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视觉//周晓白V5
于连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追随着这只雄鹰。鹰的动作从容不迫,强劲有力,使于连十分赞赏,他羡慕它上下搏击的力量,也羡慕它独来独往的自由。
难道这不就是拿破仑的命运?有朝一日,会不会也是他自己的命运呢?
——法国司汤达《红与黑》
本公众号并不因本篇文章就成为所谓的B端号,C端读者都是带脑子的。纯C端内容获取,可以参见苏州楼市热议。同样,本文内所述个人和企业,均为虚构,并不构成某具体城市某具体房企某具体相关人士。
刚毕业那会,认为房地产策划,是很高大上的事。
大四上学期早早就找到了工作,是在上海的一家台湾地产广告公司,业务遍布上海、苏州及周边。
每天都在写策划案和广告文案,满脑子都是对地产策划的憧憬。
感觉这个职业非常的,怎么说呢,高大上。
因为年纪轻,所以不懂事,很想念校园,以及种种。果断辞职回了学校。
但南京的大学多,对口的工作就不那么好找,想要再回到地产策划这个序列中,非常难。
于是为了当上开发商的地产策划,我走了一条曲线救国的路。先做编辑,接着地产媒体编辑,小地产代理公司的文案,地产广告公司策划,地产开发商的内刊编辑,内部转岗做策划,从流程干起。
这条路,我走了好几年。
因为难得,所以珍惜。
甲方的策划多厉害啊,手里掌握着无数家媒体、活动、企划、物料供应商的生杀大权。我在乙方仰望时,不是杀伐果断,就是心黑手狠,或者貌美如花,品位高尚。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对于当时我来说,充满着一股迷人、诱人的气息,非常神往。
这可能是当时年轻的我所能想到,最理想的工作。
所以,当我历经数年的波折、曲线拿到这个工作岗位时,内心是充满了神圣感和热爱的。
策划也是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的。我是野路子出身,野蛮生长出来的,但我带策划新人的时候,往往是按照流程专员-物料对接-活动对接-媒体对接-企划对接这个过程来培养的。一个优秀的企划,得从流程干起,你得通过这个去了解这个行业。
按理来说,从我当初那么想成为一个房地产策划来看,这个职位应该相当重要而且有挑战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的变化,策划渐渐不重要,渐渐没有了建议权和决策权,也就没什么挑战性了。
当我在朋友圈看到某营销总说“我的策划又给我省钱了”,“我的策划真是多面手”等等之类时,我发现,策划似乎成了营销甚至是销售的附庸。
当我8年前从融创策划的岗位辞职时,我发现我已经可以干除了策划本身,还可以干销售和渠道了,所以我想换个赛道,去负责营销。
因为,在绝大多数地产营销人眼中:策划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营销的来人。甚至包括策划本身,都是这么认为。每每念及此,我默默向天,脑海里总出现电影里恶少身旁撸着袖子的家丁。策划,就是个家丁的角色,你干得再好,也就是个极品家丁。
但从策划到营销,这条路不好走啊!在干策划时,往往认为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天天和销售打交道,也卖过好几套房子,同样是人,为什么我不能干营销?
我可以肯定,上面这一段,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过,估计99%的策划都这么想过。
首先问题是,你怎么转?很多公司内部,你是策划,就一辈子是策划,很难给你机会做营销。好,那你出去换个公司,从策划直接到营销负责人,你的经验在哪里?很少有公司愿意给你机会去尝试。我当时接到不少集团的OFFER,但都给拒了,因为给的是策划,而不是营销。但去面营销,真的很难,甚至绝望到想去乡镇盘,先积累经验再说。在这里,感谢世茂,当时也是TOP10啊,虽然说给了我一个全区域最...的项目,但毕竟是给机会了,让我顺利转型。我整宿睡不着啊,向来心大的我,平生第一次失眠,而且是连续好多天的失眠,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各种说辞,数据,还有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这过程艰辛就不多赘述。我想说的,从策划到营销,没有捷径,该吃的苦样样不少,该踩的坑,你一个不会落下。
相比很多策划来说,我算幸运的,因为我坚决说不,面对高薪的诱惑,我拒绝了,选择从头开始做营销,管销售、渠道和策划。所以对我之后的工作经历,有很大帮助。
但很多策划,想转型,但一看可能薪水还好,机会还不错,所以最终没能转成功。促使我想到写这篇文章的初心,是我在和同事开会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个熟悉的朋友。年龄比我稍微大点,做了很多年策划,曾经有不少经典案例,但最近又从入职半年的公司离开。
我很震撼啊,数了一下,近四五年时间,TA换了有四五家公司,但几乎没有哪家,能够让TA做一件值得让我们记住的事。这是个行业的老人啊,许多人的前辈,但这几年,就一直在换公司。是能力的问题吗?不是。现在的地产行业,不需要那么资深的策划了,也没有机会给你做什么经典的推广。
策划,真的就如我在前面写的,成了家丁,成为营销总家的策划。TA的身上我可以看到,策划,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定位。
从策划干到城市策划负责人,想进一步晋升,没可能了。或者是疯狂跳槽。
内部转岗或者我这种跳槽转岗,再下一步就是部门负责人或者是再继续转岗成管理。
直接离开地产行业,去做别的。地产魔鬼模式出来的,去哪都行。最近不是有地产营销人的未来在蔚来实现了吗?从被服务,到服务甲方,换个角色来陪伴地产。比如我现在干的房地产自媒体,或者一些朋友出来做包销或者企划、活动等。
最近看报道,苏州某房企一下子进去四个。苏州公司营销口大换血,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当初这个项目死活不投放自媒体,原来费用都...点评:永远为销售服务,心塞。而且一人身兼多个项目,也很累。背锅第一名。
点评:地产哪来的岁月静好?今天聊到一个非常优秀的老朋友,策划出身,尽管升级成营销总,但手里没人,啥活都要自己动手,睁开眼睛全是活,已经快抑郁了。点评:地产已经进入下半场,换个赛道未尝不可,但心态一定要放平。点评:很多地产人,失去了行业外的谋生技能,换个身份继续干。至于说干得好不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从当初心心念念想成为房地产策划,到最后离开甲方,自主创业。我个人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心理变化。
在地产行业十几年,见过了太多人进场,也见多了许多人的离开。
行业本身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正如一句非常有名的文案: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房地产策划,也从无到有,走到了今天这样一个无比尴尬的地位,往前一步是营销,退后一步是渠道。作为一个专门花钱的岗位,却偏偏面临着营销费用不断缩减的窘境。明明很多策划都是身怀才华的文艺青年,最后却在无休止的加班和无意义的PPT中,磨去了一身的棱角和锐气。最后,为还坚守在地产策划一线的营销人,默默地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