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们都需要一场改变。
撰稿&视觉//周晓白V5
如果从2016年我开始在这里写《为你点歌》开始算,从今天起,房观将迎来第七年。
2016年初,春节假期,我坐在家门口晒太阳,忽然听到一首歌。
然后就很想写文字,将地产、文字和音乐结合,没想到意外被很多人喜欢,后来慢慢就演化成今天的房观。
一个偶然冒出来的小创意,坚持下来后,竟然成为安身立命的事业。
人生,真的是很奇妙。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讲的内容大意是优秀的企业,是在不断变化的,产品和服务,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或大或小的变革。
比如漂亮国的苹果公司,每年都要开发布会,推新品,甚至引领市场。就连KFC,也会因地制宜,推出符合国人口味的单品,比如老北京炸酱面、鸡腿饭,甚至传统的番茄酱到了成都被辣酱替代。
我们,也需要不停的改变。
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
这两年,房地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房住不炒的大前提在,使得这个原本的暴利行业,在限购限售的政策调控下,变得利润稀薄。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原本已经突破了千亿大关的规模房企,不停爆雷,甚至连恒大,都已经陷入了极大的危机。
同时,以BK为代表的分销公司,全面绑架了开发商,攫取了营销费用的绝对值,将开发商沦为自己的打工仔,赚走了这个行业营销费用中的绝大多数,这已经是极不正常的现象了。
更为可怖的是,已经全面禁止经纪人转发地产自媒体文章,这似乎想切断自媒体的生路。
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
大变革,不一定就是伟大,但一定伴随着无数人的痛苦,同时还孕育着新的希望。
无论这个变革过程是怎样的悲剧、狗血、跌宕,但这结果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号。
我看了下2021年南京、苏州卖得最好的房企,南京颐居、招商蛇口,本地国企、万亿央企。
这种格局,将在2022年进一步被奠定。
因为,2021年的两集中供地,除了流拍或者终止拍卖的,绝大多数都给了地方城投公司、国企和央企。
同时,去年(2021年)年底的多地交付,有许多民企的项目翻车,业主怒而维权,还有更多的民企项目交房延期。尽管国企央企也有交付维权,但从安全性考虑,接下来的买房人,可能更多的要考虑央企国企的楼盘。
我们半场做一个2021年总结,以及2022年预判。
2021年,恒大为首的一波激进民企,纷纷暴雷,给接下来的交付埋下了很大隐患;同时,也极大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的相关关联行业和企业,大量的房企和关联企业裁员、减薪。
从土地市场看,房企自身难保,已然没钱拿地,但为了稳定局面,地方城投公司进场托底,导致土地财政吃紧。
城市大基建如火如荼,新城建设也根本停不下来,有些城市公务员、教师等,开始调减待遇。
2021,这是极为难过的一年。
但是,很可能并不是最难的一年。
随着疫情的反复,生产生活受到不小的影响,经济层面不可能有特别大的突飞猛进(我这个说法很委婉),房地产在多重压力下,不可能一夜回春。
2022年,除了刚需买房人,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吃到红利的这一波人,不可能再疯狂无脑投入身家去买房和投资。
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房地产的周期,目前还处于巨大的震荡和调整中,这很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入手投资等升值的时机。
我们都在等待机遇,但这个机遇似乎很难在房地产上出现。
抖音的疯狂崛起,宣告了未来的流量走向,人类的思维和见识正在以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几何倍地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人被割韭菜,但这个事实和过程已然不可逆,甚至不是螺旋式上升,而是跳跃式地发展。
比特币硝烟散尽,成为神话;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元宇宙俨然成为时代的新宠,这个巨大的风口,已经张开了牙齿森然的大口,等待我们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房地产,在时代的滚滚巨轮中,被狠狠碾压,纵然百般挣扎,但本身内核就是基于金融而衍生出的高周转行业,一定会被时代抛弃。
也就是说,2022年的房地产,没有春天。
我们只可能迎来一个又一个房企暴雷的声音,听到一个又一个裁员或者降薪的消息,以及大量的应收款项泡汤。
身处其中,无法自拔,很多人只能被动等待,最终的命运是离场。
今天是2022年第一天,我们需要改变,需要心怀热望。
房地产行业,此前所有传统的动作,很可能都会被一一打破。我们需要有巨大的勇气来面对改变,并且承受。
就像电影《2012》里展现的末日来临,大地翻滚,山呼海啸,但仍有很多人不放弃,积极求生。
对于众生来讲,房价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但对于从业者而言,却很可能是比去年更加艰难的一年。
那么,我们的方向在哪里?
房观认为,在于改变,但不一定是抛弃房地产,仓皇逃离。
一定会有房企在这场巨大变革中,寻觅到机会,甚至逆风翻盘。
比如龙湖、朗诗、仁恒、绿城 。
央企和国企,大概率是不会有很大改变的,这是体制问题,不去多讨论。
龙湖,2018年6月,龙湖地产改名龙湖集团,多个航道同时发力,住宅、商业、物业、租赁等等,每一个都有独立成长的空间。因此在这个关头,龙湖还有余力继续拿地,开发,同时品牌输出。
朗诗,七八年前就在考虑代建,品牌输出,轻资产运营,当时很多同行不理解,钱那么好赚,为什么要去做乙方?但仅以苏州为例,朗诗的代建模式下,数一数新项目,现在一只手都数不过来。而且,这个利润率,肯定远远大于纯粹的开发。
仁恒,产品力致胜,小众客群的胜利者。在做好产品的同时,适当追求规模。所以在当下水深火热的无锡楼市里,去年连拿四块地。在苏州,更多以品牌输出和产品输出,小股操盘,实现了爆炸式的城市布局。
绿城,一个比同行们更早遇到危机的房企,靠产品力和服务生存了下来,并且还将凭借这两个标签继续活得更好。
以上房企,都曾经或早或晚地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并成功地躲过了糟糕的2021,迎来充满希望的2022。
毫无疑问,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然彻底过去,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一场历史巨变。
我们把宏大的市场命题先放一放,回到实际中来。
正如我6年前坐在门口晒太阳,苦苦思考,现在的我,坐在办公室里敲着键盘思考。
场景不同,心态依旧。
房观早在一年半前,就考虑做一些转型的动作,当然不是说放弃地产,而是在保持媒体属性的大前提下,做产品升级。
覆盖了整个苏南(含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环沪)的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矩阵,抖音自媒体矩阵,房观小程序,房地产观察网等,百万级的活跃用户。
这个基本面下,我们开始了微信和视频的代运营,开始了直播,开始尝试互联网软装,开始接触非地产业务。
同时,我们经历了人员的更新换代,主力从80后逐渐换血为90后,这个过程相当惨烈。其中有主动,也有被动,有各种新的尝试,也有很多失败。
我们看到同行,在不同的城市里,有的经历了投资人的多次更换,有的经历了账号关停,有的经历了创始人员退出,有的在挣扎,有的在求生。同样的,我们也正在这个洪流中,感同身受,浴火期待重生。
这几天,在大力推进新业务的同时,我们也在着手年度预算,费效控制,人员更迭。
一切目的,只为活下去,能够每月如期给几十名房观伙伴,发工资。
希望2022,我们一同度过,就如同房地产这艘巨舰,我们同命运,共呼吸,去掉那些本来不该有的枷锁,让地产回归地产本身。
我们,还有希望。
更多交流,可扫码加我微信
扫描小程序码,搜索更多楼盘详情~
地产晓白说: 房观转型了 | 汤臣一品绝版丨地产人艰难丨科技城丨地产媒体人
房观新动态:苏州买房时机丨人才公寓丨老破小丨养老朝阳产业丨外立面品质丨吴中价值高地丨价格战丨房地产未来丨六区四县市 丨苏州地铁 丨楼市真相 丨房价保卫战丨苏州机场丨苏州首日土拍丨明年园区主力丨2022年必抢神盘
地产哔哔哔:房地产的未来丨苏州土拍成绩丨苏州改善
房观中国: 苏北 | 昆山 | 环沪丨南通丨上海丨无锡丨广州丨 南京 | 合肥 | 深圳 | 宿迁
新房推荐:绿地都会理想花园丨世茂苏河鹭鸣 丨览月阁丨泊印澜庭丨朗诗熙华府丨华润悦景水湾丨朗诗乐府丨MOC心城汇丨锦绣雅著丨海纳品汇丨苏州天街效应丨雅樾澜庭丨春和万象丨印长江丨逅湾雅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