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闻到的是刺鼻的恶臭味。
一位白发老人用剪刀把线路板上黄色的颗粒物拨在木盒子里,之后就去“洗金”。用硫酸、硝酸等把贵重金属置换出来,一个人、几个桶。废气、酸性废水以及剩余终垃圾日晒雨淋,挥之不散的恶臭弥漫在村庄上空。 交易集市一般在晚上11点开始,次日天亮前结束。交易日逢六,摊位上的国内外电脑配件以及金、银、黄铜、紫铜等贵重金属应有尽有。马路两侧则整齐地堆放着机柜分解后的角铁、槽钢,都有人看摊交易。
当这些金银掠过温岭上空之后,留下的是比其他地方畸高的各种癌症病人,难怪有人说在上海的几家医院,整个楼道都是这边的乡亲。
我国成为电子大国,进入电子产品淘汰高峰期,拆解业成为循环经济新的增长点。除去环保问题,还有一个工业文物的保护。当浙江农民只看到旧机器部件和材料的价值时,我们的文物部门、博物馆和主管部门,没有留意到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辉煌历史,这些科技人员的功绩和一个时代的记忆,就折断在黄金白银的搜寻中。
电子工业部也曾经组织了计算机设备的金银回收,工作人员提出是否要保留一定的型号设备以供博物馆展出,但有的领导以为我们与国外差距很大,何来“博物馆”?
想起《悲惨世界》中,滑铁卢的受伤贵族军官,因为身上的高级金饰而得救,而我们的计算机却没有这样幸运。思绪中,浮现着高速路和高铁两边的标语:“光纤无铜,偷了也无用。”
财富,在特定的时候,就是生命终结的理由。
当实物和图纸消失之后,这些历史缺失的价值才会凸现。
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居民健康为代价,这是经济发展的底线。 高科技正在日新月异地更新,但也要给社会保留历史的记忆。
所以,在今天,
1958年的电子管计算机销毁了;
1965年的晶体管计算机难寻;
1970年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已成国宝!
因为质量好,使用年限长,而躲过一劫的天文馆的1976年的计算机,还幸存在世,难道不是新闻吗?所以,我呼吁要保护这一台和以后会发现的计算机,都是难能可贵的工业文物。
温岭——在1000年之后,还会成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一个历史见证。我是这样想的。(原文写于2010-05)
“收藏痕迹”2010-05-19留言 :老计算机的被冷落问题很明显,目前的课堂上根本没有以老计算机技术为蓝本的讲课内容,所以产生传承问题。目前的知识都被小微机和拓扑网垄断了,加之十几年前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完全以日本式的考试为蓝本全面打击了国产计算机技术,使得目前人们对计算机技术认识越来越窄。
要想重新让社会传承有序的认识国产计算机技术,目前有点难。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中国第一位计算机组组长闵乃大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中国人走上数字大道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电子计算机的?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向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军的回顾
外部设备因用户需求才有系统地位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计算数学的起步
电话专业为计算机事业挑大梁
胡建平:不断创新的计算机人生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靳进善:工农兵结缘计算机
培育计算机人才训练班建奇功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在系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杭州将建设亚洲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
软件技术:从研究室争论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王正
为十二大计票的宽行汉字针型打印机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Ⅲ: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防工业老战士——李庄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电信“可视图文”生不逢时
昙花一现的“图文电视”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电子计算机和夜班酱油汤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曲庭维:哈军工的军旗前照相
酒仙桥的包豪斯设计足印
缪道期:中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 位开创者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王行刚让人长久怀念
披金戴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胡道元:为中国人用上互联网尽力
中国数据通信的起源
张关泉:成果奇崛和瑰丽的数学家
纪念中国第一只晶体管诞生50周年
记录历史,旨在传承——CCF保护中国计算机历史的行动
计算机起源和中国的追赶
江明德和”成电“的计算机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中日海底电缆谈判中的温控培训
清华计算机专业首班合影幕后
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一场计算机交货标准的争执
俄汉机器翻译在国内初步试验成功
华东工学院的俄汉文翻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