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故事丨三人行:他们和诗在远方

中国农大校报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2024-11-04

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天,我们认识
三位校友诗人:
80后谭文豪、孙亮,
90后胡江波
他们和诗在远方……
谭文豪,笔名龙檀石,1988年出生,重庆云阳人,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校期间曾发起成立流萤诗社,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有诗集《在童话里流浪》《像风一样奔跑》《木桥听风在溪畔》,代表作《东皋姑娘》等获第二届“玉龙艺术奖”自由诗二等奖,正在创作诗集《春到江南花自开》。现居江南,供职于某省直机关。
  
孙亮,1988年出生,祖籍河南睢县(中原水城),河南警察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毕业,从高中时代就开始萌发对诗歌的创作热情,作品在多个自媒体平台及刊物发表,至今已有近千首作品,2018年出版代表作诗歌集《这个冬季无恙》(吉林人民出版社)。目前就职于北京教育行业,任职区域经理、主任等职务,业余时间进行诗歌创作。  
胡江波,字汉济(师褚宝增所取),1990年出生,河南新郑人。网名中州古月,铭社、唐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青年诗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学士、水利工程硕士,现居郑州,水利工程师。曾获2014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大学生诗组亚军、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特等奖、2016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研究生词组优秀奖、2016“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近体诗二等奖等。诗作见于《中华诗词》《诗词家》《诗潮》《粤雅》等,有对联刻于攸县文昌阁等景区。诗词以古为师,亦爱书法戏曲等传统文化。
龙檀石

致父亲

扁  担
又是贩卖父爱的日子,
弯腰挑起沉甸甸的箩筐。
我一脚踩着行囊,
一手拽着秤砣,
称量脊梁和肩膀的斤两。

他在梯坎守盼,
你在夜半轻鼾。
最是无情的我,
以奋斗之名,
跋涉万水千山。

清溪的虹映,
城河的灯影,
都化作乡思急行。
这亘古的传承,
裹满泥泞、腌渍汗浸浸。

他的老茧和蹒跚,
你的冷暖和梦唤,
都是我灵魂向度的柔软。
咀嚼旋转磨盘的挂牵,
酸甜苦辣蘸着咸。
(2021年6月20日)

味  道

偏爱清秋夜雨,
更眷恋那道黄瓜肉丝。
青红椒加上葱姜蒜,
榨菜多了些许渝东味道。

父亲的拿手菜也是乡愁,
酱汁里有着满满的刚强坚毅。
父爱的温暖不止于言语,
灶膛同胸膛一样宽广。

挺直脊梁、绷紧肩膀,
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我的诗歌,
也有他的成长味道。
(辛丑年七月廿三)

致青冈树

一根扁担,
脊梁不弯。
这是青冈树的耐力,
更是大山的印记。

肩膀压出沟壑,
汗渍磨得光亮,
我的成长你的摇晃。
竹筐可以散架,
镰刀可以锈蚀,
骨气和土地不容背弃。

荆棘满山梯,
苔痕裹石基。
扁担在瓦砾间深埋,
青冈林在深秋火红。

他的成长我的力扛,
无关扁担、致敬青冈。
(2021年8月16日)

也话隔代

山城的厚实老茧,
雉水的朴素童真。
是川味与稚气,
在激烈对垒中融通。

紧张慌乱地茫然,
手舞足蹈地尽欢。
那自由的节奏,
一再撩乱既定的心弦。

隔代亲的积淀,
且行且看、且咸且甜。
(2021年8月19日)

诗人孙亮

又见咖啡屋

来到一间咖啡吧
他和她面对面坐下
他面对着她开始慌了神地表达
她看着他在述说生活里的枝芽
一杯咖啡放糖
一杯红茶给她
他搅拌着它
红茶的浓香浸染她额前的短发
其实生活就是一朵花
他要用心去播种
在她的心田发新芽
想把时间定格
再涂上美丽的晚霞

这个冬季无恙

推开已经年迈的老窗
吱嘎吱嘎
吵醒了夜空中那个月亮
你告诉冷风
这个冬季不再一如既往
侵袭咆哮漫长
不能说情
由不得商量
柔软的窗帘变得冰凉
冲泡的咖啡
云雾腾腾却凝结成了霜
庆幸电话那头
依旧传达着你温柔时的模样
这个冬天无恙

车  票

把归乡的路紧握手上
丝毫不敢松懈
生怕北方的风过来偷窃
把那份余温吹开
沉甸甸的它很轻
轻飘的它有重量
像极了拐角处的老中医
开出的一剂药方
治愈了乡愁
抚平了奔波时的迷茫
也从未计较它是圆
或像电影票一样的方
走进暗色的大厅
触碰人群的熙熙攘攘
聚光灯打亮
把那片麦田
把那条河流
把那熟悉的面孔
统统地都投射在前方的幕墙
对那就是
在播放久违的故乡

胡江波

古韵三首

题廿八生日京剧照
借来轻粉掩风尘。
暂驻韶华在此辰。
一洗清晖征路去,
可能犹是戏中人。

辛丑春应酬重到开封

因便游大相国寺感作

久无游兴愧流光。
因便随人到上方。
憔悴重来仍贱士,
悠闲高坐是空王。
红尘早悟十年味,
碧殿何劳一炷香。
世路行多已安命,
禅门别去也如常。

在路上

三十浑如不惑过。
几经歧路渐心和。
书成未抵朱门贵,
身碌能将白屋何。
大志俱空笑年少,
前程犹盼有戈多。
寒灯莫敢阮途泣,
一卷新题慰逝波。



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唐燕平(1992级本):27年,未曾离开

校友故事 | 梅旭荣(84届本):潜心科研 守望初心

校友故事 | “农民教授”朱有勇  “顶天”更“立地”

校友故事 | 马再兴、张桂芬夫妇:执子之手   “田埂”上走

校友故事 | 吕名礼、吴竹夫妇:人生这道数学题,你做对几道?

校友故事 | 逯学军:想唱给你听,老师你好!

校友故事 | 李继扬:毕业五十载,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校友故事 | 杨丽(10届本):推开世界的门

校友故事 | 袁晓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忠实践行者

校友故事 | 王思博:从橄榄球运动员到光绘艺术家的人生之路

校友故事 | 林宝龙、钟虹黎夫妇:爱,让彼此相互成就

校友故事 | 他们,用青春守护国旗!

校友故事 | 陈红涛:长路奉献给远方

校友故事 | 李寰旭:气度非凡的新时代“橄牛人”

校友故事 | 沈庆:民谣诗人,《青春》永驻

校友故事 | 吴桂琴:每次选择都会收获更大的世界

校友故事 | 高福:高考不是唯一起跑线,是不断提升的新起点
校友故事 | 刘含:英伦奋勇逐梦,挑战创业人生

校友故事 | 程旭:探寻微生物世界的奥秘

校友故事 | 孙文强:当兵就要当最苦的兵

校友故事 | 方鸿:做负责任的人

校友故事 | 阮维斌:遥想农大那几年

校友故事 | 柳鎏:与栗结缘 发展山区

校友故事 | 肖灵艳:用爱心和热情书写当代丹麦童话故事

校友故事 | 刘雄伟:不是白衣天使,却奋勇冲锋在抗疫一线

校友故事 | 初雯雯:自然保护 我们是认真的

校友故事 | 路永强:足踏雪域,心系三农

校友故事 | 张书函:浸在雨水中的赤子之心

校友故事 | 匡廷云:优雅的科学家,一生的追光者

校友故事 | 谢永恒:以自身能力解群众之忧

校友故事 | 吴国强:尽我所能让更多人的脸上浮现笑容

校友故事 |  蔡洁玲:赋予水果第二次生命

校友故事丨杨宁:为帮村子摆脱贫困,她不惜卖掉婚房……

校友故事丨贾先波:农业科技助脱贫

校友故事丨陈家金:躬耕农业气象服务四十年

校友故事丨谢秋霖:学无止境,一直在路上

校友故事 | 洪昱斌:滤除杂质,保留一颗创新之心

校友故事 | 段春祥:初心不改,从心出发

校友故事丨王武杰:人生就是在不断向未知挑战

校友故事丨张宸溦:做一名优秀的“三门干部”

校友故事丨任卫波:匠心做学术,师心承农情

校友故事 | 王婧婧:心头的诗篇——东区那颗白蜡树

校友故事丨张桂杰:用科技力量守护滩羊产业

校友故事丨李平:草业科研二十年,一枝一叶总关情

校友故事丨李彦晨:1979 乍暖还寒的母校记忆

校友故事丨张帅:追寻风的方向

校友故事丨樊俊杰:尝试,尝试,再尝试!

校友故事丨贾康乐:情系农大,科技兴农

校友故事丨她们,撑起半边天

校友故事丨王文星:雪域高原上乡村振兴的“追梦人”

校友故事丨占锦川:梦想成现实,勇辟农业信息化之路

校友故事丨徐及:他,来自中国农业外交天团

校友故事丨万丹:奋斗者,正青春,高原水保的巾帼人

校友故事丨刘洋:做一颗“奋斗”的种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