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发布 | 云南省国资国企改革巡礼

华彩 华彩国资透视 2022-08-06


2014年,云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发布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云南省的第一个改革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意见》明确了云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提出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产业和领域发展壮大,形成体现优势、发挥功能、配置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同时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要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全面突破和重要进展,形成国有资产国有企业发展新格局。


自此,云南省拉开了此轮浩浩荡荡的国资国企改革的序幕,也正是此次会议,奠定了此后五年云南省的改革基调。


2015年12月,云南省委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了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指导下,云南省国资国企改革也沿着“强监管、防流失、建特色、育素质、跟党走”的脉络不断向前。


据云南省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云南省国资委出资企业(含国有独资、控股、参股)主要经营指标稳步增长:资产总额22494.04亿元,同比增长9.91%;净资产6397.78亿元,同比增长17.72%。实现收入7256.37亿元,同比增长3.15%;实现利税422.51亿元,同比增长4.08%。截至2018年12月末,平均资产负债率(不含金融)为69.03%,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


一方面是总资产、净资产、实现收入和税利同比上升,另一方面是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这样的数据表明:当前云南省国有企业总体运行稳中向好,在此轮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期中考试”中成绩优良。


2018年11月下旬,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会,颁布《云南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构建“1+1+X”国资监管和国企发展新模式,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全面加快云南省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有道是“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云南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国资国企改革的先锋军!

“云南省有19家省属的国企,去年盈利的只有云南白药(000538)一家,而云南白药也不是盈利在生产环节,而是销售环节。云天化(600096)、云冶等都大面积亏损。”


这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倩2014年4月19日在昆明主持"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高峰论坛时开场白的一段话。


这些年来,云南省属国企在推动云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整体竞争力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和全国的国企一样,也累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伴随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国企深化改革”号角鸣响,云南国企改革将如何实现突破?


彼时云南国有企业存在股权单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粗放,法人治理结构和管控体系不够完善,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强,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比较沉重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当时面临的严峻外部经济形势下,这些矛盾和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国企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云南省属国企改革也随风而动。“企业已经到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时候,必须紧紧抓住改革的机遇,结合云南实际,进一步理顺体制、激活机制,通过深化改革汇集企业发展新的动力。“时任云南省国资委主任董华如是说。


云南国企改革五大顽疾


症状一:思想观念落后,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和把握不够,资本价值创造意识不强。企业创造的利润与资产、收入规模不匹配。


症状二: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仍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依靠资源能源消耗发展,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价格竞争,差异化发展优势不明显。


症状三:经营策略单一,主要靠向银行借贷维持发展,多渠道资本化融资不足。


症状四: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大企业病”严重,资源配置能力不强,协同发展效果不佳。


症状五: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不强,依然存在政企不分、政资部分,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边界不清等问题。


面对改革难题,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围绕中央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安排,云南省研究制定《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等“1+50”文件体系,国企改革攻坚战全面启动实施。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把稳增长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责任落实,深挖潜力、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


2017年4月,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在云南省国资委调研国资国企改革和党建工作时强调,要主动服务全省跨越式发展,坚决打好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陈豪就云南省属企业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包括:股权结构单一、机制不活,主业不突出、同质化竞争严重,国资监管不到位,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理念不新、开放意识不强等。并指出:


要着力破除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

按照“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的思路,加大“僵尸企业”出清力度,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


要聚焦主业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促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创新发展、提质增效。要引入多元化投资,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展国有企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要引入多元化投资

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展国有企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要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深化企业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内部机制等改革,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充分释放广大职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要创新和加强国资国企监管

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抓住关键,管好国有资产的宏观布局,建立健全业绩考核体系、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问责机制、改革容错纠错机制,提高监督效能。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

提高政治站位,扛起主体责任,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主动服务全省跨越式发展,坚决打好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

打造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开放合作

云南充分发掘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公司的潜力,通过大力投资基础建设、省外境外扩张、整合产业资源等系列举措为创新合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云南投资、云南城投、云南工投三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带动云南省经济升级、城市升级、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起来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一、五网建设强基础,打造全省发展地基


早在2015年,云南省就提出了集全省之力发展能源保障网、水网、路网、互联网和航空网(即“五网”),以五网建设带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期间,云南设立基础建设“3222”目标——州市通铁路、通高速、通航空,大县通高速,乡村通硬化路等,初步建立支撑跨越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今年5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将以一年为周期,包括22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其中,生态产业化工程包括大健康、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文化等方面,首批70个项目,投资872亿元。为进一步实现绿色福利、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推动展开清新空气工程、清澈水质工程、清洁土壤工程等首批共计70个项目的投资总额达923亿元。


在能源网方面,云南建设了保障能源供应使用安全网,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将显著增强西部澜沧江上游电能外送能力,并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动低碳经济发展。


在水网方面,耿马灌区配套工程包含了芒枕水库和耿马灌区控制性的连通工程——引水工程等,将彻底解决耿马县长期缺水问题,形成互通互联的水安全保障网。


在路网方面,弥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弥勒至楚雄高速公路试验段是云南省滇中城市大外环和广昆高速联络线的关键组成,也是连接黔、桂及通往东盟的交通枢纽。


在互联网方面,云南省制定“云上云”战略,云南省政府参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借以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基础的信息化发展布局。


二、省外布局扩版图,以长远姿态谋发展


云南积极对接全国高铁网络,实现昆明至广州、上海、北京高铁列车十小时交通圈。迈入“高铁时代”将显著增强云南与各区域的联动,实现成渝、黔中有机连接,健全沪滇对口帮扶合作机制,促进资本引进、通道连接、市场对接,助力云南全面深化长江经济带合作,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建设。同时,高铁“速度”将加速长江经济带与东南亚间的经济走廊的打造,促进市场共享和产业共兴,云南的桥头堡价值将得到倍增。


随着云南国内高铁线的开通,云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步伐越来越快,云南省属企业作为云南合作开发的排头兵,为云南合作开放做出了一系列表率。


2016年12月,云南能投集团在上海成立云能投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这是云南国企与省外企业中国华信合作的开始,构建了沪滇共赢的新桥梁。依靠双方区域区位和体制机制等优势,云南国企在带动云南园区经济、增进国际化合作发展等方面将更上一层楼,逐步加强云南国际化发展的区域竞争优势。


2015年以来,“以云南为中心向西南和全国扩展”成为云南城投鲜明的区域投资指南:2015年,云南城投集团持股北京房山项目比例达到90%,标志着其正式进入北京市场;2016年,云南城投连续收购银泰集团8个项目,表明云南城投的布局辐射至华东地区。这些举措基于公司区域战略定位和主营业务需求,优化了公司项目区域布局,推动了优质项目储备及项目规模的迅速壮大,增加了企业市场占有率。通过一系列收购,云南城投或可借助银泰商业运营团队及品牌影响,提升企业商业运营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2017年3月,昆明市大数据产业联盟和重庆市大数据产业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昆渝将共同建立大数据产业开放合作平台,实现产、研、学、政相结合,促进大数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带动两地大数据产业跨越式发展。此举十分契合大数据产业开放流通的发展需求,也为将来建设成熟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园奠定坚实基础。


三、海外合作走出去,世界一流展风貌


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重要契机,云南加速以昆明为中心的枢纽功能建设,形成连接东南亚、南亚国家首都和主要城市的三小时航空圈。很多国企结合发展需求,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走出去”,着手海外布局并取得了较大突破——云南水务在开拓东南亚市场方面尤为活跃,是云南省首个于香港联交所单独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近年来,云南水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Galaxy NewSpring Pte.Ltd.全部股权;先后在泰国和新加坡收购了PJT和Greentech Energy Solutions Pte.Ltd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设立PT Yunnan Water Utilities Indonesia公司。一系列动作使云南水务形成以泰国为主要市场,辐射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地区)的布局,实现了从省属国企到全球布局的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的蜕变。


2016年,云南省商务厅与以色列创新中心双方代表签署了《云南省商务厅与中国(云南)-以色列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开启了以色列和云南在科技、文化、创新、经济等方面合作交流的大门,对吸引以色列投资,促进云南省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开放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云南省积极参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推进深化与以色列、欧洲新材料企业的合作交流,并成立招商小组远赴欧洲开展招商推介会。多家德国公司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法兰克福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


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云南国有企业展示了独特的风采,云南建投是其中一家特别有“故事”的企业:


2009年,云南建投斥资10亿元成立云南海投。


2010年,云南海投和老挝政府成功签订《老挝首都万象综合开发项目谅解备忘录》。


2012年,云南建投与万象市政府顺利签署《关于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的协定》。


2016年,中老两国政府再次签署《中老联合声明》,明确声明“推动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7年2月,云南建投副总经理和云南海投总经理等人陪同云南省商务厅一行前往老挝万象国际商业旅游中心和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进行调研。


2017年3月,新加坡雅思柏建筑设计事务所和云南海投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针对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合作项目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的合作正式展开。


云南建投成功把握老挝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以推动中老双边经贸发展为使命,吸引中国优秀企业投资老挝,承接中国优势产能转移和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混合所有制改革


云南国资国企改革以混合所有制为切入点,以推进企业项目为重心,以企业项目引进外来资本,改变目前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局面,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与民资平起平坐,落实市场化管理


资本市场中,集团股东层面的混改是所有股东和投资方关注的焦点。混改的意义远不止引进了多少资金,更在于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使企业完成市场化转变。


云南白药控股通过整体资产作价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民企新华都集团现金资本254亿元,在标的公司层面形成新华都和云南省国资委1:1的股权比例。国企转让50%股权,1/3“否决权”的底线被突破,放手了传统意义上的“控制权”,这大大有利云南白药市场化治理体系的建设,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2017年4月17日,云南白药控股董事会决议,企业内高管将不再拥有省属国企领导职级待遇和身份,所有高管人员按市场化原则选聘,决定聘任王明辉为总裁。这标志着管理层实现了从行政任命到市场选聘职业经理人的全面转变,也意味着云南本次最彻底的股东层面混改基本完成。

本次混改将释放云南白药在全国大健康产业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引领价值,增加资源整合动力,使云南白药凭借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相结合的优势,积极参与完全市场竞争,千亿级企业目标的实现值得期待。


二、省企与央企联姻,构建混改新思路


云南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元,面对“散、小、乱”的现状,云南国资委积极探索整合,构建平台,助力云南旅游转型升级。


2017年4月,云南世博集团正式完成了与华侨城(云南)投资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手续及要约收购。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作为省属国企,探索出与央企重组的新模式。华侨城以现金入股世博集团,持股比例达到51%,实现控股。云南国资委此举吸引华侨城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进行2千亿元的投资,为打造千亿规模的新世博旅游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华侨城董事在股东大会中明确表示,华侨城第一例“全域旅游模式”将落子云南,深度参与云南全域旅游大开发。此次混改的意义还体现在省属企业与央企虽同为国资,然而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股东决议中实现有效制衡,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监管效率。


同时,双方重组整合后将着重开发“昆大丽”、“昆玉红”、“昆腾瑞”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以及世博旅游的景区景点、城市生态旅游文化综合体等项目。凭借华侨城集团的助力,云南旅游“旅游+金融+互联网”和“文化+旅游+城镇化”创新战略布局将全面推进,谱写省属企业与央企联姻新篇章。


三、以基金撬动资本,债转股助力混改


云南国资委推进混改及资本运营,推进省属企业资产及债务重组,强化财务管理,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取得实效。目前,全国第一个省属企业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已成功在云锡控股落地,为下阶段全省范围内开展“债转股”树立了标杆。


云锡集团本次债转股的成果,创新点极多。具体来说,云锡的债转股项目并非把合作方——建设银行——的债权直接转变为建行对云锡集团的持股,而是运用基金方式,着重吸纳社会资本以帮助云锡集团偿还债务。并且,“转”指的是云锡集团对建设银行以外的债务,同时债权转换成的股权对应的主要是云锡集团的优质资产。


面对当前资产配置难的大环境,云锡集团和建行这种交叉债转股模式,既可打消市场顾虑,又开启了一个回报期望较高的投资渠道。云南国资委在官网上明确表态:建议在全省范围推进“债转股”试点,主要把省属重化工企业纳入实施债转股的轨道,有效控制企业杠杆率。债转股已经成为云南国企混改的重要抓手。


特色化供应侧结构调整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


2017年2月份云南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意见》指明云南将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和优化产业布局将成为农村发展的双引擎。重点培育蔬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核桃等十大农业产业,积极建设80个特色优势产业县,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以营销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农业企业超过25户为目标,加快农业“小巨人”孵育。同时,云南将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生产+科技+加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行业协会和优势企业打造“滇牌”、“云系”特色品牌。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云天化集团作出了积极的示范。十三五期间,云天化集团积极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机,秉持“以农为基,多元发展,升级转型,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促动业务模式由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发展方式由外延式(依赖对外扩张和要素投入)向内涵式(素质提升和创新支撑)转变,显著改善企业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


目前,云天化集团在云南、内蒙古、吉林、青海、河南等地都布局了化肥生产企业,通过持续的改革升级,云天化集团的管理水平、生产技术、产能规模实现大幅增长,已具备磷复肥产能900万吨/年,氮肥产能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预计至2020年,云天化集团有望实现总资产达到1100亿元、营销额突破1000亿元的“两个千亿”目标。


同时,云天化集团创新农肥粮结合新模式,为农民提供定制化肥产品,运用物联网推动渠道链营销模式增值,打造农村电商平台。2017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云天化集团的云链金融运营“云信”融资产品,这一金融创新产品拥有可流转、可拆分、可融资等特点。当月,天安化工作为第一个“云信”保理客户,顺利实现500万元的融资。这不仅是云天化创新发展的突破,也标志着云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2016年统计数据,云南省属企业科创投资超过营销收入的2.5%,省属企业部分科创成果已然转化为新兴产业,化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云南省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云南冶金集团和云南轨技术集团带动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云南冶金集团以“管控中心+平台公司”模式,建设“内循环经济圈”,推动“粗放、低端”向“精细、中高端”的现代重化产业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云南冶金集团形成“三个一”转型升级新成果:一个“新材料”、一个“革命性厕所”、一个“绿色能源储备银行”。


 “新材料”标杆成果为高强度铝合金旅行箱,体现为绿色低碳、定量化循环利用材料且强度大、硬度高;“革命性厕所”标杆成果为零排放移动式环保厕所,利用高级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将废物分解为气体、少量有机物和水,具有无污染、可循环、可移动、零排放等特点,目前已建成产业化生产线并投入昆明景星公园、海埂公园等地使用;“绿色能源储备银行”标杆成果为铝-空气电池,已研制成功小型备用电源、大中型固定及移动电源等自主式备用电源产品。


2016年4月,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正式成立,以贵金属新材料为主导产业,整合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资源要素,秉持“外延式并购+内生增长”发展模式,积极融入供给侧改革。依托产业布局优化和迅速扩张,云南贵金属在玉溪打造贵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在昆明成立贵金属制造及新材料研发基地,在湖南永兴建设贵金属循环工业园等,实现了贵研本部为核心、园区化项目建设为辅助,面向全国跨地域辐射,致力于打造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


云南贵金属集团正式组建成立运营以来,为集团带来了更好的持续的融资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促进了产品结构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云南贵金属集团成功通过资本运作促进了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先进制造业基金支持企业。同时,云南贵金属和世界民企“德国迪斯曼公司”组建了合资公司,不仅获得了国外的渠道和技术支持,也顺利引进了其先进管理和市场咨询服务,双方共同发展、相互学习,提升了运营效率,使得双方优势和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更为云南贵金属将来开拓德国汽车催化剂市场奠定重要产业基础。


三、旅游业区域要素结构创新


云南风景优美、要素鲜明,是长期领跑旅游业的天赋优势。然而由于长期结构单一,区域要素发挥不充分,云南旅游处于被四川等地赶超的态势。


云南号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迥异的人文环境,这为打造特色小镇提供了绝佳的天然优势。然而云南产业技术、管理和品牌相对落后,对资本运作、用地选址以及人才调度造成了很大挑战。


2017年,云南省省长阮成发亲自挂帅成立“云南省特色小镇发展领导小组”,计划用3年的时间,推动建设20个全国一流、80个全省一流的特色小镇。3年后,云南高原将出现一批以生态园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休闲为优势的特色小镇,这些资源聚集小镇将为云南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型城镇化建设、精准扶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基地。


2017年4月初云南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意见》,《意见》明确特色小镇既要聚焦旅游休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也要关注银器、玉石、茶叶、中药、花卉、刺绣、木雕、扎染等传统特色产业。各个特色小镇分别选择一种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和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凭借其生态环境好、进入门槛低、创新创业成本低、发展障碍少等优势,为创业者、初创期、中小微企业给予完善便利的“双创”服务,全面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


面对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小镇”浪潮,众多国有企业纷纷抢抓机遇,加入到云南旅游业的结构调整行列之中,云南城投、云南建投、世博旅游等无不积极响应。


2016年1月,云南城投集团与瑞丽市政府签署合作建设协议,决定共同开发畹町,打造特色风情旅游小镇。该项目依靠畹町厚重的二战文化为核心要素,融合和平外交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风貌,建设第一个“七彩旅游小镇”,这或将成为一个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典型“特色小镇”案例,其建设成效十分值得期待。


2016年12月,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与华侨城牵手,实现了股权合作。云南世博旅游将借助华侨城“旅游+城镇化+文化”的发展模式大力建设特色小镇。本次重组不久,华侨城便在云南增储土地超过3000亩,其对特色小镇的开发力度与决心可见一斑。


2017年3月,云南建投集团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对旅游健康投资和特色小镇建设等进行合作。云南建投集团还将加大西双版纳的五网(包括能源网、水网、路网、互联网等)建设,增强特色城镇化、旅游健康等领域开展深层次的投资开发。


构建创新发展链



一、从基础出发,强化产业发展


在2016—2025年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中,省政府明确了旅游文化、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食品与消费品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现代物流八大重点发展产业。这些产业既有一定的基础和市场前景,又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例如,蔗糖、橡胶、核桃产出能力,是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基础,也是大健康和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支撑条件。云南部分试点企业如云南能投,凭借既有企业能力,已然迈向了高度匹配的信息化、集团化、国际化、金融化“四高四化”道路。


云南能投集团积极响应省政府关于八大产业发展和五网建设的战略号召,出资40亿元组建云南能投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高效参与市政基础、能源保障网、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沿边口岸和产业园区等的建设。十三五期间,云南能投集团将带动超过1000亿元规模资金投资,通过银企深度合作将企业打造成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平台,为云南省补足基础设施产业短板。另外,云南能投集团打造的“能源云”,成功把云南全省发电站联网,通过大数据调控发电,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利用率,为云南能源实现跨区、跨网、跨境输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李克强总理高度评价,称云南能投集团打造“能源云”,破解了电网“水火平衡”难题。


云南白药为突破产能无法扩展的瓶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战略原材料安全供应。首先,积极开展战略药材新品种培育工作。


2014年6月29日,云南省林业厅获准白药登记“白药滇重楼1号”和“白药滇重楼2号”两个滇重楼新品种。作为云南白药集团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其对重楼良种繁育、规范化栽培、推广种植,以及推动重楼种植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其次,为整合省内中药种植资源,加强中药材种植行业与政府、科研院校和种植企业的资源、信息与技术交流,由下属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丽江云全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云南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


该协会将着力构建中药材种植战略联盟,合理开发和利用中药材资源,引导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向更健康、有序、可控的道路上发展,进一步夯实云药发展的基础。再次,加强与外部种植资源合作。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努力,云南白药目前拥有三七种植基地超过3000亩,重楼种植基地2000亩。通过自有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三七种植、重楼种植分别超过1万亩。同时,云南白药以股权合作的形式,战略入股云南知名重楼种植企业——丽江云全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进一步增强战略药材保障能力。


二、紧抓特色产业,孵化产业聚集区



云南新材料产业依托矿产资源和产业技术的特色优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基本形成产业集群雏形。包括以红河、昆明为核心形成世界最大锡产业集群,以楚雄禄丰为核心的钛产业集群等。


云南省持续开展关于钛材料关键技术的调研、策划、可行性研究等工作,组织昆钢和云南冶金集团等重点企业,建立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把这些骨干企业作为执行主体,实施新材料重大科技专项“钛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据云南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现已累计申报相关专利200余件,率先攻克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粉、高钛渣等核心关键技术,八个子项目预期总体目标全面完成,实现营收约8亿元。


云南作为“有色金属王国”,打造云南液态金属谷产业集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4年,云南液态金属谷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云南“科技入滇”重点签约项目。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搭建了云南液态金属谷研发中心,深度研发液态金属系列产品,打通液态金属下游产业链,建设集液态金属先进散热技术、智能机器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等一体化产业聚集区。截至2017年初,云南液态金属谷研发中心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的相关液态金属材料发明专利50余项。

在云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球第一条液态金属电子手写笔生产线、液态金属电子油墨生产线等液态金属系列生产线建成投产。液态金属系列产品逐渐批量供应市场标志着云南液态金属谷产业集群成功抢占了国内外市场空白。目前,液态金属电子手写笔已成功打入欧洲、美洲市场。总体而言,液态金属产业集群正在持续发展壮大。


三、搭建创新平台,注入创新活力


云南省近年来有意识的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技术研究基地为核心载体的创新网络。云南部分国企充分运用现有创新资源,鼓励创新利益共享、创新风险分担,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等,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孵化的科创产业转化发展路径。


近年来,云南建工集团的集团化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甚至荣获“中国混凝土十强企业”称号。这有赖于其以大平台、大项目为代表的市场策略保障了企业持续发展。云南建工依托下属子公司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在川黔桂承接了众多工程项目,为集团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部先后承建了一批重点海外工程,为集团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创树了良好的声誉和稳定的客户群,为下阶段拓展海外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和人脉。2015年以来,该集团全力拓展投融资板块:搭建集团总部、股权基金公司、海投、省房、城乡投五大专业化投融资平台,成立财务公司,实现产融双驱,为集团创新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组建于2016年的云南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也值得一提。云南贵金属集团多年来持续发力创新体系建设,搭建完成创新平台并前后承担了“973”计划、支撑计划、稀有稀土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在电子信息材料、特种功能材料、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领域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显著促进金基蒸发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溅射靶材等产品规模化生产及铂族金属回收产业的创新飞跃,在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国企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完成淘汰280万吨粗钢、473万吨煤炭过剩产能任务,稳步推进压减黄磷、合成氨等过剩产能。省属企业合计处置“僵尸企业”118户、签订“三供一业”分离协议达93%,有效促进省属企业产能转型和结构优化,提高了供给质量和效率。


同时,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激发发展活力。云南白药实现整体上市,诚泰集团层面混改基本完成,云南工投集团等企业混改正努力推进,省属二、三级企业混改面已超过40%。持续优化布局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加快企业整合重组,整合组建云南建投集团,重组设立云南贵金属集团,推进中国铜业集团总部顺利落户云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云南国企增资扩股、重组整合、债转股等动作频频,相较其它省和以往的混改力度和模式皆有新的突破。


总结下来有如下五大亮点:


亮点一:推进了以云南白药控股为核心的混改突破,大胆尝试放开绝对控股权增强企业市场化活力;世博旅游通过与央企合作实现混合所有制新途径。


亮点二:打造了云南投资、云南城投、云南工投三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山东的做法有相通之处),着力抓好全省的经济升级、城市升级、产业升级、社会转型问题。


亮点三: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做好云南煤化的债务托底工作及其他僵尸企业的去化问题,也作为全省的资本运作与配置平台带动全省产业调结构。


亮点四:把握自身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定位,对外对接好南亚东南亚,对内对接好央企及各省国企及民企,做好大枢纽、大平台,大力重组云南能投与建投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平台以拉动云南的五网建设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


亮点五: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布局。云南城投大举并购成都、武汉等地会展旅游资产,云南盐化尝试整合贵州盐业未果,但对川渝滇黔桂大整合进行了先行先试,值得关注。

“2018年初步形成’1+1+X’省级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发展新模式。2019年省属企业整合重组基本完成。2020年’1+1+X’框架体系进一步完善并运行顺畅,州(市)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云南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印发,对云南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行总体设计,提出构建“1+1+X”省级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发展新模式。


解决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四类矛盾和问题:


有的企业投资领域过宽,主业不优不强,无序竞争、同质化经营,经营效率不高;


有的企业内部管控薄弱,管理层级多,盲目投资、占有资源,债务风险大;


有的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尚未形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有的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


“1+1+X”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新模式


第一个“1”是组建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主要针对省属企业存在的股权分散、运营效率不高、资本回报偏低,以及混改后无专门机构和人员对参股股权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等问题,逐步将主业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省属企业国有股权注入该公司,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类淡马锡”模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实现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第二个“1”是组建云南省国有金融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针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职责分散、授权不清、布局不优、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组建云南省国有金融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省级部门管理的金融资产划转该公司,并逐步整合云南省属企业及州市相关金融资源,构建国有金融资本集中运营管理专业化平台。通过集中运营管理金融股权、资产,将各类金融牌照优势集中于同一平台,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理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发挥国有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作用。


“X”是改组设立若干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产业集团公司。主要针对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以及企业主业不突出、同质化经营等问题,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以云南省属综合型投资公司和主业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保障民生、重点产业培育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企业为主体,改组设立若干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促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服务重大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和影响力。


同时,围绕八大重点产业和“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重组若干产业集团公司,在有色金属、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化工、新材料、现代物流(跨境物流)、国际贸易等产业领域,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提升国有资本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云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根据《行动方案》规划,2019年,云南省属企业整合重组基本完成,同质化经营、资产负债率偏高、管理层级过多等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企业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健全完善。2020年,云南省属企业发展战略更加清晰,主业优势更加突出,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1+1+X”框架体系进一步完善并运行顺畅。州(市)、县(市、区)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基本完成。


具体实施中,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一类国有企业,坚持宜参则参、宜控则控,全面推进混改;对主业处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二类国有企业,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基础上推进混改;对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益类国有企业,积极探索通过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推进混改。持续推进二、三级公司全面混改,增强产业协同,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经过五年来的设计、搭建、施工,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厦”夯实地基、确立框架,进入扎实施工高峰期。


鼓点急促,号角声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相信云南省的国资国企改革将会谱写新的华彩篇章。

-END-

本文作者:华彩咨询王全

欢迎关注华彩国资透视,获取更多干货

如有建议,请联系华彩大白18221335680(同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华彩国资透视公众号


1.时评 | 布局深远,所图甚大!刘鹤出任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十重意涵?

2.时评 | 进博会召开背后的十重意图!

3.祝贺 | 荣登世界500强的华彩客户!

4.时评 | 中国电信董事长搬离了自己的办公室

5.时评 | 剖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 

6.时评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时评 | 军民融合与千年大计的超循环结构

8.时评 | 博鳌开放精神照耀下的国资国企改革

9.时评 | 中美贸易争端照妖镜

10.全国 | 敢问2019国资国企改革路在何方

11.全国 | 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将往何处去?

12.全国 | 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背后的改革

13.全国 | 国改五年,经济发展状况一图看清!

14.全国 | 新时代国企党建深化 

15.全国 | 国企追求产融结合之不能说的秘密 

16.全国 | 管资本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17.全国 | “国企好不好都要挨骂?!” 

18.全国 | 国改新动向:培养世界一流企业  

19.全国 | 全面剖析央企违规经营追责新办法 

20.全国 | 一文读懂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 

21.全国 | 国企战略规划的神秘面纱被掀开!

22.地方 | 各省的国资国企改革逻辑到底是什么

23.地方 | 山东的高质量发展改革 

24.地方 | 地市国资国企改革的逻辑

25.地方 | 地市国资改革路在何方? 

26.地方 |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剖析!  

27.地方 | 区县国资“病”在何处? 

28.地方 | 区县国资不得不看的“药方”! 

29.地方 | 区县国资改革典范 

30.地方 | 国资如何高质量发展?江西答案! 

31.地方 | 滇沪深蜀——参透地方国改大趋势!

32.地方 | 地市国改五大问题的六大解决路径!

33.地方 | 突破地市国资改革困境需要这五板斧!

34.地方 | 打造地方金控平台的7大路径全解!

35.两类公司 |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往何处去

36.两类公司 | 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那些事 

37.两类公司 | 关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那些事

38.两类公司 | 啥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升级版

39.两类公司 | 两类公司的“病”,治好了么?

40.收藏版 | 全新解读国资国企改革2.0版 

41.收藏版 | 自贸区相关政策梳理

42.收藏版 | 国资国企改革相关政策梳理 

43.收藏版 | 创新相关政策梳理 

44.收藏版 | 投融资平台相关政策梳理 

45.收藏版 | 国企如何打造独角兽企业全貌图

46.收藏版 | 集团管控学习指导手册

47.收藏版 | 人力资源管控学习指导手册

48.收藏版 |《千年大计》哲学学习指导手册

49.收藏版 | 投后动态执行体系

50.收藏版 | 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禁止性规定 

51.收藏版 | 全国混改推进全貌图+72份政策原文

52.收藏版 | 国企市值管理的十大核心问题全解

53.收藏版 | 事转企全貌图(附赠操作指南)

54.混改 | 再出发,从混的表象走向改的攻坚

55.混改 | 最客观:如何看待现在的国企混改?

56.混改 | 山西国企改革之魂——山西汾酒

57.混改 | 完全竞争领域允许社会资本控股!

58.全国 | 两会上,肖亚庆这样说国资国企改革

59.地方 | 粤港澳大湾区挥斥方遒耀世而出!

60.全国 | 人大记者会问答实录

61.地方 | 锐意改革、开拓前行的山西国资

62.地方 | 文旅融合的陕西样本—陕西旅游集团

63.时评 | 模块化速读全面深改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64.时评 | 18个关键词读懂两会热点话题

65.地方 | 山西国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典范

66.地方 | 京津冀协同一体化换新颜、向未来!

67.地方 | 西部机场集团:大鹏乘风,展翼翱翔

68.地方 | 大江大河十五年,他铸就汾酒辉煌!

69.地方 | “双百”典范延长石油

70.时评 | 世界一流企业一定要具备中国特色!”

71.地方 | 河北两类公司典范——河北建投集团

72.时评 | 聊开发区的窘境和未来

73.时评 | 特殊的“祭”念日,再聊特朗普

74.时评 | 十大关键词!展望国资国企改革!

75.时评 |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复兴的关键

76.时评 | 《授权经营体制方案》最新解读

77.时评 | 正当时!国企当立业、立身、立命!

78.全国 | 如何打造新形态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79.推荐 | 必备的9款极致效率工具+1款救命法宝

80.全国 | 中国企业制造业新优势的六个突破点!

81.长文 | 世界大混乱,中国新局面

82.全国 | 经开区IPO来袭,如何把握变革机遇?

83.全国 | 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