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王骥:乡村造纸厂,知青读书的小“淘宝”

王骥 新三届 2021-01-28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王骥,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4年调回北京。上过学,当过运动员,做过医生、教练员;国家拳击队教练兼医务监督,奥运会医务仲裁,国际拳联技术代表,亚洲拳联医学委员会主席。1994年到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担任编导、节目统筹等工作,已退休。

原题
村里的造纸厂
知青的书库



作者:王骥


文革期间,我在陕北富县插队,在我插队的日子里,我们那个隐藏在山沟里的小山村——史家岔村破天荒地建了一个“造纸厂”,这样的村办造纸厂,当年在全富县绝无仅有,在整个延安地区可能也是唯一的。


当时,全国有史以来自上而下、规模最大的批判“资产阶级及党内代理人”的运动如火如荼,农民正当的农产品交易和个人商业行为一律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了反修防修,警惕资本主义复辟,天天宣传割资本主义尾巴,全国各地几乎把资本主义的尾巴都割干净了,别说尾巴了,连屁股上的肉都挖了。因此,那个年月农民生活很穷,延安的农民也不例外,他们手里没钱,真没钱,连买灯油、买盐的钱都是东拼西凑的。


缺油少盐的日子对村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可是村党支部就犯难了,不吃盐或少吃盐干活就没劲,特别是受苦的活计(当地话,繁重农活),整上两袋烟的功夫,小腿肚子就抽筋,必然影响农业学大寨。没钱买煤油,天黑以后就不能在灯下学毛选,影响斗私批修啊。那时候还真有一首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老两口学毛选》,唱出了“革命群众带着问题学毛选、立竿见影收效快”的精神面貌。歌词大致是这样的:


(女):老头子,哎。
(男):老婆子,哎。
(男女声齐唱):咱们炕上学毛选啊。  
(女):咱们学哪篇呐?
(男):咱们学这篇啊,你看沾不沾?  
(女):为什么学这篇?  
(男):咱们的二小子他干活有点懒,可你很少给他提个意见,《反对自由主义》咱们来细钻研,家庭里的思想斗争,今后咱要开展。
(女):这一篇,说到了咱心坎,自由主义危害真不浅呐,今后我可不再犯。

……


这灯油多重要啊!直接影响到贫下中农学习毛选,是大事呀!没灯油,黑灯瞎火的,在炕上学不了毛选,只能干别的事了……那年月还没有计划生育这档事呢,在土炕上多给咱革命队伍添三、五个红小兵,就权当是为革命做贡献吧。


史家岔村党支部书记李兴奎,在村里算是老党员、老革命了,总想让乡亲们日子过得好一点,手里有点现钱,起码能买得起煤油和咸盐呀。可这深山沟里没有生财之路,就是有生财之道,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干呀!于是他悄悄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出主意,想办法,既要走社会主义路,还要让乡亲们买得起咸盐、煤油。


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党支部最终采纳了村里一位叫刘学亮的老共产党员的提议,在村里办一个造纸厂,因为我们村在川道里,种植水稻,村里每年有大量的闲置稻草可以用来做造纸的原料。


当时富县没有造纸厂,可能延安也没有用稻草作原料的造纸厂,日常用纸都是从外地运来的。那年月没有集装箱,也不通铁路,火车只能开到铜川,从一节节货车厢搬出一捆捆、一箱箱的各种纸张,再搬上解放牌卡车,这卡车在颠簸的盘山公路走上一天,才能运到富县,运到延安。


那年月,缺少纸张确实不方便,上级布置的政治宣传标语必须要贴在墙上,纸不够用,大家伙儿不得不用白灰水直接将最高指示和政治口号写在墙上。革命群众写大批判发言稿要用纸;被清理对象写交代材料要用纸;供销社卖饼干、点心,包装要用纸;贫下中农们断粮了,向生产队借粮食,打借条要用纸;就是出门要饭,队上出个外出讨饭证明也要用纸。更别说小学生写大字、抄领袖语录都要用纸,上图画课画红太阳照亮宝塔山,还要用纸……


我们队知青用的大便纸都是从北京寄来的,虽说广大贫下中农大便后舍不得用纸擦,也买不到纸,都以土坷垃或玉米杆做代用品,可是中、青年妇女到月头上也得用纸呀。当地女子和婆姨们都是用破旧的不能再穿的衣服缝制成小布袋,里面装上梁峁上的黄土,用绳子捆在两腿之间私处,全靠小布袋里的黄土吸收经血。有时学大寨下大力气干农活时,一不小心裤裆内外都有血,最可怕的是捆绑小布袋的绳子脱落或突然断开,那婆姨立刻用草帽遮住脸,朝着自家窑洞,头都不抬一通疯跑……


办个造纸厂不仅有利于国家,造福于一方百姓,同时能为咱村的乡亲们增加点收入,特别是让每年水稻收割后大量堆积的稻草也有用武之地,缺少纸张给乡亲们带来的种种尴尬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提议办造纸厂的刘学亮住在我们村南边,他是老党员,有文化、有谋略,绝非一般的农民。他个子不高,四十多岁,有一点秃顶,说起话来总是笑呵呵的,普通话讲得好,很健谈,语言还挺幽默。老刘是我们知青点的常客,看我们知青日子过得恓惶,有时给我们送点好吃的。他儿子当时在县里读中学,假期也来我们知青点玩耍,看我们知青打篮球,有时也跟着一起打球。那一家人都是实在人。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坏人和坏人的联合,祸国殃民;好人和好人的结合,造福百姓。


1970年,也就是我们下乡插队的第二年,这一年5月份,村里来了北京支援延安地区建设的驻队干部韩玉祥,5月24日到县里,25日进村,很短的时间内,就融入我们知青和全村社员的劳动、生活中。


村里的乡亲们和我们知青都认可他是个好人、好干部,他每天和大家一起劳动,自己交钱和粮票,轮流在乡亲们家里吃派饭,晚上和老书记李兴奎讨论村里的工作,谈到办造纸厂,他们一拍即合。


我们全体知青也都拥护村党支部的决议,一切工作都在悄悄地进行着。为了给造纸厂储备最重要的原料黄麻,村里利用山沟坡地偷偷地扩大了黄麻的种植面积。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公社得知我们村扩大了黄麻种植,准备用于造纸,要派人来村里调查。为了应付上级的调查,我们主动出击,在北京干部老韩的建议下,村里写了一份申办造纸厂的书面报告送交到公社。


分配在牛武人民公社各大队的北京支援延安建设干部(以下简称支延干部),每个月要到公社集中学习一次。利用集中学习的机会,我们村的北京干部老韩带上创办造纸厂的申请信来到了公社,先找到北京支延干部组长老杨,把那份申请交给了他,并反复介绍了村中的情况。


老杨常驻牛武,负责全公社知青管理工作,行政职务相当于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或者是党委的副书记。听说史家岔要办造纸厂,老杨表示很为难,他说:“现在全国都在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你们在村里搞一个造纸厂,这不是要搞资本主义复辟吗?” 老韩在组长老杨那里碰了一笔鼻子灰。


北京市革委会派到延安的支延干部1214名,分到我们牛武公社11位,十男一女,除了老韩是北京市海淀区的干部,其他全部都是来自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的干部和警察,论觉悟没有比他们更高的,刚一来时,在他们眼里我们知青不少人都是不安定因素、扰乱社会秩序的危险分子,这时把一项冲破思想桎梏,打破生产规划,为老百姓谋利益的事看作是“顶风作案”,开资本主义倒车,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禁不住每月都有一次北京干部集中学习,每次老韩都提这事儿,申请办造纸厂的理由一次比一次更充实。本来第一次的稿子就是知青帮助老韩一起群策群力写出来的,特别是开头那些伟大领袖说过的关心群众生活的最高指示,都是我们知青精心挑选的,应该很有说服力,但不知为什么每次都遭到了回绝。


大风刮走了春天,雨水送走了夏天,南飞的大雁带走了金色的秋天,转眼又是大雪覆盖的冬天,一年就这样过去了。每次北京干部开会的时候,老韩总是找机会跟老杨谈咱们村这造纸厂的事儿,渐渐地,老杨和老韩也就越来越熟悉了,虽然以前二人长期在北京工作从未谋面,但现在毕竟都是从北京来支延的干部,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史家岔村办造纸厂,第一不用国家投钱,第二可以把每年废弃的稻草充分利用起来,变废为宝,第三解决牛武地区长期缺少纸张的问题,第四为生产队增加收入……”在一次集中学习时,老韩又提起办造纸厂的事,理由越来越具体了。“要是把造纸厂建起来,全公社各村都跟着沾光,抄写毛主席语录就有纸啦。语录写在墙上、写在黄土的窑洞边儿,一下雨就被雨水冲走了,那不是对咱们领袖不够尊敬吗?再说,这学生写字画画不用在地上啦,老百姓大便用纸也解决了。”


我们村北京支援延安干部韩玉祥


老杨听后沉默了片刻,说道:“没来延安之前真不知道这地方这么落后,老百姓这么穷,日子过得这么苦。”


参加学习的其他干部也七嘴八舌地跟老杨说造纸厂这事,建议他先跟公社当地的干部说一说,“他们不会驳你的面子……”支延干部是从北京来的,是党中央派来的,带着伟大领袖最高指示来的人,这就是“钦差”呀。因此,北京干部的建议,在公社还是有影响的。请老杨出面斡旋,我们村办造纸厂的事确实难为他了。


过了年,老杨和公社的几位领导聊了聊,把我们村写的那份申请也给他们看了。再加上我们队的书记李兴奎也经常往公社跑,汇报、沟通,争取领导的支持。


老书记李兴奎参加过延安保卫战,见过彭德怀司令员和贺龙师长,资历比这些公社干部们都深,公社干部也很尊重他。最后,老杨和公社领导干部做了一个没有文字记录的决议:“史家岔造纸厂先办着,办办试试。公社一级领导装作不知道就完了,暂时不要让县里知道。办好了以后,再汇报。万一县里领导知道了,咱们再下去查。同时,要动用在县里负责全县知青工作的北京干部(相当于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择机向县里的领导通风,打好预防针,不要让人轻易地来毁掉造纸厂。”


就这样,老书记李兴奎和北京干部老韩多次步行往返公社和县里,最终得到公社以及县领导的默许,牛武人民公社的供销社也同意收购史家岔村生产的全部纸张。


造纸厂的创办,看上去像是一场下级欺瞒上级的“阴谋活动”,实则是在各级领导的关注下,悄悄地走一条破解农村经济发展难题的改革创新之路。


刘学亮在年轻时学过造纸,他掌握的造纸术就是沿袭蔡伦的中国传统造纸方法。老刘这人,用今天的时髦词汇就是“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大工匠”。村里派他外出用公积金买来了造纸用的竹帘、篦子、切刀等工具,史家岔村造纸厂静悄悄地开始生产了。也就是说史家岔村党支部顶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风险,带领全村乡亲们为了灯油、咸盐,偷偷开始“致富”,算起来,要早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包产到户”整整七年。


造纸厂规模不大,就安在刘学亮家里,一进院子有个石头的大碾子和碾盘,用来把所有造纸原料碾碎,有个木墩子是专门用刀斧剁碎乱麻用的,还有一个大水池子,所有原料要先在这里浸泡。


老刘腾出了一间房当作车间,这车间里用洋灰砌了两个水池子,一大一小,大池子五尺长,四尺半宽,三尺多深,是泡制细纸浆用的,小池子三尺见方,是捞纸用的。在整个造纸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知青都积极参与,希望能学到一些造纸的技术,成为“造纸工人”。万一哪天北京燕京造纸厂来延安地区招工,说不定先招有技术的知青呢?


在富县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在牛武有三厂一矿,即牛武电厂、牛武水泥厂、牛武化肥厂和牛武煤矿。我们史家岔村的人总是说“四厂一矿”,即牛武电厂、水泥厂、化肥厂、史家岔村造纸厂和牛武煤矿。电厂、水泥厂、化肥厂是北京市对口支援延安的五小企业,是周恩来总理批准的,唯有这造纸厂没有国家一分钱投资。


当年史家岔村造纸厂是这四厂一矿中最红火的,生产出来的纸供不应求,县里其他公社的供销社也来联系订货,无奈产量有限,也不敢扩大生产,害怕给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所以只能供应牛武地区。造纸厂生产的纸,其实只有一个品种——麻纸;一样规格,每张纸长宽都是一尺二寸,呈正方形;一种颜色,灰白中呈现着淡黄色,就是原材料植物天然本色。但纸的质量是真好,有韧性、薄厚均匀,牛武供销社收购价是一分钱一张,出售是两分钱一张。


自从造纸厂投产那天起,我们知青见到刘学亮就不再称呼他老刘,而改口叫“刘厂长”了。


史家岔村造纸厂厂长刘学亮


造纸厂在规模上和牛武那三厂一矿根本不能比,这刘厂长实际是个光杆司令,手下不要说工程师、技术员了,连个正式工人都没有,所有的技术活都是他一个人干,队上派年轻人给他打个下手。


我们知青也轮流去造纸厂上班,和在庄稼地里干活一样,干一天活队上给记10个工分。刘厂长很想把造纸的技术教给我们知青,我们常去他那里参加劳动,也都试着干过各种与造纸有关的技术活,最难干的是捞纸,一般人真干不了。一是技术太难学,二是太苦,三是太累。干上一天捞纸,腰背酸痛、两腿发麻、双手皮肤被水泡的发白、肿胀……这老刘,刘厂长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嫌脏,为了办好村里的造纸厂真豁出命去了。


有一个活是我们知青都愿意干,都抢着去干的,那就是去县城收购废纸。


隔上十天半个月,刘厂长要赶着我们村自制的四轮大马车去县城拉一趟废纸,我们知青跟着一起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逛县城,而是想在第一时间从回收的肮脏废纸堆中发现可以阅读的文字资料,让我们这些被剥夺受教育权利的人,从垃圾堆中、从废纸中获得有限的知识。


饥饿的年代,能充饥的食物就是美食,有文字的东西就可以阅读。在我们回收的废纸中,只要稍微挑捡一下,就能找到散落的小说片段、废旧的课本,各类杂志和小人书的篇页。记得在残缺不全的各类小说中,发现过矛盾的《子夜》、柳青的《创业史》、艾芜的《百炼成钢》和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还有孙吴记叙战争史实的报告文学《临汾旅》,以及杨朔为抗美援朝而创作的《洗兵马》等。


1959年出版的杨朔写的小说《洗兵马》


尽管这些零散的书页褶皱不平,上面有很多污渍,但在那个只能阅读领袖著作和语录,古今中外一切文学作品都被认作是“封资修毒草”的年代,也实属难得,让我们爱不释手,争相阅读。这些被撕掉了封面的图书,我们知青和村里的小青年给它们冠了一个名字,统一称作“没皮没脸的书”。


有时候捡回来的书页少,等不及互相传阅,书中精彩之处,我们就请一个人朗读,大家共同欣赏。有一次朗读《子夜》,读到吴老太爷初入上海,被上海女人裸露的白臂和大腿刺激到昏厥的段落,书中对女性丰腴体态的描写,加上朗读者绘声绘色的语调,让进入青春期初心萌动的我们听得是如醉如痴。脸红耳热之时,突然,不知道是谁高声道了一句:“淫,乃万恶之首!”几秒钟的静谧之后,“哈哈哈哈……”大家伙儿的一阵狂笑,算是我们给自已解嘲了。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这一句“万恶淫之首”,也是告诫我们知青要洁身自好。


除了书刊散页,回收的废纸中还有各级革命委员会的通知、公审反革命的布告,以及被审查人员的交代材料。我们男知青最感兴趣的是犯有生活作风问题的人写的交代材料,一旦被我们发现,就会保存好,之后在男生宿舍里宣读……百无聊赖之际,无趣的文字,也能聊解无书可读的焦渴。


偶尔运气好,在一大马车的废纸中找出一两本县里学校或图书馆处理的世界名著,那就是饕餮大餐,真的满足了我们一时的精神需求,填补了大脑中的空白。


有一次,我在回收的废纸堆中发现了一本完整的世界名著,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主要代表作《嘉尔曼(CARMEN)》,书虽然很破旧,但书的内容一个字不少,就连标点符号,也不缺一个。对于我,不吝是上天的馈赠,让我欣喜若狂。轻轻地抖掉书上的尘土,再用干净的布小心擦去封面和封底上的污渍,我迫不及待地在油灯下专心读起来。

  

梅里美《嘉尔曼》,右为1962年版


来陕北插队前,我和爱读书的同学们一样,曾多次跳窗进入被封闭了的学校图书馆“借书”,借阅了一些中外名著,在书库里就是没有发现《嘉尔曼》这本书,可能是被其他同学先我一步“借”走了。这本书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改革开放后,每一次中央歌剧院演出《卡门》,我都是最忠实的观众。出差去欧洲、美洲,总是希望行程安排在歌剧演出季,盼望能在不同的国家,看上一场不同风格的歌剧《卡门》……当然,这是后话。当年那些废纸中的美好文字和精彩文章,充填着我们的大脑,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废纸堆似乎也成为了我们获取精神食粮的知识源泉。


收回来的废纸一般都很脏,特别是有一些不能造纸的废物掺杂其中。比如印刷用过的蜡纸,就是文革中印刷传单、中央领导和首长讲话用的手推滚轮式印刷机用过的蜡纸,上面全是黑色油墨,必须提前挑出来直接放入灶口中烧掉,否则会污染所有纸浆。


废纸拉回来后要先装在一个用麻绳编织的大网子里,用水反复清洗、晾干、晒透,放到碾子上碾压,直到碾碎后再放到清水里泡,同时还要添入剁碎、碾碎的麻、旧棉絮和稻草等物一起制作纸浆。前后经过剁、砸、碾、压、捣浆、掏浆……十几道工序,造好的纸不仅柔软,还有韧性,也是咱陕北一绝!


多亏老刘家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便于清洗废纸,不然挑水就得累坏他。家里的几个泡纸浆的水池子,夏天招蚊子,冬天捞纸的池子水面上一层薄冰,手一伸到池子里,乍冷冰手,一直从十个手指头凉到后背,真不知道老刘那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为了全村人能点上煤油灯、吃上咸盐,老刘真是拼尽了全力。


村里不下地的婆姨和小女子们都抢着来晒纸,她们把一摞一摞脱过水,还是潮湿的纸贴在自家墙上,晒干后码放整齐,交回造纸厂,队上就给记工分。只要是晴天,我们知青点的房子四周也贴满了正在晾晒的麻纸,远远看去,就像是纸糊的魔幻小屋,还真有点格林童话的味道。 


我1974年7月离开史家岔村调回北京,那时老刘的造纸手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史家岔村造纸厂生产的纸已经由富县土产公司负责收购,批发给全县供销社销售,全富县的学生写大字都用史家岔生产的麻纸了。村里乡亲们的收入提高了,造纸厂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史家岔村缺油少盐的日子成为了历史,就连孩子们上学也有钱买课本和铅笔了,蹲在地上,用树枝在黄土地上写语录、画红太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1976年年底,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有一个字词发生了变化,就是文革的“文”字,逐渐演变成了改革的“改”字。一字之变,史家岔村的造纸厂也从“偷偷摸摸”变成了“明目张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全村乡亲们都跟着造纸厂受益。


1982年12月中共富县党委、富县人民政府给史家岔村造纸厂的刘学亮厂长颁发了“创人均千元户”奖状,老书记李兴奎和老党员刘学亮都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晃快五十多年了,最近和一位文化部的同志聊天,才得知当年我们史家岔村刘学亮的这种手工造纸属于民族传统工艺,又叫“古法造纸”,确实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可惜老刘去世后,这项技艺在村里没有传承人了。


传统的造纸,网图


纸,记录了人类的历史;纸,传承了民族的文化;纸,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就是废纸堆里,也能淘宝!


史家岔村造纸厂——我们知青的书库。


王骥读本

煎饼与糊汤

村里那口老井

南泥湾吃野味险丧命

白衬衣革命时代的标配

师大二附中的疯狂年代

美国的红领巾男孩

贫协主席的山村婚礼

陕北高原上的打铁声

姥姥的黑胶唱片

不在北京吃涮羊肉?

我们村的月牙树

村里死了一头牛

天上掉下一个大猪脸

双手托着好喜欢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陕北知青

景文:300里风雪回村路

杨春新:伪保长半夜偷了那根绳

杨春新:苦乐年华忆插队
成小秦:失学青年如何成“知识青年”?
成小秦:李家塬三孔窑,
我度过此生最艰难一年
刘顺林:我们差点“放闷棍”劫道
曹钦白:想你时点点滴滴在味蕾
庞沄:陕北女子线线的故事
庞沄:陕北插队老照片的整理与思考
庞沄:姐姐和我的青春祭
庞沄:铁生,你从未走远!
孙立哲:一个知青偶像的沉浮
孙立哲:生命烈焰,在压力中爆发
王骥:村里的那口老井与“四大硬”
王克明:对面山
疯女:一个北京知青的多舛人生

丁爱笛:北京娃娶了陕北羊倌的女儿

丁爱笛:同情到爱情,红兜肚是真情
丁爱笛:陈小悦和我的小故事
陈幼民:山里的话,撂在脚把把
陈幼民:陕北窑洞里的煤油灯
陈幼民:黄河东渡,那一年我没了家
陈幼民:陕北信天游引领穿越时空
邢仪:曾经走过黄土地
我与史铁生在陕北插队的日子
陶海粟:习近平在陕北七年知青岁月
陶海粟与习近平的一幅合影及其他
陶海粟:北京知青重返延川回馈乡亲
陶海粟:知青“青春无悔”辩

米鹤都:上山下乡运动的起源

王新华:一点苦难 一点光荣
沈永兰,她的生命定格在下乡第100天
义犬阿黄,一腔痴情等待知青们归来
蒋申松:陕北插队是最"接地气"岁月
顾晓阳:“窑洞”博士
李泽骏:从延安到北京跋涉五天之旅
吴乃华:馒头中的驴粪,漫漫回家路
吴乃华:在农村生病是要命的事
吴乃华:插队才知道屁股也可以做饭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