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君策略】消费类基金加仓,发行端同步回暖——主动型基金观察周报系列二

陈显顺/彭京涛 陈显顺策略研究 2022-05-19


   



声明



▶  陈显顺未创建任何形式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荐股群或实时行情分析群,请广大投资者朋友们知悉。除了公众号“陈显顺策略研究”,更多实时观点请见新浪微博“陈显顺策略研究”。






本报告导读


▶  主动型基金三季报披露显示百亿以上基金规模整体有所下滑,但上周消费类基金已呈现加仓,发行端亦在明显回暖。




摘要




▶  周度基金观察:百亿以上基金规模有所下滑。从规模变化来看,百亿以上基金规模下滑3104.25亿,50-100亿基金规模下滑1940.78亿,而20亿以下的基金规模合计上升659.03亿元。总结上述变化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的两点因素:其一,由于消费和医药等板块出现持续大幅回调,此前重仓消费医药的基金有不少“明星基金”,经历一定回撤之后基民选择暂时性赎回;其二,三季度表现较好的个股集中于中小市值与此前关注度不高的周期股,而这一类股票20亿以下的小型基金持仓较多,由此带来居民资金由大基金向小基金的切换。

▶  从整体的主动型基金仓位与收益率情况来看,仓位整体增加,收益率表现较好。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为58.08%,相比于上周增加0.96%;偏股混合型,股票投资比例为80.14%,相比于上周,增加0.39%;普通股票型,股票投资比例为87.00%,相比于上周下降0.10%;平衡混合型,股票投资比例为57.88%,相比于上周大幅增加4.92%。进一步考察近期主动型基金的净值表现来看,本文通过单日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金数目对于基金净值表现进行测度,从9月以来该比例的变化来看,近两周整体基金跑赢指数的比例大多维持在50%以上,出现明显回升。且上周该比例一度超过93%。

▶  分风格来看不同类型的基金收益率和仓位的变动,科技成长仍领跑,消费呈现出加仓的趋势。2021年以来,周期型基金表现最佳。而消费、金融地产制造、均衡净值表现一般。年初市场表现普遍较差,其中消费、上游周期、科技成长出现较大幅度的回撤,金融地产制造、平衡型基金回撤幅度相对较小。四季度以来仍然是科技成长领衔。对比上周来看,科技成长基金明显表现领先,四季度以来涨跌幅3.29%。除此之外,周期类基金涨幅2.89%仍有一定优势,消费类基金出现了小幅反弹。而从仓位变动的结果来看,所有类型的基金均维持相对较高的仓位,但相比于上周来看,消费、金融制造有所加仓,尤其是消费雷基金有33只基金增仓幅度超过6.2%,底部布局的趋势逐步形成。

▶  从发行情况来看,多重因素使得近期基金发行额处于低位,但整体开始出现明显回暖。从偏股型基金(主动型+混合型)基金的发行情况来看,10月以来基金发行整体偏弱。10月长假后的三周每周成立的偏股型基金份额降至100亿以下,但上周单周发行额度突破200亿元,开始出现明显回暖。展望未来,梳理正在发行的基金项目,未来发行的项目储备充足,因此,基金发行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回暖。




目录




1.    周观察:百亿以上规模基金份额有所下滑

2.    整体情况:仓位整体增加,收益率表现较好

3.    分风格情况:科技成长领衔,消费呈现出加仓趋势

4.    发行情况:整体偏弱,10月下旬有所回暖






1

周观察:百亿以上规模基金份额有所下滑


上周主动型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从配置的角度来看,可总结为增配新能源+上游周期品,而对于前期重仓的消费+医药生物选择减配(具体可详见国君策略团队报告《周期之后:消费迎来绝佳配置时机》),本文将关注点聚焦于不同规模类型基金的份额变动上,整体来看,百亿以上的大基金赎回压力开始显现,而资金配置流入较多的为20亿以下的偏小规模的基金。

从基金规模的变化来看,百亿以上规模基金显现赎回压力,偏小型基金份额明显扩大。不同于此前在基金净值出现大规模下跌的时间段当中投资者选择逆势抄底,Q3在大规模基金出现净值下滑之时部分投资者选择了赎回,从规模的变化来看,百亿以上基金规模下滑3104.25亿,50-100亿基金规模下滑1940.78亿,而20亿以下的基金规模合计上升659.03亿元。若剔除掉涨跌幅的影响仅从基金份额的角度进行考察,百亿以上的基金份额下滑1409.77亿,50-100亿规模基金份额下滑961.48亿,但20亿以下规模基金份额逆势上升108.67亿。




总结上述变化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的两点因素:其一,由于消费和医药等板块出现持续大幅回调,此前重仓消费医药的基金有不少“明星基金”,在经历一定回撤之后基民选择暂时性赎回;其二,三季度表现较好的个股集中于中小市值与此前关注度不高的周期股,而这一类股票20亿以下的小型基金持仓较多,由此带来居民资金由大基金向小基金的切换。


2

整体情况:仓位整体增加,收益率表现较好


从整体的仓位来看,当前四类基金仓位整体增加,相比上周而言,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仓。分类型来看,截至10月29日,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为58.08%,相比于上周增加0.96%;偏股混合型,股票投资比例为80.14%,相比于上周,增加0.39%;普通股票型,股票投资比例为87.00%,相比于上周下降0.10%;平衡混合型,股票投资比例为57.88%,相比于上周大幅增加4.92%。




而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今年以来整体主动型基金的收益率表现相对较为平稳,2021年来并未延续2019-2020年显著跑赢指数的趋势。分别以主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与收益率的中位数累计涨跌幅作净值曲线,年初以来主动型基金收益率整体小幅跑赢沪深300指数与上证综指,但相比于前两年的情况来看有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



细化到最近两周的情况来看,分别统计主动型基金单日当中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金占比,10月以来跑赢的基金数目有所回升,持续维持在50%左右,其中上周一度超过90%。进一步考察近期主动型基金的净值表现来看,本文通过单日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金数目对于基金净值表现进行测度,从9月以来该比例的变化来看,近两周整体基金跑赢指数的比例大多维持在50%以上,相比于9月出现了较为明显地回升。且该比例一度超过93%。



3

分风格情况:科技成长领衔,消费呈现出加仓趋势


沿用此前国君策略团队对于主动型基金研究的做法,我们选取规模前500只主动型偏股基金作为研究样本,按照其2020年报当中的重仓行业进行划分为消费、科技成长、金融地产制造、上游周期以及均衡风格,针对不同类型的基金,本文考察其在周频的净值表现与调仓行为。

从净值表现的层面来看,今年以来,上游周期型表现最佳。年初市场表现普遍较差,其中消费、上游周期、科技成长出现较大幅度的回撤,金融地产制造、平衡型基金回撤幅度相对较小。但自4月之后,科技成长、上游周期一骑绝尘,净值表现亮眼,大幅超越其他行业,而消费、金融地产制造、均衡净值表现一般。就季度涨跌幅来看,四季度以来仍然是科技成长领衔。对比上周来看,科技成长基金明显表现领先,四季度以来涨跌幅3.29%。除此之外,周期类基金2.89%仍有一定优势,消费类基金出现小幅回暖。




从单个基金的收益率来分析,高景气行业如上游周期前十基金均有50%或以上涨幅,而金融地产制造表现差异较大,其他行业前十基金涨幅差异相对较小。相对于21年初,上游周期的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A最大涨幅达73.74%,科技成长中华安文体健康主题A最大涨幅为62.33%,金融地产制造的交银趋势优先A也有56.16%的涨幅,但消费和均衡中,整体表现仍然偏弱



从仓位变动的角度来看,本文同样对于五类基金的仓位进行跟踪 ,从结果来看,所有类型的基金均维持相对较高的仓位,但相比于上周来看,消费、金融制造有所加仓,周期与平衡类处于减仓态势。

消费类基金:整体维持高仓位,整体有所加仓。从消费类基金的仓位运行情况和变动情况来看,73%的基金均维持在80%以上的高仓位,有22只基金在上周减仓幅度超过6.2%,但有33只基金增仓幅度超过6.2%,整体有所加仓。




科技成长类基金:整体维持高仓位,仓位整体趋稳。从科技成长基金的仓位运行情况和变动情况来看,与消费类基金较为相似,75%的基金均维持在80%以上的仓位,从上周仓位变动情况来看,虽然出现32只基金减仓幅度超过6.6%,33只减仓超过1.4%,但也分别有25只和38只基金加仓幅度超过6.6%和1.4%,整体来说仓位维稳。




金融周期制造类基金:整体体现出继续增仓。由于2021年上半年末重仓金融周期制造行业的基金相对较少,且仓位维持在相对偏低的水平,上周金融周期制造类基金依旧继续处于增仓态势,其中,有较大一部分基金的股票配置比例从60%~70%增长至70%~80%区间。




周期类基金:行情出现下跌背景下整体继续减仓。10月后整体周期类股票行情表现相对较弱,在此背景下此前重仓周期类基金仓位出现了明显下滑,相比于上周共17只基金减仓幅度超过1.8%。




平衡类基金:整体仓位偏低,并且持续出现减仓。从平衡类基金的仓位和变动来看,整体仓位偏低,仅有54%的基金仓位在80%以上,大多数基金维持在80%以下的仓位,而从仓位相对于上周的变动来看,35只基金减仓幅度超过1.5%,整体呈现持续减仓的趋势。





4

发行情况:整体偏弱,10月下旬有所回暖


从偏股型基金(主动型+混合型)基金的发行情况来看,10月以来基金发行整体偏弱,10月下旬有所回暖。从偏股型基金的发行来看,2021年一月为发行的高峰,单周发行总额一度突破1500亿,而随着蓝筹股泡沫破灭后,6-9月单周主动型基金发行额维持在600亿左右,但10月长假后的三周每周成立的偏股型基金份额降至100亿以下,整体的发行情况处于低位,但在十月下旬,出现了200亿以上的发行份额,情况有所回暖。



展望未来,梳理正在发行的基金项目,未来随着发行基金个数的增多,基金发行市场有望回暖。从正在发行的基金项目来看,目前共有66只主动型偏股基金处于发行阶段,前期发行份额的骤减或与长假后基金发行数量的缺失有关,随着10月15日之后节奏回归正常化,开始募集的基金数目的增多,基金发行市场逐渐回暖。
















定期报告




▶  大势观点

【国君策略】结构至上,风格切换20211031

【国君策略】从苹果产业链看新能源车行情演绎——海内外龙头对标第五期20211031

【国君策略】风格切换:从周期转向消费20211024

【国君策略】站在风格切换的始点20211017

【国君策略】金秋十月:低估值的收获季20211010

【国君策略】持股以待,十月行情20210926

【国君策略】压力测试后,中期趋势不改20210920

【国君策略】乘风破浪,驶向新高20210912

【国君策略】金九银十,续演拉升行情20210905

【国君策略】重视新一轮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力量20210829

【国君策略】冲击再而衰,市场回温可待20210822

【国君策略】迷雾渐开,向上生长20210815

【国君策略】卸下包袱,再次起跑20210808

【国君策略】底部区域,蓄势迎新生20210801

【国君策略】结构三问:谁来主导拉升20210725

【国君策略】正视扰动,迎接厚积薄发20210711

【国君策略】弓满弦张,拉升在即20210711


▶  流动性观察

【国君策略】交易热度企稳,分歧走向共识——全球流动性观察系列第20期20211021
【国君策略】增量资金放缓,风格相对收敛——全球流动性观察系列第19期20211015

【国君策略】风险扰动,A下股不改上行趋势——全球流动性观察系列第18期20210922

【国君策略】无风险利率下行,增量资金入市——全球流动性观察系列第17期20210908

【国君策略】风险逐级释放,流动性有望回温——全球流动性观察系列第16期20210824

【国君策略】海外宏观波动抬升,国内权益交投活跃——全球流动性观察系列第15期20210810

【国君策略】大类资产隐含风险回升,国内交易波动放大——全球流动性观察系列第14期20210728

【国君策略】海外再通胀交易放缓,国内成长交投活跃——全球流动性观察系列第13期20210630


▶  估值与情绪

【国君策略】风格切换进行时,消费接棒——情绪与估值周报第26期20211026

【国君策略】风格正从分化走向收敛——情绪与估值周报第25期20211019

【国君策略】从极致分化走向相对收敛——情绪与估值周报第24期20210928

【国君策略】万壑争流,势如破竹——情绪与估值周报第23期20210914

【国君策略】水位下降后更安全——情绪与估值周报第22期20210902

【国君策略】初现向金融地产切换的迹象 ——情绪与估值周报第21期20210817

【国君策略】骤雨中的坚守——情绪与估值周报第20期20210803

【国君策略】成长力量巩固——情绪与估值周报第19期20210720

【国君策略】成长走进觉醒时刻——情绪与估值周报第18期20210706


▶  行业景气度观察

【国君策略】地产单月投资转负,施工需求显疲弱——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23期20211021

【国君策略】哪些行业有底部反转逻辑 —— 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22期20211014

【国君策略】关注四季度末供电紧张再度加剧风险——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21期20210925

【国君策略】新旧能源供给矛盾在涨价潮中显现——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20期20210910

【国君策略】芯片供应短缺持续,车企被动减产——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19期20210826

【国君策略】分布式光伏迎发展新契机 ——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18期20210812

【国君策略】民生服务业监管有哪些发力方向——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17期20210730

【国君策略】玻璃重启去库,汽车景气拐点渐行渐近——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16期20210715

【国君策略】从中报预告挖掘盈利增长线索——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15期20210702


▶  主题策略


【国君策略】看好从配角到主角的新能源和国货消费——主题策略周报十二 20201023

【国君策略】能源新基建:绿色复苏新路径——主题策略周报十一20210920

【国君策略】能源新基建:绿色复苏新路径——主题策略周报十20210904

【国君策略】能源新基建:抢占能源制高点——主题策略周报九20210828

【国君策略】能源新基建:发力的新引擎——主题策略周报八20210822

【国君策略】新基建主题:博弈超额收益的新战场——主题策略周报七20210814

【国君策略】看好具备高容错率的成长主题——主题策略周报六20210724

【国君策略】把握科技成长分化下的新兴主题——主题策略周报五20210717

【国君策略】科技成长主题方兴未艾——主题策略周报四20210710





专题研究


▶  中盘蓝筹系列

【国君策略】直击中证500:中盘蓝筹,更上一层楼20210715

【国君策略|系列八】悄然变化的结构:中盘蓝筹领跑20210611

【国君策略】中盘蓝筹是未来主战场20210315

【国君策略】接受不完美,聚焦中盘蓝筹——中盘蓝筹系列二20210306

【国君策略】着眼中国版漂亮50:牛年看中盘蓝筹20210216

【国君策略】新的聚焦:中盘蓝筹的崛起20210209


▶  科技成长系列

【国君策略】科技成长见顶有什么信号?20210806

【国君策略】厝火积薪,科技成长风起——科技成长生命周期新框架构建20210713

【国君策略】格雷厄姆的启示:成长性从未如此重要——科技成长的起点系列二20210618

【国君策略】科技成长的起点:风越来越大20210519

【国君策略】制造的中段,科技的起点——2021年春季A股策略展望20210427


▶  风险评价系列

【国君策略|系列七】 37年回瞰:美股历史上的风险评价下行(下篇)20210609

【国君策略|系列六】 37年回瞰:美股历史上的风险评价下行(上篇)20210607

【国君策略|系列五】风险评价下行的行业配置思路20210531

【国君策略|系列四】从白酒股理解大盘20210611

【国君策略|系列三】微观市场交易结构改善,蓝筹空间打开20210609

【国君策略|系列二】拨云见日,解密风险评价20210608

【国君策略|系列一】为何看多?风险评价下行!20210607


▶  年度复盘系列

【国君策略】走出通胀迷雾——2012年A股行情复盘20210917

【国君策略】2013年A股复盘报告——站在创业板牛市的起点20210916

【国君策略】吹响进攻的号角 ——2014年A股复盘20210906

【国君策略】无可奈何,一季花落 ——2015年A股复盘报告20210823

【国君策略】再平衡的三重境 ——2016年A股复盘报告20210819

【国君策略】盈利牵牛,以大为美 ——2017年A股复盘报告20210816

【国君策略】始料未及的漫长寒冬 ——2018年A股复盘报告20210813

【国君策略】贸易战阴霾渐散,A股绝地反击——2019年A股行情复盘20210809

【国君策略】复盘2020:最好的择时源于恐慌20210805


免责声明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

公开研究报告发布平台“陈显顺策略研究”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陈显顺:首席策略分析师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士,清华大学金融硕士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行业比较

2017年建立国泰君安策略五维数据体系,2019年构建“4X4”、“CORE”体系框架。曾荣获2018年新财富评选团队第五名,2018年水晶球、金牛奖、II等评选名次。


方奕:联席策略分析师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硕士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风格比较


陈熙淼:联席策略分析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学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专题研究


喻雅彬:资深策略分析师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专题研究


黄维驰:资深策略分析师

南京大学材料物理学学士,产业经济学硕士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流动性研究


洪烨:策略分析师

西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学士,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学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大势研判


苏徽:策略分析师

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9年个股研究经验

负责领域:主题策略/个股组合


夏仕霖:研究助理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清华大学金融硕士

负责领域:大势研判/盈利研究


彭京涛:研究助理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金融硕士

负责领域:行业比较/大势研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