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利尔诗16首

美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詹姆斯·梅利尔(James Merrill,1926-1995)是与阿什贝利齐名但方向迥异的美国大诗人,被“新形式主义”奉为学习的楷模。他精通传统格律,擅长双关语和用典,以拼图般的写法于细腻局部见出理性的宏构,被布鲁姆誉为“美国诗歌的莫扎特”。他的史诗《山多瓦变化的光》被《诺顿英语诗选》称为“二十世纪英国诗歌的主要成就之一”。
梅利尔继承的诗歌传统,侧重于奥登、弗罗斯特、斯蒂文斯、斯坦因而不是威廉斯,侧重于“新批评”而不是开放体,侧重于叶芝而不是惠特曼,欧洲诗歌传统对于他具有亲和力,不像一些美国诗人那样,为求突出自己的文化身份,拼命与欧洲影响拉开距离。梅利尔亲近奥登等诗人,但又与他们不同。他与洛威尔那些“自白派”是同代人,也和阿什贝利那些“细约派”住得很近,但他的诗保持着自己的个性。虽然他受艾略特影响很深,但他抛弃了“非个人化”的教条,在诗中透露自己的个人经历和伤痛;不过他又没有走向另一个极端,像“自白派”那样大喊大叫,那样忙于剖析自已扭曲的心灵和凌乱的床,在这点上,他要节制得多;和阿什贝利相比,他不走语言实验的极端,不玩那么多让人不知所云的花样,不那么支离破碎,力图用精简的语言保持事物的完整。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他的诗明白易懂,恰恰相反,他的诗里有太多的个人索引,太多的跳跃和用典,且时不时在完整里透着出乎意料的癫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阿什贝利受到“解构主义”语言实验派的青睐,大为走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梅利尔则开始受到“新形式主义”的追捧,尊为大师。“新形式主义”者力图矫正由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语言实验流弊,讲究詩歌传统的优美形式、遣词用句的完整和易懂,趣味的中正典雅,技法上的含蓄和节制,允为现代主义和新批评派的嫡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梅利尔的声望持续升高。毕竟,他留下了一部厚厚的、优异的史诗,以及一大批经得起反复阅读的短诗。





鲁 迅 与 左 翼 文 学 运 动 的 关 系


革命文学的前期,鲁迅受到左翼文学团体的攻击。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思想深受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的影响,全盘否定五四文学传统,认为“阿Q时代早已死去”,同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等五四作家划清界限。他们认为鲁迅的思想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的时代,只能代表清末及义和团的时代,而鲁迅本人更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要“替他们打包,打发他们去”  。

之后,鲁迅依据马克思文艺思想对左翼文学运动进行了认真思考。为了与后期的创造社和太阳社辩论,鲁迅认真研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了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当国民党政府开始镇压左翼文学运动的时候,鲁迅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左翼文学运动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同时,鲁迅指出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应当正视严酷的现实,重新思考对文学的定位。“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文艺“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的人生记录”  。

最终,鲁迅与左翼文学力量团结起来,并成为左翼文学运动的旗手。1929年,在共产党的指示下,创造社、太阳社停止攻击鲁迅,准备与包括鲁迅在内的革命“同路人”联合起来,成立有组织、统一的革命文学团体,借以反抗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文艺政策”。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等七人当选为常务委员。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总结了左翼文学运动的经验教训,并针对现时文艺界所存在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乐于空谈、盲目“左”倾等问题,提出了中国作家应当扎根革命斗争实际,如果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单单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由此,鲁迅成为左翼文学运动的精神领袖和旗手。



推荐阅读:

叶芝《困难的迷惑》

爱德温·阿灵顿·罗宾森诗6首

里尔克:安魂曲四首

阿诺德《多佛海滩》

阿诺德《夜莺》

但丁·罗赛蒂《白日梦》

但丁·罗赛蒂《题乔尔乔内的威尼斯牧歌》

但丁·罗赛蒂《顿悟》

但丁·罗赛蒂《短暂的时光》

惠特曼诗12首

阿赫玛托娃《北方哀歌》

阿赫玛托娃《爱情》

阿赫玛托娃《黝黑的少年沿着林荫道漫步》

阿赫玛托娃《有个声音呼唤着我》

阿赫玛托娃《亲爱的,不要把我的信揉作一团》

阿赫玛托娃《最后一次相见》

别德内《指路的星星》

荷尔德林诗15首

威廉·莎士比亚诗20首

约翰·多恩诗4首

托马斯·纳什《春》

克里斯托弗·马娄诗3首

爱德蒙·斯宾塞《贺新婚曲》

爱德蒙·斯宾塞《爱情小唱》

英国中古民谣6首

安娜·阿赫玛托娃《战争风云》

艾梅·罗蕙尔诗6首

希尔达·杜立德尔诗5首

约翰·莱曼诗2首

伊凡林·史考德《构图》

亨褒特·吴尔甫诗2首

D.H.劳伦斯诗2首

劳尔夫·霍琪森诗2首

卡尔·桑德堡诗7首

里尔克诗11首

莎士比亚商籁体十四行诗集

里尔克诗9首

里尔克诗13首

里尔克《给一位朋友的安魂曲》

迈克尔·朗礼诗15首

里尔克诗5首

里尔克诗7首

庞德诗5首

里尔克《献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里尔克诗5首

W.S.默温诗7首

卡罗尔·安·达菲诗5首

卡图卢斯诗3首

威廉·布莱克诗20首

叶芝诗22首

叶芝《走过柳园》

叶芝《失窃的孩子》

叶芝《柯尔庄园的野天鹅》

叶芝《第二次降临》

卡·维耶任斯基诗3首

尤利杨·杜维姆诗8首

佩索阿诗21首

丁尼生诗17首

吉皮乌斯诗19首

叶芝诗11首

奥尔登·纳什诗22首

拜伦《唐璜》1

拜伦《唐璜》2

拜伦《唐璜》3

拜伦《唐璜》4

拜伦《唐璜》5

艾略特诗16首

豪斯曼《西罗普郡少年》

W.S.默温诗6首

W.S.默温诗2首

策兰《数数杏仁》

策兰《白昼》


贾客灯下起 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 暗行终不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