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鑫 | 情感与空间:城市灵韵与流动性 | 城市何以有情:媒介视角下的“城市—情感”路径圆桌会议⑤

王鑫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4-09-23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情感与空间:城市灵韵与流动性

王鑫|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长聘教授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7期

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具体内容以正刊为准

王鑫教授



万物互联作为未来城市空间理想构型,已经越来越呈现清晰的模样,人在实体与虚拟的城市空间中穿行,时而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与同类遇见和分开,时而作为一个数字人进入社会治理的大数据中。当人作为生命个体与这个巨大又纤细、庞杂又微末、流动又凝滞的实体空间、社会空间、虚拟空间构成某种关系时,人的工具理性、数据理性显露出某种优先性,情感成为某种奢侈甚至稀缺的资源。随着人机互动与算法深度介入人类的生活,情感甚至非理性再次成为人对自身存在的某种确认和自我保全,抵抗日益数字化和工具化的生活对人的“类”本质的侵蚀。本文拟从情感构建城市的“氛围”和“附近”角度,借助非表征主义理论,讨论城市“灵韵”的话题。


市灵韵:空间、情感、氛围

本雅明认为,人类的机械复制技术摧毁了艺术的灵韵,被复制的艺术品依靠大众传播媒介“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灵韵”,不仅是萦绕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光晕,还是在特定空间中人与作品构成的某种氛围,也是艺术品“身份”被确证的可能之一。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es)关于“艺术界”的说法,或可解释这种光晕的存在:艺术博物馆或者艺术作品展馆作为空间具有某种独特气质,以迥然外部和周遭环境的方式显示其作为“这一个”的独特性和吸引力。机械复制导致艺术品灵韵消失或可类比“千城一面”使城市灵韵消失。构成城市灵韵的是什么?正如艺术作品的灵韵来自艺术家创造的独一无二性,城市灵韵则是历史、地方、习俗、生活、风物等在时间中糅合之后的呈现,来自个体生活轨迹与趣味构建的那个真实与想象叠加的空间,体现为某种情感、韵味和氛围。这里的情感,是生命个体在城市中的情感汇集——包括对城市的喜爱、眷恋、欣赏,也包括疼痛、空落、沮丧等。这些情感流动于其中,是微小的、纤细的、不易察觉的甚至是不可见的。这些可见或者不可见的微细感知,在不同的撞击中,会产生某种意想不到的力量,凝聚在空间中,与不同的人和不同物质相撞,构成了奇妙的氛围。德国哲学家、美学家格诺德·波默(Gernot Böhme)从物理气象学的角度解释了这种氛围或者“气氛”(Atmosphere),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它是在时间、空间,以及流动的人和气息中建构起来的某种情境,使空间具有了一种独特气氛。



这个气氛,可以理解成中国传统意境中的虚构与实存的结合,兼有“与物婉转”“与心徘徊”的双重内涵。气本身就是流动的,人的情感易受其影响,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在波默那里,美的艺术的“气氛”需要主客观构成呼应和共振,强调美的塑造、制造和营造的过程或者行为,并赋予其美的空间性和实体性特质。这一点对思考城市灵韵很有启发。城市灵韵也是城市的“气氛”,不只是空间实体,还是流动其中的氛围。而氛围的产生,是生命情感的投射、置入,并与建筑、景观以及空间设计实践产生共鸣关系。国际美学学会会长罗德里戈·杜阿尔特(Rodrigo Duarte)认为,“我们在生命体验中都会感受到气氛和氛围……气氛体验涉及那些基于身体感知、情感与精神交融的审美实践,植根于不同的时空、地理、环境、历史、伦理与宗教框架,展现了各自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身份”。这恰好与索斯克的观点互文,“没有人是孤立隔绝地想到城市的。他对城市的想象通过了一个感觉之屏。这个感觉之屏来自他所继承的文化,并染上了个人经验的色彩”。城市作为一个空间,既有物理空间的构成,也是情感流动和交互的容器,人与空间借助主体生命感生成的氛围,就是城市的灵韵,也是城市打破千篇一律的可能所在:人的情感和生命体验是城市的原创力,就像艺术作品,其创造者个体生命的唯一性首先赋予了作品最初的光晕。


重建“附近”:情感、人与信息的流动

氛围的凝聚和构成受到空间与人的双重影响。城市的空间大小不一,与人建立空间关系的一般围绕个体相对规整的生活轨迹,可以是附近的路边摊、街角咖啡馆、购物超市、公交车、健身房、街心公园,也可以是迎面走来的熟悉的陌生人。城市很大,但与个体生命有关的或许就是附近的“500米”。人类学家项飚曾经提出过“消失的附近”,近来又提出“最初的500米”,个体生命对于城市灵韵的感知,或许不是城市宣传片中的“漂亮主义”,而是温暖有趣的附近“500米”,因为附近才有生命的驻留和体验,才有熟悉的陌生人间的相视一笑。这也是非表征主义理论提出的意义之一,从个体持续性的身体参与和展演中挖掘非预期的和不断被转化的社会文化意义,并强调身体与情感、情绪的空间塑造力量。以自己作为观察对象,笔者离开某个居住已久的城市之前,清空洗衣店、超市、理发店、餐厅、健身房、理疗中心的会员卡,并与熟悉的店员道别。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生命与某个空间,以及流淌在空间里的记忆和情感的道别。城市很大,与个体相关的有着鲜活生命经历的,大多发生在“附近”。“附近”充溢着生命的经验与情感,“附近”以空间的形式与个体的生命时间连接在一起,并在时空中编织了生命的故事。“附近”是个体亲近的“地方”,是“充满人类经验和意义的场所,人们在其中生活、体验、解释、理解并且发现意义”,“附近”使个体生命和情感得以在城市中“积淀”,并构成个体对城市灵韵的观察视角和体验方式。



城市灵韵是城市的美学和艺术表达。这里的审美经验,是杜威意义上的“一个完满”的经验:个体投入生活,用完整的生活经验彰显附近的审美意义。人在“附近”的移动中,周遭事物作为媒介连接了个体与“附近”,使两者建立关系——除了基本的功利关系(目的关系),还会衍生出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是个体生命日复一日与附近的人、事、物连接而建立的生命经验,通常不被“看见”,一旦主体离开“附近”,这种情感关系才从平日被忽略甚至隐匿的状态中彰显出来,并以某种气氛重新连接了个体与附近的关系。熟悉的生活轨迹不再是空间的布局和信息的流动,而是氤氲成某种情愫,以晕轮的形态萦绕在“附近”。


城市是一个大概念,这里面包蕴了难以穷尽的空间和个体的故事。但是,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和想象,更加具象地表征为“附近”的生活与“附近”的故事。情感与空间的连接本身,就是人与空间建立关系、展开故事。


情与境生:作为城市的媒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过“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如果借用这种表述并进一步转化,可把人与空间关联起来。人与空间的关系也表现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与空间建立的关系中包含流动其中的主体情感,因此,空间成为一种“境”。这里的“境”,是物我交融、情景共生,也是一种“气氛”(氛围),显现出空间之境的流动和生息的特征。“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里强调的是物之间的彼此连接和影响,在色彩、形式、线条、结构,以及各自表征的文化与社会的气质之间构成对话和互文。但是,这里并非没有“我”的存在,而是“我”已经消弭甚至隐藏在“物”中,即使看不见,但是空间中的各种物因为人的存在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连接,就像去拜访或者参观名人故居一样,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但是仍旧可以从物与物的关系中,看到人的影子,甚至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建立某种独特的情感连接。


前面提到的索斯克关于“感觉之屏”的描述,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启发意义:第一,关于城市的想象依靠的是人的感觉之屏,借助于感觉之屏,城市会以某种形象投射在屏幕中,这彰显了人探索和经验城市的感觉维度;第二,索斯克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感觉之屏来自他所继承的文化,并染上了个人经验的色彩”,这也佐证了前面提到的城市生活与想象中的“附近”的意义,因为附近“染上了个人经验的色彩”。无论是“感觉之屏”,还是个人经验,都表明情感作为连接,将城市中的多种关系稳固地建立起来,这也是城市灵韵或氛围得以呈现的原因。行动者网络并非杂乱无章,正如前面所言,“附近”是重新被发现的空间,叠加了个体的生活和经验及与附近建立的情感关联。


英国著名媒介传播学者戴维•莫利曾经提出,“在商务往来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电子邮件的主要功能与其说是让远距离的人相互联络,不如说是加强相邻地理位置(而且常常在同一栋楼里)的人们之间的沟通”。虽然,虚拟网络可以把人带到遥远的地方,但是建立起关系的,仍旧是与自己相关的“附近”的人。充分发掘“附近”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尊重和发现城市中的“人”。城市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之一就是建构美好的“附近”,在“最后一公里”和“最初500米”之间进行连接。这是一个双向互动与嵌入的过程,回归和出行之间,“附近”作为稳定和可靠的空间结构,成为建立人与城市之间美好关系的契机。这也会击碎都市人的工具性躯壳,使人得以有机会展现丰富性和自由性。“这个感觉之屏来自他所继承的文化”,也表明在感觉之外,背景也是需要的,这个背景,是一个人的背景,也是聚集背景相近者的“附近”。围绕背景和“附近”,建立某种独特的氛围,可以使城市也成为生命经验和情感中不可替代的“这一个”。


结语

行走的人、矗立的高楼大厦以及程式化的工作与生活,再次强化人的机械化和工具性的维度。万物互联中,人被物化成无数个信息中的某个端点,这成为智能城市的某个面向和特征。但是,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来自城市灵韵和气质,以及这个空间容纳的无数的人、事、情、理。如何让这个空间变成无数个有趣而生动的部分,也是重建“附近”的意义。而在其中个体的移动、关系的连接以及生命经验的彼此进入,及由此建立的情感的能动,恰是城市散发的魅力所在。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 |2022.12|2022.11|2022·10 | 2022.09 |2022.08 |2022.07 |2022.06 |2022.05 |2022.04  |2022.03 |2022.02  |2022.01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探索与争鸣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