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怎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撰稿&视觉//邓小小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
长三角是中国最有想象力的地方。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35.8万平方公里上,是2.35亿人筑梦之地。
这里创造了经济奇迹,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两年多的时间里,三省一市联动愈加频繁。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长三角人”的生活圈、通勤圈的半径与时效正在不断刷新。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城市,每一个拎出来都是实力派,而一体化的进程,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更为紧密,打破屏障与阻碍,目标是世界级城市群的星辰大海。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看到如苏州这样的主力城市奋发前进,整个长三角同下一盘大棋,从顶层规划到实际推动,从“手握手” 到“心连心”,潮涌长三角,阔步新征程。
抱团发展 共下一盘棋
重点城市开始“画圈”
今年5月20日,上海住房公积金网消息:可以提取上海公积金用于偿还吴江、嘉善的住房贷款!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楼市角度来看,长三角一体化,迎来了实质性举措,吴江终于开始融入上海的“圈子”。
长三角一体化成型的第一步,是都市圈的形成,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在拉拢自己的发展圈。
01 上海都市圈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排头兵,很多动作都是这位大哥先行带动和示范。前不久发布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中,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商务、国际贸易和交通枢纽;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发展文旅、数字创新和空铁联运。
产业重点各不相同,基本兼顾了上海周围所有的重要城市,“端水大师”的确是站得高,看得长远。
自己有肉吃,也带着兄弟们有汤喝,受益于中心的辐射,以上海为核的环沪城市群,模式和互动都已经比较频繁和成熟。
02 南京都市圈
上海老大哥有一众自己的“小弟”,作为江苏省会的南京也不甘示弱。
今年4月,南京都市圈正式“组团出道”,成员有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和宣城和常州溧阳市、常州金坛区,包含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在各个方面实现资源互享、互联与互通。
实质就是由南京为中心形成经济区域带,在这个区域内共同发展,做强做大,以南京为龙头带动一大批城市及周边城镇发展。
到2025年,南京与“圈”中各城市实现1小时通达!
南京都市圈崛起,最不爽的估计是“霸都”合肥了,毕竟划地盘都快划到自己家门口了,放谁身上都很难过去这道坎儿。
03 合肥都市圈
当然,合肥也不是“吃素”的,早早也布局了自己的都市圈。
包括安徽省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桐城市(县级市),区域面积57000km²,占全省的40.6%;人口1350万,占全省的43.2%。
但现在,自己的发展圈子,几乎有一半被南京拉拢走了,虽然合肥极度不愿意,那也没辙。
近期合肥一再强调抱团发展,须久久为功。进入新阶段,合肥都市圈要与南京都市圏等携手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城市圈竞争之激烈,也可见一斑。
04 杭州都市圈
前段时间,杭州发布了都市圈2021年度行动方案,指出:推进安徽省宣城市正式成为杭州都市圈协调会成员城市。
对,你没看错,杭州又跑到安徽的地盘上“招成员”了。
杭州都市圈的上一次“扩容”,2018年时衢州市、黄山市“入圈”。这种“扩容”,其实都是在为未来提前谋划,提前留下发展的空间。
都市圈够不够大,是衡量其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无论是上海、南京,还是合肥、杭州,他们或多或少都在“拉拢”自己的经济都市发展圈。
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双方均是你情我愿,发展向强,这是自然的逻辑。
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型城市群不是一个完全粘合在一起的城市,而是由许多中小城市组成,大小都市圈互相达到一众和谐平衡的状态,达成现代化世界城市群。
基建+产业动作高效
苏州成长三角最活跃城市
这时候我们再看苏州,为了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苏州可谓势如潮涌,发出最强音。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第一步,就是交通的全面对接。
现在苏锡常一体化,将“一轨相承”!
苏州地铁于常州、无锡相连通,目前已确定无锡地铁5号线将东延苏州相城区,与苏州7号线衔接;无锡地铁3号线将与苏州新区预留线路接通,另外该线路将北延接常州武进,与常州2号线接通。
同时,苏锡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今年年底通车。
除此之外,沪苏同城也在发力,苏州正全面接轨上海。“苏州北-上海虹桥15分钟高速城铁专线”研究招投工作结束,未来苏州有望实现15分钟到达上海虹桥。
目前,苏州轨交S1号线正在火热建设当中,起于苏州轨交3号线终点唯亭路,止于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站,无缝衔接苏州市区和昆山、上海。
上海轨交17号线也将连接苏州吴江,进一步拉近苏州各地与上海的距离。
当然,苏州在近期成立了苏州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开工建设四条城际铁路,分别是苏锡常城际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苏淀沪城际铁路苏州段、沪苏嘉城际铁路(示范区线),长三角价值被彻底打通了。
在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加快融合中,苏州不但在拉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苏州内部区域之间的距离。
得益于上海超大城市的辐射,尤其沪苏同城深入融合下,苏州积极拥抱上海,各种各类大项目揭牌、签约动作不断。
比如,上周苏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上,13个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金融合作项目签约;上海、苏州园区的12家创新机构签约,10个科技创新项目同时与园区签约。
新区融入沪苏同城发展推介会上,总部类项目、沪苏同城合作类项目、科技类项目、产业类项目等四大类92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536亿元。
相城融入上海“大虹桥”发展对接会上,上海长宁区、嘉定区与苏州相城进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区域合作签约,其中有11个合作项目揭牌,34个项目签约。
项目为王,产业创新,正在苏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全面开花。
在其他方面,吴江被划入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另外,6月5日,上海官方发布,长三角8城迎来公积金互通。
近期,上海一批知名高校、教育集团在苏州办学,直接看图更直观:
综上所述,苏州一方面在沪苏同城,另一方面在苏锡常一体化,然后苏州吴江还融入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苏州的动作非常多,甚至是长三角城市群中最活跃的城市。
长三角价值,正在全面打通。这说明苏州的机会非常大!
长三角一体化给苏州带来什么?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带来强大的产业和消费力。
要知道,上个世纪,最赚钱的就是工业,现在最赚钱的是金融、和以互联网为主的高新产业,下一个时代则是数字经济、AI人工智能、生物等第三产业。
所以,在苏州十四五规划中,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第三代半导体、量子通信、氢能等前沿领域,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累计突破2万家;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5%,其中核心领域占比超过50%。
同时,也把长三角地区的各类高质量、新型产业源源不断的往苏州输送,从而形成产业升级。再进一步来讲,苏州产业升级、转型的背后就是财富效应。
其次,产业高级了,财富效应高,人均收入高,自然会加速吸引人口数量的流入,更大力吸引掌握关键核心领域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加速扩大创新创业人才集群。对于城市发展不言而喻,这也代表着苏州国际大都市定位基本成型!
尤其在地铁+高铁的双轨模式加持下,把整个苏州大市最大程度融合到了长三角一体化,所以铁路网全面打通,可以带来人,也加速人才往苏州涌入的速度,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业资源更加均衡化。
最终,带来巨大的人才红利!
如果再深入一点讲,苏州产业最强+人才红利两股强劲的驱动力,必然会推动其他背后资源落位,所以苏州楼市才有无限价值潜力,房价自然也坚挺且稳步上升。
最后再多说几句。
长三角一体化最主要影响,是打破行政壁垒。当城市群概念升级到至高点,城市地位不再以行政等级划分,地理位置再次成为价值核心。
苏州虽只是地级市,但未来会迎接更多的产业在此兴建。苏州未来的发展格局甚至要强于一些一二线省会城市。
再加上,一体化就是要让城市组团变城市群,城市群变都市圈,都市圈变都会区。
我们期盼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下,苏州成为国际都市区......
扫描小程序码,搜索更多楼盘详情~
地产晓白说:扩大内需 | 房观五周年 | 人生大限三十五 | 社交恐惧 | 杀死房地产营销丨财富自由
房观新动态:土拍成交 | 长租公寓 | 利率上调 | 原材料价格 | 集中挂地丨千万豪宅俱乐部丨贝壳拿地
房观严选:白塘壹号丨合景峰汇丨振华学区房丨江南沄著 | 玲珑湾| 碧桂园
房观中国: 苏北 | 昆山 | 环沪丨南通丨上海丨东莞丨广州丨 南京 | 合肥 | 深圳 | 宿迁
新房推荐:海玥名都 | 璀璨平江 | 山棠春晓 | 国礼 | 悦景水湾丨融悦时光丨晴翠璟园
板块推荐:园区 | 活力岛 | 吴中太湖新城 | 木渎丨新区丨太湖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