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庭园细见VOL.8|京都・桂离宫庭园

HUFUJII Lab. 胡藤井研究室 2023-08-30


引言

庚子年荷月,应作家洁尘之邀,东京大学胡昂教授在轻安讲授「日本庭园细见」。一个周日的午后,他怀揣着15万字讲义,471幅精致“书页”步入洁尘书房,由此开始了四期共20小时的集中讲义。讲述循日本庭园的千年流变之线,赏名园、论名家、析名作。或回游、或坐观、或舟游了22座名园,拜谒了那些时代剧人物与作庭巨匠。蛰伏于这些主题,流淌于细节中的则是更为内核的观看态度、美学意趣与哲思构想。
时隔一年,这堂课在许多参加者心中仍记忆犹新,未能参加的朋友也多次表达了遗憾。本公众号将摘选集中讲义精华篇章,以系列推文形式面向广大读者,借此分享与传播庭园文化。



兴建桂离宫


一心向往平安时代的智仁、智忠两位亲王,按照自己对美好世界的想象建造了桂离宫。智仁亲王(1579-1629),为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皇族,被大将军丰臣秀吉收为养子,后被封为八条宫(桂宫)。他是日本宫廷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皇室亲王,自23岁开始学习茶道、造园术和绘画等,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桂离宫初名桂山庄,自17世纪初就开始筹备,1615正式开始营建,到1624年庭园的主体已经完成。但山庄在智仁亲王离世后(1629年)又逐渐荒废了。智仁亲王之子智忠亲王(1620-1662),也是一名热爱造园的文人,智忠亲王成年后与当时的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常之女富娘结婚,和其父的境遇不同,智忠亲王和当时的皇家、佛家、武家的关系都不错,尤其是得到了德川和前田两家的财政支持,使他有机会承继父志,重现桂离宫的样貌。
 

· 智仁亲王和智忠亲王(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总体来说,从桂离宫最初兴建到最终完成,并形成今天的格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智仁亲王领导的草创期,修建古书院和进行简单的庭园布局。第二阶段是智忠亲王婚后获得财力支持的扩建期,在古书院的基础上增建中书院,完善庭园布局和增建庭园中的御茶屋,庭园中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在此期间修建的。第三阶段是为了迎接后水尾上皇行幸,增建新御殿并进一步完善庭园的布局。

· 桂离宫兴建过程

桂离宫空间布局


三门两垣,从参观流程上,顺时针摆放着御腰挂、松琴亭、赏花亭、园林堂、笑意轩和月波楼这6座小品建筑,其间穿插红叶山、苏铁山、洲滨、天桥立等景点。
 

· 桂离宫空间布局(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桂离宫就是以茶室闻名,如果缺少了四座茶室的魅力,庭园就仅仅是个美丽的公园而已,茶室才是桂离宫真正的灵魂所在。桂离宫对于茶道文化的吸收还在于露地的使用,庭园到处是精心打造的踏脚石、切石路、洗手钵以及石灯笼,朴实无华的石制品令人百看不厌。通过对平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御腰挂、天桥立、松琴亭、赏花亭、园林堂等庭园景观节点处于以月见台为圆心的等视距范围内,主要的景观与月见台的距离相差不大。这样的布局使空间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同时,又不乏平衡和谐、协调统一。这样使得书院建筑群对庭园起整体控制作用,并与其中四个御茶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很强的对景关系。

 · 茶庭布局(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从建筑单体的空间围合率从低到高依次是:赏花亭、月波楼、笑意轩、松琴亭。猜测与季节对照:春(笑意轩)、夏(赏花亭)、秋(月波楼)、冬(松琴亭),可春赏花、夏纳凉、秋赏月、冬看雪。各亭取名也颇有讲究,松琴亭是后阳成天皇所题,“亭后植松,风过,松涛阵阵,宛如琴瑟和鸣。”笑意轩取名自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月波楼名称取自白居易《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1625年9月,南禅寺的以心崇传曾在造访桂别墅期间,受智仁亲王之托,记录当时桂别墅美景所作的《桂亭记》。
 
其东面也,华洛比屋,绵绵延延,花柳交枝,桃李争色。其南面也,大河流下,“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赏花亭:位于高处,最通透)其西面也,松尾神祠,连檐并瓷,主山突兀,万木森森,岚山、龟岭皆列土。残月映大井之河流,其影淡淡,然水不上上,月不下下,是造物者无尽藏也。(形容书院、月见台)其北面也,爱宕之层岭,雪积高深,山山东折,直走龙安、鹰峰。(北面无物,这里写的是远景,京都北部山脉)四面佳境,列冈峦之体势,山原旷其盈视,川泽吁其骇瞩,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富士、更科、鸭河、芳野之胜境,不移寸步而明明历历于目前,虽云潇湘、西湖绝景,不多让矣。

桂离宫水体分析


桂离宫庭园的中心位置是心字池,池中有大小各异的5个小岛,将水面划分为面积基本均等的几块。岛上分别有土桥、木桥和石桥通向池岸。

· 水体布局(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桂离宫庭园的水面在以心字池为主体的基础上,局部向外扩大,再加上湖中五个小岛对水面进行分割,形成以书院前水面为中心,四周环绕4个相对独立的小水面的格局。其中,除左下小水面之外,其余三个小水面均和中心水面在视线上进行沟通。这样的布局,使另外三个小水面在独立于中心水面的同时,仍和中心水面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并受其影响。在这三者之间,西侧两个小水面距离中心水面较远,视距较长,分别有两座和一座小桥来增加空间层次。相比之下,由于有大岛相隔,且大岛的地势较高,左下水面与中心水面的联系比较薄弱,在视线上几乎没有太多的交流,唯有小溪将其与西侧的小水面连接起来。小溪两岸地势较高,形成比较封闭的溪谷,景观与其他区域不同,使人在游览到此处时,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桂离宫相当于苏州拙政园的面积。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在水面中堆砌小岛,将大水面划分成面积相差不大的几部分,分散布置在庭园中的体量较小的建筑分别控制一定的区域,并形成对景;不同之处在于,拙政园的水岸线比较平滑,没有太多的曲折变化,形成比较自然的山水风景。比较之后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池泉园主要是表现山水的结合,更注重湖面和景深,日本的传统池泉园表现的是与水相结合的岛景和石景,体现出岛国的特征。


桂离宫书院建筑群


布局手法有别于我国皇家庭园的中轴对称式布局,桂离宫呈现出非对称“扩建”的布局。日本所崇尚的“扩建”是由局部到整体,设计者最为关注的不是整体呈现出来的形态,而是让建筑物根据需要形成一个优美而协调的整体。真正的“形式服从功能”,有别于“定规”,表现出更多的设计性。从书院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可以看出,古书院、中书院、乐器之间和新御殿四部分以凹凸曲折的形态相连,沿对角线方向铺展开来。


· 桂离宫书院建筑

书院建筑的面积在扩增之时,都不是沿着垂直或者水平方向增建房间,而是沿着对角线的方向。如此一来,就在建筑内部扩大了纵深感,使得内部可以有一个更良好的空间视野。而一些较为次要的功能性房间也能在这样的性质中隐藏到不影响建筑外观的角落处。朝向主要庭园的一侧是主人和客人的交通路线,另一侧是服务人员的服务路线,二者完全分开,互不干扰。

 

· 桂离宫书院布局(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沿对角线生长时,三个组团依次退后形成台阶式的外轮廓,产生的连续曲折的建筑轮廓丰富了建筑的层次,使建筑的立面更加耐人寻味。在主要房间的田字形中心确定之后,通常会在其景观最好的两侧设置走廊,形成一个明显的L形。这样的布局不仅便于人们站在走廊上欣赏景色,还使整个建筑的交通变得更加流畅。和式房间通常以套间的方式来布局。如果没有足够的外侧走廊,进入某一个房间就必须经过另外一个房间,在使用上会造成很多不便利的情况。两侧连续的走廊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L形走廊还是建筑与建筑之间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建新御殿时,最初考虑用来连接中书院与新御殿的方式便是回廊。后考虑到建筑形态上的稳定性,才在中书院与新御殿之间加建了乐器之间,来达到交通上的连接。


· 桂离宫书院建筑平面(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桂离宫月见台


在“二之间”东侧走廊之外,连接着一座有6叠榻榻米大的“月见台”。这座赏月露台是用从圆竹劈下的竹板条搭建而成。这里是专门用来欣赏高挂在庭园上空的月亮的场所。月见台相当于是古书院最重要的会客厅的“阳台”,它是一个4m×3m的木制平台,悬浮于地面之上,高约1.3米,除了和建筑相连的一面外,其余三面是完全开敞的。


 

· 月见台

远远看去,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台,游客们一般感受不到太多稀奇之处。但其实中间暗藏玄机。首先从材料上看,它并不仅仅是个木台,在木制的地板之上铺有一层细密的竹子,使得从古书院至平台时有了一个清晰的交界材质的变化。另外,竹子也有消暑之效,九月间的酷暑,静坐其上会有丝丝凉风从底部的竹子缝隙中透出。其次从空间的特质看,这一平台无遮挡也无覆盖,没有任何装饰,甚至连扶手都没有设置,夜晚赏月之时,这个极端简洁的平台将人体全然放置于自然的环境之中,身心被完全浸入黑暗,只能和头顶的月亮对影相峙,是当时非常大胆而新颖的带有实验性质的空间。

 

· 月见台(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月见台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月见台的角度并不是与相连建筑平行设置的,即是说它没有选择正对的方位而是偏移了一个角度。有学者对月见台的赏月景观进行了研究后发现了这一偏移背后的秘密。水池上的中岛是全园的最高点,遮挡着京都远处的稻荷山。并且中岛位于1624年月出方位角的轴线之上,月初之时(19点至20点),这一偏移后的角度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从中岛冉冉升起的样子。月中之时(21点至22点之间),在月见台的正对面可以看到某时刻月、月影、人在同一轴线上, 就是为了考虑这种观看的变化性,月见台的角度才没有选择正对方位而是偏移了一个角度。(以上现代学者的研究是有道理的,并非臆测。现今桂离宫所在的桂之川西岸一带,自古即称为“桂”,并作为赏月的名胜之地远近驰名,从平安时代初期开始,留下了无数歌颂桂之月的和歌)


 · 月见台赏月景观角度偏移(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茅屋寂静无客访,月上树梢常来望。吾生虽然有穷时,此心向月无尽期。”这些有关月亮的线索在桂离宫的空间硏究中显得微弱而隐秘,然而我们依旧可以从它的空间变迁上阅读出一些贯彻始终的痕迹。通过这些痕迹,我们得以感知这对日本贵族父子的内心匿藏着的浪漫,并最终将它成功地呈现在了空间的设计语言中。


END


往期回顾

「庭园细见」

庭园细见VOL.7|京都·南禅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6|京都·醍醐寺三宝院庭园

庭园细见VOL.5|京都·银阁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4|京都·龙安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3|京都·鹿苑金阁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2|京都·天龙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1|宇治·平等院庭园



「建筑文化」

成都双年展特辑 | TOD引领城市更新——涩谷站再开发20年

建筑家妹岛和世VS胡昂对谈录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聚落探访」

聚落探访VOL.20 | 也门境内顺应自然的「求心型聚落」

聚落探访VOL.19 | 客家人的建筑艺术——遵循风水文化的「八卦城堡」

聚落探访VOL.18 | 摩洛哥山谷里的「泥土结晶」

聚落探访VOL.17 |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上的「荒野之家」

聚落探访VOL.16 |  印度尼西亚的「岛上住居」

聚落探访VOL.15 | 巴里埃姆峡谷的「桶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14 | 墨西卡利岛上的「符号之城」

聚落探访VOL.13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神灵之家」

聚落探访VOL.12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两性住居」

聚落探访VOL.11| | 印尼群岛上的「三界住居」

聚落探访VOL.10| | 印尼群岛上的「船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9|西非「一夫多妻制度的复合型住居」

聚落探访VOL.8|喜马拉雅山上的「小宇宙」

聚落探访VOL.7|两河流域的「线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6|沙漠边缘「风之聚落」

聚落探访VOL.5|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

聚落探访VOL.4|撒哈拉北部的「璀璨之珠」

聚落探访VOL.3|地中海西岸的「精灵之塔」

聚落探访VOL.2|1972年·阿尔贝罗贝洛

聚落探访VOL.1|1972年·圣托里尼岛


「建筑家」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SANAA事务所探访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思考创造 改变世界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下)|让建筑有趣些吧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中)|文学是灵感的缪斯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上)|聚落是创作的源泉

建筑家 小嶋一浩 Kazuhiro Kojima|未能赴约的探访

建筑家 山本理显 Riken Yamamoto|遥望聚落的彼岸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B座1606,610041

1606, Tower B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