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理解人文经济学发展经验的四个面向|人文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人文密码③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理解人文经济学发展经验的四个面向
王俊|苏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
本文将刊载于《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9期
具体内容以正刊为准
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编者按
任平认为,人文经济学是揭示人文经济的本质内涵、历史成因、基本特色、主要功能和发展规律的自主知识体系,是知识交叉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人文经济学主张在经济发展中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价值引领,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双向交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李扬和战炤磊认为,文化是审视高质量发展的有益视角和工具,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系统探索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机制,包括构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完善契合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支撑体系、营造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通过推动高质量的文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力量,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相融互促的人文经济新形态。王俊提出了理解人文经济学发展经验的四个面向:“人文底蕴与价值驱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双面绣’”“在地实践的区域化探索”以及“回到‘人’本身”,以期为人文经济学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实证基底与讨论空间,也为人文经济学发展经验的全国性推广与区域化探索实践提供经验与理论准备。希望本组成果对推动人文经济学的研究与讨论具有启发意义。
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人文经济学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独特魅力的综合体现。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以人为本,也不仅仅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极大丰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关系的和谐美好与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而是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全方位、立体化浸润到科技创新、经济建设和城乡发展的方方面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品格与气质。与此同时,独特的城市品格与气质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政规划、经济业态、创新活力、城乡融合、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诸多面向,区域文化基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独具区域特色的城市样态也由此逐步形成。
人文经济学的实践,不仅仅是文化与经济的简单叠加,其实质是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高速发展巨大动力的“关键一跃”。研究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协调一体、绿色生态、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六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中居于全国主要城市群中之首。人文与经济交融发展、相互促进成为这一地区共同的发展经验。在全国众多城市中,人文经济学为何首先孕生在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要回答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理论构建,更要自下而上地对人文经济学在地性实践加以考察、比较、凝练,并探究其经验推广的可能性。本文通过进入孕生人文经济学的苏杭城市空间,不仅将其当成实践样本,更要探究其作为人文经济学理论场域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理解人文经济学的发展经验,必须要理解“人文”与“经济”在何种意义上彼此依赖、相互成就。为此,本文提出了理解人文经济学发展经验的四个面向,以期为人文经济学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实证基底与讨论空间,也为人文经济学发展经验的全国性推广与区域化探索实践提供经验与理论准备。
人文底蕴与价值互动
苏州与杭州最为人称道的是“人文底蕴”。“文”通“纹”,人文可以理解为人类发展在城市空间里留下的纹路。苏杭对古城与水路的保护,不仅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交通网络,更使得城市成为人们感官、情绪、记忆、观念得以纵横交错的古今结合点,在长期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共同价值,城市也成为了人们观念言行都受这种共同价值驱动的具体场景。在此意义上,当代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社会风俗、生活态度、风土人情都是这一共同价值的产物,也是人文底蕴的物质呈现,城市精神也从中得以彰显。一座城市的发展样貌始终受到人文底蕴价值驱动的影响,发掘、认同、坚守城市的人文底蕴是有特色、有灵魂、有生命力的城市发展样貌的重要基石。长三角城市群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城市群中脱颖而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一区域普遍崇文重教,将尊重文化和传承文脉视为城市精神的核心所在。如苏州、嘉兴、宜兴、铜陵、扬州等地直接把“崇文”二字纳入城市精神的概述中,而这些城市也正是古今人才辈出之地。以苏州为例,古代是“状元之府”,历史上曾出现过45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其中文状元数量占全国总量的7.55%,遥居全国之首;现代则是“院士之乡”,截止2021年11月,苏州籍的两院院士总人数达139人,位居全国之首。崇文重教的人文底蕴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经验真实、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人文底蕴也是一座城市直面各种挑战的最大底气。长三角地区不仅历史文化深厚,当代文明特质也十分鲜明。正是多样、立体、丰富的人文底蕴,使长三角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并善于抓住每一次历史机遇,实现了一次次经济转型。坚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是这些城市的共同经验。以苏州为例,苏州始终坚持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保持 40%以上,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同样,杭州也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2022年,杭州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5076亿元,占GDP比重27.1%,占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比重为56.5%。“网红之都”“动漫之都”“电竞名城”等一个个全新定位正在为这个连续16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创造更多可能。苏杭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都妥善地处理了城市空间的功能区分,打造更包容、多样、宜居、宜业的生活与营商环境。正是对城市人文底蕴的坚守,才使得苏杭在现代化进程中走出一条彰显个性的人文经济学特色之路。
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双面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城市发展最深层的动力,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双面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中国特色人文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文化资源丰富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发展就好,历史悠久也不意味着现代文明必然发达;要在“人文”与“经济”之间做好衔接与转化,唯有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人文经济学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得以彰显。以苏杭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共同经验表明,人文经济学从理念到实践的“关键一跃”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包含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从人文到经济的转化关键在于如何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这个精气神主要表现为“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我们日用而不觉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时代虽变,内涵有不同,但精髓不改,精气神依旧。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斗争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支撑了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就了一座又一座城市。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关键在于如何聚才引智、构筑具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换言之,就是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汇聚各种要素的城市软实力。例如,苏州通过古城保护、城市更新的方式使江南水乡的古城风貌呈现出“中而新”的时代生命力,以更加生态、宜居、便捷、时尚、有活力的城市集聚了一批顶尖人才,创造了一批科技成果,形成了一个“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发展环境。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就是苏州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塑城理念的最佳展示,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今天的苏州不仅是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世界银行认定的“中国投资金牌城市”,更是普通劳动者心中的“人间天堂”。正是这种开放与包容的文化,使苏州成功吸引了30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1.3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总量超370万人,拥有了中新、中日、中德、海峡两岸和苏州自贸片区等开放平台及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其实,在长三角地区,像苏州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只有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与时代相结合,走守正创新的道路,城市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三,在转化过程中,关键在于如何用好数字化、信息化等新技术。在数字化时代,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不仅是在传承中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更是为城市发展寻找新动能。一方面,数字技术与文化要素相结合的数字文创产业正成为推动城市沉浸式项目、数字化文化资源等新业态发展的动力源泉。用数字技术将经典古籍、丝绸纹样、非遗技艺、方言、地方戏等永久保存,不仅扩大了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的传播渠道,还能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和技术数据。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了“非遗资源+文化创意”的跨界融合,文化经济化的新实践、新探索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一批像苏州“太湖雪”一样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数字孪生城市体系正在成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新赛道。以“人”为核心的数字孪生城市,是通过数字化方式,对城市物理实体进行虚拟映射,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及网络管理等进行涵盖规划、建设、管理、使用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数字孪生城市体系将人与建筑、环境、历史、城市、文明、生态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当下和未来的城市规划提供决策借鉴。
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人文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人文经济学逐渐呈现“双面绣”特色。人文经济学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发展、是城市与乡村的共同繁荣、是生态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是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纽带。因此,人文经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在地实践的区域化探索
中华文明的共同特征和区域文化的巨大差异意味着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在全国各地应有不同的探索。人文经济学的实践,首先应当尊重区域个性,以各省市的在地性实践推动人文经济学发展的多元探索,而不是简单以苏杭经验为标准答案生搬硬套、千城一面。中华文明的共同特征表明人文经济学的发展经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交流推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显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周围广大区域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初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的共同特征为长三角地区人文经济学的发展经验在全国的交流推广提供了可能,也为人文经济学发展理念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提供了可能。
区域文化的差异和发展水平的不同意味着人文经济学的实践探索应该是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化竞争。中国地域广阔,各地资源禀赋差异明显,现代文明的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因此,每一个地区,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优势和竞争力。“在地性”应当成为人文经济学在各地实践探索的首要特点。各地不能无条件复制推广先行地区的经验,而应该结合本地特色践行人文经济学发展理念。比如,河南以《洛神水赋》《风起洛阳》为代表的“以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技术赋能”的现代化创新思维下的文化产业就是一种有益的地方探索实践。因烧烤出圈的淄博,把齐鲁大地的“好客文化”、美食文化与历史文化充分结合也是一种人文经济学的发展经验。甘肃省武威市把《凉州词》的历史积淀转化为河西走廊绿色发展的新动力,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共同以人水和谐、内连外通、创新驱动为抓手,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可见,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性与彰显个性的城市精神的有机结合。后发地区借鉴先行地区人文经济学的发展经验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要抓住人文经济学理念的精髓,坚守区域人文底蕴,立足地方实际,以人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回到“人”本身
人文经济学强调人文与经济交相融合、互为表里、相互作用。苏州的人文经济实践表明,没有科技创新的经济,不是人文经济的应有之义;只有人文底蕴而没有经济的发展,也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人文经济是人才聚集、创新不断、经济活跃、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经济发展样态,其发展目标、丰富内涵、可行路径与高质量发展不谋而合,同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实质就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要把“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全面推进人文经济学发展的落脚点,是要回到“人”本身,实现人民幸福安康。“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作为人文经济学的重要任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在民生保障上更丰裕,在生活品质上更提升。要加快医疗、教育、交通、食品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本民生安全有保障。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平台建设,为大众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要着力推动10分钟文化圈与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让文化空间融入生活空间,满足更多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要把基层治理现代化作为构建新时代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引入现代化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社区安宁的新风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让安全、快乐、幸福的“一团和气”成为社会生活的写照。三是要把生态宜居的城乡环境作为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加强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特色田园成为富农强农的重要通道;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以城市更新创建便民惠民的乐居环境。四是要让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同富裕成为人文经济学的典型经验。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跨界发展。鼓励城市居民、资金、技术、资源、创意等各种要素向乡村聚集,以城市带动乡村,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在更广范围内实现。
人文经济学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生态与发展的有机综合体,也是本土化与世界化的融合。人文经济学理念观照的是看似不可化约的矛盾,尤其是以西方话语体系为主导的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矛盾。在人文经济学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与科技进步、文化创新不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关系。以人文精神来审视科技创新,以人文视野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人文经济学,不仅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更多探索与可能,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交出中国答卷。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 |2022.12|2022.11|2022·10 | 2022.09 |2022.08 |2022.07 |2022.06 |2022.05 |2022.04 |2022.03 |2022.02 |2022.01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 “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 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