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第四十七集:得人之道
我们今天一起学习《得人之道》。前面我们讲了贤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那么怎么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人呢?我们今天给大家讲五个方法。
第一就是以善感人。在《群书治要·新语》上说,“夫善道存乎心,无远而不至也。恶行着乎己,无近而不去也。”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的所言所行,都是按照善道来做的,那么即使很远地方的人,都会被你感召而来。如果你的恶行昭著,即使你身边很亲近的人,也都会离你而去。那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典故。比如说“周公躬行礼义,郊祀后稷,越裳奉贡而至,麟凤白雉草泽而应。”周公他亲身实践礼义,以郊祀之礼隆重地祭祀他的先祖后稷。这是表示不忘本,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所以怎么样呢?感得很远的,在南海边的越裳国,使者都带着贡品来朝拜。当时的麒麟、凤凰、白雉这样祥瑞的动物、鸟兽都在草泽中应现。相反“殷纣无道,微子弃骨肉而亡”。商纣王昏淫无道,不听大臣劝告。每天不务正业,荒于朝政,结果他的庶兄微子,也弃他而逃亡了。所以“行善者则百姓悦,行恶者则子孙怨。是以明者可以致远,否者以失近”。如果一个人行善,百姓都对他爱戴。如果一个人行恶,即使连他的子孙都对他怨恨。所以明智的人,可以招致远方的贤才。而以身行恶的人,连身边的人都会失去。那么这说明,我们能否感召到人才,关键在于自身的修为,如果我们自己有德,就会感召远方的人都来投奔,向你学习。假如自己恶行昭著,或者是自私自利,那么让自己身边的人都会很寒心,弃己而去。那我们现在社会招聘人才,都强调高薪聘请。但是实际上,高薪所聘请到的人才,不一定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今天如果仅仅是为你的钱财而来,高薪而来。那么终有一天,别人给他出更高的薪水,他也一定会为钱财而走。因为他是为利而来。
那我们看现在的企业,跳槽的现象特别地严重。只要别的企业,提出更高的薪酬条件,这个人就义无反顾地跳槽了。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为财利而来。我们也是以财利来吸引他的。那终有一天,有人出了更高的工资待遇、奖金,这样的人才也就留不住了。所以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求取贤才呢?这是领导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群书治要·三略》中,有这样的阐述。“有清白之志者,不可以爵禄得;有守节之志者,不可以威刑胁。”意思是说,这个人很清高,志向纯洁远大,那你就不能够用高官厚禄来获得他。如果一个人坚守节操,很有志向,你也不能够用威刑来胁迫他。因为有节操的人宁愿一死,也不接受威刑胁迫。就像文天祥一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故明君求臣,必视其所以为人者而致焉”。所以明智的君主求取臣子,一定要看这个人的志向,然后再用正确的方法来招致他。“致清白之士,修其礼。”对那些很清高,道德很纯洁的士人,那领导者就必须修明礼义,要有礼敬之心。“致守节之士,修其道。”想招致坚守节操的人,领导者就要修明自己的道义。“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这样的话,这个贤士才能够被招来,自己的名声才得以保全。
那么在《傅子》上,也同样记载了类似的一段话。它说“举贤之本,莫大乎正身而壹其听。”你要想得到贤才,最重要的是修正自身,按照圣贤人的教诲去做。“身不正,听不壹,则贤者不至。”如果你的修身不够端正,听的也不是圣贤教诲,反而是世俗的言论,那么贤德人也就不会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即使来了,也不会被你所重用,因为大家志不同道不合,这样会错失人才。所以我们刚才也讲过,孔子特别强调,“为政在于得人”。那怎么样得人呢?“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所以为政者首要的任务,就是获取贤才。而要获取贤才,要靠修养自身。修养自身要依道而行,而行道的根本就是仁爱。什么是“仁”,什么是“爱”呢?“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个仁爱之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那要从哪里培养起来呢?要从“亲亲”培养起来。也就是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那么爱祖国爱人民,也就无从谈起。“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所谓的“义”,就是要做适宜的事,而要做适宜的事,关键就在于尊重贤才,依靠贤才。这样才能够垂拱而治,毫无差错。
第二就是以富安人。在《墨子》中有这样一段话,说现在的王公贵族治理国家,都想使国家富裕,人口众多。行政都能够得到民心,但是却得不到这个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治理国家的人,不能够以尚贤使能的原则,来办理政治。他们没有认识到国家贤良之士越多,国家的风气就越淳厚。所以领导者的任务,就是要得到众多的贤才。
那么如何才能得到众多的贤才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想让国家善于驾车,善于射箭的人越来越多,那你想要怎么样呢?你就要让他们富裕起来。尊敬他们,使他们得到良好的声誉。这样国家射箭的人,善于驾车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因此,如果你想让国家国泰民安,对于国家贤德的人,就要使他们富裕起来,使人们尊敬他们,让他们得到很高的位置,得到很好的声誉。这样国家的贤德之士,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国家,有这样一句话,不要让不义的人富裕,不要让不义的人尊贵,不要亲爱不义之人,也不要接近不义之人。这就告诉我们,对于真正的人才,首要任务就是让他们富裕,并且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那我们看在《韩诗外传》上,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宋燕在齐国做宰相,结果被驱逐了。回来之后,他便召集门卫陈饶等二十六个人,对他们说:“诸位大夫,有哪些人愿意和我一起去其他的诸侯国呢?”结果这陈饶等等都伏在地上,没有一个人回答。宋燕就叹了一口气,“唉,太可悲了。为什么士大夫容易获得,但却难以使用呢?”陈饶回答说:“并不是士大夫容易获得,而难以使用。是您不能够正确地安抚他们。”宋燕就问了:“您这话怎么讲?”陈饶说:“您给士人的薪俸,是三斗的黍稷,他们连养家糊口都不够。但是您家的野鸭、大雁,却有吃不完的粮食。这是您的第一个过失。您家果园里种满了梨子、栗子,后宫的妇女用这些果子互相投掷,但是士人却没有尝到过一颗。这是您的第二大过失。您家的绫罗绸缎华丽地装饰在厅堂之上,随风而破败。但是士人却不能够用它们,做自己衣服的滚边。这是您的第三个过失。钱财是君主您所轻视的,而生命是士人所重视的。您连您所轻视的东西,都不愿意付出。却希望士人们能够付出他们所重视的东西。这就好比是什么呢?这就好比您想做的是铅刀,用铅做的刀,刀质非常软,不锋利。你用铅做刀,却希望他有干将的用途。这个干将是古代的名剑,这不也是很困难的吗?”宋燕一听,就知道自己做错了。所以虽然我们说高薪,不一定能够招致真正贤德的人。但是对于真正贤德的人,要让他们富裕起来,过一个有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衣食无忧这也是必要的条件。这也是尊敬贤才的一个很好的表现。
第三就是以诚动人。在《体论》中说,“君臣有义矣,不诚则不能相临。”君臣之间以道义相处,但是没有真诚之心,就不能够互相面对。君主也不能够去统治这些臣子。对于这一点,在《尸子》中列举了文王和桓公的例子。这个周文王,要去求见太公的时候,他一天五次往返,为的是请太公出来辅佐他。而桓公对待管仲,也是非常地慷慨,赐予他数座城池作为封赏。所以文王之所以能请出太公,桓公之所以能够请出管仲,让他们帮助自己,称霸天下、取得天下。都是因为他们任用人才。对这些人才真诚地去礼敬。这样才能够弥补他们自身的不足。受到了天下的尊重和认可。
《中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故明主之得贤也,得其心也,非谓得其躯也。”这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明智的君主得到贤才,是得到了他的心,而不是得到他的身。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 那对你也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对待下属,最重要的就是要用真诚心来感动。
古代的君王对于臣子,确实做到了以诚相待。比如说在《体论》中,就记叙古代的圣君,对于臣子关心爱护的状况。当臣子生病的时候,他会多次去探望。当臣子过世的时候,他会亲临大敛小敛这样的丧礼,并且在整个丧葬期间,都会减衣缩食,不奏琴瑟。这种礼的表现,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大臣过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哀伤。所以这种表现,这种礼,它是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地发出来的。不仅仅是为了形式。所以“世未有不自然,而能得人自然者也。”说明什么呢?世间没有不是出于自然的本心而得到人心的。“色取仁而实违之者,谓之虚。”如果表面对人仁慈,内心实际上有所违背,这叫做虚伪。“不以诚待其臣,而望其臣以诚事己,谓之愚。”做领导者的不能够以真诚心去对待自己的臣子,还希望臣子能够以真诚心来侍奉自己,这是愚蠢的君主。所以要得到贤臣,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真诚之心。这样才能够以诚换诚,以心交心。绝不是靠什么计谋、权术鉆营等等。
那么在《傅子》中也记载,“使用人如用己,恶有不得其性者乎。”如果你使用别人,就像使用自己一样,怎么能够不得到人心呢?怎么会不让人真诚地反馈呢?
在《吕氏春秋》中也说,“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这个君主能够有德行,真心实意地爱人。那么人民就会亲附其上。人民亲附其上,就都愿意为他的君主去效死。在古时候,赵简子有两匹白色的骡子,他特别地喜欢。结果阳城胥渠,是广门的一个小官。夜晚就来求见他,说:“我是您的臣子胥渠,现在得了病。医生告诉我说,如果能够得到白骡的肝,这个病就可以治好。如果得不到,就得等死了。”禀告的人就把这件事去通告给赵简子。那么赵简子是怎么做的呢?赵简子马上说:“杀死一个畜生,可以活人命,这不是仁义之事吗?”于是他就招来了厨师,杀了白骡,取了肝脏。把这个肝脏送给阳城胥渠去治病。结果怎么样呢?后来没过多久,赵国出兵去攻打瞿族,而这位广门的官吏,带着左部七百人,右部七百人,奋勇争先登上城池,斩获了敌军将领的首级。那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君主如果能够以诚心、爱心来对待自己的属下,那么属下回馈他的,也是会竭尽全力地侍奉君主。这就是以心换心的结果。
第四就是以德教人。在《管子》中这样记载,“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道,莫如教之。”得人的方法,就是要人们有利益。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利益呢?真正的利益,就是让人们受到好的教育。所以一个团体的领导者,一个国家的国君,应该同时具备三个职能,那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所以作之师这一个角色特别地重要。你要教导属下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那么这样的话,这个属下才能够理解你、认同你、跟从你。他做了错事,他才知道反省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利人之道。
在《汉书》上记载着,“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闻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教化大行,天下和洽。”我听说尧受命为天子之后,他是以天下为忧,没有听说他是以天子之位为享乐的。所以他诛杀驱逐了那些乱臣贼子。一定要求得贤圣之人,来治理国家。所以教化才能够流行,天下才能够和睦融洽。那么这个就是说明一个领导者,他真正地关爱百姓,要使百姓得到治理,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那么他一定会重用贤德之人来做官。特别是这个贤德之人兴起伦理道德教化的风气,这个百姓都跟着向善,社会风气也会越变越好。
那么如何教化百姓呢?我们现在听到道德教育,很多人都很反感。为什么很反感呢?因为我们所说的,和我们所做的不相符合。我们说给谁去听呢?我们说给百姓去听的。好像需要教育的是百姓,而不是自己,不是领导者。但是在《政要论》上,却告诉我们,“故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若君正于上,则吏不敢邪于下。吏正于下,则民不敢僻于野。”告诉我们只有正己,才能够化人。要教导人们,首先要端正自己。制定惩罚和禁止的这些规定,是其次的。所以领导者要先受教育。首先要做出表率。
那么《傅子》中对这方面的解释,也更为具体。它说“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所以我们学了传统文化之后,觉得这些理念方法、智慧特别地好。就想急于让身边的人,让我们的同事、朋友,或者是孩子去学习。其实这个观点,当然不能说是错误的。这个忧心可嘉。但是这里告诉我们,立德的根本在于端正谁啊,端正自己的身心。自己的心端正之后,你的行为自然端正了。自己的行为端正了,你左右的人就会跟着端正。左右亲近的人都端正了,整个朝廷也就端正了。整个朝廷端正了,整个国家也就能端正。最后天下也都能够端正。“故天下不正,修之国家。国家不正,修之朝廷。朝廷不正,修之左右。左右不正,修之身。身不正,修之心。”所以为政者,要想治国平天下,从哪里入手呢?要从修养自己的身心来做起。不是说我们听到传统文化的教诲了,我们就有智慧了,我们的修为就提升了。人的习气是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不是你一听到圣贤教诲,你的心性,你的行为,就会有所提升。古人说这个礼可以顿悟,但是事呢还需要渐修。这个礼你一下子可以明白了,但是你的心性提升,要在每一天为人处事,每一件事上去历练,这就叫历事炼心。
第五一点就是要以道成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求道。比如《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那么在《大学》上开篇也说“明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告诉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开启自己的明德。而且要帮助他人,回归到自己的本性、明德。把这两件事都做得至善圆满,这叫止于至善。那么这就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都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本性是什么样的呢?就是纯净纯善。那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从习性回归到本性。本性没有的那些东西,都称为习性。那本性里没有什么呢?本性里没有自私自利,本性里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五欲六尘,所以你能够帮助别人,来走在道上。能够用道来引导人、成就人、提升人。这个才是得人最重要的方面。
那么以上几个方面,我们看到《群书治要》中的得人之道讲得非常清楚,非常地透彻。也对我们今天能够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非常地有帮助。
那么我们如果真正能够,按照这几个方面的要求去做。那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团队,都不会缺少贤德之士了。而招致了贤德之士,政治自然会清明,人民自然会富足,国家也自然会长治久安。那么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纪录片《中国艺术》合集 纪录片《中国高铁》合集 纪录片《中国春节》合集 纪录片《中国医生》合集 纪录片《中华文明》合集 纪录片《中华文明》合集
纪录片《银发汹涌》合集
纪录片《超级工程》合集
纪录片《大太平洋》合集
纪录片《大儒朱熹》合集
纪录片《守望家风》合集
纪录片《隐秘王国》合集 纪录片《八王之乱》合集
纪录片《华为是谁》合集 纪录片《百年巨匠》合集 纪录片《民国先生》合集
纪录片《千秋史话》合集
纪录片《大河之北》合集 纪录片《天下徽商》合集
纪录片《安康安康》合集
纪录片《帝都咸阳》合集 纪录片《努尔哈赤》合集
纪录片《汉水汉中》合集
纪录片《延安时代》合集
纪录片《黄帝内经》合集 纪录片《西湖情韵》合集 纪录片《记住乡愁》合集 纪录片《金沙迷雾》合集 纪录片《六祖慧能》合集 纪录片《为了和平》合集
纪录片《台北故宫》合集
纪录片《竹林七贤》合集 纪录片《诗画江南》合集 纪录片《商於古道》合集
纪录片《天下客家》合集
纪录片《史说汉字》合集 纪录片《江南味道》合集 纪录片《寻味顺德》合集 纪录片《问道楼观》合集
纪录片《西泠印社》合集 纪录片《留美幼童》合集
纪录片《动物王朝》合集
纪录片《功夫少林》合集 纪录片《大唐帝陵》合集 纪录片《大唐帝陵》合集 纪录片《西汉帝陵》合集 纪录片《西南联大》合集
纪录片《法医宋慈》合集
纪录片《案藏玄机》合集 纪录片《汉水汉中》合集
纪录片《守望循化》合集
纪录片《苏园六纪》合集
纪录片《大美青海》合集
纪录片《文艺复兴》合集
纪录片《大足石刻》合集 纪录片《再说长江》合集
纪录片《帝都泱泱》合集
纪录片《天地洛阳》合集 纪录片《史说汉字》合集 纪录片《故宫100》合集
纪录片《西安2020》合集 纪录片《西安2020》合集
纪录片《宋之韵》合集
纪录片《唐之韵》合集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合集
蒋勋美学《美的觉醒》合集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