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3.07

探索与争鸣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3-11-04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新刊上架

 2023.07

封面



封底



封二



封三



目录


圆桌


城市何以有情:媒介视角下的“城市—情感”路径


陈龙

社交互动与网民媒介实践的城市“准公共性”建构



张柠

“城-乡”对照中的城市情感



邓建国

可沟通型城市:城市、媒介与市民情感的共生关系



胡翼青

作为媒介物的城市与“可沟通城市”的困境



王鑫

情感与空间 :城市灵韵与流动性



周计武

当代家庭中的媒介装置与情感结构的社会变迁



张艳

社群再造的新路径

——定位媒介艺术与城市游戏的复兴




特稿



·重识中国与世界(四十二)·

刘昌明 赵 敏

全球化的新部落主义转向:

特征、动因及影响


王 清

将国家带回来:

地方政府行为变化的新解释

论坛



周淑真 崔金鹏 高民政 曾 峻 周建勇 赵大鹏 束 赟

寻求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

周淑真 崔金鹏

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界定和深层次成因


高民政

政党规模与大党治理的复杂性


曾 峻

以政党精神建设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周建勇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赵大鹏

大党自我监督: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有效?


束 赟

大党治理中的技术势场与技术逻辑



争鸣





·网络暴力治理专题·

俊秀 云 庆

条件与机制:

网络暴力的社会心态透视


黄盈盈

公共事件中的女性身体:

二元困境与重返日常生活


张凌寒

“不良信息”型网络暴力何以治理

——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


金泽刚 张 涛

网络时代侮辱、诽谤罪司法适用之争



社会





王 文 刘锦涛

碳中和引发的大国博弈规则重塑

——基于碳约束下的生产转型与国力升级视角


林 玥 田国强

正本清源:

学术长聘制度本土化何以优化


刘志阳 陆亮亮

新时代劳动力返乡创业何以破题

   ——系统治理的框架建构与政策协同


思想




陈 忠

文明兴衰的行为逻辑

——“文明批评史”的视角


户晓坤

竞争的强制规律

——资本内在趋势的实现及其物化批判


Content

城市何以有情:

媒介视角下的“城市—情感”路径

城市何以有情:媒介视角下的“城市—情感”路径
现代以来,城市规划和治理总是被笼罩在一种理性秩序之下,功能主义和对效率的注重挤压着生气淋漓的城市生活,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景观和冰冷的脸孔成为现代城市的突出意象。几十年来,人们不断重返“城市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城市的生命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也越来越意识到城市作为有机体和情感共同体的重要性。当下,与“乡土中国”相应,“城市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在急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面对全球城市的兴衰,我们应如何理解城市?在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之外,我们的城市是否还能以一种有情的方式展开?尤其是当下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带来的究竟是沟通还是区隔,算法时代人与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能否重建,情感如何嵌入一个混合虚拟现实的城市现场......带着这些问题,《探索与争鸣》联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举办“城市·媒介·情感”专题研讨,希望从媒介视角切入当下中国城市境况,打开一条当代中国的“城市—情感”路径。
陈龙教授指出,媒介化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改造体现在社交媒体空间的“共同行动”,这一具有“议事厅”色彩的互动实践实现了个体认知与宏观政治的聚合,重塑了一种“共情—共识”的媒介准公共性。张柠教授从社会人和群体人的层面出发,在城—乡对照中论述了城乡两种情感类型的特征,凸显了城市情感的复杂性。邓建国教授提出,在可沟通型城市建设中,市民对城市的情感依恋至关重要,媒介作为城市情感的聚合器,应成为两者的纽带,促进市民“参与型沟通资本”的提升。胡翼青教授指出,城市是一种超级媒介物,但城市并非天然可沟通,当前可沟通城市的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尤其是社交媒体对城市生活的深度嵌入,既可以通向可沟通,也可能导向城市区隔,现代城市发展应兼顾技术治理和情感调适。王鑫教授认为,城市既是物理空间,也是情感流动交互的容器,人与空间借助主体生命感生成的氛围即城市的灵韵,以此出发重建“附近”可赋予城市独特的魅力。周计武教授以家庭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媒介装置来把握当代情感结构的社会变迁逻辑,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型的情感经验提供了一种认知视角和方法维度。张艳助理教授从当前定位媒介和城市游戏出发,指出在流动的数字技术时代,人与空间、技术互动共生的“新本地”正成为城市人共通的情感背景,当代城市社群再造的新路径也孕育其中。

——主持人 叶祝弟 屠毅力





特稿

·重识中国与世界(四十二)·


刘昌明  赵 敏|全球化的新部落主义转向:

特征、动因及影响

【内容摘要】 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新部落主义指出了部落化社会的三个主要特征:超越个体主义的部落式共同体的结成、非理性的联系纽带和解构的一体化社会。而当前全球化发展也呈现出同样的部落化特征与态势。西方从再国家化的单边主义行动方式转向结成联盟性的部落,成员忠诚于部落而排外。以泛安全、泛政治和价值观等为主要形式的非理性联系纽带在结成部落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世界各领域部落化的演进趋势逐步导致全球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格局被解构。全球化的新部落主义转向是西方因应世界百年变局对内政策调整、对外护持霸权的自救行为所致,而各种社会思潮又在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在客观上固化和加剧了大国竞争格局、倒逼区域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并在阈限期中孕育着全球化的新模式。

【关 键 词】 新部落主义 全球化 部落化 非理性纽带

【作  者】 刘昌明,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 敏,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清|将国家带回来:

地方政府行为变化的新解释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约束之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出现偏离与变异。对此,学界出现了两种解释路径。激励论认为在经济激励和政治激励之下,地方政府出现行为偏离。压力论认为在压力之下,地方政府采用政策变通应对上级任务。激励论和压力论都从科层体系内部的角度展开研究,没有关注科层体系之外的影响因素,忽略了国家角色及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这就需要第三种解释路径,即国家政权建设论,以超越激励论和压力论,解释地方政府为何会发生“从行为偏离到坚定执行”的转变。该理论将国家带入分析框架,建构体系、结构与行为的逻辑框架,分析权力配置、激励方向与压力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地方政府行为,解释地方政府的行为转变背后的不变逻辑。

【关 键 词】 地方政府 政府行为 激励 压力 国家政权建设

【作  者】 王清,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论坛


寻求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高度的战略清醒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困难挑战,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大党治理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作出的最新探索和总结。本期刊发的六篇专题文章认为,我们需要在准确理解“大党独有难题”深刻内涵和深层成因的基础上,重视政党规模与大党治理的复杂性,通过制度建设、精神建设、自我监督、技术治理等路径,寻求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当然,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也永远在路上,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编者按

主持人

叶祝弟 杜运泉


对谈人

周淑真 崔金鹏 高民政 曾 峻 周建勇 赵大鹏 束 赟




争鸣

·网络暴力治理专题·


王俊秀  云 庆|

条件与机制:网络暴力的社会心态透视

【内容摘要】 网络因具备了消解暴力者“冲突性紧张”的条件,从而导致网络暴力易发。对此,可以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等社会心态的核心内容层面对网络暴力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其中,信息简化使事实标签化,身份区隔使不同群体观念对立,部分主体为获取流量而误导网民,是网络暴力发生的社会认知机制。因与分享者观念冲突而导致情绪倒错,网络的情绪聚集使得负向情绪相互感染,是网络暴力发生的社会情绪机制。网络去抑制效应下的“道德假期”,施暴者假借道德名义肆意审判和惩罚,是网络暴力发生的社会价值观机制。基于此,应从网络使用者个体、互联网平台、媒体和社会协同治理的角度,探索网络暴力治理的基本路径。

【关 键 词】 网络暴力 社会心态 冲突性紧张 道德假期

【作  者】 王俊秀,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云 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


黄盈盈|公共事件中的女性身体:

二元困境与重返日常生活

【内容摘要】 从当下的性/别事件出发,可以将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和分析路径进行双向问题化。相比于既有从暴力、性别角度切入的分析,把“性”拉回核心框架,在文化建构论视角下,重新提问女性之性的身体缘何成为网络暴力等公共事件的话语爆炸中心,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在对近现代中西比较视角下的女性之性及其变迁历程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可以观察到当下中国社会的性/别议题所呈现出来的杂糅特点,以及日趋多重政治化、现实与话语间张力凸显、分析路径困于“结构—自主”“危险—快乐”的二元对立,且不断滑向“危险”的性/别论述的变化趋势。对此,应回到日常生活批判与重构的可能策略与战术,以促进更为公正且不失弹性与亲密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世界的建构。

【关 键 词】 性别 性 女性身体 结构—自主 日常生活

【作  者】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


张凌寒|“不良信息”型网络暴力何以治理

——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

【内容摘要】 “不良信息”型网络暴力的违法特征并不明显,以冷嘲热讽、煽风点火、风言风语、阴阳怪气等表达方式为主,但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并不亚于造谣诽谤、侮辱谩骂、侵犯隐私等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暴力违法信息。“不良信息”型网络暴力的认定受到现有“违法—合法”信息二分的法源拘束,因违法性侵权性质不强且难以举证,存在规制介入的效率拘束,并且海量不良信息还存在惩戒难以落地的执法拘束。对于“不良信息”型网络暴力的治理,应参考家庭场域中对家庭暴力认定、介入和惩戒的方式。网络空间场域中,用户的社会弱关系和匿名性成为暴力滋长的土壤;海量用户导致个体私事极易成为大众公共问题,使得以个体行为为底层设定的传统法律制度难以适用;网暴受害者极易陷入无力摆脱的、类似家暴“受虐者综合症”的心理瘫痪状态,后续引发的受害者抑郁、自杀等严重后果的法律责任亦难以认定。治理涵盖“不良信息”型在内的各类网络暴力行为,需正视网络空间的场域性,为治理网络暴力单独立法以设定专门的认定规则、介入条件和惩戒手段。同时,激活网络不良信息管理制度,并针对施暴主体单独设立告诫书制度及完善相应行刑衔接制度。

【关 键 词】 网络暴力 不良信息 场域性 专门立法 受害者救济

【作  者】 张凌寒,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


金泽刚  张 涛|网络时代侮辱、诽谤罪司法适用之争

【内容摘要】 面对不断滋生的网络暴力,亟待厘清侮辱、诽谤罪在司法适用中的争议。通过对最近五年近百个公开案例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侮辱、诽谤罪的适用存在罪与非罪标准模糊、犯罪证明困难、此罪彼罪界限不清、公诉相对保守等问题,已无法适应网络时代治理侮辱、诽谤犯罪的需要。对此,必须明确“一般谩骂”与“诋毁性侮辱诽谤”的区别;正确认识本罪与强制侮辱罪、寻衅滋事罪之间的界限;适度扩张公诉范围,对这类网络犯罪案件在入口增加“预先公诉程序”,即“按照公诉程序先行审查”的诉讼原则,并对“严重危害国家利益”作限缩解释,努力避免“权力造罪”。

【关 键 词】 网络时代 侮辱、诽谤罪 法益 司法适用 预设公诉程序

【作  者】金泽刚,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 涛,同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社会


王 文  刘锦涛|碳中和引发的大国博弈规则重塑

——基于碳约束下的生产转型与国力升级视角

【内容摘要】 实现碳中和已成为21世纪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举措与国际政治的中心议题。应对气候变化对国际政治规则的影响,在碳中和下呈现出由生产转型到国力升级再到秩序变迁的演化路径——碳排放增量空间约束迫使资源利用与生产方式发生转变,使大国的综合国力依赖于运用碳排放空间的能力和效率。碳中和主导的国力升级加快了气候治理国际共识的达成,进而带动了贸易、金融、能源等领域博弈规则的“脱碳化”趋势,进一步引发国际秩序的变迁和重塑,并反映为碳中和下的综合国力差距、气候应对效率差异和气候责任划分争议等多重矛盾。根据这一演化路径,气候话语权将成为大国话语权的核心,面对气候治理格局的复杂性,作为大国博弈重要参与者的中国,应在碳中和带来的国际挑战和竞争中挖掘生产活动的转型机遇,重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复杂关系,探索中国特色低碳发展路径。

【关 键 词】碳中和 大国博弈 国际规则 话语权 气候治理

【作  者】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刘锦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林 玥  田国强|正本清源:

学术长聘制度本土化何以优化

【内容摘要】 学术长聘制度作为北美研究型大学通行的教职制度,在实践中展示了其强大的制度优势和生命力。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和“双一流”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以引入这一制度为契机,立足中国国情改革或调整现有的人事制度,以人才为抓手,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不过,长聘制度在本土化移植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回溯这一制度的历史脉络和理论基础,借助访谈及问卷调研寻找高校教师群体症结所在,为长聘制度进一步的落地实施和教职人员的管理优化提供对策,将助力高等教育在未来一个时期的高层次人才供给。

【关 键 词】 学术长聘制度 实施利弊 本土化 优化路径

【作  者】 林 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德州 A&M 大学 Alfred Fred F.chamk讲席教授。


刘志阳  陆亮亮|新时代劳动力返乡创业何以破题

——系统治理的框架建构与政策协同

【内容摘要】 新时代劳动力返乡创业是我国城乡经济融合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全新课题,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现有文献大多忽略了返乡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未能全面深入揭示新时代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内在机制并提出整体性政策。有别于早期农民工叶落归根式的“代际性”返乡活动和乡村贤达基于慈善帮扶目的的“扶贫式”返乡创业,新时代劳动力返乡创业是一场以弥合城乡差距为主要使命并致力于乡村振兴的社会创业活动,整体呈现出规模更加庞大、主体更加多元、过程更加易变、结果更具不确定性等特征。破解新时代劳动力返乡创业“返不了、不愿返、干不好、留不住”难题,应着力从城乡关系重塑、创业主体激活、创业载体完善、创业环境优化四个子系统入手,构建持续推进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新格局—新农人—新产业—新乡村”系统性治理框架,相关政策须着眼于返乡创业主体人力资本开发的顶层设计,更加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大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机制保障。

【关 键 词】 新时代 劳动力 返乡创业 治理框架 社会创业

【作  者】 刘志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陆亮亮,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思想


陈 忠|文明兴衰的行为逻辑

——“文明批评史”的视角

【内容摘要】 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把握文明本质、反思文明兴衰。文明兴衰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相互纠缠的复杂行为过程,文明之兴源于人的正向行为,文明之衰源于人的不合理行为,行为是生成、理解文明的关键。打磨、涂层、编织三种原型行为的不断更新、转换也就是文明的变迁;其转换的结构合理,也就是文明的合理化;在变迁中保持合理性,也就是文明的兴盛。行为的目的未得到有效厘清,行为的演进、创新被制约、压抑,不同行为间的融通、互鉴出现了失调、隔断,是造成文明出现问题的行为学根源。现代性语境下,导致文明衰落的结构性原因是行为与体制的涂层化,即行为以及社会体制机制服务于营建表面光鲜的暂时繁荣。防范文明衰落,需要对“行为 - 环境 - 制度 - 主体”这个文明运行生态进行自觉的行为伦理调适。反省行为的目的,增加行为的公共性、质朴性、弹性,对于推进文明进步、防范文明衰败,具有基础作用。

【关 键 词】 文明兴衰 行为逻辑 涂层陷阱 文明批评史

【作  者】 陈忠,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户晓坤|竞争的强制规律

——资本内在趋势的实现及其物化批判

【内容摘要】 将竞争混同于社会内卷化的一般观念遮蔽了竞争规律的社会历史规定。竞争作为由偶然性支配的人本身的交往条件,构成了资本内在趋势的外在必然性与实现方式,并构造出通过竞争实现个体自由的现代性意识形态幻想。马克思将竞争范畴界定为许多资本的现实运动,在一般利润率的外部性指标强制下,劳动的社会联系颠倒地表现为按照私有财产的一定比例分割剩余价值的社会权力,利润的平均化过程使剩余价值取得了与自身源泉及内在本质相对立的物化形态。竞争的自由表象无非意味着,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不过是资本统治的自由发展。就此而言,克服社会内卷化困境的现实出路正在于,以自由劳动的社会联合与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取代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关 键 词】 许多资本 竞争强制 物化 资本主义再生产

【作  者】 户晓坤,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点击封面,即可查看2023年各期目录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 |2022.12|2022.11|2022·10 | 2022.09 |2022.08 |2022.07 |2022.06 |2022.05 |2022.04  |2022.03 |2022.02  |2022.01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