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刊】六一儿童节,你想对小时候的自己说点啥?

2017-06-01 律商联讯 律商视点

电影名

六一儿童节

地区

全球

年份

2017

评分

★★★★★

主演

全体大、小朋友

今天,2017年6月1日,是我们专刊的一周年纪念日。


所以,我们小团队决定做点特别的,与法律无关。


于是,有了这期的主题:回头,对小时候的自己说点啥。


当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恍然发现,本人似乎与“小”缘分颇深,个子小,眼睛小,脸蛋小,以前是老师同学嘴中的“小不点”,现如今还被同事戏称为“小多(Donna)”。即便如此,表面上的“小”已经装不下我心里的那个“大”了,简直今非昔比(自吹自擂一下)。


当我在纸上划着“小”和“大”这两个字绞尽脑汁想编者按的时候,醍醐灌顶般,一个真理被我发现了!!从“小”到“大”,虽然都是三笔,但“小”字结构松散,就如同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只要能站起来,就可以洒脱而为,无拘无束,而“大”字结构稳固,顶天立地,纵横伸展,严丝合缝,可以肩挑四海八荒。


这其实也是我们的人生!虽然每个人的步调不同,选择各异,却都是在自己的时光里一步步、一点点,用自己的方式填充着生命的这些原始间隙,终于将自己练就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今天是个值得回头看自己的日子,带着一点童年的纯真,“小”时候的率性,长“大”后的理性,和我们一起去看看当年的自己吧。


Flora Xu    Head of Content, China

To 照片中的自己:


1. 不喜欢你的人终会成为过去,只有喜欢你的人才会和你长伴。周老师只教你到二年级!

 

2. 不要把期末考双百当成全部的光荣与梦想,人生有许多更有趣和更重要的事!没必要为不值得的目标失望终生。

 

3. 当大人说“这孩子将来适合当律师”时,是说你喜欢强、词、夺、理,不是夸你衣、服、好、看!“律师”真的不、是“裁缝”……#@&*……



Peter Lu   IP Sales Manager

To 小时候的自己:


小宝锋(别疑惑,你现在还不叫Peter),你好!


很高兴能通过主编阿姨给的“任意门”回来给你一些忠告。


我希望你在成长过程中能够:
守信、诚实、善良、勤劳、淳朴、
纯真、谦和、虚心、宽容、坦荡、
无私、乐观......


好了,编不下去了。


主编阿姨的鸡汤熬得太稠了,喝点就行了。


最关键的是你要记住下面这些股票代码和拐点......(此处省略一万字)。股票涨的差不多就赶紧抛了吧;然后买房子,房子“涨的差不多了”...... 怎么可能?继续买!!!


最后,你慢慢长。不着急。以后你就会知道,“长得着急了”不是啥好事。





Rico Zheng   Research Solution Manager 


To 6岁的自己:


记得那天是你刚刚从北海幼儿园毕业的那天,穿着你喜欢的忍者神龟衣服,开开心心的毕业了。


你那时候还想不到一墙之隔的北海公园成为你在北京最喜欢的地方,在20年后你在那里拍了婚纱照。


我也记得由于幼儿园只教了十以内加减法,你错过了两所本来想去的小学,当时为了这个事父母还发愁了很久。


今天我只想告诉你,那都不是事儿,我希望你以后多做多学感兴趣的东西,不要为了某个功利的目的,正所谓无所为而为。

我回想现在给我较大价值的特质都是成长过程中无所为而为的,比如你喜欢打篮球,喜欢背电影台词,喜欢不断问很多很多为什么,潜移默化影响了我的抗压能力,与人沟通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仍然希望你能够看更多的课外书,参与经历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你会在许多年以后才会意识到,造就你的并不是你学习的知识,而是你整个人生的经历和深度思考。

To 21岁的自己:

偶然间看到了刚满21岁的你写的一篇日记,我看到你对自己的状态并不满意,想起那个时候你确是在承受一些压力,一面在准备出国,但托福成绩不满意,另一方面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拿到的学术科研项目论文,同时学期末学生会换届,你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了,最终只是副主席,还有那个学期刚刚结束的院系篮球赛最终输给了英语系只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绩,还有那个苦苦追求的女孩还是拒绝了自己。然后你很苦恼,觉得迷茫,质疑自己。

我看着你的笔记,回忆起那时的场景,发自内心的感慨你在那时以及以后的许多重大决定成就了现在的我。如果把我们现在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构成是四维,那么我如今仿佛可以用四维空间看到那时的你,我也在反复思索如果你做了不同的决定所形成的另外一个版本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其中,最特别的应该就是在毕业去向的十字路口的选择。


我依稀记得你那时也是迷茫的,学校安排的一次首届“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交流活动你主动去参加,跟各大法学院老师咨询沟通,会上认识了后来出国就读学校的法学院院长,碰巧,今天我还是在多年后参加这个活动的会场上,已经是第五届了。


同时你在积极的申请到律所去实习,我记得你用一个下午起草的第一份合同是清算合同,当时兴奋不已,而现在我和团队也还是在联系那家事务所,不过是推广LexisNexis产品,那时跟的合伙人已经升做高级合伙人。最终你拿到了奖学金,选择了出国留学。试想如果那时没有出去,而是直接工作会是怎样的人生,如果最初没有去到律所工作而是选择了其他行业又会是怎样的版本,我想这些问题是哪怕四维空间的视角也无法回答的,恐怕需要五维六维空间的视野。

然而,我想对你说的是,无论你如何选择,都不会是错误的,因为我看到那个21岁的小伙子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积极上进的,无论上述问题的答案如何,我相信你都能够过得充实有意义。我看到这一条长长的时间轴上,你我一直都是那个不害怕贫穷和失败的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对生活热爱,一往直前。所以,请你大胆的选择,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请放松心态,你能行的。




Linda Li   Human Resource Advisor, China 

To 小时候的自己: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二十年已经过去。人生几何?


人生就是这么神秘,不知道在何时何地会发生什么?也许某个人某件事就会改变你的一生。


当市场部的Jessie问到我,最想对20年前的自己说些什么时?在我脑海里最先跳出来的是最热电影“生化危机”里的Alice。总觉得自己与Alice有很多相似处。作为克隆人的Alice不拥有童年的记忆,却有着超能力,性格:善良,冷静,机敏,豪迈。而这些总是在自己身上能找出不少重叠的部分。

 

虽然失去花季雨季的记忆是令人惋惜的,但是回顾这20年走过的路和今天的自己,我想对曾经的自己说:我很为以前的你自豪,失去的换来得到的是公平的。我也想对曾经的自己说再见,如果二十年一个结点的话,我想对曾经的你画上一个句号,因为未来的生活由我做主。

 

还想对曾经的自己说:为何当初不在北京多买几套房?如今你也应该是千万富翁了!!!!




Sophia Zhang  Content Developer IC

To 小时候的自己:


直到现在,我常常以为,吾生最爱,唯书矣。有了他们,才有了我灵魂的寄托和精神的皈依。


直到有一天,读到伊斯兰苏菲派诗人巴诃的一首小诗:


“从一千本书中汲取了智慧,

他们变成了伟大的学者。

但是他们对于爱却一无所知,

这些可怜的人依然在无知的国度中游荡。

一位心中有爱的人只需惊鸿一瞥,

就能游过一亿条河流。”


猛然醒悟,如果心中无爱,只怕读再多书,也只是知识的枯燥堆砌罢了。翻看这张童年的照片,想到了支撑生命的那些最重要的东西,无数个美好的回忆涌上心间。如果没有父母、师长和朋友的关爱,又如何能收获如此丰富的人生?


愿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能学会爱和被爱。




Julia Sun  Legal Writer, Practical Guidance

To 小时候的自己:


看看照片里你那男子汉般的神气劲儿,你没想过长大后你也会长发飘飘吧?


你为了躲猫猫而撞碎玻璃门、用面粉桶盖做飞盘袭击大院小哥哥时,也没有想到你竟然没有子承父业参军入伍却成了一名法律人吧?


你看到大一法理学导论的惨淡成绩时,也没有想到你能在法大和Northwestern两所顶尖法学院顺利毕业吧?


你从法大毕业时感性的嚎啕、震惊法渊阁自习的师弟师妹时,没有想过你会在FESCO感受法律、合规与商业的碰撞,学习理性地思考法务至于企业的作用吧?


你刚刚加入FESCO经常被师傅提醒使用书面语时,没有想过日后能和人社部领导共同参与全国法律巡讲吧?


你去年三月在Northwestern的走廊里面试时也没有想过会在LexisNexis开启探索新兴法律服务行业的征途吧?


一路收获惊喜意外的你看似很幸运,但我知道每一次你都在努力的抓住运气,谢谢你的努力,谢谢带给你幸运的欣赏和帮助你的人,六一快乐!



这就是我们每天一起并肩战斗的小伙伴们,从他们五花八门的文风中不难看出,这里集合着文艺青年,热血青年,逗B青年,女汉子,萌妹子…每个都是不一样的烟火,但是从他们身上也不难找出共性:不忘初心,一直保持着法律人的严谨和骄傲;像孩童般对世界保持着好奇心,敢于在这个看似刻板的行业翻出波澜,不断尝试改变。


八年前的今天,我加入了他们,没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我开始了一段新奇的旅程,被不同的法律人和相同的法律精神所感染着,激励着,不知不觉就过了七年之痒。庆幸着身边始终有这样一群伙伴,让我无暇虚度光阴。节日快乐!


法律的条文中并不只有表面的冰冷,其字里行间之下还有更延伸的含义;法律的实务中并不只有唇枪舌战的辩论,其一招一式之下还有独门秘籍;
那么,您是否也有自己的法律见解?您是否也有自己的法律实务秘籍?
不如,写下来与我们一起分享可好?
稿件一经采用,将刊登于律商联讯在线平台
投稿邮箱:China.Content@lexisnexis.com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

【特刊】从“国民老公”立帖为证说起

【特刊】如果遇到陆晨曦式大夫,该当如何?

【特刊】“Buy American, Hire American”洪流后,如何“work in America” ?

【特刊】 不吹不黑——从“滚出去”事件看各国娱乐大腕犯的那些事儿

【特刊】你只知道《锦绣未央》涉嫌抄袭,你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八大抄

【特刊】以法律的名义看《人民的名义》

【特刊】谁来拯救被超售的你?

【特刊】大风厂老板蔡成功的民间借贷穿越史

【特刊】中国企业走出去,买个保险先!

【特刊】李白写给苏轼:房屋限购令后,姻缘之于房子

【特刊】百年民法典——你的前世,我的今生

【特刊】两会5分钟扫描:有趣,有料

【特刊】法律检索:从案例看企业在美国的知识产权诉讼

【特刊】写给妇女节——中国女子图鉴

【特刊】奥斯卡下周见,这个周末看啥片?

【特刊】《乘风破浪》:徐正太,耍帅也要守法啊

【特刊】LinkedIn、WeChat、微博,企业社交媒体联系人归属权花落谁家?

【特刊】“开工炮”—烟花将散,爆竹将歇,法律在这里变迁

【特刊】新年新技能Get——法律人的日常之年关和春节

【特刊】新的一年,愿清风吹散职场的雾霾

【特刊】其实,你与诗人只差一些假期的距离

【特刊】最近乐视有点烦

【特刊】谁还能动你的钱袋?

【特刊】年龄,不可公开的秘密?

【特刊】订单都秒完了?看看全球网购的山长水阔吧!

【特刊】来啊,带你各朝各代去买房啊

【特刊】在醇厚的雾霾里—讲经说法,守望青天

【特刊】万圣节礼物:法律检索的小Tricks

【特刊】《湄公河行动》:法律的视角

【特刊】世界上那些奇葩的法律规定

【特刊】Legal Research, 这些窍门会让您事半功倍

【特刊】围城内外的撕法解释

【特刊】商鞅变法-秦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的法治梦想

【特刊】奥林匹克精神的另一种阐释:她们的故事

【特刊】正确的吃“法”

【特刊】里约奥运会:不得不说的这些法律问题

【特刊】男人节小剧场—愿我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特刊】武汉亲友如相问 我亦帝都在看海

【特刊】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之囧途不囧

【特刊】一个法律老男孩的小自白

【特刊】明朝员工比我苦——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

【特刊】七月暑期档,玩的就是你——游戏改编影视的那些“坑”【特刊】法律小编的NBA漫谈【特刊】职场无所畏,知法不可少【特刊】粽叶飘香话“非遗”,龙舟竞渡有说“法”【特刊】跟着我,左手一个童年回忆,右手一个法律变迁




 

律商联讯在中国


律商联讯是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励讯集团的旗下公司,1994年进入中国。凭借在全球法律信息服务市场的资源优势,我们与中国最具实务经验的专家团队合作,相继开发了律商网和律商实践指引系列产品(www.lexiscn.com)。不仅提供诸如法律、法规、案例的基础检索, 同时,针对法律人的工作流程设计实务指南、合同范本和智能工具等内容,为其处理实务问题、撰写法律文书、做出商业决策提供全面支持。


(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律商视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