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广西区分地市GDP解析:被划入西部的沿海省区,未来何去何从?

林隐LY 山川网 2023-08-03

前言:欢迎大家来到2020年度中国内地省区分地市经济运行解析系列。本系列推文为山川网历年的重要系列推送,解读目标为中国内地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中,除京沪津渝四直辖市外,其余二十七个设市省区中的重点对象。

本年度系列推送,相较往年在立意上我们做了明显的调整,改变了过去对所有省区采取相近侧重点的方式,对不同区间省区讨论重点重新立意:对前面的九省区我们重点找问题,对中间的九省区我们着重谈发展,对后面的九省区我们主要谈人文。

同时,考虑到本系列初衷在于简要回顾各省上年度区域格局,为不过多占用大家的时间,所以该系列推送的篇幅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点到为止。特别强调,本系列所有内容,均系一家之言,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在这里,山川网恭祝所有新老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事业有成!


山川网:看下日历上距离二月末只剩下最后五天的时间,再看看我们的系列推送安排进度。如果想要实现我们此前预设的尽可能在本月末基本结束本年度系列推送,如果继续保持此前每日一篇的效率,显然是无法完成的。

当然,在本系列的所有前言部分中,我们一直特别强调的都是“解读目标为中国内地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中,除京沪津渝四直辖市外,其余二十七个设市省区中的重点对象。

内地二十七个设市省区中,排除截至月底前不能完整公布下辖全部地市上年度经济运行数据的省区,实际需要安排的省区数量应该就在二十个上下。而算上今日的推送,我们已经累积完成了十四个省区的年度推送,其中头部省区和腰部省区基本都已全部推送完毕。之后的省区,我们的讲述也会相对更加快速简洁一些。

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我们本系列的预设进度。今天我们就在原本的云南篇之外,再增发广西篇。而由于单日两篇的推送工作量,我们也倾向于单篇的字数控制在四五千之内,方便大家查阅,也方便我的安排。


【关于经济数据】

依旧是延续本系列的惯例,第一个篇章分享对应省区的2020年度经济运行基础数据。如果你此前还没有进行过相关了解,这里可以做下相应的回顾。

整体:2020年广西自治区完成生产总值(GDP)22156.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5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7108.49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2.38亿元,增长4.2%。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比前三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增长7.3%,创年内新高。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46.6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1-10月加快3.4个百分点。

服务业: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比前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1%,其他服务业增长7.6%。

社消: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4.5%,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6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8%。

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2%,比前三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9%,制造业投资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8%。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729.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3%;商品房销售额4251.47亿元,下降2.6%。

财政:全年财政收入2800.61亿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6.94亿元,下降5.2%。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55.42亿元,比上年增长5.2%。

收入: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5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


【关于区划设定】

广西作为沿海省份,与广东直接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那么为什么在进行大区划分时(东、中、西、东北),广东和海南都被划入了东部地区,只有广西被划入了西部地区呢?

其实在此前的相关推送中,我就和大家简单聊过这个话题。为什么今天还要借着广西篇推送,再次和大家做下介绍呢。因为按照不同的口径,广西自治区的确可以被划入到不同的板块之中。

举例来说,关于中国内地31省区最常见的两种划分方式中,广西是既可以被划入到中部地区,也可以被划入到西部地区的。此前我们的一篇2020年分大区经济运行情况对比推送中,就是按照前者进行统计汇总资料的。具体划分方式如下——

东部(10):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中部(8):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广西
西部(10):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
东北(3):辽宁、吉林、黑龙江

上述划分方式还可以进一步缩减至东、中、西三大板块,具体方式就是将原本东北大区的辽宁并入东部,吉林、黑龙江并入中部。此时,东中西三大板块的组成省份数量为11、10、10,基本接近于内地所有省区的三等分结果。

这种划分方式,是属于偏向于纯粹地理区位概念的,好处当然是比较直截了当,大家打开地图,根据对应省份的实际区位分布,就能够直观地发现各省区归属的大板块。但相对的,这种方式对各省区的发展所处阶段是并不做特别展现的。

所以,另外一个版本也就随之诞生。这种版本在实际使用中频率更高些,因为这是国家统计局在发布一些官方的地区相关数据时,采取的中国四大板块的划分方式。具体来看就是——

东部(10):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中部(6):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西部(12):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
东北(3):辽宁、吉林、黑龙江

相较于上面的版本,统计局官方版本的划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地理上中部地区最北和最南两端的内蒙古和广西两大自治区,由中部地区调入西部地区。最大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因为对应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与西部地区的情况更为接近。

对于四大板块而言,众所周知的一个定位就是:东部先行,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由此可见,国家层面对于中部地区的定位是在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后的再进阶,对于西部地区的定位则是广泛地进行各类经济建设。

而结合广西、内蒙古目前的综合发展阶段而言,自然更为符合还需进一步全面开发建设的阵营。这样一来,省区的经济发展也能够得到“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更多针对性政策支持。


【关于区域格局】

如何评价广西过去几十年的地区经济发展与各项建设工作表现呢?客观公允一些讲,我认为广西的综合表现,刚刚达到了及格线。而如果具体论成败对错,那么就要看比较的对象是谁。

按照上文中我们对于广西区位的讨论,如果我们将广西视为东部沿海省区,并且和目前实质性的东部九省市(不含海南)对比,那么广西可以说是区域中表现最不能令人满意的,如果打分最多能够给到45分左右的成绩。这还是我们综合考虑了广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因素,适当将评分原则放宽的前提下。

而如果是将广西视为中部内陆省区,与目前官方定义的西部六省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相比的话,那么广西的表现同样是区域间最靠后的水平,得分最高也只能给到55分左右,比中部地区得分最低的山西还要略低上一些。

事实上,改革开放至今,中部地区省份的表现并不差东部太多,我们在比较各大板块的发展表现时,一定是要综合其客观基础差异性的。结合中部各省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看当下中部各省经济发展成果,多数省份平均得分都能够给到80分以上,个别省份甚至可以接近90分,也就是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好预期。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有异议,因为山西目前的经济总量仅在1.7万亿区间,而广西经济总量则在2.2万亿区间,怎么说也是更接近江西的2.5万亿区间表现才对。

这显然也是并不合适的,因为此前的江西篇中我就曾详细讲到,在中部地区中,江西省的区位劣势是非常明显的。而如果和直接沿海的广西对比,客观讲我们对于广西的要求和期待显然是要远高于江西的,而结果则是令人决然难以满意的。

一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能够明白上文中我们提到的,对于广西近些年的综合发展表现,“刚刚达到了及格线”的前置条件,就是将广西视为西部地区省区。饶是如此,和西部地区部分区位劣势明显,地形劣势明显,经济基础劣势明显的省区相比广西依旧是西部地区中区位和地形优势突出,综合基本条件至少可以排进西部地区前三位的省区。


但是最终,广西即使以沿海省区的身份被列入西部地区之后,在2020年度西部省区经济体量排名中,依旧只能排在第五位的水平。

而如果大家去看看西部地区中排在广西之后的这些省区,可以说没有一个省区经济总量相对偏低是没有道理、不能原谅的。恰恰相反,其中的贵州、内蒙古、新疆等省区,表现反而应该说都是不错的,如果打分的话都可以达到70分左右。


【关于区域中心】

此前我们在江西篇中,曾提到过关于江西省的一个问题,就是有网友提问“为什么江西省的区位条件这么优越,但是却没能发展起来呢”。当时我特意花了不少的篇幅,和大家介绍江西省的区位在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是具有明显劣势的,而并不存在所谓的“区位条件优越”。而事实上,今天我们讨论的广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纵观全国来看,最符合上述题干设定的地区。

网络上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不少,很多回答也很有见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查阅。我个人的观点是,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广西的发展史,广西的确始终都有在不断地以省内多区域为试验点,试图探索出一条可以真正激发广西区域整体经济崛起的道路。

北海、防城港、柳州、桂林、南宁等等区内地市,都曾被用来作为发展思路和政策落地的试验地。在这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虽然失败的比例永远会大于成功的比例,这是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但是也绝不会出现试错之后毫无收获的情况。

不过,很多从设想来看非常不错的发展思路,在广西有关方面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问题颇多。其中除了网络上大家都能够搜索查阅得到的那些答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广西方面始终缺乏对某一特定发展方向一以贯之的坚持。

无论是走滨海城市港口外贸路线,还是走内陆地市工业驱动路线,再或者是走省会资源聚焦路线,任何一条道路如果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得以坚持,都能够大有收获,并且成为地区经济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回顾广西的发展史,我们实际看到的是几年一个新思路,当原有的发展思路尚未完全落地,也未到收获时机时,发展方向便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于是,之前几年的投入和建设便出现了搁置甚至荒废的状态。

这样看上去地方政府颇为“勤勉”,将所有能尝试的发展道路几乎都进行了一遍。但实际上,不能快速确定核心的大方向,不能和周边省份差异化竞争和有效合作共赢,本质上却是真正的“懒政”。这也就是所谓的,战术上的勤奋和战略上的懒惰之间的最真实的写照。

在发展经济这条道路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一定是带着计划、目标、思考、反省的“实践”,才能狗出真理,不然就只能是一时兴起的蛮干。而如此循环往复,政策试错的积极性自然显得足够高,但是每次试错后都并未及时准确地总结经验,以期再接再厉。而几乎均是浅尝辄止,再起炉灶,陷入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永远在“试错”阶段的奇怪循环之中。

对比相邻的广东而言,固然两省存在客观上的地区差异。但是主观上,我倾向于认为两省的最大不同,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常立志”和“立长志”。要知道,即使是广东目前10万亿+的经济总量,也仅是真正意义上将省内面积占比不高的珠三角地区立足稳定。而广西方面,过去的发展基本呈现出心过高而力不足的状态。

当然,今天我们讲到广西,是因为广西在对应问题上颇具代表性,所以我们就将这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少省市都曾犯过的堪称典型性错误的情况,介绍给大家。

换而言之,广西的问题并不是个例,而是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的。看到这里,大家也可以自行联想一下自己所在的省市,是否也存在相似的问题。


对于接下来广西自治区内部的城市定位来说,我个人倾向于结合目前广西区整体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不必再在多中心发展的思路上过多投入精力。

依照广西全区目前2万亿左右的经济总量,未来五年将省会南宁市发展进阶到三线城市级别(GDP>7000亿元),应该是相对合理的一个计划。省内其余地市,则基本能够保持正常的发展节奏,尽可能避免出现像2020年度北海市这样的负增长情况即可。

而省内省会南宁之外,目前唯二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和3000亿元的桂林、柳州两市,未来的定位也是尽可能稳定好本地的房价和物价水平,在未来五到十年能够承载一部分赴粤返乡人员的回流,主打宜居安逸定位也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而前些年曾经谋划过重点打造的省内滨海城市北海和防城港(以及钦州),我则建议对应地市相关部门能够好好地整治和管理好地区的治安状况与生活环境。虽然经济体量上三市未必能够有较大的提升,但是保护好对应城市的品牌形象,未来还能够在旅游和渡假方向做相关的宣传营销。而地市品牌一旦受到负面影响,未来想要扭转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对于三市而言,邻省广东的珠海、中山发展定位及城市形象,是值得长期借鉴和学习的。


2020年各省分地市经济解析推文系列参考素材:







【以下为广告,请根据实际需求了解】


“数据思维”大数据资料分享社群,目前已正式开通。
每日更新最新各行业大数据报告,支持报告电子版下载。可以帮助你实时、高效、精准获取各行业大数据。
对于大数据&数据报告资料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了解 ↓





2020独家: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山东篇 丨 浙江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福建篇 丨 湖南篇 丨 安徽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辽宁篇 丨 省区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GDP30强 丨 GDP50强 丨 GDP100强 丨 2021各省增速目标 丨 长三角之一  丨 长三角之二


2020官方:广东报告 丨 江苏报告 丨 浙江报告 丨 河南报告 丨 四川报告 丨 福建报告  湖北报告 丨 陕西报告 丨 江西报告 丨 辽宁报告 丨 云南报告 丨 广西报告  山西报告 丨 吉林报告 丨 甘肃报告 丨 海南报告丨 青海报告 丨 北京报告  上海报告  重庆报告  天津报告丨 广州报告  苏州报告 丨 武汉报告  南京报告  无锡报告 丨 郑州报告  青岛报告  南通报告  合肥报告   泉州报告  唐山报告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市市通地铁 丨 主要城市居民储蓄 丨 均衡第一省启示录 丨 区域城市生态 丨 连镇高铁通车 丨 万亿GDP城市 丨 中西部10强市 丨 北方城市房价 丨 各省市人均GDP 丨 GDP50强城市 丨 北方十强城市 丨 中国百强医院 丨 十大消费城市 丨 2020十强城市 丨 31省市前三季度经济回顾 丨 前三季度27省GDP 丨 人口是一把双刃剑 丨 2020富豪榜 丨 各省房价前三城 丨 城市群与经济带 丨 长三角机场格局 丨 2019百强镇 丨 GaWC 2020 丨 上半年GDP百强 丨 就业结构 丨 社消大数据 丨 外贸依存度 丨 头部24城新格局


人文:排名启示录 丨 区域经济失衡 丨 私人美术馆分布 丨 山东沿海县镇乡 丨 流民与犯罪 丨 地区媒体分布 丨 隐秘的角落 丨 齐鲁区域与山东艺术 丨 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