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丨何守义老师没做什么大事,他就是讲了一些真相而已
作者简介
张远宏
张远宏,男,1949年6月出生于重庆。1965年初中毕业参加建筑单位工作,工种木匠。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后到重庆出版社工作直到退休。
邓天雄
邓天雄,1953年生于成都。初中未毕业到云南支边八年。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现为西南财经大学哲学教授。
何守义老师
作者:张远宏
那都是一些相当遥远的故事了。1978年我们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时,我都将近三十岁了,与那些应届高中毕业生相较,当个叔叔应不为过。我们的老师们有的岁数都比我们小,例如,我们年级的辅导老师周罗琼,连工资都没有我的高。这真是一个特殊的时代里特殊的受教育者。
不用讳言,文革刚结束不久,教育的春天才刚刚萌芽。而我们所在的哲学系是所有学科中沾染旧时代糟粕最严重的学科,它是旧时代意识形态的核心,也是旧时代法统的思想守护神。
在改革开放伊始的新时代里,要想教好这门课,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个难题。老师们是文革记憶犹存,也不敢也不能乱越雷池,否则后果堪忧。我们这批上过所谓"社会大学"的学生对老师们的讲课更多的感觉是"味同嚼蜡",而年纪小的同学如陈向阳之类则像投错了庙门的和尚,四年青春韶华就掉在这莫名其妙的哲学坑里了。
何守义老师
这次郑忆石发出回忆老师的文章,看着那些曾经给我们传道授业的老师们,还是很有些亲切感,毕竟他们与我们相处了四年整,当年,他们也是很不容易的,其中,很多老师为了能讲好课,不知绞尽脑汁,小心迂回,想把他们探求的知识真谛传授给我们。我认真看着郑忆文章中"师尊″们的照片,的确,如果要我选一位我最尊重的老师,我选他一一何守义老师。
何守义老师教的是中共党史,好像党史课是我们系的必修课。他戴副眼镜,身材不胖不瘦,讲课不急不徐,音调平实而不高亢,讲一段课就要整理出几条逻辑结论。这样的授课方式,很吸引学生"入戏″。
当然,何守义老师的课主体还是顺着"主弦律″的,但他在授课中尽量讲述党史中的"事实",特别是当时他己经知道而正宗党史中还未见披露的事实。我現在都还能记起何守义老师讲的部分内容。
一,他讲他亲自去调查落实了的,当年M与贺Zhi珍结婚时,杨开慧尚在湖南长沙,并未过世或牺牲。
二,他讲红军离开中央苏区长征时,留在苏区坚守的瞿秋白是党内被排挤的人,其生存前景难料。当时M也是准备留下来的人,后经给李德,博古做工作后,才同意跟中央红军出发的。
三,他讲他曾经到川陕根据地调研张国涛四方面军的一些史料,发现在财政收支中有一笔叫"特别税"的项目,开始不知所云,后来查证原来这是种植yαpiαn和开Jiyuαn的收入。
四,在讲到大跃进后的大饥荒时代时,何老师讲当时饿死了很多人,我现在回忆不起他讲了具体人数没有了。我的外公(当时重庆观音桥农民,本人为地主)也是在61年饿死的。但当时的党史中是不允许写入这些内容的。
何守义老师与谭师母
在讲述庐山会议时,何守义老师也把他的全部感情倾向在彭德怀的身上,把整个会议讲得有声有色。正是因为何守义老师这种敢于担当,敢于坚守的品格赢得大多数人的爱戴。
大概是1981年时,成都东城区选举区人民代表,川大部分学生主动提名推选何守义老师为候选人,后因校方百般阻扰,终未成功。
毕业前夕,我和瞿楊同学到何守义老师家里去向他告别,何老师住在川大校外,是他夫人在省劳改局分的房子,房内整洁简朴。何老师与我和瞿楊娓娓讲述他的讲课,他提到,正是因为他在讲课中讲的内容,被当时的学生举报,以致他的职称评定受到影响,我注意到,当他在讲这个事时,声调依然是平缓从容的,脸上还有一种不易查觉的微笑。
正如我们某一个同学说的,我突然觉得欠何老师一点什么?或许是这个时代欠何老师一点什么?接下来何守义老师对我和瞿楊毕业后的谆谆教诲都没有牢记于心了。从何老师明亮的家中出来,街上的街灯晦暗不明,我和瞿楊踽踽二人,走进这昏明不定的城市街道中。
毕业后,又因工作关系造访学校部分老师家。我曾在陈麟书老师的家中讲到何守义老师。陈老师说,何守义老师为人正直,在学校教职员工中有相当的声望,言语之中,也流露出对何老师的尊敬。
2013年教师节,川大哲学系78级在蓉同学与何老师相聚
在那个改革开放的春天里,何守义老师用他的人格力量,也用他受到的不公正的"屈辱″境遇,重重地写下了"老师"这两个字的尊严。
短文结束了,总觉得意犹未竟。其实何守义老师真没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未曾慷慨激昂唤醒什么民众,他就是讲了一些真相,也仅仅是一些真相而已。我都已经被他感动了。在我们这个数千年封建桎梏封闭的社会中,屈子的千年吟唱还在低回,路漫漫……
2018.5.25
何守义老师二三事
作者:邓天雄
感谢万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请到了我们敬重的何守义老师参与同学聚会。九月七日,我们十一位大学同学相聚于家园国际酒店。
跟何老师和师母的合影
何老师是我们哲学系七八级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之一。 他把政治性很强的党史讲得让我们听起来兴味盎然,靠的不是说书人那种添油加醋,而是学者的考据加思考。他讲林彪,讲百团大战,讲毛泽东的功过,无所谓粉与粪,凡有他自己的东西,其后必然跟着一串的材料和出处。
张祥元同何老师亲切交谈
因为何老师,我们一度很喜欢学习探讨党史问题。当时资料严重缺乏,何老师搜集的一些资料我们曾分工用复写纸手抄,现在我手上还有这个东西,这让我意外地拥有了小组其他同学的手迹。
作者小组分工抄写的部分资料
何老师不是口才特别好的那种老师, 每讲到激动处,常常会出现口吃。但在我们这些粉丝学生眼里,这并不算缺陷。周明与说得好,何老师每每结巴得恰到好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的理解是他结巴的时候,往往就是忧国忧民、激情迸发的时候,也是听得我们内心感动、血脉偾张的时候。
我们使用的教材,密密麻麻的的旁注显示了当时的认真
我们在校读书的时候虽然已经拨乱反正,但思想教育界“左”的东西还多。党史没有教材,用的是自编的讲义,连作者的名字都没有,里面全是歌功颂德,基本上看不到反省与检讨。在这种背景下要实事求是地讲党史,是需要勇气的。听说先生后来评职称的时候,就曾因有人反映其课堂言论与教材相左而受阻。也有其他老师因得知何老师深受学生欢迎,而刻意模仿,但让我们总感到缺了点真诚和勇气。
同学们的敬辞
见到快满八十岁的何老师身体健康,我们很欣慰。同学们纷纷跟老师合影留念。万生嘱我代表同学写两句话给何老师,我略加思索,写下了“尊敬的何老师:你的学识与正直永远激励着我们的人生!”席间张祥元大哥代表大家致辞,也讲到何老师对我们的人生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他正直的品格和善于质疑的学习态度。他说我们七八级出了那么多厅局级干部,没有哪个因贪腐而出事,这跟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有关的。
作者在132厂时写给何老师的信件草稿
我毕业时分配到成飞公司,有段时间对党史上的一些问题感到疑惑,曾写信就教于何老师。何老师很认真地写了回信。这次见面跟老师提到此事,可惜先生已经记不清了。问及先生的住处,仍在滨江路原劳改局的宿舍。三十年没有挪窝,先生真配得上无欲则刚的评价啊。
何老师的回信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师道专题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