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研究》2021年总目录(附部分文章链接)
从“古雅”到“美丽之心”
——王国维学术转向的审美启蒙旨趣
冯庆
《唐诗三百首》的“软硬伤”及其成因
李定广
《狮子吼月刊》与大后方抗战文化建设
谭桂林
琐细的纪念与谨严的整合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编订过程考
杨华丽
艺术的拓扑像似性
赵毅衡
《历代词人考略》的体例、性质及词史观念
——兼谈况周颐回归北宋“清疏”风格之问题
倪春军
探寻“与传统有关”的“现代化”
——朱自清的中国现代新诗论
李怡
“新的抒情”与现代主义
——重识穆旦的新诗写作
陈太胜
学理之争抑或时代精神之争
——评拜泽尔《狄奥提玛的孩子们——从莱布尼茨到莱辛的德国审美理性主义》
张红军
“艺术与真实:第一届艺术学理论前沿论坛”综述
程万里
从利害到兴趣:论夏夫兹博里和康德的审美无利害观念
卢春红
康德美学中自由游戏与美感的关系
——兼论鉴赏判断的反思结构
薛霜雨
“基于感性的”:从彻底单义论重译康德ästhetisch
陈辰
“局中门外汉”:晚清海外诗的身份意识
沙红兵
探寻与创造
——论韩少功与乡村文化的复杂关系
贺仲明
目连入戏图像生成路径探赜
喻忠杰
祁彪佳尺牍中的戏曲创作观
张诗洋
都城文化和古代文学研究的多维透视与立体建构
—— “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余丹
本雅明的巴洛克:“物-意义”的视角
阴志科
“后当代艺术”:重回真实的三种理论路径及其问题
董丽慧
弘治诗唱和与明代文学复古的早期形态
孙学堂
漫游、私学与《文选》传播
——论乡贡对唐前期文学生态的影响
钟志辉
诗剧形式与异端主题
——论穆旦对拜伦的创造性偏离
王东东
魔幻、“凡派亚”文化与类型/性别之争:《盘丝洞》与中国“喧嚣的20世纪20年代”
形象的旅行
——评W. J. T. 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陈永国
争胜与对话:石涛对苏轼诗歌的视觉阐释
——以《东坡诗意图册》为中心
陈琳琳
情感实践、主体转换与社会重造
——情感政治视野下的解放区文艺研究
路杨 孙晓忠 程凯 周邓燕
新诗入乐与诗乐关系的现代重构
金婷婷
吴全节像、赞与元代文学的新认识
吴光正
戏曲文物志书编纂方法刍议
——评《中国戏曲文物志·舞台题记卷》
曹广华 范春义
“写意雕塑与中国文化——全国雕塑艺术理论学术研讨”综述
朱剑
读者与作者的“竞争”
——论晚唐五代杜牧形象的生成
洪越
“为宋人寿”:李彦章与嘉、道年间宋诗风的流衍
谢海林
逍遥于抒情与叙事之间
——林顺夫教授访谈录
乔玉钰
“讴”与中国戏曲声腔之演进
王馗
汉乐府《薤露》本事及演变考论
冷卫国 董方伯
魏晋人物品藻的观看之道与传统视觉艺术精神
余开亮
通中可分的中国传统治学模式
罗志田
文学史研究的“空间维度”
朱万曙
“十七年”电影中的“英雄母亲”与“家国”议题
李玥阳
重申“旧法”还是另造“新法”?
——论抗战时期木兰从军故事的电影、话剧、桂剧改编
罗雅琳
再现与重塑:中印艺术与建筑研究的反思
——“第一届全球艺术史海外研修项目总结暨中印艺术与建筑研讨会”综述
贾维维
英语美学的历史谱系
周宪
态度论、经验论还是趣味论?
——乔治·迪基对“何谓审美”问题的探索
黄应全
审美想象力的伦理限度
——当代英美美学中的三种立场及其批判
韩存远
先秦礼乐文化与《诗大序》“诗言志”再阐释
刘茜
梁章钜的试律诗理论
彭国忠
1964:“我们知道的比莎士比亚少?”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
洪子诚
永恒的在场
——但丁《神曲》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多元接受路径
周施廷
朝向“历史”与“文学”的学术探求
——赵园研究员访谈录
程凯
艺术的影子:阿尔托与复象问题
尉光吉
论剧场中历史叙事的多重时间性
——以韦尔南和维达尔-纳凯的悲剧理论为中心
王曦
扎塘寺壁画法华图像与11—14世纪中国多民族艺术史的重构
——文殊弥勒、释迦文殊与藏汉佛教义理的图像形成史
谢继胜
渐慕华风与形制重构:14世纪以来汉藏结合式佛堂建筑的文化图景
魏文
“世界的散文”或“散文的世界”
——梅洛-庞蒂论语言的文学使用
杨大春
影像的叛逆:柏拉图与法国当代影像哲学
董树宝
论康德审美情感的意向性
周黄正蜜
论周必大的“士大夫文统”观
马东瑶
符号与声音:明代的文章圈点法和阅读法
龚宗杰
20世纪20年代中期郭沫若的社会转向研究
刘奎
从鲁迅到殷夫:两代革命青年精神史中的裴多菲
吴丹鸿
数字滤镜:视觉风格的算法化及其后果
秦兰珺
降噪世界中的耳语:ASMR亚文化与大众文化中的声音转向
赵柔柔
《四体书势》中的“体”“势”与晋唐书法艺术观念之生成
陈志平
黄庭坚与北宋后期的金石鉴藏世界
陈文波
何谓剧场性:一种元理论的考察
——与王音洁《复象与镜像——当代剧场与影像创作的流动图景》对话
汤拥华
“艺术与时间:第二届艺术学理论前沿论坛”综述
姚瑶
郭汉城同志在京逝世
往期目录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中外
文学艺术史论、批评。
欢迎相关学科研究者,
特别是青年学者投稿。
文艺研究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