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建军 | 从同一性到差异性:重构乡村教育的正义之维|“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⑥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按时间排序,为了继续收到我们的文章,希望您可以在文章底部点击“在看”或者给“探索与争鸣杂志”公众号设置“星标”(公众号界面右上角三个点)。让系统知道这是您常看的公众号,这样您以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消息啦。自2018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或联系53063517转3302,联系人:孙老师。


从同一性到差异性:重构乡村教育的正义之维

冯建军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

研究所所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文刊载于《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4期

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冯建军教授


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其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国家把有限的资源多数投入城市教育之中,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2008 年中共十七大提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乡教育一体化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抓手。2021 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进一步强调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当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即从注重“同一性”转向注重“差异性”。


一体化视野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

同一性

教育的不公平首先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传统的城乡二元化,造成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办学资源不足,尤其是教师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举措,首先要在办学标准上,坚持城乡标准的同一性,保证每所学校都能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实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标准化。针对农村学校办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教育资源适度向农村倾斜,加大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平等的发展。2013 年以来,我国累计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10.8万所, 760个贫困县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实地督导检查,全国 99.8% 的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相关举措有力地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对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从学理上看,在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分配中,运用的是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罗尔斯的正义论坚持平等的取向,他提出了三个正义原则 :自由平等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和差异原则。自由平等和机会均等原则追求形式上的平等,差异原则是针对最不利者的补偿,目的在于实现实质上的平等。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是基于“无知之幕”提出的。正是“无知之幕”背后的“原初状态”,保证了每个人在资源分配中都能受到平等的对待。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排除了原初状态参与者之间的所有差异,移除了存在于个体之间的分异化特征,把每个人都视为完全一样的,因此,他所建构出来的正义原则具有普适性。但也正是这种普适性,消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多元和差异。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运用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中,其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享有平等的资源。罗尔斯平等正义观的优点在于体现人的平等性,缺陷也同样在于人的平等性。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人的平等,换言之,人在哪些方面是平等的,哪些方面是不平等的。列宁指出 :“社会主义者说平等,一向是指社会的平等,社会地位的平等,决不是指每个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平等。”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把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无差别地运用到人、运用到教育上是有局限的。



一体化视野下乡村教育城镇化 :

差异性的消失

城乡教育一体化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出现了农村“撤点并校”、县域内农村学校的城镇化和“学校的上移”。乡村教育城镇化是一体化进程中较为普遍的做法,这种情况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大量乡村儿童进城上学,不仅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成本和学生上学的困难,而且加剧了乡村教育的两极分化,引发乡村辍学率的上升。同时,也带来了乡村社会空壳化、乡村文化传承断裂、乡村文明衰落、乡村儿童本土性知识缺失、乡土情感淡漠和人格发展趋同等问题。 


之所以在一体化中出现乡村教育的城镇化,重要的原因是思想认识上的“城市偏向”,即习惯于用城市教育的标准去衡量、评价乡村教育,认为乡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缺乏对乡村教育独特性的承认,曲解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尽管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中,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这种认识倾向没有发生改变。在学理上,这种思想认识背后是一种同一性逻辑。同一性逻辑压制和否认差异,将多元差异性转化为同一性,因而使乡村教育被边缘化,消匿了乡村教育的独特性。乡村教育城镇化虽然改变了乡村儿童的教育生存条件,但由于他们“客居”于城市教育之中,作为异质性群体,乡村教育要么被城市教育同化,要么被排斥,其被支配和压迫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所以,乡村教育城镇化,其实包含着某种对乡村教育的“剥夺”。


在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他者”理论看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差异性存在,他者从来都不是一个和自我一样的理性主体,而是完全异于自我的一个绝对不可被替代的主体。立足于他者,艾丽斯· M. 杨(Iris Marion Young)建构了差异性正义理论。她认为,正义的意义就是要承认与尊重社群的差异,觉察并去除那些既定社会结构、制度、历史与文化中对异质社群的压迫与支配,并赋予他们自我决定与自我发展的权利。只有在面向他者的正义中,边缘人群和少数人群的权利才能够真正得到保障。在差异性正义下,乡村教育不是以城市教育为参照的“条件落后”“质量低下”的代名词,而是一种与城市教育有别的独特形态。城乡一体化应该重在建设新农村,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不能以城市教育同化乡村教育,也不能以牺牲乡村学校为代价,而是要坚持乡村教育自身的文化和特色。只有把乡村教育、乡村学校作为一个与城市教育、城市学校有别的独特的他者,才能真正关注乡村教育和乡村儿童的权利、文化与生存,而不是使其成为城市教育的复制品。


所以,一些学者反对农村教育城镇化,认为农村学校应该坚守农村的本真。但也有一些学者因为看到农村教育依然存在资源不足等状况,提出要顺应人口城镇化趋势,以城镇化的思维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这种认识忽略了同一性和差异性原则各自的适用范围,把资源分配的同一性正义原则运用到教育活动之中,从而消灭了乡村教育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不是同一化关系,而是差异互补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基础上,坚持发展城市和乡村教育的各自优势与特色,实现城乡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 



乡村教育正义的重构 :关注差异性

如果把乡村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城乡二元结构中与城市教育存在着较大差距的乡村教育。第二个阶段是城乡一体化中乡村教育的城镇化。这一阶段乡村教育资源条件显著改善,但存在着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同质化的状况。第三个阶段是实现了城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追求更高层次优质均衡的新乡村教育。新乡村教育不是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教育,也不是城镇化中的乡村教育,而应建立在城乡教育公共资源平等基础上,凸显乡村教育的独特性,彰显其与城市教育的差异性。


人与社会都是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所以,人类社会的分配正义就有同一性正义与差异性正义两大基本原则。同一性正义原则关注人们因某些被认可的同一而得到相同的对待 ;差异性正义原则关注不同的人因某些被认可的差异而得到不同的对待。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正义原则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


根据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正义原则,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既要运用同一性的分配原则,又要使用差异性的教育原则。基于同一性分配正义原则,通过建立同一标准,使无论城乡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同一性正义基于每个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基本权利的要求,是对教育资源尤其是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底线要求。城乡教育差异是城乡教育性质的差异,不是资源配置的差距,尤其是在公共资源配置上,必须打破城乡制度壁垒,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公共资源的均等化。


在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的基础上,乡村教育的发展必须摆脱城市教育的模式,挖掘自身价值,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其独特性,真正把乡村教育办成“在农村”“富农村”“为农村”的教育。


第一,摆正自身位置,定位乡村教育“为乡村”。没有乡村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完成。因此,我国一直把乡村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建设新乡村的重要支点,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乡村教育不是使人离开乡村,而是使人扎根乡村。乡村教育不只是办在乡村,而是要“为乡村”培养扎根乡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因此,乡村教育不是重复城市教育之路,而是要走自己的路,有自身的独特内涵、价值、文化性格和表现形式。


第二,体现自身特色,让乡村教育充满乡土气息。乡村不同于城市,就在于它有乡土气息和人间温情。乡村教育要延续乡村的血脉,就不能丢失“乡土气息”。要基于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的需要,开发乡村教育资源,开设乡村独有的课程,寻找适合乡村儿童的教育活动,让乡村儿童沐浴在自己的文化之中,而不是成为城市文化的“异乡客”。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建设好乡村学校,引导城市“异乡客”重新回归乡村,成为乡村教育的主人。乡村教育必须突破普通教育、学校教育的藩篱,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走向“为农”之路,为乡村儿童打造适合他们的发展之路。为此,应在国家重要考试中适度区分城乡差异,体现乡村文化特点、乡村儿童需要,在考试改革中向乡村学校倾斜。乡村教育要打破单一的普通教育模式,通过农科教结合,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建立一个面广量大、培养新型农民的教育体系。


第三,彰显自身功能,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教育不仅要办在乡村,而且应植根于乡村和乡村文化,接受乡村文化的滋润,承载传承乡村文化的使命。发展乡村教育,就是要恢复乡村学校的琅琅读书声,培养传承乡村文化的主体。乡村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之中,而是要以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思想家的社会大教育的观念,把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建设联系起来,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使乡村学校成为乡村文化、文明建设的中心,发挥乡村教育在乡村文化、文明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赋予朴素的乡村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 录 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0.01 | 2020.02 | 2020.03 | 2020.04 | 2020.052020.06 | 2020.07 |2020.08|2020.09|2020.10|2020.11 |2020.12|2019年总目录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