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边评论||谢治菊:以协同治理推进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

南方治理 2024-06-27



以协同治理推进

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


谢治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与此同时,西部民族地区区位优势相对薄弱、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凸显,这使当地的脱贫工作极为艰难复杂,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在此背景下,东西部扶贫协作成为加速西部民族地区脱贫进程、缩小与东部发展差距的重要战略。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民族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稳定脱贫和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而稳定脱贫和持续发展有效机制建立的关键则在于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然而,受体制机制、政府政策、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理念、人才、资金和项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因此需要激发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合力,从教育这一基础性要素入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正因如此,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的“教育帮扶”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准确表达东西部扶贫协作下的教育帮扶,我们将其称为“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

      目前,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主要方式是“组团式”教育帮扶,意指由对口支援省(区、市)和省内中心城市及有关部门单位,按需组团选派优秀管理人员、支教队伍、培训团队,专门针对民族地区一个贫困县或一所薄弱学校开展的教育对口支援新模式。如广州对口帮扶的贵州黔南州与毕节市,已有814所学校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具有高度的政治全局性,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助推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目前,职业教育是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重点领域,在管理重塑、师资培养、学生发展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从目前运行比较成熟的“滇西模式”“喀什模式”“贵州模式”来看,仍然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协作机制不健全、协作关系待理顺、实际需求不能有效满足、软件建设待提升等问题。究其深层原因,是信息不完全、认识局限性带来的有限理性,使目标受众难以正确认知该项目短期与长期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导致教育选择的偏误。   

      站在这个角度,虽然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所组建的帮扶团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但若不能在包容、协商、担当的基础上积极合作,仍然可能面临输血与造血、当前与长远、帮扶教育与教育帮扶等关系处理的困境。这就要求在东西部教育扶贫中推进协同治理,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考虑到国家对口帮扶战略重点地区具有跨省区或跨省市和多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例如,广州对口帮扶的贵州黔南州与毕节市、新疆疏附县、四川甘孜州、西藏波密县与林芝市、重庆巫山县,均为深度贫困或少数民族地区,故建议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应由国家层面来统筹,建立跨省区或跨省市间的教育协作机制;二是考虑到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对提升民族地区学生心理、语言、思维和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议从以“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为核心要义的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出发, 建构东部对西部的五层级教育帮扶体系,实现帮扶对象五层级认知的协同转变。三是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政策体系、监督机制和考核方式,实现教育帮扶理念、帮扶目标、帮扶内容和帮扶手段协同发展。具体来说,实现帮扶理念从单独、协作到合作的发展,帮扶目标从“输血”“造血”到“献血”的发展,帮扶内容从支教、培训到管理的发展,帮扶工具从经验到数据、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四是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教育帮扶大数据协作平台,提高帮扶的效率和效果,增强帮扶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公平性,提升帮扶管理的透明化、精细化和科学化。如此一来,对于对口帮扶省内外9个市县的广州市而言,项目和资金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事务流程复杂、监督难以及效率低等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毕竟,“共识机制、防篡改机制、共监管机制和可追溯机制”是区块链能够应用于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监管的四大核心机制。利用这四大核心机制,可以实现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数据、管理过程、工作记录的不可篡改与可追溯,真正达成协作过程的全程监管、智能监管与透明监管。



项目基金: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智库项目“面向区块链技术的相对贫困治理研究”(2020GZZK05)

(作者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南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作者:谢治菊

编辑:陈文杰

来源:广州日报2020-05-11理论版


▇ 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链接

《南国公共管理文库》系列作品陆续出版

《南国政治学人文库》系列作品陆续出版


珠江会讲
珠江会讲||第1期:疫情之下的学术张望
珠江会讲||第2期:疫情之下的经济展望
珠江会讲||第3期:疫情之下的乡村图景珠江会讲||第4期:疫情之下的围城记忆
珠江会讲||第5期:疫情之下的青年言说
珠江会讲||第6期: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
珠江会讲||第7期:疫情之下的智慧防控
珠江会讲||第8期:疫情之下的大国九问
珠江会讲||第9期: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珠江会讲||第10期:疫情之下的化危为机
珠江会讲||第11期:疫情之下的纽约观察
珠江会讲||第12期:疫情之下的田园网课
珠江会讲||第13期:疫情之下的舆情治理
珠江会讲||第14期:疫情之下的北京观察
珠江会讲||第15期:疫情之下的国际合作
珠江会讲||第16期:疫情之下的生涯重塑
珠江会讲||第17期:疫情之下的心理防护
珠江会讲||第18期:疫情之下的全球治理
珠江会讲||第19期:疫情之下的瑞典观察
珠江会讲||第20期:疫情之下的韩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1期:疫情之下的罗马观察
珠江会讲||第22期:疫情之下的美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3期:疫情之下的狮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4期:疫情之下的英伦观察珠江会讲||第25期:疫情之下的加州观察
珠江会讲||第26期:疫情之下的澳洲观察
珠江会讲||第27期:疫情之下的雪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8期:疫情之下的社工行动
珠江会讲||第29期:疫情之下的志愿行动珠江会讲||第30期:疫情之下的社区行动珠江会讲||第31期:疫情之下的弱势关怀珠江会讲||第32期:疫情之下的北美观察
珠江会讲||第33期:疫情之下的印度观察
珠江会讲||第34期:疫情之下的瑞士观察
珠江会讲||第35期:疫情之下的伊朗观察
珠江会讲||第36期:疫情之下的日本观察
珠江会讲||第37期:疫情之下的德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38期:疫情之下的荷兰观察
珠江会讲||第39期:疫情之下的俄国观察


阅读推荐
征稿启事||“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征稿启事||“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稿
征稿启事||“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
征稿启事||《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南边随笔||陈潭:变革时代的他者叙事
南边随笔||陈潭:伶仃洋边的时代阅读
南边随笔||陈潭:北回归线上的学术张望
南边随笔||陈潭:让服务运转起来
南边随笔||陈潭:互联网时代公共领域的意义追寻
南边随笔||陈潭:后现代批判、话语理论及其反思
南边评论||陈潭:强化制度治疫技术治疫全民治疫
南边评论||陈潭: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球意蕴与意义呈现
南边评论||陈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南洋经验
南边评论||陈潭:面向ICT时代的疫情治理革命
南边报告||黄鑫:粤港澳大湾区疫情防控前期报告
全球治理||于洪君:靠“家里蹲”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南边评论||易富贤:人口与老龄化视角下的各国抗疫
南边评论||何瑞豪:彰显疫情治理的中国力量
南边评论||何瑞豪:传递疫情治理的中国温度
资治一鉴||中国影像方志:湖南常宁
资治一鉴||帝国生物战:瘟疫肆虐两千年
健康治理||后半生:选择正确的生活打开方式


《南方治理评论》稿约


《南方治理评论》始创于2013年,CNKI来源集刊,原名《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由广州大学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和广州市智慧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连续性学术辑刊。

《南方治理评论》秉持“培育公共精神,直面转型中国,诠释社会热点,扩展学术深度,贴近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治理”,追求“本土化、专业化、个性化、国际化”,崇尚原创研究、微观研究和深度研究的学术精神,试图在中国繁杂的地方语境下运用本土话语体系着力解读地方性知识和日常性逻辑。

《南方治理评论》认为,作为以学术为毕生事业的研究者来说,我们应该告别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玄虚的致思方式,以关注现实、关怀民生的学术伦理和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学术精神立足公共生活、直面中国现实问题,从而确立中国地方治理本土化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旨趣和学术路向。

《南方治理评论》主要设置有“学术一线”、“数字治理”、“健康治理”、“灾害治理”、“南国讲堂”、“伶仃书评”、“回归访谈”等栏目。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12室

邮政编码:510006

办公电话:020-39366779

投稿邮箱:gdgzpar@163.com

投稿网站:http://iedol.ssap.cm.cn/(选择“社会政法”)

投稿体例:https://pan.wps.cn/l/srr2hdj


《南方治理评论》第7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6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5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4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3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2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1辑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始创于2019年,在广州市智慧治理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吸纳海内外学术团队和学术资源整合而成。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珠三角政府治理、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治理、珠江流域生态治理、泛珠三角健康治理、南中国海安全治理等五大方面,致力于建设成为“经世致用、咨政育人”的地方高校特色智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