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霍拉山下】二十九、取邮之路​(董克荣 )

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知青情缘 2024-02-02





霍拉山下


作者:董克荣 




语音:刚哥


二十九、取邮之路


一个小小的邮电所就坐落在团部的大路旁,它是我们支边青年与社会联系的枢纽。


那时,整个团场只有这一个邮电所,各连队的书报杂志信件包裹,每天都需要各连队派人去取。林园三连距团部不说它是否要爬山涉水路途有多么困难,就说路程少说也有三十里地,上坡下坡经过的都是戈壁滩,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只有马车牛车毛驴车,来回一次,一天的时间就泡在路上了。


为了能每天看到报刊新闻,再困难都要赶到邮电所去取。指导员胡振林见我有一辆破自行车就对我说:“你到团部邮局去把报纸取回来吧。”从那天开始,我就在连队和团部两地来回奔波。


从连队出发到团部一路都是下坡,有的路段坡度还挺陡。不要以为骑自行车下坡很轻松。因为那下山的路不是路,是马车牛车走多了压出来的。戈壁滩上风大,有时还有山洪,所以这条路被风吹雨打变得坑坑洼洼,骑车时一不小心就会撞到卵石,人被摔出很远。


从团部回连队时上大坡骑不动,只能推着自行车走,如果遇到风沙,顶风爬坡时睁不开眼睛看不到路,回到连队灰头土脸,要是再遇到下雨或者沙尘暴那就更惨啦。


二十一团团部

听说戈壁滩上有狼,我还没有遇到过。但在荒郊野外想不到的事情随时都会出现。有时远远地见到一只野兔,它会躲在芨芨草后面看着我,等我骑车过去后,就若无其事地蹲在那里继续吃草;在荆棘丛中突然会飞出一只迷路的鸟,尖叫的声音一瞬间划破晴空;偶尔有成群结队的野驴威风凛凛像一阵风似的呼啸而过,一眨眼跑得无影无踪,身后留下一片扬尘。除此之外,每天来回面对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


好在戈壁滩上大部分时间都是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平时我一早出发骑自行车顺坡而下,一路上小心翼翼,等滑到坡底,然后沿着通往团部的土路赶往团部邮电所。土路两边是高大的白杨树,透过树林能看到各个连队的农田,我边骑车边欣赏着风景,以消除路途的无聊。


在取邮之路上,我终于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不要以为这件事情与邮电风马牛不相及,正是由于当时通讯设施的落后才造成这件悲剧的发生。


骑 马

那天,我在邮电所取了邮件,又到团部各个股室去办一些事情,时间已经过去半下午,看看天空有点不对,成片的乌云从霍拉山顶上翻滚而来,一会儿天空中就堆满了深灰色的云层,知道马上就要变天。我赶紧蹬着自行车往回赶,正要爬坡时,风已迎面刮了过来,路边的芨芨草在风中瑟瑟发抖。霎时间看到戈壁滩上竖起了一根根通天的沙柱,沙柱旋转着夹带了树叶和枯草自西向东慢慢移动。那是戈壁滩上由气流形成的旋风。沙柱过后可怕的沙尘暴就会像海浪一样,卷起沙土迎面向你扑来。


我推着自行车艰难地往山上走,风越刮越大,我不时从眯起的眼缝里寻找方向以免走错路。没走多久已经气喘吁吁,想在一个沟豁里休息,刚进到沟里,脚下突然踢到一个包袱,我蹲下仔细看,是一个蓝底白花的土布包袱。


这个土布包袱我眼熟,就想看个究竟,突然看见包袱边上有一个人头骷髅,已经被沙土湮没了一半,一边芨芨草的根上竟还缠绕着许多长头发,随风飘动。虽说我还不算胆小,但当时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实在太出乎意料,感觉时空错乱,涌起一阵眩晕,紧张得往后直退,一屁股坐在沙地上,还没有坐稳,手触摸到一堆枯骨,我又惊得跳了起来,容不得半点思考,立即推起自行车没命似的往连队奔跑。


狂风在吼叫,尘土在飞扬,我失魂落魄地奔跑,回到宿舍就瘫倒在床上。


当我静下心时,记起了那个土布包袱,蓝底白花的土布印象很深。那是发生在林园一连的事。


蓝底白花包袱布


‘文革’的热潮如火如荼,当时演出队还没有解散,我们在林园一连劳动。葡萄园里的葡萄快要成熟了,班长蒋海云在路边搭起一个草棚,准备晚上住在里面看管葡萄。


一天早上,蒋班长要到草棚去收拾东西,听到草棚里传出一阵阵哭声吃了一惊,说:“谁?!”


“救救我,救救我!”隨着哭声从草棚里走出一个姑娘。她的手上提着的正是这个蓝花土布包袱。


那姑娘不断抽泣,蒋班长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诉中了解到,姑娘是从内地来新疆寻亲,因联系不到对象,一路上寻寻觅觅,路过林园一连时天色已晚,见这里有一个草棚就暂息在里面。谁知半夜进来一个喝得醉熏熏的维吾尔族老乡,他见到姑娘连声说:“火屯忽来到、火屯忽来到!”(维吾尔语:老婆睡觉、老婆睡觉!)


可怜的姑娘人生地不熟,半夜三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惊慌失措中糊里糊涂就被老乡糟蹋了。


这时那个老乡酒还未醒,在草棚里呼呼大睡。蒋班长喊人过来,大家七手八脚把那人绑在篮球架下,吊了半天才醒过来。当时场面乱哄哄,问他半天他都说不知道,大家的‘革命精神’正无处发泄,就将那老乡的衣服扒个精光,狠揍了一顿给放了。


等到大家想起那个姑娘,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走的,过后也就忘记了。


那个姑娘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大家早以为她已经找到了归宿,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没有人还会记起这个受辱的姑娘。她怎么会暴尸戈壁?迷了路?遇到了狼?至今还是一个谜。


如果当时有手机有微信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现在她一定在某一个连队过着温暖幸福的小家庭生活。可惜没有如果......


后来我到团部邮电所去,很少从这条路走.有时骑马,有时赶牛车。骑马去团部要快得多,但是马经常要套车运送肥料,牛车就用得多,连队里唯一一头能套车的老牛就陪伴着我在取邮之路上一起奔波。


有一天,事务长刘志雄对我说:“你到团部取报纸时,给食堂捎一桶酱油回来。”我答应说:“好的。”


那天早上,我套好了牛车到食堂门口去装空铁桶,刘志雄已经在等我,我们把铁桶装上车后,刘志雄说:“路上小心点。”我说:“知道了。”


我赶着牛车,沿着公路晃晃悠悠地赶往团部。这时蓝天白云天气很好,从山坡上远远可以看到绿树环绕的团部。有句老话说‘望见山跑死马’,虽然到团部跑不死马,但老牛还得走上一个时辰。


霍拉山


当牛车走近戈壁路的拐弯处时,老牛不走了。只见老牛的耳朵在不停地抖动,嘴边流着长长的涎水。我想这头牛太老啦,走不动了,要是人的话早该过了退休的年龄了,可它还在出力在奔波。好啦,让它休息一会儿再走吧。于是我就拉了拉缰绳,想让牛停下来。


我一抬头突然看见前面路的拐弯处蹲着一只狗,不,是一头狼,老牛发现狼了!早就听蒙古族朋友达瓦说过,有一头金毛老狼常在戈壁滩上追逐野驴,今天给我撞上了!


只见那狼呲着牙,弓着后腿,尾巴伸得笔直,那架势随时都会扑上来。老牛瞪着眼拖着车慢慢地往前移动。狼猛然跃到半空扑向老牛,老牛用猗角去顶撞,狼在地上打了一个滚,又向老牛扑来。我在车上站不稳,赶紧趴倒在车上,心怦怦地乱跳,空铁桶摇晃着差点滚下车。老牛与狼来回纠缠,牛车不停地摇晃。我手无寸铁,连鞭子也没带。这时我摸到铁桶盖子,就飞快地从桶上旋下来,拚命往铁桶上敲,咣----!寂静的戈壁滩突然响起一声巨响,把狼吓了一跳,老狼蹦到路边,盯住我手上的铁盖看。老牛乘机往前奔跑。老狼正想追,我赶紧连续敲击铁桶,响声把狼镇住了。说时迟,那时快,老牛飞快地往山下飞奔。我看见那狼张着利牙大嘴,不停地喘息,没有再追,我们终于摆脱了那头金毛老狼。


快到团部时,我拍拍牛的屁股说:“行啊,关键时刻是条牛汉子。”老牛长长地叫了一声,“哞----”,似乎在向我炫耀:“老当益壮嘛---!”


老牛不但和我一起奔波在取邮之路,有时还要运送东西。


随着新建连队人员的增多,蔬菜需要外援。一天我赶着牛车到农业六连去拉大白菜。老牛慢悠悠地走到中察通沟不走了,我让它在渠边喝水啃草,直到中午才赶到六连。菜田班长说怎么才到?我说老牛太老了走不动啦。


老牛在渠边休息


等我们装好白菜,菜田班长说,回去告诉你们司务长,平均每棵白菜五斤,共三百棵。乖乖!一千五百斤大白菜,老牛能拉动吗?


大家齐心协力从田里把牛车赶到路上。


刚走出六连,牛走得挺顺利。我说:“老牛老牛,你空车不走,重车倒是拉得飞跑。”


过了中察通沟,路开始不平,上坡时老牛低头拚命地拉,累得浑身是汗。我停下车,让老牛喘一会儿,然后我推牛拉一鼓足气上了最后一个大坡。老牛站着喘粗气,喉咙里发出的声音象是“牛劲、牛劲。”我乐了,拍拍牛肩说:“你是有牛劲。”


在拐进连部时过一个小渠,车转得太急,一个轮子掉到渠沟里,辕杆翘起把牛肚带挣断了,一车菜都翻倒在地上。老牛转过身也不跑,鼻子里“呲呲呲呲”地喷着气,好象在嘲笑我:“不关我事、不关我事!”


过了几天,我到马厩去套车,见喂马的老杜拉着老牛往外走,我问老杜到哪里去?他说找人宰牛,我问他为什么要宰?老杜说这头牛都二十多岁了,不宰也要老死。


老牛好象知道自己的路已走到尽头,犟着脑袋,前腿硬撑着,不肯再往前走,眼眶里充满了泪水,那种幽怨又可怜的模样,在我的眼前始终挥之不去。


黄牛老啦


老牛帮我取邮的路走到了尽头,从此,我又开始了骑自行车取邮的辛苦日子。


后来红卫机械厂设了一个邮电点,他们每天都有卡车从我们连队经过到团部办事,就把我们连队的信件捎回来,我也就结束了那段难忘的取邮之路。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联系的方式已经从写信到电话,又从电话手机发展到微信视频,除了特殊需要才偶尔写写信。手机微信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联络方式。


回看取邮之路,过去发电报、打长途等落后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们期盼未来的通讯更加方便更加快捷,造福全人类。




读者精彩留言


《取邮之路》跟帖,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马家林------自从每期阅读董老师的文章以来,不仅佩服他的文采,更对他的丰富人生阅历感兴趣。艰辛、曲折、多險的取邮之路,谱写了平凡邮递员的精彩跋涉之路。我是68年11月18日插队江西山区,地处海拔千米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山路陡峭。邮递员每走一趟是多么的不容易。不管天寒酷暑,风雨无阻,其中辛酸、苦累只有他自己清楚。每当邮递员把完好无损的信件、包裹送到我们手中时,大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五十年后,2018年10月10日,我们知青一行12人重返故土,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当年的邮递员,他已是沧桑老者,我们紧紧地握住他的双手,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克 玲------認識到作者取郵之路的經歷,讓我再次對作者的生命歷程肅然起敬。不用說每天單身騎腳踏車上坡下坡三十里的崎嶇路,還有遭遇風沙撲面及旋風;沒有與人溝通的媒介,淪入藍布白花般的命運不無可能。但是今日的社會,通訊發達,年青人在仕途中,輔助他們同行的不是路上的野兔、飛鳥和野驢,卻是那資訊發達的媒體,如果濫用,他們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不良的方向。今天的年輕人,很多都在溫室長大,有多少能在工作上付出真誠,像文章中那頭老牛能一輩子肩負重任。

作者在退休後還孜孜不倦地寫作,不單記錄了許多在曆史書中找不到的事實,而且像新疆連隊的生活都能給予讀者作爲生活的借鏡和鼓勵,這就是作者一輩子背負的重任。


叶荣芳------《取邮之路》中的这头牛虽系牲畜但通人性、有智慧;董先生虽系书生但有胆识;逼退狼这件事虽系多年前,但有回味。看了董先生的诸多农场生活篇章,让我们对那里的人文地貌生活环境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深切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落后、现在社会的先进。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日益提高!


黄建华------在《取邮之路》一文中,老黄牛把一身牛劲奉献给了人类,想起鲁迅先生的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精神!当年我们不也是把这些经典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吗?我们不也甘当老黄牛,在戈壁滩上“吃进去的是草,吐出来的是牛奶”。像老黄牛一样默默地奉献了青春,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可现在拜金主义盛行,到处闻到铜臭。我们多么希望这种老黄牛精神能再次发扬光大!


王丹珠------故事生动地把老黄牛的神态、叫声、动作都绘声绘色地写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当年最崇拜的老黄牛精神。当大家都越看越喜欢它时,故事却又来了个大转折,老黄牛要被宰了。哎,还是一个悲剧。但故事中老黄牛的精神是肯定的,在现在这个钱欲横流的社会就是缺少了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衷心的希望老黄牛精神能代代相传!


陶文丽------在新疆时,牛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是我们的好伙伴。文章中老黄牛和小董并肩勇敢战敌,吃苦耐劳的精神被他描绘得活龙活现,最后老了眼睁睁看它被牵走宰了吃肉,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残酷的一面。因为它是牛,生来就是干活和被人吃肉的,但人是有情感的,和它接触多了也会有感情,看了这篇文章,叫我吃它的肉也咽不下了,这就是文章感染力所在。


韩沧新------小董写的帖子內容精彩,主题突出。从这篇文章中,我被老黃牛精神所感动。它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它辛苦了一辈子,但在被宰之前他是那样的可怜,那样叫人撕心裂肺。它老了走了,但它的精神却留给了我们。在我们的青春年代曾经拥有过,付出过,但我们並不后悔。我们希望让这种精神祖祖辈辈传承和发扬下去。


Linda pang------讀了一遍《取邮之路》後,一定要再讀,因為急於知道風沙,死屍,老牛的等等的結局,我草草跳過一大段細緻的文章。再讀這個故事时,又加深了解作者年靑時的經歷。經驗,真是要累積而來的,真不容易!


宋丽敏------不平凡的取邮之路,自行车……马……牛车……一路上经历多少风吹雨打和日晒,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惊心动魄,!为了让大家及时了解国家大事,早日感受来自远方亲人的关爱,甘之如饴,无怨无悔,让人感动!


应照静------老黄牛啊!老黄牛,勤劳勇敢,埋头苦干,忠于守职,任劳任怨,末了还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一身的奉献啊!这种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随处可见,现在的年轻人差矣。文章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惊心动魄呀!作者的人生,经历了许多,苦的、累的、乐的、喜的……慢慢回亿,细细记录,酎酎品味,清清心脑,是人生又一大乐亊也。


陈美玲------今天又看了一篇董先生年青时新疆兵团的回忆录,并留下当时的照片,很珍贵呀!把当年做邮差的工作所遇到的经历写得有声有色,有惊有险,也把我们读者的情趣带入其中,太棒了。我们不仅在阅读回忆录作品,同时也在学习和欣赏作者写作上的文学用句等。


崔紫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怜的老牛 !


饶国义------就新疆当时的环境,当时的路,做个邮递员天天翻山越岭,千辛万苦!真不容易,谢谢老董与我们分享《取邮之路》!


无延------《取邮之路》是我们在新疆经历的见证,看了你的大作,往事历历在目。谢谢!


侯晓虹------董老师写的回忆录,篇篇都是好文章!


沙振麟------谢谢董先生的大作,给我们以精神享受。


董 岭------当年农场的取邮之路,正可谓惊心动魄。


金玉珍------取邮之路,既艰苦,又重要,责任性强,还有风沙豺狼的袭击,真不容易呀,董老师能胜任这份工作,精神可嘉,为他点赞!


阳 光------热爱生活,观察细致,才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顾世惠------读了《取邮之路》深有感悟,那时的艰难,曲折和危险你都一一排除,逢凶化吉,笑而面对,一路挺进。真不易!人生的道路也是弯弯曲曲,坎坎坷坷,我要象你那样从容面对,化整为零。开心每一天。为你点赞!



作者简历


董克荣,1944年出生。1964年高中毕业后支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曾当过农工、团宣传队演员、炊事员、文化教员、小学校长。1981年回上海在街道集体单位当营业员。1985年考入上海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后调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工作。曾担任区人大代表、上海市侨联委员、区侨联副主席。曾在《上海新闻晨报》、《新民晚报》、《上海侨报》、《上海法制报》、《经济时报》、《书评报》、《中国仪电报》、《南市报》、《南市外贸报》、《计划管理通讯》、《浦江同舟》、《国家安全通讯》、《黄浦侨音》、《花溪》、《炎黄子孙》等报刊和杂志刊登文章200余篇。2004年退休。




作品荐读

霍拉山下(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一、收工曲(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送饭(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失  书(董克荣 )

【霍拉山下】四、一封航空信的启示(董克荣)

【霍拉山下】五、小乐队(董克荣 )

【霍拉山下】六、献血(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七、苇子湖的故事(董克荣 )

【霍拉山下】八、豫剧团里的高手们(董克荣 )

【霍拉山下】九、绝  配(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伙房学艺记(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一、厨师人生(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二、老友一民 (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三、成长(董克荣 )

【霍拉山下】 十四、向往宁静的生活 (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五、奔向查通沟(董克荣 )

【霍拉山下】 十六、夜行(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七、打井(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八、临时卫生员(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九、那山、那水和那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种植‘百号’(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一、鸡倌(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二、为了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一)(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二)(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三)(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四、电影迷(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五、老猪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六、一块欧米茄手表(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七、情殇(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八、养猪协奏曲(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一、黄河路的女人(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二、孔来福的幸福晚年(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三、谜案(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四、“厕所”梦(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五、文字工具的演变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六、循环农业村诞生记(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七、鸟儿情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八:幸福养老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九:台湾行(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动物的野性(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一、与时俱进的大妈们(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二;长寿的秘籍(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三、又见芨芨草(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四 、踏着‘地标’游法国第戎(董克荣 )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霍拉山下】二十九、取邮之路​(董克荣 )

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