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人 | 郑克鲁:平生直译

云也退 云也退 2023-02-17



郑克鲁:平生直译


1939-2020.9.20


郑克鲁先生是真正与世无争的人。常人随年齿增长,总会有若干心事耿耿于怀,成“胸中块垒”之类,在郑先生那里却是见不到半点,即便有,或许也被他的节奏随时冲淡至无。

 

郑克鲁有着不变的节奏——口头叙述的节奏,笔下行文的节奏,回别人的话的节奏。在他的谈吐中很难找到重点,他不会加重语气来说出什么个人原则,也难得说到某件事情时,得意起来以至卖个小关子。不管谈寥寥数万字的《青鸟》(梅特林克的戏剧),还是谈接近百万言的《蒂博一家》(罗杰·马丹·杜伽尔的小说),他谈论起来也不会重此而轻彼。虽然他说,他只翻译法语作家的一流作品,但在那么多耗费了他不同时间和精力的一流之作中,他似乎从来说不上特别偏爱哪一本。

 

他的一切都是“明牌”:在澳门的祖居,在北大学的法语,在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的深造,然后是写教材,编丛书,和大量的翻译。李健吾是他的老师。“我主张直译”——他从来这么讲,他认为被很多人认为是以意译为主的傅雷,其实主要也是直译。他认为直译能传达原作的味道,“引进一点原文的句式、表达法,甚至意象”。他说,把长句拆开,多加几个逗号,或许能译出分开来看美而顺的句子,但看整篇就不见得好。


 

郑克鲁在《蒂博一家》上耗费心力最多,这本典型的法式“长河小说”,在八十年代“获诺贝尔作家丛书”推出时即名列其中,因而受到重视。郑克鲁是在编书、留学、教学的同时翻译的,在《蒂博一家》第一卷里,直译的句子俯拾皆是。蒂博先生的儿子雅克不学好,被父亲送进了教养院,他的另一个儿子昂图瓦纳去看雅克,回来后告诉父亲,要让雅克赶紧离开那里,他说,他去那里是因为“突然起了疑心”,他“怀疑规章制度,怀疑雅克九个月来忍受这制度的后果”,他“让雅克说了真话,发现了令人心酸的事实”……这些“直译”实在是太“直”了。

 

他不认为译者有创作的自由。他所坚持的“直译”,免不了要被看作体现了翻译态度上的马虎、不讲究。不过,当他的直译主张遇到那些以原始的、粗狂的风格取胜的法语文学时,读感就会好很多。像巴尔扎克中短篇,像梅里美的小说,写的都是些发生在18和19世纪的事,一些顶着陈旧的名衔的遥远人物,故而郑克鲁的语言风格能赋予文本以适当的陌生感。在巴尔扎克的《刽子手》这则故事中,马尔尚营长的防区失守,全营覆败,他来见戈蒂埃将军认罪,说:“我把自己的头给您送来了!”以“意译”的眼光来看,这话恐怕是又硬又罗嗦,可是在这里,郑的“直译”实属最佳。

 

1980年,郑克鲁把他翻译的几个巴尔扎克小说结成《家族复仇》一书,在雄心勃勃的漓江出版社出版。那是一个外国文学译作出版的奇迹之年,那时的书,动不动都是五万册十万册的印量,《家族复仇》印了十万册朝上,橙色的一本,手感如一块小瓷砖。而郑克鲁的译者序,却见不出半点初试身手的激动。他把要说的,该讲的,全都说到一遍,只求稳和正确,形成叙述闭环。像《长寿药水》,这是他翻译的第一个巴氏短篇,他的评价是“色彩绚烂,气氛阴森,想象奇特,可说是《人间喜剧》中一支小小的华丽的浪漫曲”。他对整本书的总评,可以说句句是在“划重点”:巴尔扎克“是个有时表现出浪漫主义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人物。”


 

在更大的程度上,他的功绩在于介绍。既然是介绍,就不必去追求打上译者的个人烙印,去提出新说,表达批评、研究的个人品位;介绍,就不用强己所难,去百般推敲文字的美。翻译小说,就是把小说介绍给读者,更多的野心他是没有的,就连读者是否会因他的译文而爱这位作家,他好像也不甚关心。

 

他懂得扬长避短,给自己设限;他翻译过的法语作家,从仲马父子到雨果,从梅里美到巴尔扎克,从乔治·桑到梅特林克,从拉马丁到波德莱尔,堪称人多势众,可是他的老师李健吾翻译的福楼拜,他却知难而退,他在一次受访中说,他不敢翻译《包法利夫人》,自知“无法传达原文的美”。

 

郑克鲁编了很多专业教材,搭建结构,列举各种“知识点”以便掌握,这是他作为“介绍人”的本分。或许他本该更专心于打磨文笔,可是翻译这一工作,在他这里的意义实在是不如人们习惯期望得那么高的;相反,他是个有着较强的“机构忠诚”的人,质朴而彻底地认同他的教书匠的身份。他在人前从不提自己北大毕业,只说“我是上海师范大学的老师”,这种实在,这种不事虚荣,也是一种“直译”的态度。

 

他的译作早已等身,而十多年前,很少碰20世纪的法语作品、更少碰论著类作品的他,却接下了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第二性》的翻译任务。他在自己的领域、自己的节奏里一向是那么的安全,却也不愿错过这个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机会。



本文系原创

首发《财经》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回顾


看人 | 词句从她口中唱出就成为宝石:纪念朱丽叶特·格雷柯

看人 | 写作是人生的苦役,看到一朵花时我会哭

看人 | 《第二性》出版时,给郑克鲁先生做的一则小报道

看人 | 追咬自己尾巴的人:卡内蒂和《人的疆域》

看人 | 大卫·格雷伯:不切题的人

看人 | 人就是倾向于堕落的——巴尔扎克逝世170周年

看人 | 三位诺奖得主都为他的书写了序,他就是……

看人 | 本月去世的费尔盖雷兹做出了辉煌的当代艺术

看人 | 都德,从《最后一课》走来的乡镇爱国者

看人 | 不要相信记忆,它总会被美化

看人 | 生命只是烧到手指的最后一根香烟

看人 | 追求高级的人,都是孤独的战士

看人 | 翻译家戴骢:老辣的理由

看人 | 阿西莫夫百年:科幻小说的犹太之魂

看人 | 拉姆·达斯:因“活在当下”而成名的人

纪德:开端人物

看人 | 施康强:静趣不恶

看人 | 演一场戏的工夫,一场戏演完了

托卡尔丘克活在自己的时间里

歌德诞辰270周年:他是如何成为完人的?

汉德克:他的文字很烧脑,他也不爱它们

除了他,谁还能把这么多哲学家请上电视?

看人 | “尼采不赞美博学,他只赞美生命本身”

看戏 | 《安魂曲》:只有一只眼睛含泪,另一只眼睛才能含笑

看人 | 对话童道明:理想主义的满血状态

看人 | 我认识的童道明

看人 | 高楼如荒岛,荒岛似高楼

看人 | 最熟悉的是欲望,而欲望随家乡被埋葬

看人 | 希尼80冥诞:好鸡蛋和坏鸡蛋滚在了一起

看人 | 像这样知耻的名人,恐怕已经绝种了

看人 | 在父亲手上留下一个清晰的牙印

昆德拉90岁:用笑声执行他对时代的终审

看人 | 奥兹归来

看人 | 作家如我,生来就是要睥睨众生的

柔软如刺:祭阿摩司·奥兹

阿摩司·奥兹,必要的哀矜

仁慈的皇帝,犹太人的保护伞

看人 | 人活着:记索尔仁尼琴百年诞辰

敬挽常宝华:闪光的只是冰山一角

看人 | 奥斯卡•拉宾:手持画笔的索尔仁尼琴

看人 | 我那亲密的而又压根不认识的姑姑伍尔夫

看人 | 纳博科夫,那个昆虫学家去教文学课了

看人 | 谢天顺,一个捧哏天然的顺溜

看人 | 师胜杰,明明白白的美学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人 | 鄢烈山:不识时务是种怎样的体验?

看人 | 我问问您,什么叫人?

看人 | 得有多好的命,才能活成一个妖精

看人 | 朗兹曼:纪录片的导演,动作片的人生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人 | 他走后,一等奖空缺:马尔克斯90岁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说学逗唱之外的第五门功课:冯巩吼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人 | 他是世界名流,也是人群中一张永远木然的脸

食指:谁在让病人难为病人

看人 | 库切为什么这么酷

看人 | 波伏瓦110岁,请重温女神的美臀

看人 | 阿佩菲尔德:真实的人生里没有形容词的位置

刘瑜从“人类”降格为凡人

关云长的仪式感

侯宝林百年诞辰:相声的干净和相声的脏

看人 | 冯唐的单纯

看人 | 高莽:另一种“两头真”

看人 | 勒·柯布西耶:高等人才配住城市

看人 | 其他笑星不屑做的事,被严顺开给做了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杰斐逊的“迷弟”

看人 | 1857年,波德莱尔的敌人与友人

郭柯:如何超越悲悼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人 | 埃利·威塞尔与被打碎的童年

看人 | 尤瓦尔·赫拉利又来过一次中国了,你看清他的真面目了吗?

看人 | 90岁的约翰·阿什贝利,仍是那个“臭烘烘的大人”

斯皮尔伯格为何讨厌他的父亲?

感谢大卫,感谢那些正义感尚未耗尽的人

看人 | 李敖:让告别漫长一点

他是美国最危险的犹太人,而希拉里和奥巴马都是他的门徒

那个曾把相声演成长篇小说的人 ——侯耀文十年祭

看人 | 唐杰忠:捧哏的无我之境

迟来的父亲节 | 四位名声赫赫的作家,却各有丧子之痛

凤凰台上凤凰游:侯耀文逝世十年记

看人 | 吴兴华:是才子便不逢时

杨洁:站着也不挣钱,站着就是站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