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六 丧葬习俗

2017-03-03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编者语:《保德民俗》一书是县政协文史资料,陈秉荣先生著,从现在开始不定期编发保德民俗。


治丧


下函后,吉日择定,则可具体筹办治丧事宜,大体可包括:请戚、定纸扎、画棺材、定鼓乐、请僧道、办酒席、请办事人、搭灵棚、打墓等事项。


一、请戚


请戚,即请亲戚、宾朋、家人、左邻右舍参加葬礼并赴宴。


(1)请戚的范围 请戚的范围因葬礼的规模及日数而定,如果规模大,日期长,请戚范围就广;如果规模小,日期短,就有选择地请少数至亲至近之亲戚。但人主家是必须请的。所以人主号称“戚王”。


(2)请戚的方式 请戚的方式分为人请、柬请和讣告请三种。人请:孝子披麻戴孝,手拄哀杖登门恭请。见了被请对象,先磕头,后说“请××(称谓)”,然后说清丧事铺排,何日人到、何日吊祭、何日出殡等事项。人请的对象一般是至亲至近的亲戚。请人主时,必须长子去请。柬请:即用送请柬的方式请戚。请柬用白纸印成,封面、封底各印一大“奠”字,里面的内容一般是:“家门不幸、严父(或慈母)新逝,谨择于农历×月×日起经,×日在某地开祭,×日出殡。并在某处薄备菲酌,恭请届时光临。孝男×××叩拜”。柬请的对象,是普通的亲朋好友,或居住地较远的亲戚。讣告请: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或社会贤达亡故,往往在县城或乡镇所在地张贴讣告,公请生前友好及其它人员,被告知对象并不固定,来者欢迎,不来者也罢。讣告请,又称“公启”,是人请、柬请的补充。

(3)请戚的注意事项 一是必须提前请人,既表示尊重,又给戚人有准备祭品的时间,俗言,“三日为请,二日为叫,当日为活拘活拿。”一是孝子在请戚时,路上遇上行人,要磕头施礼,给亡人免难。对方则认为遇上了贵人,是一种吉庆事情。一是孝子到了亲戚门庭,哀杖要立在门外,孝帽要揣在怀里,进门后磕头时戴上,磕完头两揣在怀里,出门后再戴。


二、定纸扎


纸扎又叫“纸作”、“纸活”、“纸火”,是一种为亡人烧化的冥器和灵前的饰物。专门从事纸扎行的匠人叫“纸匠”。有的阴阳生代操此业。纸扎要提前请纸匠定做,或请纸匠到丧家专门制作。


纸扎可分为冥器和灵前饰物两大类。


冥器有:纸宅、人物、交通工具、吉祥物;灵前饰物有纸幡花圈等。


(1)纸宅又叫“斗库”、“冥屋”,是亡魂的住室和库房,以“四合院”为基础,加减有差。纸宅的华贵与简朴由死者的经济条件而定。最简单是的“单斗库”,也叫“手提库”,仅是小屋一间,清贫人家所用。最华贵的叫“七大八小”即正庭三层楼房;东西厢为二层楼房,间架为大七间,附带两个耳室,大门为两层门楼,第二层门楼卷棚顶,四角出挑(民间叫做砧子楼)两边配有凉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配制四个角屋。院子中央有倒座过厅,主楼后有后花园。大门前有“十字”大街,并有“金桥”、“银桥”、“玉带桥”。俨然一个繁华街镇。房屋饰以脊兽风铃,飞檐斗拱,气势宏大,灯笼楹联一应俱备,奇花异草,争芳斗艳。这种“斗库”虽然有人使用而不常见。常见的名色有:“一门一院”、“三合头”、“平院子”、“窑楼库”、“方三间”、“三五间”、“方五间”、“方七间”、“四大四小”等。


(2)人物有奴仆(俗称童男女)、轿夫、马童;有接引入西方极乐世界的金童、玉女;有极个别的人家还有引路菩萨、打路鬼,此即开路神方相、方弼。


(3)交通工具一般有纸马、纸轿及纸小轿车、仙鹤、渡仙桥等物。


(4)吉祥物有金银宝塔、金银斗、金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等。


(5)灵前饰物主要是花圈和纸幡。


纸幡名色颇多,有引魂幡、筒幡、苞幡、香幡、钱锞幡、灯笼幡、如来幡(也叫宝莲幡)、仙鹤幡、贤孝幡等。


引魂幡是必不可少之物,它是亡魂的导引之物,动则必执其幡,此幡由外孙或外甥执掌。此幡形如凤凰,凤衔一红纸条,上书“南无引路王菩萨”周围饰以五色彩纸条,形如凤尾,外用纸网罩定,束之高杆。


贤孝幡用白纸制作,白纸剪条,翻折成人形,装上纸制俑头,便成孝子形象,四周再饰以白纸条或挽联则成孝幡。一般人家只作一对,十二对才是全份。二十四贤孝幡,来源于二十四孝图,反映的是上自三代,下迄宋朝的舜、仲由、曾参、闵损、郯子、老莱子、汉文帝、董永、丁兰、郭巨、蔡顺、江华、姜诗、黄香、陆绩、王褒、孟宗、杨香、吴猛、王祥、庚黔娄、唐夫人、朱寿昌、黄庭坚等二十四人的孝行故事。贤孝幡的名目有:孝感天地、为亲负米、咬指心痛、单衣顺母、鹿乳奉母、斑衣彩戏、亲尝汤药、卖身葬父、刻木事亲、郭巨埋儿、拾葚奉亲、行备奉母、孝感鱼跃、黄香扇枕、怀桔遗亲、闻雷泣墓、孟宗哭竹、杨香打虎、恣蚊饱血、王祥卧渔、尝粪忧心、乳姑不怠、弃官寻母、涤亲溺器。


做仙鹤幡的丧事,便要大街上设棚舍饭。


三、画棺材


画棺材又称“加棺”谐音“加官”,取子孙后代“加官进爵”之义。画棺材一事,由画匠施行,也有阴阳生兼任此业者。


因贫富有别,所以画棺也有粗细之别。最简单者,用黄色刷棺,黑笔勾勒,用广告色简单点染即成,浑称“金棺”。也有的用黑色刷棺,或黄色勾勤图案,或贴上“金银箔”,也称“腐头金棺”。上讲究的画棺,则施以彩绘精漆或描金彩绘。


(1)描金彩绘 一般底色为黑色或藏兰色,用金线勾勒花边池子,人物故事,吉祥图案,五彩点染,外罩清漆。


(2)平粉彩绘 底色为黑色或藏 兰色,用五彩画出花边池子、人物等图案,各色“退晕”,勾出白边,局部贴金。外罩清漆。


(3)沥粉彩绘 又称“上五彩”。沥粉彩绘的构图,着色基本与平粉彩绘相同,只是轮廓线沥粉贴金,立 体感强,并在图案上镶嵌小圆镜。


画棺构图是:棺盖画北斗星或书写“寿”字。大头画灵牌。小头画香炉。重点画两帮——转周画花边池子,池子内画吉祥物,如:琴棋书画、八洞神仙,还有花鸟翎毛等。花边下是二道边,一般是“富贵不断头”“万字”。画芯内容:有人物,多取材于二十四孝图;有瑞兽,如:麒麟吐书、鹿鹤同春等;有博古,也有山水。空间用“合角云”、“龙纹车花”、“团寿”等填补。


富有的人家,还要套上棺罩,棺罩用红锻制成,上绣“龙凤呈祥”、“八仙庆寿”等图案。


在南乡白茬入墓的棺材也不算少数。


四、定鼓乐


大凡家境稍好一点的人家,丧事必定鼓乐,以缓解寂寞悲凉气氛。


鼓乐,又叫“鼓班音乐”,或“吹打”,或“响器”。操此业的人,俗称“鼓手”或“鼓上家”,今称“八音队”。


保德地区,鼓手班制,过去以四人为一班,唢呐一人,司鼓一人,小镲一人,捣叮铃(即敲锣)一人。除吹奏一些特定曲牌外,多吹民间小调及二人台曲目,也有吹道情曲牌的。今多是七八人的班子,乐器也加入了笙(二个)管、电子琴、羝胡、板胡、板鼓、架子鼓等,甚至还专门邀请歌唱演员,组成联唱八音队。演奏内容也大为丰富,既演奏古曲牌,也演奏二人台和晋剧音乐,也演唱流行歌曲。


在丧葬仪式中,安鼓、迎宾、接纸、迎祭、迎挽幛、祭礼、奠茶、召请、坐夜、爝斗库、出殡、招魂、迎神主,饮宴都要吹奏鼓乐。


五、请僧道


保德地区的丧葬程式,基本按佛事活动的程式进行,葬礼简单的一般不请僧道,葬礼为三昼夜或四昼三夜的富有之家,要请僧众或道众作法事,为死者超度,为生者消灾延寿。建国后,本境道教失传,所以就不再请道士了。

应事僧也是从外地请来,既可诵经,也可吹奏佛曲。


六、办酒席


丧葬时办酒席,既祭奠死者,又是对吊唁者和办事者的答谢。酒席的丰盛与菲薄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最简单的饭菜是“浇头”,即在“大杂烩”菜上面浇一杓肉。一盘肉菜一盘素菜叫“二饼子”,三盘肉菜,可称作席面,俗称“三元盘”,取其 “连中三元”之意。浑称“二鬼抬轿”。“六六”席取其“大顺”之意。“八八”席取其“八仙庆寿”之意,今谐音为“发、发”。“九围碟”取其“天长地久”之意。“十冷十热”取意为“十全十美”。


办酒席的准备事项有三,一是请厨师,厨师的技术如何,是吃好吃不好的关键,所以丧家多请名厨料理,事后以重金重礼相谢。二是杀猪宰羊。本县范围内,大祭用物为猪羊三牲,所以必须用整猪整羊,人多的还用双猪双羊,如在市场上买肉,就显得小气。三是买蔬菜,因交通条件便利,办酒席所用鱼鸡蔬菜调味均从市场购进,事先厨师拉一张清单,主家按清单备办。


七、请办事人


请办事人,是办好葬礼的重要一环,在诸多办事人中,总理一人特别重要。总理,顾名思义,就是总理一切事务。是主家委托的全权代表。在开吊的前一天晚上,总理要召集所有办事人开会,一是明确分工;二是叮嘱大家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总理给大家满酒,饮酒为信。将此分工列榜公布,名为“分工榜”或“办事榜”。其榜文墨书于白纸上,榜式:从右到左竖写。其具体内容是:


盖闻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今大事在即,孝子力所不及,敬请亲戚宾朋、邻里乡亲鼎力相助,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尽心竭力,善始善终,现将执事人等列榜于左


总理一人(负责全部事务)。


副总理若干人(协助总理工作,并分管某一项具体事务,如专门安排就餐席位等)。


礼房若干人(负责记礼账、收礼品、出孝、唱礼。如举行追悼会,充作司仪)。


库房保管一至二人。


迎戚(由孝子充任)。


陪戚一至两人(负责招待戚人)。


经堂一人(负责僧众事务)。


鼓班答应一人(负责鼓乐事务)。


灵前答应若干人(女婿外甥)。


荤厨房厨师若干人,帮厨若干人(负责办酒席)。


素厨房厨师、帮厨若干人(负责备办家常饮食)。


洗碗若干人。


捧盘若干人(负责端饭、祭奠时端祭品)。


伺宴若干人(负责往餐桌上摆菜、斟酒等事务)。


水工若干人。


电工一人。


杂工若干人。


土工若干人(届时专请)。


右榜周知


×年×月×日

办事人等,照榜上分工行事,不得有误,俗话说:“榜上无名,不可胡行”。

除“办事榜”外,还要公布“生活安排榜”和“祭礼日程榜”,一切照榜行事,有条不紊。正所谓“三榜定案”。


八、搭灵棚


穷苦人家,用木椽绑架,鞔盖苫布或席片,便成灵棚,届时移柩其中,享受祭奠。富有人家往往请彩匠,搭彩楼,有三层楼者,起脊立兽,飞檐出挑,煞是巍峨。彩楼上饰以松枝、纸花、楹柱上贴挽联,门额上挂牌匾、镜框,正中悬挂亡人遗像,灯光、音响一应俱全,二层檐上悬挂女儿女婿备办的横式幛幔一幅,号称“围灵布”。纱灯高挂、流苏低垂。如此一座灵棚,竟有耗资近千元者。


九、打墓


保德葬式分土葬和石葬两种。土葬是掘土为穴,入柩掩埋。石葬则是砖石券墓,入柩封闭。无论土葬还是石葬。打墓时,先由阴阳生点穴破土,指示开圹方向,土工方可动锹镢。土墓一般深一丈二尺,有墓道和墓室,柩放墓室中,掩埋后,起坟丘。石墓,俗称“葬宅”。有全隐型和半裸露型两类。墓道短,墓室大,有墓门。全隐型,藏于地下,掩埋后,另起坟丘。半裸露型,仅露墓顶于外,再垒石成坟。


打墓时土工吃剩的干粮,不能带回,要就地抛洒掉。

(待续)

保德民俗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一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九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八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七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六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四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三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二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一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九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七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六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