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乌梅丸治巅顶脱发

2017-08-13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I导读:患者脱犮于巅顶,其位乃厥阴肝经与督脉相会之处,脱发兼见口干、肢欠温,病象虽简,却不单纯。其中有阴有阳,有寒有热,互为错杂于一体,为乌梅丸适应证。


乌梅丸治巅顶脱发

作者/刘晓庄


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已被医界所公认。其方不仅治蛔厥,也治下利,凡厥阴病阴阳两伤,寒热错杂之证,用乌梅丸治之最为允当。笔者曾于一九八四年仲春以乌梅丸治疗一巅顶脱发患者,收效甚速,为已所未曾料及。现将此案追记如下:


许某,男,26岁。半年前发现巅顶脱发,如铜钱大小,后逐渐扩展至直径约4.5厘米大,多方投医,内服外用多种中西药,皆无效验,刻诊:口干舌燥,常欲小饮,四肢欠温,余无不适,舌质淡,苔薄腻,脉沉弦略细,察其前服之中药,均未脱养血、化瘀、滋阴、补肾之窠臼。余沉思良久,审为厥阴内损,阴阳不足,寒热错杂之证,即处以乌梅丸加减。药用:乌梅、党参各12克,黄连6克,当归10克,黄柏、桂枝各8克,首乌15克,川椒3克,生姜3片,用法,日煎三次,前二次内服,第三次接以温水洗头。内服外用,双管齐下。服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脱发处可见有茸毛萌出。再给药七天,茸毛变密变粗,患者精神旺盛,要求继服此方。遂予上方略加增损,连服三周停药。四月后偶遇患者,不见原来脱发之象。

乌梅丸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按)吾之所以遣用乌梅丸,其思路是:


①患者脱发于巅顶,其位乃厥阴肝经与督脉相会之处。木火燔炽,最易上冲,故《伤寒论》有“气上撞心”之说。进而思之,厥阴之气既能上冲于心,又何尝不能上撞于头,而致使发生头部巅顶病变。“发为血之余”,为肾所主,而厥阴之肝司藏血功能,与肾同出一源,故治肝者有益于生发。


②此案脱发兼见口干、肢欠温,病象虽简,却不单纯。其中有阴有阳,有寒有热,互为错杂于一体。乌梅丸乃寒热并用之名方,投之以治,颇为惬当。


③方中去附子、细辛、干姜,是虑其温燥太过,恐伤阴血,加生姜乃助药性走上之力,配首乌则是借其养血生发之专功。


  • 本文选自《四川中医》,1990年12期,作者/刘晓庄编辑/张亚娟。校对/徐婧婷、王雅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郁李仁 甘遂、大戟、芫花 商陆 牵牛子 


巴豆 独活(1) 独活(2) 独活(3)


番泻叶 火麻仁 芦荟 大黄(1) 大黄(2) 


大黄(3) 大黄(4) 


紫草 水牛角 青蒿、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芒硝(上) 芒硝(下)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熊胆 绿豆 生地 玄参 丹皮 赤芍


败酱草、大血藤 射干、山豆根、马勃 青果 木蝴蝶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蒲公英 


重楼(七叶一枝花)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金银花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