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费特诗13首

俄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费特·阿法纳西·阿法纳西耶维奇(Фет (Шеншин) Афанасий Афанасьевич,1820-1892)诗人。父姓宪欣。出生于俄罗斯帝国奥廖尔省的一个地主家庭,幼年时在德国人办的德语寄宿学校学习。费特·阿法纳西·阿法纳西耶维奇,1838年至1844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845年至1858年在军队服役,从60年代开始经营农庄。1840年费特的第一本诗集《抒情诗的万神殿》出版,诗中有着俄罗斯古典浪漫主义风格和明显的拜伦痕迹。第二本诗集(1850年)中有许多优秀诗篇,如《我来向你致意》,《黎明前你不要叫醒他》,《你美丽的花环清新而芬芳》,《狄安娜》,《当我的幻想回到遥远的往昔》,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音乐性征服了当时文坛许多名家。50年代后期,费特曾一度与《现代人》旗下的作家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鲍特金、德鲁日宁等接近,先后有两本新诗集问世(1856、1860)。到60年代初,他的创作激情衰退,专事农庄经营,而进入晚年又重新执笔,著有四卷本诗集《黄昏之火》(1883-1891)。
尼古拉·果戈理曾为费特严肃的文学创作而祝福,并称“这是不容置疑的才能”。费特的第一部诗歌集《抒情诗的万神殿》出版于1840年,并得到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赞誉,这极大地激励了费特进一步的创作。他的诗歌作品被大量出版。 
1850年,费特发表在诗人涅克拉索夫(Nekrasov, 1821-1878)主办的《现代人》杂志上的作品引来所有流派评论家的赞赏。费特已跻身于最著名的作家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博特金、德鲁日宁等人中的一员。文学创作也改善了他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使他得以实现自己的欧洲之旅。 
1857年,费特在巴黎与富有的茶商博特金的女儿,也是自己的崇拜者、文学评论家瓦西里·博特金的妹妹玛利亚成婚。 
1858年,费特辞职后定居莫斯科并以旺盛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然而很快,他却停止了写作,成为一名真正在自己领地里工作的地主。 
1870年代末,费特重新开始写诗。63岁的诗人为自己的诗集定名为《黄昏之火》。1892年11月21日,费特在莫斯科辞世。





晚 清 “ 文 界 革 命 ”、“ 诗 界 革 命 ”
和 “ 小 说 界 革 命 ”


晚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已经从政治舞台上败下阵来,沦为流亡海外的清议派,转而致力于文学变革运动,接连发动“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都想从改良文学着手,造就一代“新民”,继续推行改良主义。为此,梁启超先后提出一系列新文学主张,成为近代最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家。“诗界革命”和“文界革命”的口号是他1899年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的。梁启超指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认为作诗“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其“新意境”又称“欧洲意境”,是以资产阶级新思想和资本主义新事物为“诗料”的  。这种“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主张,从理论上解决了古代旧诗体如何为新时代、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问题,为旧体诗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幕。

1902年,梁启超又在《新民丛报》第一号的“绍介图书”栏和第一版《饮冰室文集》(1903)序中申明“文界革命”的目的在“播文明思想于国民”。他在报章上发表的大量散文实践了这些主张,这些文章被称为报章体或新文体,又因代表作主要发表于《新民丛报》,故又称新民体。后来,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这些文章平易畅达,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显示了“文界革命”的主要成绩。通过“文界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中国传统文言文得到空前解放,找到了向白话文过渡的途径。

1902年11月,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新小说》,并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中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随后即在《新民丛报》上说明其宗旨“专在借小说家言以发起国民政治思想,激励其爱国精神,一切淫猥鄙野之言有伤德育者在所必摈”。并申述专刊小说理论文章,要求“大指欲为中国说部创一新境界,如论文学上小说之价值,社会上小说之势力,东西各国小说进化之历史,及小说家之功德,中国小说界革命之必要及其方法等”。这就是改良派小说的理论纲领。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他把小说分为“理想派”与“写实派”,认为前者“常导人游于他境界”,后者能把现实社会的情状“和盘托出,彻底而发露之”,两派都具有“熏”、“浸”、“刺”、“提”四种感染力,“用之于善,则可以福亿兆人”,“用之于恶,则可以毒万千载”。这一论点不仅接触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问题,而且也揭示了小说的艺术特征。据此,作者明确指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彻底粉碎了轻视小说的传统观念,改变了中国文学诸品种之间的结构关系。接着,作者猛烈抨击旧小说中各种各样的封建性糟粕,指斥它是“中国群治腐败的总根源”,并得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的结论。



推荐阅读:

奥登《Musee des Beaux Arts》赏析

叶芝及其《Under Ben Bulben》

奥登诗7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13首

叶慈诗5首

蔚雅风诗3首

安德鲁·马维尔《花园》

A.E.豪斯曼《最可爱的树》

史蒂文斯《纽黑文的一个平常夜晚》

塞弗尔特诗6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31首

策兰诗14首

米赫历奇诗6首

特朗斯特罗默《火之书》

马修·阿诺德《多佛尔海滩》

济慈诗2首

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史蒂文斯《作为字母C的喜剧演员》

史蒂文斯诗8首

史蒂文斯诗5首

佩索阿诗2首

梅廷‧塞拉尔诗4首

内山登美子《布谷鸟》

宇佐美孝二诗2首

藤木俱子俳句选

狄瑾荪诗6首

史蒂文斯诗19首

史蒂文斯《罗曼司的重演》

雪莱《西风颂》

但丁·迦白列·罗塞蒂《寂静的午时》

克里斯蒂娜·德·比尚诗2首赏析

艾弗瑞斯特·帕尔尼诗2首赏析

雨果·克劳斯诗抄

查尔斯·赖特诗4首

史蒂文斯《蓝色吉他手》

阿吉·米斯赫尔诗3首

奥尔良诗2首赏析

杜·贝莱诗2首赏析

克莱芒·马罗诗2首赏析

与谢野晶子《乱发︰短歌选》

史蒂文斯《蒙眼障的懵姨丈》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5首

伏尔泰《致吕兰夫人》

让·拉辛《一个基督徒的诉怨》

圣-阿芒诗2首赏析

史蒂文斯诗11首

狄金森诗3首

华兹华斯诗2首

叶芝情诗2首

阿米尔·欧尔诗4首

阿尔阿札威诗5首

丹雅·蜜凯尔诗4首

史蒂文斯诗10首

巴列霍《人类的诗篇》21首

杰克·吉尔伯特诗6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4首

狄金森《我为美而死》

托马斯·胡德诗2首

秋曼·哈笛诗4首

葛瑞夫诗7首

奥登诗10首

和泉式部短歌22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5首


肃城邻上苑 黄山迩桂宫 雨歇连峰翠 烟开竟野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