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写“辩护词”,让孩子心服口服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尾线留痕 Author 李晶april
【李晶专栏】
为自己写“辩护词”,让孩子心服口服
原创作者|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图片来自网络
都说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狡辩、顶嘴是常事,阳奉阴违更是家常便饭。对此,很多父母心力交瘁,却仍然无能为力。
最近,一位老师与学生在网上的你来我往特别引人关注。从过程到结果,既显示了现在孩子的个性特点,又展示了老师的育人智慧。仔细琢磨,他还帮父母提供了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2018年10月,华东政法大学许同学因为没有按时上交作业,向老师马寅翔解释错过交作业的原因并希望补交。马老师表示,可以论证迟交作业的正当性。为此,许同学写了篇《论推迟作业之合理性 》。不想马老师回了一份《关于“迟交作业案”的归入法分析 》,引起网友热议。
许同学的【论迟交作业之合理性】节选:
综上,本次迟交作业,主观上的过错轻微,酿成的后果有限。且以本人之理解尚为情有可原,故本人请议:老师查收鄙人作业,正常评分后,减去一定分数(一半够不够?)作为本人此次作业的成绩。
马寅翔老师《关于“迟交作业案”的归入法分析》节选:
“辩护词”已看完,虽然理由大多不免牵强,但也算是让大家共同见证了你努力争取自身权益的整个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要向你表达自己的敬意!
但是,既然承认主要责任在自身,那就要学会担当。令人欣慰的是,在最后部分,我看到了你的担当!
我之所以坚持,不过是想替其他选课的同学守住底线,一个叫公平的底线。所以,我最终选择进行上述归入法的分析,让规则本身说话。
许同学如是说:
这件事,本想私下跟老师协商解决的,结果阴差阳错地在群里吸引了众多关注。许多人都拜服在马老师不失专业而柔情的《关于“迟交作业案”的归入法分析》下。
同时我也特作以下澄清:在我的自辩里面有很多理由都很没有说服力,而且还有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之嫌。但这并非出于本人的法理(道德)判断,只是为了给自己争取补交作业的机会,不得不找一些可能的借口说服老师,无意侵犯他人。
马老师发长文,亲自操刀为本人“脱罪”的行为是在我意料之外。其对一个主观过错的普通学生的宽容与耐心,非吾拙笔可以描述。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时总会产生无力感。有时明知他强词夺理,却不知如何说服;有时即使用父母的权威压着他低头认错,可是之后仍然不断重犯。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虽然刘同学竭力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但马寅翔老师的处理既公平合理,又让学生心服口服。
1
让孩子为自己辩解
对于很多父母,特别不能忍受的是孩子顶嘴。他们认为孩子做错了事,就得老老实实地听自己训。除此之外,哪怕只表露一点不同意见,都会认为那是孩子不认错,甚至是对抗自己的表现。
马寅翔老师说:“现在的学生都很有自主意识,一味地用师尊去压服他们是不行的。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跟他们平等对话。”他的做法是让刘同学论证他迟交作业的正当性。
从马老师的做法可以看出,让学生充分自我辩护,还可以使他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比如许同学承认“为了给自己争取补交作业的机会,不得不找一些可能的借口说服老师。”
同时,老师也可以从中发现细节的和逻辑的瑕疵,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分析也更有针对性。比如被学生“拜服”的整个论证过程。
所以,每当遇到孩子犯错时,也不妨借鉴这一做法,让孩子给自己写“辩护词”。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逐条讨论,明辨事非。这样,所有问题都能心平气和地解决。
2
了解孩子,提高能力
有些父母经常在与孩子的辩论中败下阵来,是因为说服不了孩子。虽然明明能够感觉到孩子的抵触,却还是用同一方法锲而不舍地再三尝试。虽然这些尝试总是以失败告终,却仍然不愿放弃。最终结果就是相看两厌。
许同学说:“许多人都拜服在马老师不失专业而柔情的《关于“迟交作业案”的归入法分析》下?”由此可见,对于老师,具有更广博的知识,在专业上能够引领孩子,就能收服他的心。而对于父母,更多地了解孩子,在精神上贴近孩子,甚至对他有引领作用,就能收服他的心。
由于时代进步太快,父母总感觉跟不上孩子的节奏。但其实,我们只是习惯于自己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心里抵触孩子的世界,不愿意深入了解而已。
而一旦打开包裹自己的茧,走进孩子的世界,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更敏感地发现与孩子的共鸣,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也才能给孩子以眼光更长远的指点。
所以,让自己轻松做到以理服人并不难。只要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做,竭尽全力地在思想上接近他,便有可能在精神上引领他。
3
原则与宽容并举
有些父母觉得对孩子的错处应该穷追猛打,直到他不敢再犯;还有的父母觉得孩子知道错误就可以了,没必要抓住不放。而我认为这两种想法都不可取。
马寅翔老师说:“我之所以坚持,不过是想替其他选课的同学守住底线,一个叫公平的底线。”而许同学说:“马老师发长文,亲自操刀为本人‘脱罪’的行为实在我意料之外。其对一个主观过错的普通学生的宽容与耐心,非吾拙笔可以描述。”
孩子虽然年龄小,犯了错误也应该承担责任。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足以令他印象深刻,也不能让他成为一个自立、自强、自信的人。
另一方面,处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打击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父母在处罚方式的选择上多加思量。
比如马老师让学生写“辩护词”,就是既能让他剖析自己,又让能他心甘情愿接受的“变相处罚”。
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是个有高度的境界,但并非不能达到。只要你肯学习、肯琢磨、肯尝试,就会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本文为李晶原创,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欢迎关注李晶的新书《陪伴的力量——我送孩子上清华》
作者签名售书,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