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评论||陈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南洋经验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南洋经验
陈潭
本人两次访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其中一次在南洋理工大学开展了半个多月的学习,深感南洋理工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院系管理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先进理念和办学经验值得迈向全球“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高等教育从业者思考和参考。
一、全球大学排行榜指数下的南洋理工大学
北纬1度有一个袖珍国家——新加坡,岛上有一所最初由华人创办的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University,简称南大)系国际科技大学联盟(Global Alliance of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发起成员、AACSB认证成员、国际事务专业学院协会(APSIA)成员,是新加坡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为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前身为1955年由民间筹款创办的南洋大学,南洋大学的倡办人是新马胶业巨子陈六使先生。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学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学院,为新加坡经济培育工程专门人才。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在新加坡设有两个校区。主校区是占地200公顷、坐落在新加坡西南部的南大云南园校区,该校区建筑面积110万平米,教学空间40万平米,设有16个学生宿舍,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住校生活。纬壹校区设立在纬壹科技城——新加坡的研发新区,邻近启奥城(生物医药研究中枢)以及启汇城(信息传播与数码媒体中枢),校区内设有孔子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以及校友俱乐部。2014-2015 QS全球顶尖年轻高校第1名,2017-2018 QS世界排名第11名,2017金融时报TOP100全球商学院第24名,2017-2018 QS亚洲大学排名第一。2018年南洋理工大学的QS排名为全球第12位,全球50所顶尖年轻大学排名第1位,多个学科的全球排名在前50名。设有工、理、商、文四大一级学院,下设12所二级学院,并拥有国立教育学院、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新加坡环境生命科学工程中心四个自主机构。南洋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登全球MBA百强排行榜,既是新加坡国内唯一,也是亚洲第三所同时获得欧洲质量发展体系(EQUISor 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及美国国际管理教育联合会(AACSBor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两项国际认证的商学院之一。此外,生物医学、环境与水务技术、互动与数码媒体科学等都是该校的优势学科领域。
新加坡虽然在地理面积上不占优势,但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国、创新大国。研究、创新与创业2020计划(简称RIE2020)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于2016年提出来的,该计划宣称在未来5年(2016年——2020年)拨款190亿新元来支持新加坡的研究与发展。RIE2020计划致力于支持及寻求研究方法来解决国家面临的挑战,增强公司企业的创新技术实力,通过创造价值来推动新加坡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新加坡排名第二,领跑亚太地区。南洋理工大学作为新加坡两所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一所,在理念和实践中不断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南洋理工大学的愿景与使命为:创新高科技,奠定全球性卓越大学;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的博雅人才。不管是在校学生、教研人员,还是学术管理体制,无不体现着国际化、学术化的南大教育。在教研队伍方面,南大积极发挥纳米科学、环境科技、生物医学、互动数码等学科优势,吸引世界各地专业领域内卓著表现的科研人才,提升科研成果,建设高素质的教研队伍。目前,南洋理工大学半数以上(65%)的教研人员来自海内外70个国家,南大教员毕业自570所海外高等学府。在学术合作方面,南大根植亚洲,同时与北美、欧洲等其他地区知名院校构建科研伙伴关系,放眼世界,推动国际学术合作。在课程设置方面,南洋大学学者项目、博雅英才课程、杨振宁学者项目等创意、创新的课程吸引着世界顶尖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南洋理工大学作为其深造的高校。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Subra Suresh教授在所作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领导力发展”演讲中认为,国家科技创新取决于基础研究,而进行基础研究最好的场所就是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有责任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因为科学研究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强调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相互依存的关系,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科学基金会(NFC)。在演讲中,Subra Suresh对历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指出高等教育如何迎接和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南洋理工大学以“创新高科技,奠定全球性卓越大学;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的博雅人才”为愿景与使命,以科技推动研发创新,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学之一。
二、精英主义路线下的办学体制与办学模式
南洋理工大学的管理架构自上而下由校董会、校长/教务长、一级学院和二级学院构成,有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约31900名学生(23800名本科生和8100名研究生),教职员工约7500名(其中科研人员约2400名,行政人员约2500名)。南洋理工大学的学术管理体制模式以文、理、工、商四大学院为根基,进行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科研活动,师生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达到获取新知识的顶层目标。专业知识、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国际视野是南洋理工大学的教育模式,这四个模块处于闭环链条中,彼此推进、共同提高,实现现代化教育的目的。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人文主义理论是南洋理工大学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模式。行为主义理论:把学习定义为行为的改变,通过对外在诱导的反应学习,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辅导、作业、练习等方式被动接受信息;认知主义理论:把学习定义为知识的更新,通过内心的认知学习,学生通过理解、记忆、思考积极参与学习;构建主义理论:把学习定义为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主动构建或创造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认知,通过个人的体验和对假设的检验取得知识;人文主义理论:不能把人当成科学研究的物体,学习是实现个人潜能的个人行为,要注重个人自由、尊严与潜能,强调自我、个人动机与兴趣。
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兼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刘宏教授对比中国大学治理状况,详细介绍了南洋理工大学的人才引进、培育和晋升、薪酬管理等机制和运行模式。人才引进制度和学科发展预算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双向运行方式,充分体现学科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结合专业开展有效的全球招聘程序。对引进人才配备相应的科研启动基金和完善的福利配套,同时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采用公平严格的标准,即为优秀人才的科研和教学解除后顾之忧,又激发了他们科研和创新的动力,使得人才培养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二级学院为预算单位,以教学、科研、发展为导向进行经费预算,院长负责学院人事、财务与战略发展。
据介绍,南洋理工大学注重教师的分类管理,教师聘任管理分为“聘”和“任”。“聘”是指新聘教师,多为助理教授,“任”是指获得终身教职和晋升(获得终身教职的员工退休年龄在65岁)。教授的聘任依照国际标准在国际范围公开招聘,其职责主要有研究、教学和服务。在年度评估和晋升的标准中,教学注重考察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评分、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本科生和研究生指导等方面情况;科研注重考察被评估者在国际同行中的影响,包括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他引次数、科研项目及金额度;服务注重评估被评估者是否担任国际刊物编委、国际会议主席、国际会议上作报告等国际影响力,以及是否在学院、学校和社会担任行政工作等指标。在员工考核管理中,教研人员按照5:5:2模式进行教学、科研、服务分值评价,专职讲师按照8:2:2模式进行教学、科研、服务分值评价,“双肩挑”人员按照2:2:8模式进行教学、科研、服务分值评价,最后10%的优和10%的末,年度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南洋理工大学实施学术休假制度和学术雇员制度,聘请了将近3000位学术雇员,采用“非升即走”的七年制方式(6+1,6年实践业绩考核,1年时间另寻出路),竞争相当残酷,当然绩效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曾任南洋理工大学参议会主席、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郝晓鸣教授详细讲解了南大“教授治校”的管理理念。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教授治校即教授集体全权管理大学和学术事物,该理念源自于1150年正式成立的巴黎大学的一种传统理念。全体正式教师组成学校学术委员会,校长为学术委员会主席,为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方面提供平台。学校教授通过学术委员会参议会下设的各个委员会参与学校的发展。南洋理工大学秉承教授应具备研究、教学和服务的职责,因此在聘任、评估、考核等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对这三方面的考量。南洋理工大学从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到后勤保障,制度完善,各部门各司其职,流程简洁顺畅,办事效率高。
前南洋理工大学学生事务处副主任林文杰先生强调学生是校园生活的主要推手,他们与校方的合作关系是:共同拥有者、共同创造着、共同推行者。南洋理工大学的发展是“全村人”的责任,研究员、教职员、行政与管理人员、校友、研究生、本科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与动力。
三、卓越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智慧教育教学实践
南洋理工大学的教育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首先,从教学型大学到研究型大学的转换。研究性大学将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变为教学与研究并重的模式,重新组建教师队伍,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标准,进一步迈向国际化水平。第二,从英国模式到美国模式的转换。传统的英国教育模式是职称为讲师、高级讲师的教师进行2小时教课(Lecture),职称为副教授、教授的教师再进行2小时辅导(Tutorial),而现代化的美国教育模式是职称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教师将3小时全部用于课堂讨论(Seminar),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汇集集体智慧。第三,从教室设计看教学模式的转换。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室设计依次为阶梯教室+辅导教室、讲座教室、智能教室,教室的功能定位越来越现代化、智能化,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智能的学习环境。
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数量中,20%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比例没有限制,但是来自单一国家的比例不能超过50%,这样就保证了生源的多样性与国际化,从而使学术多元化发展。南大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划要求为EPIIC,即体验性(Experiential)、参与性(Participatory)、联想性(Imagery)、探讨性(Inquiry)、整合性(Connectedness),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步步扎实,实现对知识从碎片化的接受到整体性的理解。
本科生的教育以实现崭新本科生的学习为理念,保障全方位与跨学科博雅人才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精神,深化探讨思维,丰富幻想力,强化自我学习与研究探讨,掌握高科技的学习能力。“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URECA)是南洋理工大学2004年推出的计划,让本科生参与各种研究项目,以刺激学生的研究文化。在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中,优秀的本科生(四年学士学位二或三年级生,与三年学士学位二年级生)将受邀参与,并可从该校超过800个研究项目中选择,包括工程、生物科学、传播、工商管理、会计及人文学的研究项目,充分体验校园浓郁的研究学术氛围。“本科学习体验计划”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通识教育,包括校园住宿及海外浸濡机会,让学生根据其兴趣选择丰富的主修和选修课程,增广见闻、积累知识。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最大的住校大学,并且是2010年青年奥运会指定选手村(青奥村),住校生活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培养团队精神。“杨振宁精英计划”旨在为全球顶尖研究院输送优异学员,进而培养21世纪引领全球发展的科技精英人才。“全方位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科选择和更大的学习空间,各项双学位、双主修、选修、副修课程均可以灵活选择。“海外体验”包括全球教育计划(中国、印度、法国、瑞士、德国、丹麦、美国、印尼、越南)、全球暑期学习计划和国际学生交换计划,通过海外学习、体验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知识面,实现国际化教育,培养全球化的领袖人才。目前,南洋理工大学已有72%的本科生得到海外学习的经验。南洋理工大学与全球300多所大学有教育研究合作关系,比如全球科技大学联盟、亚洲科技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等,通过与世界上其他优秀大学的联盟,吸引优秀国外学生,充分补充本校人才,加强品牌效应。
南洋理工大学8100名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62%,他们从东欧、俄罗斯、南非及中东等地远道而来,带来多元文化与多元思想,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散和创新,有利于学术发展的多样性。研究生教育以专业、论文、导师三个模块为重点,研究生会根据学习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项目,研究生项目分为课程类(By Coursework)和研究类(By Research)。大部分的硕士项目属于课程类项目,该项目通过修读学位项目所规定课程取得学位。博士项目和少部分硕士项目属于研究类项目,该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并提交学位论文审核。南洋理工大学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因能力施教,可见学生培养计划具有现实可行性与合理性,培养计划适用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业发展。博士生培养的培养更注重广度和深度,在掌握单一学科的基础上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知识更注重实操性。
南洋理工大学从五大框架打造新一代的学生。第一,提升对文化差异的敏捷度,有效处理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冲击;第二,采用高效力的教学方法;第三,使用高科技探讨新知识;第四,重视追求课堂外的知识;第五,强化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机制。通过五个框架的实践,引导南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最终达到毕业生5-Cs的特出品质,即人品素质(Character)、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公民意识(Civic-mindedness)、自律好学与高技能(Competence)、创造能力(Creativity)。人品素质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品格,对个人行为负责,尊重别人。沟通能力要求学生要在有效的沟通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领导团队,与他人合作。公民意识要求学生要有服务精神,个人能力的提高不仅提高个人的生活,而且要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自律好学与高技能要求学生要掌握专业能力,学好自己的专业,创造新知识。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要追求卓越、敢于冒险,从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学习新知,从不同领域取得见识,提出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聂尤彦副教授以教育学院为例,就南洋理工大学近年来学分制和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基于21世纪的教育目标,该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转变教育模式,建立面向未来的教育哲学理念,设置新生适应期,逐渐减少以考试为考核方法的课程,在课程中设置自学周来培养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的自学能力,在课程中增加多种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在学分制改革和课程设置改革中,强调以评价体系的改革为先导,实施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南洋理工大学李光潜医学院洪化清博士以“慕课时代的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为题,从慕课在全世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慕课的优势和弊端进行了讨论。经过长期的改革实践,从最初的传统式课堂教学到现在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培养了学生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王其云教授对新加坡教育体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结合近二十年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成果,详细解读了新加坡资讯科技在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以国立教育学院为例,从网络安全、数字化校园、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对资讯科技在学校的应用实例进行了展示。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前院长、科研处前副处长苏志强教授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南洋理工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对实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在选择课程上也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南洋理工大学的学术与科研课程致力于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获得各大成功企业及行业领袖的鼎力支持,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这些企业为南大提供丰厚的科研资金,与南大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为南大学生提供在全球知名企业机构的实习机会。比如,南大与劳斯莱斯在电子与控制系统、制造与维修技术、计算工程学三个领域进行基础研究,提供商业就决方案。学术与实践的深度合作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更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避免“纸上谈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跨学科平台与国际化的学术协同研究
南洋理工大学跨学科研究生院(简称“IGS”)以博士为主要群体进行跨学科研究,鼓励来自不同学校、学院的教职工建设跨学科团队,围绕集成研究和南大现有研究主题争取国家和国际资助及项目,提升南洋理工大学的竞争力及声誉。南洋理工大学有独立研究所17个,与工业界合作伙伴、欧美知名研究机构及新加坡政府合作开设的研究所12个,从属于各学院的研究中心50个以上。在现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基础上,南大积极发展跨学科研究,增强学科发展的交互性。南洋理工大学目前拥有6个跨学科研究群组,它们包括高级计算与媒体研究群组、生物医学与配药工程学研究群组、环境与水技术研究群组、信息与传播研究群组、聪颖设备与系统研究群组及纳米科学与纳米科技研究群组,一共有33所研究院。南洋理工大学设立了高等研究所(Institute of AdvancedStudies),并组织一组世界各地网罗研究有成的与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顶尖科学家为研究顾问。九层楼高的科技大厦是校园内点燃创意火花的科研温床,一共设有4个跨领域科技研究走廊和6个科研中心。在高级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绿化能量和环境、电脑生物、高科技系统、纳米科技与宽频传播的研究扬名国际。此外,该校世界第一的发明包括人造心脏、医疗机器人及精准的工程科技等表现卓著。以石墨烯材料为例,石墨烯材料因其低密度、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等物理性质,在许多领域被应用,这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兴趣。南洋理工大学从俄罗斯、英国、韩国、中国等地引进多名世界著名碳材料研究专家组建创新型团队,团队成员可与多家本领域的知名企业合作推进产品研发,并使研究成果产业化生产。
南洋理工大学每年投入大量科研经费用于科研项目,目前,已经行形成了大学(University)—企业(Industry/External Orgs)—公共机构(Public Agency)三螺旋结构的科研创新模式。大学提供研究设备,由专业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工作,降低研究风险;企业提供产品咨询、资金支持等;公共机构资金和战略支持,创造好的经济环境。大学、企业、公共机构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动南洋理工大学科研项目的实施与发展,增强科研实力。
南洋理工大学在2009年4月正式与加州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科技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伦敦帝国学院、印地孟买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洲新南威尔斯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全球科技大学联盟,同时与三大洲七所科技大学携手进行“七赢”合作,重点针对医疗保健、环境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和水源供给、人口变化等当前全球面临的问题,从科技的角度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集中各成员科研优势,进一步增进跨学科和跨国界学术研究合作。南洋理工大学还通过国际网络与联盟与工业界顶级公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主要行业合作伙伴包括英国劳斯莱斯(Rolls-Royce)、法国泰勒斯集团(Thales Group)、欧洲航空防务及航天公司(EADS)、德国博世公司(Bosch)、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等。南洋理工大学在校的每个学生必须完成10——22周的实习,这些世界顶级公司为学生提供了高层次的实习平台,使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访学团考察了百合乐龄科技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始创于2012年,系新加坡目前唯一一间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乐龄智能科技研发中心,旨在创建跨学科科研理念,帮助老年人过上积极、独立的生活。学术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国家,为该研究中心提供了坚实广阔的人才基础。同时,基于强大的大数据分析,开发智能感应家居养老系统和不同类型的智能游戏为老年人积极独立的生活提供支撑,目前已有多项成果进入临床测试阶段。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跨学科研究中心与海内外的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频繁,有明确的市场目标,科技转化效果明显。
南洋理工大学前副校长、前教务长、校长室高级顾问余明华教授结合南洋理工大学近年来的经验,对如何建设国际化大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他认为,高度的国际化程度为南大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校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学生生源的国际化、教师与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和科研成果显示的国际化几个方面。南洋理工大学为了推动国际学术合作,与全球多家高校和研究中心建立全球战略联盟,实施全球浸儒计划,培养全球化的领袖人才。该校主要合作伙伴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早稻田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帝国学院,以及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学院。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广州中新知识城设立办公室,为学生和校友提供事业开拓平台。
五、学习空间营造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南洋理工大学充足的学习空间、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备的体育设施、完善的后勤保障等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非常舒适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增加交互式学习空间,提高教学设备质量,改造传统教室,建设智慧课堂,增加体育设施等,结合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吸引学生回到课堂,主动学习,快乐生活。南洋理工大学主要通过四大机制打造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强壮的身心体魄、国际化的思维、志愿公益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南洋理工大学也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社团组织非常活跃,校园活动丰富多采,南洋大礼堂是举办校内活动的主要场所。每逢午餐时间,南大师生和艺术爱好者可到讲堂、咖啡座,观赏文娱演出;200公顷的云南园设施齐全,校园活动多样化,学生联合会等社团组织非常活跃,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与社交空间,培养领导技能及团队精神。学校提供整体性的综合服务平台,培训与提升学生的自信与全球化能力素质培养实力,并给所有学生提供国际化培养的发展指南,为他们在校发展和人生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医疗服务、心理辅导、医药保险、文体活动、情商管理等整体性质的大学设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学堂,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校园生活环境。
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学模式从讲课、辅导转变为讨论课堂,教室设计从阶梯教室、讲座教室发展到智能教室,课堂、课下自主学习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齐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性学习的条件,学习空间的自由化、智能化转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前南洋理工大学学生事务处副主任林文杰先生基于几十年的管理工作经验,结合大量的实例对南洋理工大学在学生校园生活的管理理念和制度进行了介绍。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南洋理工大学对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学生在住宿、生活、以及相互之间的融合与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将学生视为“共同的拥有者、共同的创造者和共同的推行者”,从管理制度上,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活动,进行不同学科和不同背景的相互融合与交流,同时从硬件、财务、医疗、心理辅导、文体活动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强大的支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校园内的The Hive就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集中体现,该中心集学习、交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所有的教室均为新型智慧课堂,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智能、温馨的交互式学习空间。南洋理工大学校区总体规划格局为:打造一个设备完善的迷你校城,满足新一代的办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设定校园实体规划与发展方向。从规划格局中可以看出南大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都以为学生的提供更开放的学习空间和更优越的学习条件为主要任务,提供充分的资源与设施,营造舒适、智能的学习氛围。
在能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新加坡的教室温度也通常设计在18度。据介绍,18度的温度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温度,学生不易于打瞌睡,带外套上课是必须的。还有教室的设计、课桌的设计都是按照学习者的习惯进行设计的,这些细节充分反映了从“学习的科学”到“科学的学习”的重要性。
六、南洋理工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的启示
虽然中国与新加坡的国情不同,但中新两国共建共同命运体的战略使得中国与新加坡互相学习具有强大优势。在文化方面,中新两国存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儒家文化是两国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共识;在语言方面,新加坡的华语是继英语之后在新加坡第二广泛使用的语言。新加坡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发展模式可以互相借鉴。中国高校应该认真学习借鉴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探索以及实践经验,将其优势本土化发展,为我所用。南洋理工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对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明确发展目标。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发展神速的年轻大学,自1991年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后,以国际顶尖名校为发展目标,以国际化为发展主轴,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的沟通与交流,吸引世界知名大学与其合作办学,招揽国际知名学者和优秀学生到新加坡授课学习,深化与国际顶尖公司的平台建设,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南洋理工大学成为世界第一大工程科学院,2017年10月16日,QS 2018亚洲大学排名榜中南洋理工大学名列亚洲第一。中国的高校发展应该借鉴南洋理工大学的发展战略,高标准制定国际化发展目标,与国际接轨,将自身定位在国际高校中的较高水平,同时辅之以国际化的教学模式、科研发展、行政管理、教研队伍、学生来源、课程体系等,全方位、系统化打造国际发展战略,让更多中国高校跻身世界名校行列。
第二,制定人才战略。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评估是世界一流高校发展的根基。南洋理工大学共有33500余名来自90多个国际学生,800余名来自69个国家的国际教职员,不同国家的风土民情、不同教育文化背景、不同国家高校学生领导,跨国际人脉关系培养了学生敏锐的国际嗅觉和跨国界的领导能力,强化了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视野与能力,形成良好的国际化校园氛围。中国的高校要提高国际化水平就应该制定国际化人才发展战略,通过国际化的招聘和待遇大量引进世界最优秀的科研人才,建设高素质的教研队伍和学生群体,提升科研成果。另外,中国高校要加强与世界知名大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共享课程、合办项目、学术交流、交换生计划、行业实习等多种途径,培养优秀人才。
第三,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学术的发展更要注重创新精神。新加坡是一个创新大国,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制度上都给予创新性科研项目大力支持。南洋理工大学在学术发展上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以人工智能为例,人工智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产物,它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有理性思考和行为的系统。南洋理工大学理学院对人工智能进行专门研究,研究人工智能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以此推动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另外,南洋理工大学的跨学科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也是学术创新的重要表现。中国高校的教育要以创新为发展源动力,站在时代前沿,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第四,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南洋理工大学下一个五年的研究主题为地球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Earth)、亚洲全球化(Global Asia)、安全社区(SecureCommunity)、健康社会(Healthy Society)、未来学习(Future Learning)。中国高校的科研要制定长远发展战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保证科研发展的前瞻性和时代性。同时,中国高校要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不断评估自身国际化发展水平,检验发展的成效,保证发展方向正确。
说明|该文收录于陈潭著《治理的逻辑:公共生活的话语指向与行动策略》(人民出版社2020年即将出版)
相关链接
珠江会讲||第1期:疫情之下的学术张望
珠江会讲||第2期:疫情之下的经济展望
珠江会讲||第3期:疫情之下的乡村图景珠江会讲||第4期:疫情之下的围城记忆
珠江会讲||第5期:疫情之下的青年言说
珠江会讲||第6期: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
珠江会讲||第7期:疫情之下的智慧防控
珠江会讲||第8期:疫情之下的大国九问
珠江会讲||第9期: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珠江会讲||第10期:疫情之下的化危为机
珠江会讲||第11期:疫情之下的纽约观察
珠江会讲||第12期:疫情之下的田园网课
珠江会讲||第13期:疫情之下的舆情治理
珠江会讲||第14期:疫情之下的北京观察
珠江会讲||第15期:疫情之下的国际合作
珠江会讲||第16期:疫情之下的生涯重塑
珠江会讲||第17期:疫情之下的心理防护
珠江会讲||第18期:疫情之下的全球治理
珠江会讲||第19期:疫情之下的瑞典观察
珠江会讲||第20期:疫情之下的韩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1期:疫情之下的罗马观察
珠江会讲||第22期:疫情之下的美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3期:疫情之下的狮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4期:疫情之下的英伦观察珠江会讲||第25期:疫情之下的加州观察
珠江会讲||第26期:疫情之下的澳洲观察
珠江会讲||第27期:疫情之下的雪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8期:疫情之下的社工行动
珠江会讲||第29期:疫情之下的志愿行动珠江会讲||第30期:疫情之下的社区行动珠江会讲||第31期:疫情之下的弱势关怀珠江会讲||第32期:疫情之下的北美观察
珠江会讲||第33期:疫情之下的印度观察
珠江会讲||第34期:疫情之下的瑞士观察
珠江会讲||第35期:疫情之下的伊朗观察
珠江会讲||第36期:疫情之下的日本观察
珠江会讲||第37期:疫情之下的德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38期:疫情之下的荷兰观察
《南方治理评论》稿约
《南方治理评论》始创于2013年,CNKI来源集刊,原名《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由广州大学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和广州市智慧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连续性学术辑刊。
《南方治理评论》秉持“培育公共精神,直面转型中国,诠释社会热点,扩展学术深度,贴近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治理”,追求“本土化、专业化、个性化、国际化”,崇尚原创研究、微观研究和深度研究的学术精神,试图在中国繁杂的地方语境下运用本土话语体系着力解读地方性知识和日常性逻辑。
《南方治理评论》认为,作为以学术为毕生事业的研究者来说,我们应该告别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玄虚的致思方式,以关注现实、关怀民生的学术伦理和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学术精神立足公共生活、直面中国现实问题,从而确立中国地方治理本土化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旨趣和学术路向。
《南方治理评论》主要设置有“学术一线”、“数字治理”、“健康治理”、“灾害治理”、“南国讲堂”、“伶仃书评”、“回归访谈”等栏目。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12室
邮政编码:510006
办公电话:020-39366779
投稿邮箱:gdgzpar@163.com
投稿网站:http://iedol.ssap.cm.cn/(选择“社会政法”)
投稿体例:https://pan.wps.cn/l/srr2hdj
《南方治理评论》第7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6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5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4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3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2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1辑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始创于2019年,在广州市智慧治理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吸纳海内外学术团队和学术资源整合而成。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珠三角政府治理、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治理、珠江流域生态治理、泛珠三角健康治理、南中国海安全治理等五大方面,致力于建设成为“经世致用、咨政育人”的地方高校特色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