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艾略特《灰星期三》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Ash Wednesday


I

Because I do not hope to turn again

Because I do not hope

Because I do not hope to turn

Desiring this man's gift and that man's scope

I no longer strive to strive towards such things

(Why should the agd eagle stretch its wings?)

Why should I mourn

The vanished power of the usual reign?


Because I do not hope to know again

The infirm glory of the positive hour

Because I do not think

Because I know I shall not know

The one veritable transitory power

Because I cannot drink

There, where trees flower, and springs flow, for there is nothing again


Because I know that time is always time

And place is always and only place

And what is actual is actual only for one time

And only for one place

I rejoice that things are as they are and

I renounce the blessd face

And renounce the voice

Because I cannot hope to turn again

Consequently I rejoice, having to construct something

Upon which to rejoice


And pray to God to have mercy upon us

And I pray that I may forget

These matters that with myself I too much discuss

Too much explain

BecauseI do not hope to turn again

Let these words answer

For what is done, not to be done again

May the judgement not be too heavy upon us


Because these wings are no longer wings to fly

But merely vans to beat the air 

The air which is now thoroughly small and dry

Smaller and dryer than the will

Teach us to care and not to care

Teach us to sit still.


Pray for us sinners now and at the hour of our death

Pray for us now and at the hour of our death.



II

Lady, three white leopards sat under a juniper-tree

In the cool of the day, having fed to satiety

On my legs my heart my liver and that which had been contained

In the hollow round of my skull. And God said

Shall these bones live? shall these

Bones live? And that which had been contained

In the bones (which were already dry) said chirping:

Because of the goodness of this Lady

And because of her loveliness, and because

She honours the Virgin in meditation,

We shine with brightness. And I who am here dissembled

Proffer my deeds to oblivion, and my love

To the posterity of the desert and the fruit of the gourd.

It is this which recovers

My guts the strings of my eyes and the indigestible portions

Which the leopards reject. The Lady is withdrawn

In a white gown, to contemplation, in a white gown.

Let the whiteness of bones atone to forgetfulness.

There is no life in them. As I am forgotten

And would be forgotten, so I would forget

Thus devoted, concentrated in purpose. And God said

Prophesy to the wind, to the wind only for only

The wind will listen. And the bones sang chirping

With the burden of the grasshopper, saying


Lady of silences

Calm and distressed

Torn and most whole

Rose of memory

Rose of forgetfulness

Exhausted and life-giving

Worried reposeful

The single Rose

Is now the Garden

Where all loves end

Terminate torment

Of love unsatisfied

The greater torment

Of love satisfied

End of the endless

Journey to no end

Conclusion of all that

Is inconclusible

Speech without word and

Word of no speech

Grace to the Mother

For the Garden

Where all love ends.


Under a juniper-tree the bones sang, scattered and shining

We are glad to be scattered, we did little good to each other,

Under a tree in the cool of day, with the blessing of sand,

Forgetting themselves and each other, united

In the quiet of the desert. This is the land which ye

Shall divide by lot. And neither division nor unity

Matters. This is the land. We have our inheritance.



III

| At the first turning of the second stair

I turned and saw below

The same shape twisted on the banister

Under the vapour in the fetid air

Struggling with the devil of the stairs who wears

The deceitul face of hope and of despair.


At the second turning of the second stair

I left them twisting, turning below;

There were no more faces and the stair was dark,

Damp, jaggd, like an old man's mouth drivelling, beyond repair,

Or the toothed gullet of an agd shark.


At the first turning of the third stair

Was a slotted window bellied like the figs's fruit

And beyond the hawthorn blossom and a pasture scene

The broadbacked figure drest in blue and green

Enchanted the maytime with an antique flute.

Blown hair is sweet, brown hair over the mouth blown,

Lilac and brown hair;

Distraction, music of the flute, stops and steps of the mind

over the third stair,

Fading, fading; strength beyond hope and despair

Climbing the third stair.


Lord, I am not worthy

Lord, I am not worthy

but speak the word only.



IV

Who walked between the violet and the violet

Who walked between

The various ranks of varied green

Going in white and blue, in Mary's colour, Talking of trivial things

In ignorance and in knowledge of eternal dolour

Who moved among the others as they walked,

Who then made strong the fountains and made fresh the springs


Made cool the dry rock and made firm the sand

In blue of larkspur, blue of Mary's colour,

Sovegna vos


Here are the years that walk between, bearing

Away the fiddles and the flutes, restoring

One who moves in the time between sleep and waking, wearing

White light folded, sheathed about her, folded.

The new years walk, restoring

Through a bright cloud of tears, the years, restoring

With a new verse the ancient rhyme. Redeem

The time. Redeem

The unread vision in the higher dream

While jewelled unicorns draw by the gilded hearse.


The silent sister veiled in white and blue

Between the yews, behind the garden god,

Whose flute is breathless, bent her head and signed but spoke no word

But the fountain sprang up and the bird sang down

Redeem the time, redeem the dream

The token of the word unheard, unspoken


Till the wind shake a thousand whispers from the yew


And after this our exile



V

If the lost word is lost, if the spent word is spent

If the unheard, unspoken

Word is unspoken, unheard;

Still is the unspoken word, the Word unheard,

The Word without a word, the Word within

The world and for the world;

And the light shone in darkness and

Against the Word the unstilled world still whirled

About the centre of the silent Word.

O my people, what have I done unto thee.


Where shall the word be found, where will the word

Resound? Not here, there is not enough silence

Not on the sea or on the islands, not

On the mainland, in the desert or the rain land,

For those who walk in darkness

Both in the day time and in the night time

The right time and the right place are not here

No place of grace for those who avoid the face

No time to rejoice for those who walk among noise and deny the voice


Will the veiled sister pray for

Those who walk in darkness, who chose thee and oppose thee,

Those who are torn on the horn 

| between season and season, time and time, between

Hour and hour, word and word, power and power, those who wait

In darkness? Will the veiled sister pray

For children at the gate

Who will not go away and cannot pray:

Pray for those who chose and oppose


O my people, what have I done unto thee.


Will the veiled sister between the slender

Yew trees pray for those who offend her

And are terrified and cannot surrender

And affirm before the world and deny between the rocks

In the last desert between the last blue rocks

The desert in the garden the garden in the desert

Of drouth, spitting from the mouth the withered apple-seed.


O my people.



VI

Although I do not hope to turn again

Although I do not hope

Although I do not hope to turn


Wavering between the profit and the loss

In this brief transit where the dreams cross

The dream-crossed twilight between birth and dying

(Bless me father) though I do not wish to wish these things

From the wide window toward the granite shore

The white sails still fly seaward, seaward flying

Unbroken wings


And the lost heart stiffens and rejoices

In the lost lilac and the lost sea voices

And the weak spirit quickens to rebel

For the bent golden-rod and the lost sea smell

Quickens to recover

The cry of quail and the whirling plover

And the blind eye creates

The empty forms between the ivory gates

And smell renews the salt savour of the sandy earth


This is the time of tension between dying and birth

The place of solitude where three dreams cross

Between blue rocks

But when the voices shaken from the yew-tree drift away

Let the other yew be shaken and reply.


Blessd sister, holy mother, spirit of the fountain, spirit of the garden,

Suffer us not to mock ourselves with falsehood

Teach us to care and not to care

Teach us to sit still

Even among these rocks,

Our peace in His will

And even among these rocks

Sister, mother

And spirit of the river, spirit of the sea,

Suffer me not to be separated


And let my cry come unto Thee.



艾略特《灰星期三》


1


因为我不再希望重新转身

因为我不再希望

因为我不再希望转身

觊觎这个人的天赋和那个人的能量

我不再努力为得到这些东西努力

(为什么年迈的鹰还要展翅?)

为什么我要为寻常的王朝

丧失了的威力悲伤?


因为我不再希望重新知道

确凿的时刻的虚弱光芒

因为我不再思想

因为我知道我将不会知道

那唯一真正转瞬即逝的力量

因为我无法畅饮,那里

群树生花,小溪流淌,因为那里空无一物

因为我知道时间永远是时间

地点始终是地点并且仅仅是地点

什么是真实的只真实于一次时间

只真实于某一个地点

我对事物的现状感到欢欣

我拒不承认那张受到祝福的脸

拒不承认那个声音

因为我不能希望重新转身

于是我欢欣,不得不去建成

在此之上欢欣的东西


向上帝祷告赐予我们怜悯

我祷告我能忘却

那些我与自己讨论得太多

解释得太多的事情

因为我不再希望重新转身

就让这些话答复吧

因为那已经做的,不会再做一遍

祈愿对我们的判决别太沉重

因为这些不再是翱翔的翅膀

而仅仅是拍着空气的东西

空气现在彻底渺小和干燥

比意志更为渺小和干燥

教我们操心或不操心

教我们坐定。


现在为我们这些罪人祷告,在临终的时刻为我们祷告

现在为我们祷告,在临终的时刻为我们祷告。


2


夫人,三只白色的豹子蹲在一棵桧树下

在白昼的阴凉中,已经吃得饱厌

哦,在我的腿上我的心上我的肝上还有

在我头脑圆圆的空洞所容的物质上。上帝说

这些骨头是否会活下去?这些

骨头是否会活下去?而那包容在

骨头(骨头已经干了)中的东西嘁嘁喳喳说:

因为这位夫人的美德

因为她的魅力,因为

她在沉思中归荣耀于圣母马利亚,

我们光彩焕发。而在这里伪装起来的我

将我的事迹献给遗忘,将我的爱情

献给沙漠的后裔和葫芦的果实。

正是这使我重新得到

我的勇气我眼睛的神经和豹子摒弃的

消化不了的部分。这位夫人退回,身穿

白色长袍,沉思默想,身穿白色长袍。

让骨头的雪白来抵偿健忘。

其中没有生命。就像我现在被人遗忘,

将来被人遗忘,于是我就遗忘

这样虔诚不已,目的专注。上帝说

给风的预言,只给风,因为只有

风会倾听。骨头嘁嘁喳喳

因为蚱蜢的负担,唱着

寂静的夫人

安宁而苦恼

撕碎而完整

记忆的玫瑰

遗忘的玫瑰

筋疲力尽而生机洋溢


焦虑而恬静的

唯一的玫瑰

现在就是花园

那里所有的爱情结束

没有满足的爱情的

最终的折磨

满足的爱情的更大的折磨

没有尽头的不停的

旅程的尽头

无法结论的

一切的结论

没有词的语言以及

不是语言的词

光荣归于圣母

因为在那花园

爱情结束一切。


在一棵桧树下那些骨头歌唱着,四散闪光

我们高兴到处四散,相互不做好事

在白昼的阴凉中,在一棵树下,还有沙的祝福,

忘却自己和对方,统一于

沙漠的静谧中。这是你将用抽签来

划分的土地。划分和统一

都无足轻重。这是土地。我们有我们的遗产。


3


在第二节楼梯的第一个弯子上

我转过身,往下看到

在恶臭的空气烟雾中

那同一个形状扭曲在楼梯扶手上

与恶魔一般的楼梯搏斗着——那楼梯

有一张骗人的希望和绝望的脸庞。

在第二节楼梯的第二个弯子上

我离开依然在下面扭曲、转身的一切;

再无什么脸庞,楼梯一片漆黑,

潮湿,粗糙,就像老人的嘴淌着口水,无可救药,

或是一条年迈的鲨鱼长着牙齿的食道。


在第三节楼梯的第一个弯子上

是一扇有槽的窗,鼓鼓的像无花果

越过山楂花和牧场风光,那一边

一个穿蓝绿衣服的宽肩膀的人

用一支古色古香的长笛为五月时光增添魅力。

吹起的汗毛多甜蜜,棕色的汗毛在嘴上,

紫丁香和棕色的汗毛;

心神烦乱,长笛之音,思想在第三节楼梯上的停顿和迈步;

渐隐,渐隐;希望和绝望之外的力量,

登上第三节楼梯。


主啊,我毫无价值

主啊,我毫无价值

但只要说了这话。


4


谁在紫罗兰和紫罗兰丛中漫步

谁漫步在

郁郁葱葱的不同行列中

一会儿白一会儿蓝,一会儿显出马利亚的颜色

谈着琐碎的事情

在永恒的悲哀的无知和熟知之中

谁在他们漫步时在其他东西中走动,

那么谁使泉水奔放,使春天清新


使干燥的岩石凉爽,使沙土坚定

在飞燕草的蔚蓝中,马利亚颜色的蔚蓝,

留神啊 


这里是漫步在其中的岁月,始终

携带着长笛和提琴,使

在睡着和醒着的时间中走动的人复苏,披着

笼罩着、覆盖着她那白色的光,裹了起来。

新的岁月漫步,用一片灿烂的

云彩似的泪水使岁月复苏

用一种新的诗句使那古老的节奏复苏,拯救

时间,拯救

更高的梦里未曾读到的景象

而戴珠宝的独角兽在镀金的尸车旁行走。


无声的修女蒙着蓝白的面纱

在紫杉中,在果园神的后面,

神的长笛喘气,她垂头叹气,但无言


然而泉水跃起,鸟声低下

拯救时间,拯救梦境

这个道的标志未听到,未说出


直到风从紫杉中抖出一千声耳语

在此之后是我们的流放


5


如果失去的词是失去了,如果用过的词是用过了

如果听不到,说不出的

词是听不到,说不出的;

依然是那说不出的词,听不到的道

没有一个词的道,在世界内的

和为了世界的道;

光照耀在黑暗中

这个不平静的世界依然旋转着抵抗那道

围绕这个寂静的道的中心。


噢,我的人民,我对你们做了什么。 


哪里这个道将被找到,哪里这个道

将回响?不在这里,这里远不够寂静

不在海洋上或岛屿上,也不在

大陆上,或沙漠或多雨的土地上,

因为那些在黑暗中漫步的人

漫步在白昼的时间和黑夜的时间里

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不在这里

对于那些避开那张脸的人没有恩惠之处

对那些在喧哗中漫步但不听那声音的人没时间寻欢


蒙着面纱的修女会不会祷告——

为那些在黑暗中漫步的人,那些选择你和反对你的人,

那些在季节和季节,时间和时间,小时和小时,

词和词,力和力中间的角上被撕碎的人,那些

在黑暗中等待的人——祷告?

蒙着面纱的修女会不会祷告——为那些在门口

不肯走开,也不能祷告的孩童祷告:

为那些选择和反对的人祷告


噢,我的人民,我对你们做了什么。


修长的紫杉中蒙着面纱的修女会不会祷告——为

那些冒犯她的,

惊惶失色的,又不能投降的

在世界面前断言的,在岩石之中否认的人祷告

在最终的蓝色岩石中最后的沙漠之中

花园中的沙漠干旱的沙漠中的

花园,将枯萎的苹果籽从嘴中吐出。


噢,我的人民。


6


虽然我再不希望重新转身

虽然我再不希望

虽然我再不希望转身


在得失之间犹豫不定

在短暂的运行中,那里梦越过

诞生和死亡之中的梦笼罩的暮色

(祝福我父亲)虽然我不再希望对这些东西抱有希望

从宽敞的窗户通向花岗岩的海岸

白色的船帆依然飞向海的远方,海的远方

不能折断的翅膀


在失去的紫丁香和失去的海浪声中

那颗失去的心渐硬又欢欣

微弱的精神加速背叛

因为那弯弯的金色杆子和失去的海洋味

加速收回

鹌鹑和飞鸻的啼唤

瞎了的眼睛

在象牙门的中间塑造空空的形式

气味使有着沙土的盐味复新


这是死亡与诞生之中一个紧张的时刻

三个梦在蓝色的岩石中越过的

寂寞的地方

但当从这棵紫杉摇下的声音飘远

让另外的紫杉震动并且回答。


幸福的姐妹,神圣的母亲,泉水之灵,花园之灵,

不让我们用谎言来嘲笑我们自己

教我们操心或不操心

教我们坐定

甚至在岩石之中,

我们安宁在他的意志之中 


甚至在这些岩石之中

姐妹,母亲

河流之灵,海洋之灵,

别让我被分离开来 


让我的喊声来到你的身边。

裘 小 龙 译



跨世纪的巨人:哈代

作为一个跨世纪的文学巨子,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在19世纪生活了60年,在20世纪度过了28年。如果用时间来划分他的文学创作,哈代的小说都是在19世纪完成的。由于小说《无名的裘德》(1895)出版后受到宗教界和舆论界不公正的猛烈抨击,他愤然停写小说,把余生精力全部投入诗的创作。其实他的文学生涯是从写诗开始的,从未间断,只是最后又以写诗终结而已。
在我国,一般读者只知道哈代是个出色的小说家。他一生完成15部长篇小说,出版了14部。1878年《还乡》问世,他在文坛崭露头角。在此后的5年中,他所写的《号兵长》(1880)、《冷漠的人》(1881)、《塔里的两个人》(1882)却都让人失望。但时隔不久,哈代推出了《卡斯特桥市长》(1886)和《林地居民》(1887)这两部佳作。随后,《德伯家的苔丝》(1891)和《无名的裘德》使他的小说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在哈代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由19世纪传统的现实主义向现代派小说发展的倾向。就小说的内容而言,哈代是反传统的。他不沿袭传统格局,不把善与恶的斗争作为小说的主题。他努力发掘人物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社会内涵,着重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二重性或复杂性。《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无名的裘德》中的裘德,都是离经叛道式的人物,也可说是反传统的主人公。苔丝,一个贫寒出身的农家姑娘,先失身于贵族后裔艾列克,继而在新婚之夜被安玑儿遗弃。后来,迫于生活,她在绝望中又同艾列克同居。在安玑儿悔悟后回到她身边时,她毅然杀死艾列克,与安玑儿一齐逃亡,后来被绞死。这样一个既美丽善良,又极富叛逆精神的女性在英国传统小说中是很少见的。很多评论家称苔丝为“提前跨入20世纪的维多利亚女性”。当今西方许多大学的文学课之所以把《德伯家的苔丝》列为现代小说,与苔丝这个现代女性的塑造不无关系。在《无名的裘德》中,裘德对神灵的亵渎是对基督教文明的叛逆。裘德和休热恋时哀叹,他们俩“早出生了50年”。哈代预测,若是50年后,裘德与休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上同居,将是合乎时代潮流的行为。可见,哈代的思想早已提前进入了20世纪。
哈代笔下的主人公多是出身社会低层的普通人。他写他们的劳动(如《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挤牛奶),写得很具体,然而却没有或很少反映他们物质生活方面的艰辛。我们读盖斯凯尔夫人的《北与南》、汉弗里·沃德夫人的《玛西拉》两书,看到这两位作家描绘农民物质生活的困苦。哈代在这方面着墨不多。他着重写人物精神上的痛苦,而不是物质上的匮乏。哈代珍惜人的感情,尤其是人的同情心,主张人际关系中有仁和爱,人对动植物以及一切有生命之物都要有仁和爱。他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往往追求炽烈的爱情和丰满的精神生活,他们是在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爱情上遭受挫折、精神上受到刺激时才陷入痛苦之中。物质上的得失,对他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还乡》里的女主人公游苔莎是激情的化身,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爱得发狂。《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死,与其说是事业上的失败,不如说是爱的失落——情人露西塔的爱、继女伊丽莎白·简的爱都相继失去,他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垮了。苔丝生活穷困,工作劳累,她可以忍受。但是,她忍受不了爱情上的挫折。新婚之夜,苔丝奉献给安玑儿一颗坦诚的心,告诉他自己上当受骗而失身的往事。安玑儿大为震动,失望、痛苦之情形于色,说出了刺心的话。苔丝的心碎了。她的哀求声感人肺腑:
“你看在咱俩相爱的分上,饶恕我吧!……安玑儿,我以为你真爱我——爱的是我这个人,是我这个人啊!要是你真爱我,你爱的真是我,那你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我真没想到你会这样!我已经爱上了你就要爱到底——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你栽了多少跟头,我还是同样爱你,因为你还是你呀!”
19世纪初,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一次浪潮来到时,文艺作品的主要人物在爱情上往往是得意的。浮士德和普罗米修斯这两个艺术形象就是浪漫主义作品的典型人物。雪莱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这一诗剧中,幻想在人间建立天堂似的乐园。哈代则不同。他的早期小说,如《伊沙贝塔的才能》(1876)中的爱情题材,还带有喜剧的成分。随着他思想的变化和创作技巧的成熟,他中、后期小说的爱情题材都是悲剧性的,主人公中没有胜利者的欢乐形象。他在《雪莱的云雀》一诗中写道,这种“欢乐的鸟已经掉落在地上死去了”。《远离尘嚣》(1874)、《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名著无不以爱情为题材,无不描写多角的爱情纠葛,也无不表现爱情之路充满荆棘,以悲剧性的结尾告终,从而揭示人的主观愿望和社会客观现实的矛盾,使小说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在哈代看来,社会是冷漠无情的,它只能扼杀人们的愿望,不会提供满足愿望的机会。
说哈代是悲观主义者的人甚多,但是写悲剧的人不一定都是悲观厌世者。哈代的“悲”是一种悲愤,不是自我哀怜的无病呻吟,而是与人世间的苦难相通的博爱之心。
其实,说哈代是悲观主义者未必公平、妥切。哈代受达尔文影响,是生物进化论者,受斯宾塞的影响,是社会进化论者。他认为,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努力适应环境,必须像达尔文主义所宣传的那样,“在丛林中开辟前进的道路”。小说《伊沙贝塔的才能》中的女主人公伊沙贝塔是一个在生活和事业的道路上善于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的女性。作为一个有姿色的女人,她是男人追逐的对象,而且她又受着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的制约。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不懈地奋斗。书中有一段关于野鸭的描写寓意深刻,象征生与死的搏斗:
野鸭善于潜水,先在某处水面钻出来,接着又神出鬼没地在水池两头的水面冒出来,鹰飞到水池一头时,它却在水池另一头浮现。最后敌人只好放弃追逐飞走了;从它摆动的翅膀可以看出,它像魔鬼似的神态阴郁。
哈代擅长刻画妇女形象,尤其对农村妇女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有深刻的理解。读者不难发觉,苔丝这个女性悲剧人物比裘德这个男性悲剧人物更生动、更感人。哈代对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压迫下的妇女怀有深切的同情。苔丝这样一个与男人同居,并犯了杀人罪的女人,被他称作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而大加赞颂。哈代站在妇女一边向传统的婚姻道德观挑战。他公开宣称,如果夫妻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就应该解开联结他们的婚姻纽带;强加于人的、没有爱的婚姻关系只能使人痛苦,造成悲剧。他主张修改英国的婚姻法。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革命思想。
哈代的宗教观也与他生活的时代相悖。
哈代在青少年时期虔诚地信仰上帝。后来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逐步发展到摒弃宗教。他目睹世上芸芸众生受苦受难,而上帝却无动于衷,终于觉悟,于是把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于人和未来。他认为:
仁慈的上帝的理论已经受了数千年的考验,结果产生现在这种不体面的、声名狼藉的局面的,恰恰是这个基督教影响最深的欧洲大陆!推行一种不好也不坏的上帝的理论(像《列王》中的上帝)也许值得一试。1
《还乡》中有这样一个场面——人们在埃格登荒原尽情疯狂地跳舞。作者写道:
此时此刻,他们心目中的异教信仰复活了……他们崇拜的只是他们自己。
在这部小说中,哈代塑造了一个不信教的女主人公游苔莎。她到教堂去做礼拜时,用编织针刺当地一个修女的胳臂,修女的叫声顿时使肃穆庄严的教堂乱作一团。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问道:“苔丝的保护人在哪里?她那诚挚信仰的上帝在哪里?”
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对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仁慈的上帝”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书中的主人公裘德的理想是献身宗教,传播基督教教义。他想进神学院学习,日后在教堂当牧师。但是,这个善良的青年的理想以及他为实现理想所作的种种努力,都失败了。带着痛苦和失望,他同上帝彻底决裂了。书中有这样一个亵渎上帝和基督教的插曲——裘德坐在车上想着日后怎样成为一个出色的牧师时,艳丽的阿拉贝拉把一条猪鞭扔在他身上,把他神圣的思索打断了。在当时,这种描写对基督教和上帝是何等的大不敬!
在19世纪的英国,官方对出版物的审查是很严格的。亵渎上帝的文字和内容当然在删除之列。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审查官的干扰,哈代小说中反对宗教的言论或情节肯定会比现在读到的还要犀利得多。
哈代基本上以现实主义的传统手法进行写作。19世纪末,欧洲大陆有不少小说家在尝试新的写作手法,把描述的对象从客观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如法国小说家艾杜阿·杜夏丹在《月桂树被砍掉了》(1888)一书中,就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技巧。在英国,像亨利·詹姆斯和约瑟夫·康拉德等作家也都热心于小说的变革,把对外部情节的关注转向对精神世界的关注,以描述意识作为新的叙述技巧。詹姆斯的《贵妇人的画像》(1881)、康拉德的《吉姆老爷》(1990)就是如此。这股新潮对哈代的创作不无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未改变他的写实主义手法。当现代主义作家使小说的情节从属于人物的心理时,哈代始终把情节放在小说的显要位置。人物的外形、人物的活动、外部客观世界的风云变幻、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小说情节按时间顺序的逐步发展,仍然是他在创作时所关注的问题。
哈代的小说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这与他安排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密切联系。哈代继承了英国老一辈小说家的传统,从人物的活动、事物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来编写故事情节。在技巧方面,他与18世纪英国作家菲尔丁和19世纪作家司各特有类似之处,情节曲折生动、事件层出不穷。他善于把来自生活的有趣题材、有特殊风采的人物和各种偶然事件精心地编织在一起。
在这方面,哈代也有缺点,例如,有的情节使人感到作家故意让命运捉弄人,有的情节中偶然性巧合过多。如在《一双湛蓝的秋波》(1873)里,两个追求埃尔弗里德的情敌正为谁应该得到她的爱情而争吵不休,却意外地发觉所乘坐的列车载着埃尔弗里德的棺材。她的死消除了他们之间的仇恨。更有讽刺意味和戏剧性的是,他们俩在教堂地下室同她的遗体告别时,却发觉她的丈夫正在哀悼她。他们俩这才明白,他们热烈追求的女子已经是有夫之妇。
哈代用诗人的眼光看待大自然,善于描写景色。但是他的描写又不同于传统的英国小说家和诗人——他们笔下的英国乡村景色大多是田园牧歌式的。哈代描写的自然景色的基调沉重灰暗。天上乌云笼罩,地上一片苍茫;时而狂风怒吼,时而骤雨如注,时而迷雾四塞。在他的小说中,春光明媚的晴朗天气不多。他喜欢用阴沉的黄昏、无星的黑夜作为背景,呈现给读者的是苍茫朦胧之美、荒凉粗犷之美、沉郁凝重之美,与传统的自然景色——柔媚明丽之美形成对照。在《还乡》中,他写道:
……人们知道,牢狱的墙壁往往呈现出一种气势,能比宏大得多的宫殿还威严。正因为荒原有这种气势,才具有常人认为美丽之地所缺少的崇高卓绝的气氛。
多么不同凡响的描写!
这不凡,在于景色的描写中有强烈的象征性,这也正是哈代诗意写法的一端。暗淡景象象征艰难时世。他写这样的景色,不仅因为他本人反传统的审美趣味,更是为了给他所写的悲剧制造气氛。他在《还乡》中这样评价景色描写:
旖旎的风光配上欢快的时光自然好。可是,唉,要是时光并不欢快,那怎么办呢?人们有时心里难过,多半是因为周围的景物过于艳丽,使人们的心情感觉受到了景致的嘲弄,却很少有人由于周围的景色过于凄凉而感到心情压抑。埃格登荒原的魅力在于它能唤醒人们心灵中那种比较细腻和匮乏的天性,那种新近才迸发出来的感情,而不是那种为柔媚明丽所感动的性情。
的确,人们要问,那种以柔媚明丽为美的唯我独尊的传统地位如今是否已面临末日?
在哈代的笔下,一叶草、一棵树、一池水、一片云、一股风都是具有灵性的生命实体,都可说是他小说中的人物。前面已提到过《还乡》中对埃格登荒原景色的描绘,现在再让我们来细读一番:
十一月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黄昏时分,那一片没有界篱隔断的广阔旷野——人们叫它“埃格登荒原”——也渐渐黯淡下来。上面,灰白色的浮云笼罩着苍穹,像一顶帐篷,整个荒原就是它的毡席。
天上挂的既是灰白帐篷,地上铺的又是那苍莽的灌木丛,于是天地交接处就出现了一条清楚的线。在这番衬托下,荒原显露出来的景象就像是黑夜降临前的时刻;夜已经撒下了灰蒙蒙的网笼罩荒原,白昼却分明滞留在天际……仅从颜色看,荒凉的景象使黑夜早来了半小时,同样使曙光迟到半小时,使正午景色惨淡无光;暴风雨未来之际,荒原已预示风暴阴沉的面目;无月光的午夜使荒原更加黑暗,使人见了心惊胆战。
事实上,埃格登荒原奇特而壮观的景象恰恰表现在傍晚由明转暗之时。未能在此时此刻来到荒原的人就无法领略这片旷野的风采。它在人们的眼里显得扑朔迷离,朦朦胧胧。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真切地领略它的全部风情。此时此刻以及随后的若干小时,直至晨光熹微之际,才显示出这片荒原的力量和涵义……那一大片苍茫的小丘和洼地仿佛欣然起身迎接暮色的降临;荒原把黑暗吐出,天空把黑暗倾下,两者同样迅速。这样,天昏地暗相互靠近,终于合而为一。
……苍茫的暮色和埃格登荒原的景物合成一种风光,雄伟而不严峻,动人而无粉饰,深沉含蓄,浑厚淳朴……
在这里,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片苍郁的、小丘层叠起伏的荒原,有这么个人影装点才显得完整而优美。有了这个人影,荒原才能呈现出这样的图案。如果没有这个人影,那就像一个圆形屋顶上没有灯笼式的天窗;有了这个人影,那一片绵延广袤的底座才显出艺术的完美。
一切都具体,但又有诗意——雄奇、浑厚的诗意,写法也是苍劲的。
再看哈代在《远离尘嚣》中第37章对雷鸣电闪的描写:
天空真的像天幕一样被撕开了。对于它那难以形容的危险性来说,这闪电似乎太奇特了,它使人不会立即想到那是闪电,只是让人一味地领略那壮丽动人的美。这闪电来自四面八方,完全是一组完美的死的舞蹈。它的主脉悬挂在空中,周围的支脉是蓝色的火焰,它闪动着、跳跃着、跨越着、四处奔驰着,交叉在一起。许多长蛇般扭动着的绿色闪光纠缠在一起,背后则是一片宽阔的、微弱的光海……
这就更是雷轰电闪似的意境了!
哈代不但善于写景,也工于写人。在《还乡》第7章《夜的女王》中,哈代用了大约1700字的篇幅来描写游苔莎的外形,用了约4000字描写她的性格。文字虽长,却一点也不显得冗长拖沓:
游苔莎·斐伊长就一幅女神的模样儿。她只需稍为打扮一下,就能在奥林匹斯山众神之中占据一席。她的天性和激情能使她成为女神的典范;也就是说,像她那样的女人可以是女神的典范,却不大可能成为一个模范的女人……
在体态上,她的腿和手臂都浑圆润滑,虽略嫌过于丰满;皮肤既不太红也不太白,恰到好处,摸上去像浮云一样柔软。她的头发会使人产生浮想:整个冬季汇聚的昏暗和阴沉也不足以显出那头掩住她前额的乌发,恰如苍茫的暮色笼罩着四方的晚霞……
她那双眼睛又深又黑,充溢着异教徒的神情和夜的神秘感……如果你认为男人和女人的灵魂都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那你就可以想象游苔莎的灵魂鲜红如火。那双黑漆漆的眼睛里迸发出的火花给人以同样的印象。
她的嘴与其说是为说话而生,不如说是为表露感情的颤动而生;或者说是为接吻而生。兴许有人会补充说,那是为诱人的抿口而生。从侧面看去,双唇闭合的交接处显示出图案艺术上人所共知的双曲线,几乎像几何学上的图形那样精确。在这阴郁的荒原见到这般妩媚的嘴唇可真称得上是奇遇了……
精心描绘的人物形象,使人想起但丁·罗塞蒂的作品。罗塞蒂绘画中的女性也有一种神秘莫测之感。而在描写人物的活动和感情时,哈代表现出英国伊丽莎白时代作家的雄浑、丰厚、沉郁的风格。
哈代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物外形,叙述人的外部活动,但是,他又不同于奥斯丁、狄更斯、高尔斯华绥、本涅特这样的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人物塑造中,人物的心理特征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游苔莎、亨查德、苔丝、裘德、休等人物至今在艺术上仍具有不衰的魅力,正是因为哈代生动地、真实地反映了他们丰富、复杂的心理特征。
《卡斯特桥市长》一书出版前,哈代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形象是不鲜明的。他赋予大自然以生命,对景物的描绘着墨颇多。因此,不少评论家认为哈代小说的主人公就是大自然。在《远离尘嚣》和《还乡》中,这一点都很明显。而《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这3部小说中景物描写较前两部作品减少,人同自然的关系已经明显地让位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卡斯特桥市长》在哈代的小说创作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它不仅在小说悲剧性的情节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在人物塑造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在这部小说中,埃格登荒原让位于一个主要人物——亨查德,和一个城镇——卡斯特桥市。
麦克尔·亨查德是19世纪英国农村的旧式人物的代表。他同当时在农村出现的新型人物唐纳德·伐伏里之间的较量,反映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同落后的生产方式之间的斗争,反映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在小说的结尾,亨查德日暮途穷。他的失败和死亡,伐伏里的胜利,象征旧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诞生。
哈代在亨查德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作为一个出生在农村,又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作家,他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老一代农民亨查德寄予深切的同情,正如他对田园式的旧农村生产方式、人际关系和社会格局十分眷恋一样。但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作家本人的理智与感情发生了冲突——在感情上,他同情亨查德;在理智上,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又迫使他把亨查德推向众叛亲离、家破人亡的深渊,而且认为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结局。在保守与开明、落后与先进的斗争中,哈代还是站在开明与先进一边。伐伏里与亨查德之间的斗争并不是传统小说中善与恶的较量,而是新与旧、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竞争。
苔丝无疑是哈代在人物塑造上的高峰。在她身上,既可看到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等劳动妇女的美好品质,又闪烁着敢于冲破旧礼教束缚的叛逆精神。在小说的第38章,苔丝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心里明白,追捕她的人正在跟踪搜索,她同安玑儿在一起的时日已经不多了。但她并不慌乱,同安玑儿商量她死后的安排,将妹妹的终身郑重托付给他。追捕者到了,她还酣睡着。待到她醒来,她只静静地问安玑儿:“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他们已经来抓我了?”
“是的,亲爱的,”他说,“他们已经来了。”
“这是意料中的事,”她低声说道,“安玑儿,我几乎是高兴的——是的,我是高兴的。这几天我所得到的幸福不可能延续下去。太强烈了。我已经尽情地享受了这一幸福;现在好啦,我不会活着让你看不起我!”
她站起来,振作一下,大步向前走去。追捕她的人一个也没有动。
“我准备好了,”她平静地说。
当狂烈的爱的风暴过去后,死神悄悄地逼近了。苔丝是用一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毫不胆怯地向死神走去的。多不平凡的平凡女性!
苔丝最后奔向的地方是索尔兹伯里郡平原上的史前巨石群,在那里的一块石板上睡了一觉后才被抓走。这一细节引起过批评,但哈代是有意为之的。他把一个弱女子的命运同史前人对天神的恐惧联在一起,加强了造物不仁的效果,也扩大了苔丝的悲剧的普遍意义。这也是象征和神话的妙用,只有想象力丰富的诗人才能做到。这一结局比什么都清楚地展示了哈代小说的诗的性质。
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对主人公裘德的刻画也着重突出他的心理特征。裘德内心的矛盾是多层次的——他对休的追求和对阿拉贝拉的眷恋体现了灵与肉的矛盾;他对神的崇拜转为对神的亵渎体现了宗教与人性的矛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自身的理智与感情的矛盾相互交织,贯穿于他的思想、性格的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他复杂的个性。
由此,我们看到哈代在写作技巧上是传统与反传统兼有。
哈代的文笔并不流畅,但运用语言颇有特点。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生活的细节,稍加点染,就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例如:
太阳像眼帘上的一滴血,停留在山上。
燃烧着的蜡烛芯形成一个宛如红茶花般的头儿。
这样的形容和意境几乎是超现实主义的,很是独特。
像许多杰出的文学家一样,哈代的写作技巧也是瑕瑜互见的——不够平衡,时而笨拙,时而绝妙。然而哈代的感情、他的直觉、他对美感的把握是非常伟大和深刻的。
哈代一生写了47篇短篇小说。第一个短篇《命运和蓝色的斗篷》1874年在《纽约时报》上刊出,而多数短篇写于1880年至1900年。1887年,他和妻子埃玛到意大利各地去游览,回国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威塞克斯故事》(1888)。随后,他陆续出版了《一群贵妇人》(1891)、《生活的小捉弄》(1894)和《一个变了样的人及其他故事》(1913)等短篇小说集。
这些短篇有明显的威塞克斯地方情调和特点,但在许多方面又与他的长篇不同。他的长篇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往往对传统观念、对不公正的社会进行抨击或控诉;他写短篇却像一个人在紧张工作之余,冬夜炉旁,给朋友或孩子们娓娓动听地讲一两则威塞克斯故事。他的短篇多描写乡间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和生活中的阴差阳错,组成一幅又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古朴淡雅,徐缓温和,使人感到亲切,颇有点像乔治·艾略特牧歌式的小说。读完哈代的长篇后再读他的短篇,就像是从阴沉寒冷的黑夜步入春光明媚的白昼。
哈代在短篇小说写作中采用民间传说的技巧。开篇特别注重背景和景物的描绘。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编在一起,内容充实,离奇曲折的情节同不加雕饰的内容十分协调。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突出。自然景象与人物配合得水乳交融,使故事的场景显得十分生动。故事的展开虽然缓慢,节奏也欠明快,却能引人入胜。
《几个昔日的人物》是一个有浓郁怀乡忆旧之情的威塞克斯故事:一个受过教育的游子约翰·莱克兰德外出35年后重返故里。他搭上一辆客运马车,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慢慢地走着。主人公在车上向旅伴问起他少年时期同村的朋友,继而陷入沉思。故事以传统叙述手法开始:
秋天,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天色蔚蓝,金色的阳光照射着大地。故事发生在那著名市镇的大街上。一辆客运大马车停在白鹿客栈长方形的庭院中。宽大的车篷两边写着几个大字“伯氏恩——朗普德尔”,日晒雨淋,字迹已经模糊了。
莱克兰德回到家乡,发现山水如昔,景物依旧。可是,少年时期的朋友一个也不在了,到处是陌生的面孔。他感到孤单,住了几天就离开家乡走了。有趣的是,短篇中一个个旅伴的叙述构成了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和人物素描。每个人的叙述都是典型的威塞克斯民间故事。
哈代认为,一个故事要写得有戏剧效果,就需要把平凡和不平凡这两个因素处理妥当。所谓平凡,就是故事要来源于生活,有生活的真实感。所谓不平凡,就是要捕捉生活中不寻常的事例。这种略带传奇色彩的事例往往构成哈代短篇小说故事的素材。他的短篇正是寓不平凡于平凡之中,既真实,又富于戏剧性,有一层神秘的色彩。他还认为,不管一个作家用什么文学形式进行创作,都必须处理好平凡与不平凡的关系:
在结构上,写小说和戏剧的全部秘诀就在于妥善安排异常事物和普通事物。作家只有通晓了如何把特殊事件和非特殊事件结合起来,才算是掌握了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2
在第1章里,我们说哈代同叶芝是比世纪初别的诗人更伟大的诗人,但是他们“还暂时地处于诗坛的边缘”。
两人处于边缘状态,各有原因。以哈代而论,原因之一是他虽从小喜欢写诗,但从19世纪60年代后期起,一直忙于写小说。等到《无名的裘德》于1895年出版被社会上一些卫道之士指摘为“有伤风化”,他才愤而停写小说,回过头来写诗。第一部诗集《威塞克斯诗集》出版于1898年,而其史诗剧《列王》(1903—1908)则完全是20世纪的产物。
自哈代1928年逝世以来,他的诗逐渐受到更大的重视,诗名几乎掩盖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声誉。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哈代的诗又成为一大批英国诗人的楷模。像奥登、C. 戴-刘易斯、拉金和约翰·贝奇曼等英国著名诗人都是哈代的崇拜者,深受哈代诗风的影响。拉金还称哈代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3 。
哈代的诗比小说更能表露他的思想和感情。正是在他的诗中,我们得以看到诗人敞开的心灵——对逝去爱妻的怀念,对年少时一往情深的少女的眷恋,对生物的爱护,对友人的思念,为生灵苦难的呐喊,对人的讴歌,对战争的憎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宇宙神秘的困惑,对上帝的失望。因此,哈代的第二个妻子弗洛伦斯·哈代曾经说:“要知道哈代的一生,读他一百行诗胜过读他的全部小说。”1923年8月,哈代在给克莱夫·霍兰的信中也说过:“如果你读我写的《诗集》,你从中获悉的有关我个人的详细情况将胜过我们的会晤;诗中表达的事情比小说明朗。” 4
如果说在哈代的小说中读者领略到的是埃格登荒原的狂风暴雨和夜的昏暗,他的诗却闪耀着炽烈的光和热——博爱的温暖和希望的火花。在《生命,我又何曾计较》这首诗中,前半首还带着他那惯有的哀伤之情,可是到了后半首,那灰色的情调一下子消失了。诗人似乎寻觅到了给他的生活带来欢乐和决心的某种东西——也许是爱情,也许是艺术吧:
我再看,依然是漆黑一片,
刹那间,生活把手抬起,
露出光辉的明星一盏,
一颗明星升起在潮雾迷漫的远方,
放射出照亮天际的光芒
像火炬般明亮。
又如《奇迹探索者》、《七十年代》、《希望之歌》等诗,也洋溢着诗人对光明的憧憬,对人类和生活的希望。《希望之歌》驱散了人们心头的愁云惨雾:
啊,美好的明天!
从今后
再也不会有
今朝这番忧愁。
让我们借助
希望,因为光明
即将来临,
再也不会有遮住光明的黑暗——
没有黑暗!

风儿载着我们
像载着过眼烟云的往事,
向黎明飞驰
迅速地靠近黎明;
云雀为我们歌咏
灿烂的曙光
曙光即将来临——
即将来临!

抹掉黑暗的记印
穿上红色的鞋
修理好、重新拨正
断了弦的六弦琴,
用琴声掩盖
哀伤的话语声,
夜空的浮云已经露出光明,
明朝的曙光即将来临——
即将来临!
哈代也写了不少反对战争的好诗。1899年,当英国发动对南非的侵略战争时,他愤然写下了《离别》一诗。当然,他并非不加区别地反对战争。对于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他是支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支持英国政府派兵出国同德国侵略者作战。但他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要人们警惕统治者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把士兵用作“傀儡”来为统治者争权夺利服务。1917年2月8日在给“提倡同盟国和友好国家结成理智协约委员会”的回信中,哈代写道:“除非爱国主义的感情从过去那种狭义中解放出来,否则和平事业是不会有任何成效的。”1923年,哈代在给英国著名小说家高尔斯华绥的信中提及《离别》一诗时曾经写道:“国际间进行思想交流是拯救世界的唯一途径。在南非战争刚开始时我的确是很悲观地说过,我希望看到爱国主义不限于区域性,而是泛指全球,我至今仍主张这种思想感情应该占上风。”哈代虽然未能看到战争的根源,他却洞察到统治阶级利用“爱国主义”煽动战争,拿人民作炮灰,这是可贵的。
《离别》一诗颇似我国唐宋时期一些杰出的反战诗,如杜甫的《兵车行》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
送别的乐声慢慢消逝,
战舰乘风破浪去远征——
在苍茫的天际留下渐渐变小的形影——
此时连显眼的红色烟囱也黯然失神,
到处是一片离别的气氛,
伴随着战士上船沉重的脚步声,
仿佛是人们不断地在问:
“啊,好斗的条顿人、斯拉夫人、盖尔人,
难道你们为了怒气冲冲的争论,
就用人的生命——
作为手里玩弄的木偶那样打个不停?
何时才能有我们梦寐以求的明智国君,
在每个自豪的国家把令行,
让爱国主义像上帝那样,
不屑只当某一地域的奴仆,
而像自由的鸟,使全球的国家相处如睦邻?”
另一首反战诗《士兵的妻子和恋人之歌》也感人至深。第1、2节描写出征的士兵归来后,在喜悦中心有余悸;妻子和恋人也半喜半忧,唯恐他们再出征。第3节妇女们在向归来的亲人倾吐离别之苦。第4节是妇女们强烈的呼吁——亲爱的,如今你已经回到我身边,就别再离开我了吧!别再像过去那样,让那些狠心的统治者把你们从我们身边带走,把你们带到遥远的异国他乡!这是其中两节译文:
终于,家乡在望,
家乡在望;
不会再像过去那样
在海外四处漂泊了吗?
再不会离开我们远走了吧?
黎明,别让白昼姗姗来迟,
快快天亮!
……
亲爱的,你又回来啦,
你又回来啦;
也许,不会再像过去那样,
再离开我们外出四处飘荡,
把你们从我们身边夺走
去到那遥远的地方;
黎明,别让白昼姗姗来迟,
快快天亮!
这首诗诗句简练易懂,字里行间却饱蘸着强烈的感情。
哈代的小说和诗中不乏悲剧性爱情题材。不了解他身世的读者会以为哈代本人的爱情和婚姻是悲剧性的。其实不然。小说中悲剧性的爱情情节是哈代对扼杀爱情的旧传统观念的控诉;而在他那一千多首诗中,有不少是歌颂爱情的杰作。哈代晚年同他的妻子埃玛生活得不十分融洽。可是,在她去世后,他写了许多诗怀念她,记录他们曾经有过的爱情生活和他自己的丰富感情。他也在诗中抒写年少时纯洁的感情,如《献给小巷里的路易莎》:少年哈代爱上了邻居的一位名叫路易莎·哈丁的少女。“有一次他从多切斯特步行回家,看见她从小巷那头走过来,好像是来同他会面。他很想同她说话,但是由于羞怯,他从她身边走过,只是低声地说了一声‘早安’,而路易莎却一言未发。……路易莎长眠在墨尔斯道克教堂墓地一座无名的小丘上。那句‘早安’竟成了哈代和路易莎之间说过的唯一的一句话。” 5 不知什么原因,哈代的这位心上人孑然一身,直到老死。《献给小巷里的路易莎》是哈代去世前的几年(1925—1928)为了写他的自传,整理笔记和日记时,在追忆中写下的。这首诗的第1、2节倾吐了诗人对年少时未能敢向路易莎表白爱恋之情的遗憾,第3节写了诗人炽烈的爱情:
像当年那样同我相会吧
在这空荡荡的小巷;
再也不会像年少时那样羞怯地走过这地方
每当黄昏降临的时光。
啊,我记起来了!
要重逢,你得再瞧瞧
这让人伤心的地方,一条再也见不到你的小巷!
但是我将迎来你啊,像棵美丽的白杨
当你惊奇地向四处张望,
用虚弱的、幽灵似的惊恐说,
“我怎么还滞留在这个地方?
啊,我记起来了!
那是因为有他那欢畅的笑容
他那时不曾爱我,如今却热恋着我,把我吸引到这个小巷!”

我将回答,“多美丽的眼睛,
把我带走吧,亲爱的人,
带我去你穿着幽灵服的地方;
带到那胜过人世的天堂!”
可是,我记起来了
这是你难以办到的事一桩:
我必须等着,等到我身躯死亡,跟着你去天堂。
哈代是英国传统派诗人。但是他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的形式,几乎是随心所欲地设计自己喜欢的体裁。在诗的体裁多样化上,哈代当居英国诗人的首位。他不断地变换格律、韵律。诗人长期生活在农村,热爱大自然,又酷爱音乐。他对自然界斑斓的色彩和富有音乐性的声音十分敏感,能捕捉到最能体现他的诗情的色彩和声响。《身后》一诗采用扬抑扬格,它那几乎同样长度的诗行以其不同的韵律配合诗的内容,给诗增添一种挽歌式的忧伤。另一首诗《呼唤声》同样是伤感的,扬抑抑格的韵律,音步、脚韵和主体是单音节的词使全诗富有优美的音乐性:
Woman much missed,how you call to me,call to me,
Saying that now you are not as you were
When you had changed from the one who was all to me,
But as at first,when our day was fair,
(我深深怀恋的女人,你那样地把我呼唤,
把我呼唤,说你如今已不像从前——
一度变了,不再是我心中的光灿
——却像开初,我们的生活美好时一般。)
(钱兆明译)
三重韵(如“call to me”)和沉重的单音节脚韵(如“were”,“fair”)既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又在内容上表现了主人公奔腾的激情和现实的无情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留下了不胜低回的余音。哈代曾经从事建筑业,他显然把这方面的才能和他的音乐天赋移植到了诗的创作上。
哈代的诗简朴,很像一个乡村工匠的作品,具有一种朴素、自然的美。他的诗不以新鲜、奇特的意象见长,避免过多地使用象征主义的手法。诗中的意象往往简单、明了、大胆、自然,如“像楼梯上的风”(《我有时候想》)、“像一个盖不紧的壶盖”(《悬虑》)、“像碎琴的弦”、“幽灵似的灰色”、“冬天的渣滓”、“衰弱的昼的眼”(《黑暗中的画眉》)。意象在哈代的诗中是语言自然的组成部分,没有雕饰的痕迹。
他的诗里很少华丽或典雅的语言,却有口语体的常用词语,也有生僻的怪字;既有通俗的方言,也有陈旧的古词。为了避免多音节的外来语,诗人常在使用单音节词的同时采用复合词,甚至自造的生词。评论家对这种用词上的混杂历来颇多批评。这是哈代诗作中的一个缺点,但也可说是一个特点。有的诗句读起来虽不流畅,却仍不失为好诗。例如《身后》的第一行“When the present has latched its postern behind my tremulous stay”,诗句的运动是缓慢的,摇摇晃晃地像一个年迈的老人正在蹒跚地走离生活的舞台,或者像一个垂暮之年的农夫在一个夏夜送别客人后正在关好农舍的后门。“tremulous”词尾的〔s〕音同“stay”词首的〔s〕音紧连构成〔s〕音的重叠,这是一般诗人竭力避免的。然而,这一多少显得有些笨拙的〔s〕音重叠却赋予此诗一种自然的粗糙美和真挚美。生硬的措词、断断续续的韵律、谐音中的杂音、协调中的不协调,配合着徐缓的节奏、散文式的语言和朴素真切的白描,构成了哈代独具一格的诗风。同雪莱、丁尼生、斯温伯恩等诗人那种流畅、和谐的诗相比,哈代的诗就更加显露出其不同凡响了。
如果与同时代的两位著名诗人叶芝和豪斯曼相比,哈代的诗又别开生面。3位诗人都用诗倾吐人间的哀怨。叶芝诗中的悲剧人物似乎不是顺乎命运的摆弄而死,而像是摇着战斗的旗帜在隆隆的枪炮声中英雄般地倒下,死得悲壮。豪斯曼似乎是透过书斋的窗户观察人间悲剧。哈代的诗就不同了。他的诗散发出浓郁的泥土芬芳,是那样地质朴,那样地淳厚。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著名诗篇《身后》:
当我不安度过一生后,“今世”把门一锁,
五月又像新丝织成的纤巧的翅膀,
摆动起欢快的绿叶,邻居们会不会说,
“他这个人素来留意这样的景象”?
若是在黄昏,如眼睑无声地一眨那样,
暮天的苍鹰掠过高地的阴影
落在叫风吹斜的荆棘上,注视者会想:
“这准保是他熟悉的情景。”

我若死于一个飞蛾连翩、温暖漆黑的夜里,
当刺猬偷偷摸摸地穿过草地时,
有人会说,“他为保护这些小生命出过力,
但没做成什么;如今他已去世。”

人们传闻我终于安息的消息后,
若倚门仰望冬夜布满星斗的天际,
愿从此见不到我的人心中浮现这样的念头:
“他这个人可洞悉那里的奥秘。”

当丧钟开始为我哀鸣,一阵轻风吹过,
哀音随之一顿,旋即继续轰鸣,
仿佛新的钟声又起,可有人会说:
“他听不见了,过去对这却总留心?”
(钱兆明译)
这首诗是哈代对人生的观察。观察所见的种种现象和事物在逻辑上是互不关联的,而在诗人的想象中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一些判断。第1节说明人生是脆弱的。第2、3节表述了人生的险恶,因此人生是令人困惑的(第4节),是微不足道的(第5节)。有两点贯穿全诗始终:一是死亡,二是诗人作为一个观察者的立场。5个诗节的第一行都涉及人生的终点——死亡。每一个诗节中都有一个中心意象——绿色的树叶(第1节)、鹰(第2节)、刺猬(第3节)、缀满星星的天空(第4节)和微风(第5节)。从结构上看,第1节介绍主题,第5节以总结的形式重申第1节的主题,第2至第4节是全诗的主体。
第1节虽有人生脆弱的阴影,却表现了生活的美好:5月的春天,绿色的树叶像翅膀一样在欢快地扑动。第2、3、4节同第1节比,情调上的差异是明显的:欢快的情绪在死亡的威胁下顿然消失。在第2、3节中,死亡的意象反复出现。在第2节中,夜幕降落、眼皮下垂和隼鹰从苍天飞下都同死亡的降临联系在一起。眼睑无声地眨动给人以静的感觉,鹰的飞来又给人以突然、迅速的急促感。第3节同第2节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可以说是一个整体。从时间上看,第3节已经从第2节的黄昏进入了黑夜。死亡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近。隼鹰突然从苍天降落在荆棘丛上,获得了一个有利的位置,以便袭击“偷偷摸摸地穿过草地”的刺猬,夺取它的生命。这是死亡前的顷刻。象征死神的鹰正在伺机捕杀象征人的刺猬。这几行诗道出了人生的险峻,同第一诗行中的“不安”的人生相呼应。第4节怨诉人生的难以捉摸。时令已是隆冬;当年的青年已经成了老人。诗人似乎在责问苍天,责问布满星星的夜空,为什么要如此不公正地对待尘世的芸芸众生。苍天无语,苍天无情,苍天仍然是神秘不可测的。第5节中轰鸣的钟声释放出了死亡的声波,死亡逼近了。
这是一首寓意深厚、技巧精湛的好诗。难怪著名英国诗人奥登那样赞赏它,在他所写的《对圣物的效忠礼仪》一文中说,如果没有写出了这样好诗的哈代的启示和榜样,他不会成为诗人。
一百多年前,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于1863年至1869年间,写出了长篇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这部以拿破仑侵略战争为题材的、史诗般的文学巨著震撼了世界文坛。这部小说问世后30年,哈代用同一题材写了历史诗剧《列王》。1908年,当这出共分3部、19幕、130场的大型史诗剧的最后一部出版时,也轰动了整个英国文坛。这两部以拿破仑侵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虽然都以篇幅宏大、气势雄浑著称,然而,《列王》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在读者中的声誉却远不如《战争与和平》。原因之一是,这个剧本很难读懂,而且史诗剧这种文学体裁又不易为20世纪的读者所接受。一般读者看完这部作品就不容易,欣赏它就更难了。连英语国家许多喜爱哈代小说的读者也未能领略《列王》的文学价值,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可见,《列王》这一世界文库中的珍品未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当时英国最享盛名的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演说家》杂志上撰文高度评价这部巨著。他说:
《列王》使评论家看到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一种叙述历史的新方法。它很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在今后的文学剧作中,我们将会看到有人仿效这种形式和趋势……时间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过去了,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日益增多的史料。人们要运用想象力才能妥善地加以安排。用什么形式呢?回答是:可以用成百上千种形式,从具有科学性的专论到哈代创造的这种形式……哈代这种叙述历史的形式给人以历史的刺激紧张感。许多历史学家都感到叙述历史时需要这一点,但没有找到恰当的形式把这种历史性的刺激紧张感表达出来。
特里维廉在《列王》问世后不久就看出这部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历史著作的重要意义。
1908年2月27日,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对《列王》所塑造的人物大加称颂,认为哈代刻画了一大群极为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从有名的拿破仑、威灵顿、皮斯顿、玛丽·路易丝到无名的母亲、少女、士兵等,个个都具有独特的形象和性格,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场面宏伟的群体画。
《评论季刊》第210卷刊登了亨利·纽博尔特的评论:
《列王》的第一部一问世,人们就深信不疑:天空中闪现新的光辉……当一个天才在诗作中创造了一种新的神学时,诗作将比神学更具有生命力;《失乐园》如此,《列王》也不会例外。
但也有文学评论家在《列王》第1部出版时,面对这样一部形式独特、卷帙浩繁、人物众多、内容丰富的作品而不知所措。等《列王》第3部出版后,人们终于在文苑中看到了一个罕见的奇迹。大西洋两岸的评论家几乎一致称颂,认为《列王》是哈代最伟大的剧作,它充分显示出哈代的才华。1921年,在哈代81岁生日时,英国一百多位著名的文人集体向他祝寿,在给他的生日祝词中写道:
我们感谢你,先生,感谢你写出的所有作品,尤其要感谢你创作了《列王》。
1928年哈代与世长辞,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哀悼这位文学大师,称《列王》为“英国人的国家史诗”。这样崇高的评价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列王》虽然对许多读者说来仍然是陌生的,但它是西欧文库中表现拿破仑时代最富有想象力的巨著之一,这一点似乎并无争议。从《列王》这部史诗剧可以看出,哈代是历史学家、剧作家、史诗作者、诗人、散文家和哲学家。说他是历史学家,因为他像爱德华·吉本写罗马帝国兴亡那样,写下了拿破仑帝国的兴亡。说他是史诗作者,因为他写的《列王》就形式、内容和规模而言,都酷似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弥尔顿的史诗《失乐园》:《列王》中宏伟壮观的战争场面使人想起《伊利亚特》,而主角拿破仑又很像《失乐园》中的撒旦。《列王》作为一部历史剧可以把作者列入莎士比亚等剧作家的行列。哈代写《列王》显然受到了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以及罗伯特·布查兰的《国王之剧》的启发。《列王》也充分显示了哈代的诗才。剧中不少抒情的描写具有伟大诗人华兹华斯抒情诗之美。
《列王》的主题是什么?剧本的名称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1904年1月31日,哈代在给当时英国著名的文人埃德蒙·戈斯的信中曾经说,《列王》是他所能想出的最妥帖、最简练的标题“来说明欧洲的统治者们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他们的王朝,相互间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列王》的中心人物是拿破仑,而作者真正表达的都是对人民和士兵的深切同情,正是这些受苦受难的普通人在统治者的驱赶下无谓地流血牺牲。
《列王》的第2个主题思想是歌颂英国的将领和士兵。在这场列王的搏斗中,英国是主角之一;英国在阻止拿破仑称霸欧洲,在击败拿破仑的战役中起过重要的作用。1903年,哈代在《列王》第1部的前言中声明,剧本的主题是拿破仑的失败和英国在战争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欧洲大陆的作家对英国的贡献从未给予公正的评价;他要在《列王》中纠正这一偏见,证明英国的影响和行动的重大意义。随着《列王》剧情的发展,英国的威灵顿出现了。他是英勇顽强、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他指挥英军击败拿破仑的战役是全剧的高潮。
从表面看,《列王》谴责拿破仑,偏袒英国王室,似乎有狭隘爱国主义之嫌。但实际上哈代抨击的是欧洲当时所有的君王。欧洲各国的君主无不剥削、压迫人民,草菅人命,鱼肉百姓。哈代抨击的对象包括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俄国和英国的统治者。从《列王》的第2部开始,哈代对各国王室的谴责贯穿始终,英国王室也不例外。
《列王》的第3个主题是:拿破仑不过是内在意志力(或造物主)的奴仆。在许多作家和历史学家笔下,拿破仑是个英明果断的独裁者、政治家和军事家,曾率领千军万马所向披靡。在《列王》中哈代所描写的拿破仑不过是个傀儡。不论拿破仑多么显赫,多么威风,他仍只是内在意志力盲目意志的体现。连拿破仑本人也感到他自己不过是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受害者。
哈代在创作《列王》前早已对上帝失望,早已摒弃了他少年时代所信仰的宗教。但他受叔本华和哈特曼哲学思想的影响,感到宇宙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他把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叫做内在意志力或造物主。正如在哈代的小说中常见的那样,这种超自然力的行动是盲目的,并往往以偶然因素的形式体现出来。《列王》中这种偶然因素不断发挥作用。偶然发生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似乎决定了整个历史的进程。例如:拿破仑向俄国沙皇的妹妹求婚,久久未能收到沙皇的答复,等得不耐烦了,才改变主意,另向奥地利的玛丽·路易丝求婚。沙皇同意让他的妹妹嫁给拿破仑的信件到得太晚。假如沙皇的信件早一点到达法国,拿破仑同沙皇的妹妹成了婚,法俄之战也许不会发生,拿破仑也不致因侵俄的惨败在军事上一蹶不振,欧洲的历史就要重写。《列王》中描写偶然或突发事件的情节使读者感到,人和事物就像造物主手中随意摆弄的木偶,他(它)们的活动并无规律可循。
内在意志力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宇宙万物均在其控制之中。在《列王》序幕中,哈代写道:
在远古时代,一切处于原始状态,
天下混沌,万物待生,
无论是人的认识或我所想的内在意志力都尚未把一切理顺。
世上的事物倒像一个浑浑噩噩的主宰,
用手指不熟练地、漫不经心地、玩耍似地在编织。
自有生命以来,内在意志力就心不在焉地编织万物,今后亦将如此。
哈代认为《列王》中人物的思想行动都受内在意志力的支配。君主的侵略野心,臣民的忠君思想,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以及人们各种高尚的理想和卑劣的意图等等,似乎都是这种内在意志力的具体表现。人们以为自己有独立自由的意志,并能按自己的意志行动。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可悲的是,内在意志力像个浑浑噩噩、漫不经心、没有主见的昏君,因此造成了许多人间悲剧。人在梦中不能左右梦中人的行动,只能用心灵体会幻境中的情景,也无能力自我控制,掌握自己的命运。内在意志力随心所欲,凭感情冲动主宰万物,不知人间是非曲直;它又像电脑,能够编制程序,发出指令,而本身却没有思想意识。因此,人只是意志力手中的玩偶。
拿《列王》同古希腊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如《阿伽门农》、《奥狄浦斯王》、《奥瑟罗》或《麦克白》相比,可以看出,古希腊和莎士比亚的悲剧中的主人公,无论是阿伽门农还是麦克白,都因自己的过错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几个世纪以来,西方许多悲剧作品都含有这一哲理。《列王》背离了这一传统悲剧哲理,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内在意志力的控制。
在《列王》中,哈代通过精灵来展现内在意志力。《列王》中的精灵既是剧中人物,又是故事的讲述者,既是观察员,又是评论员。他们对尘世凡夫俗子的纷争富有哲理的评说,使人想起歌德的名著《浮士德》。而合唱队作为精灵们的助手又推波助澜、渲染气氛、描述人物和场景。
精灵在全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是内在意志力的体现。年华精灵、怜悯精灵、邪恶精灵和讥讽精灵是剧中几个体现超自然力的角色,他们高高在上,俯视人间纷争。英军在西班牙战场同敌人作战时的一个战斗场面就是怜悯精灵的合唱队以歌咏的形式唱出:
他们冒着砂石般的冰雹而来,
在大风中像蓑衣草似地摇摆,
一会儿胜,一会儿败!

面色如土的上校、上尉和士兵跌倒在地,
有的脸朝天,有的脸朝地,
他们为活命而战斗,他们直挺挺地死在战地!
另一方面,精灵们的评说和争辩又表达了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观点。在《列王》的序幕中,一群精灵在世外讨论内在意志力和尘世的人物事态。土地精灵问道:“你能否说说内在意志力和它所作所为的意图?”年华精灵说:“他的行动始终是无意识的”,“造物主脑子里产生的意志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精灵们认为,人类的行为只是对造物主发出的指令作出的反应。
尽管《列王》全剧给人以悲观主义或宿命论的印象,但对未来是抱有希望的。怜悯精灵在序幕中憧憬着一个未来美好的世界。他说道:
我们将造就良善的一代新人,
富有同情和怜悯,
一代热爱真善美的人,
把他们每日的行为变成一曲美妙的歌。
哈代对于人心甘情愿地充当造物主的傀儡是不满的。他认为,人的意志力有可能促使内在意志力觉醒,使之明白善恶是非。只要人不感情用事,无私心杂念,并有勇气抗拒内在意志力在感情冲动下强加于人的意志,就能避免灾难。
剧中年华精灵同怜悯精灵之间展开了一场辩论,两者在辩论中的对立体现了内在意志力同人类的对抗和冲突。年华精灵报道事实;怜悯精灵表达对各种事物的观点和感受以及人类的希望和梦想。年华精灵代表了内在意志力、宿命论;怜悯精灵代表受苦难、受蹂躏的人类。年华精灵认为,人是受内在意志力操纵的,本身并无独立的意志和行动。怜悯精灵则认为,人并不是随意被操纵的机器,而是有观察力、有感情、有意识的。最后,怜悯精灵在辩论中得胜。怜悯精灵说,内在意志力目前虽然昏聩无知,有朝一日也会觉醒,他会改正、调整、弥补、医治过去所犯的过错和造成的创伤。在《列王》第1部中怜悯精灵的合唱队唱道:
可是他会觉醒,会觉悟,
在地球毁灭前,能懂得是非善恶,
一旦明白了是非,他就会让世上无痛苦。
他就会让世上无痛苦!
怜悯精灵宣扬无私的可贵,敦促人们抛弃私心,以无私的高尚行为来对抗自私的内在意志力。在全剧中,怜悯精灵总是千方百计地唤醒民众、别的精灵们和内在意志力身上的同情心。随着剧情的发展,怜悯精灵的经验和信心不断增长,地位不断上升。怜悯精灵地位的提高正是为了表明人类最终将战胜造物主或内在意志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列王》的结尾给人以希望。合唱队唱道:
多少世纪来的
那盛怒
将消退,干戈必将化成玉帛,
内在意志力将觉醒,
把世上的事安排合理公平!
剧中精灵们像站在云端的众神,评议人间纷争。合唱队随声附和。在广阔空间的背景下,在众神的俯视下,人的形象似乎很渺小。但人始终是主角。对《列王》作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后就会发现,这是一部描写人类在战争中受难,向往和平、自由、幸福的剧作。
在哈代的心目中,宇宙中的人、动植物以及一切有生物,都是可贵的,而人又是一切的核心。他认为,人应当有自由独立的意志和行动,理应享受幸福;不幸的是,人沦为内在意志力的傀儡。哈代在创作《列王》时写了一首题为《夜半的心思》的诗,其中说:
人类啊,你们让我沮丧
在世态艰险时,
像傀儡似地行事;
你们的迷信,
你们的野心,
不靠明智指引,
不依远见或规律,
却被昏庸和愚蠢
引入了神志不清的境地,
自我背叛实可憎。
人被造物主当作傀儡是人的失败和耻辱。人应当摆脱神的束缚,摆脱君王的控制,成为自由的、有尊严的人。这是《列王》全剧的中心思想,也是哈代创作此剧的本意之一。
正是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哈代表达了对战争中的人民和士兵的深切同情,对野心勃勃、穷兵黩武的拿破仑的谴责,热情讴歌了英国军队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斗志。英军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和斗志才取得滑铁卢一战的胜利。《列王》第3部第7幕第7场描写了英军统帅威灵顿指挥士兵作战的场面。他对请求增援的肯普特将军的副官说:“他剩下的士兵,不管是多少,要像其他士兵一样,坚持战斗直至阵亡。”希尔将军对威灵顿说,万一威灵顿阵亡,他愿意代他指挥全军。威灵顿回答:“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哪怕只剩下一个人用一只受伤的腿支持着作战,哪怕子弹盒里只剩下了一颗子弹!要死就这样死。”当英军损失惨重,部下再次请求增援时,威灵顿对请求增援的副官说:“告诉你的将军,他的要求办不到,他和我以及战场上的每一个英国人,倒下也必须在我们占据的阵地上。”
哈代不愿粉饰太平、美化世界。那样做只会使人对现实产生幻想,削弱人的斗争意志,屈服于命运。他要人们正视自己处境险恶,英勇顽强地同命运进行战斗。在哈代的笔下,拿破仑用虚假的乐观情绪鼓舞士气,威灵顿却让他的士兵“正视最险恶的处境”去战而胜之。威灵顿和英军的胜利体现了这一精神的胜利。
哈代相信冥冥中有一种超自然的内在意志力,并寄希望于它的觉悟,同时又寄希望于人。神的力量和人的力量交织在一起,不知作者究竟在宣扬神,还是在宣扬人。这是他受叔本华和哈特曼的影响,又不同于他们的地方。哈代的哲学思想比较混乱。事实上,他本人也不认为自己有任何系统的哲学思想。他一直到老,都在探索宇宙的奥秘,力图找到人生的真谛。神学、进化论、不可知论和内在意志力论都对他的思想有过不同程度的影响。看到芸芸众生受苦受难而无法解救时,哈代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但看到世间的偶然性和巧合,他又相信内在意志力的存在。其实,所谓内在意志力存在论就是上帝存在论的翻版。哈代哲学思想上的双重性或矛盾性使得他在作品中往往把超自然的力量和人的力量相提并论。
哈代爱人,珍视人性中的善良、同情心和顽强,鄙视人性中的邪恶、残暴和懦弱。他一方面用超自然力来解释世界和人生,另一方面寄厚望于人本身,认为人可以改变不幸的命运,使生活更加美满幸福,并深信人将取得胜利。这就是哈代在《列王》中着意宣扬的主题思想。
《列王》共130场,是英语文学中最长的诗,也是最长的剧本。哈代走访欧洲古战场,阅读大量有关拿破仑的史料,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才完成这部巨著。
上面提到,在题材上,《列王》很像罗伯特·布查兰的《国王之剧》。二者同样写拿破仑的失败,同样有合唱队,同样有天上的旁观者。有的评论家甚至说,哈代剽窃了布查兰的作品。在剧中主角的塑造上,《列王》中的拿破仑颇似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旦,都是叱咤风云的显赫人物,也都是谴责鞭笞的对象,最后都失败了。在技巧和手法上,《列王》博采众长,汲取了古希腊的荷马、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以及英国的弥尔顿、莎士比亚、吉本、雪莱、华兹华斯、坎贝尔、司各特、布朗宁、斯温伯恩、丁尼生等名家的创作手法。例如古希腊的剧本和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也有精灵登台表演。不过,用不同的精灵们来评论尘世的人物和历史事件,并进行探索和解释,以合唱队配合,这在艺术上却有独创性。哈代还借鉴《圣经》里的赞美诗以及民歌、民谣、无韵诗等的长处,使他的诗歌创作更趋成熟。评论家认为,要用传统的方法来评论这部巨著是困难的。
《列王》是一部无法上演的剧本。地上的人物和天上的精灵往往同时出场,人物在地上活动,精灵在云端评说,而舞台太小,无法容纳这种场面。哈代在《列王》的前言里指出:“读者很容易看出,《列王》一剧不是为演出而作,而是为了让它在人们的脑海中一幕一幕地呈现……”此剧有许多生僻的词语,读懂尚且不易,听起来更加费解。有的评论家不承认《列王》是诗,因为诗中不应该有那么多古奥的或杜撰的词语。人们往往要查阅词典找词源才能读懂某些诗句,凭想象或猜测来理解语句的真正含义。另外,剧本中一语双关的情况颇多,一般读者难于欣赏。这是《列王》长期以来不为世人所知的重要原因。
戏剧家格兰维尔·巴克为《列王》写过一个舞台演出本,1914年11月在伦敦金斯威剧院上演,共演出72场。著名英国小说家和评论家丽贝卡·韦斯特看过这出戏后说:“这是英国舞台上出现过的最伟大的戏剧之一。”这是史诗剧《列王》搬上舞台的唯一记录。
《列王》虽不是舞台演出本,但仍有一些综合艺术的特色。哈代把《列王》称为一幅全景画。这里有作者对剧情的介绍,尘世人物的表演、对话、独白,天上精灵们的争辩和评论,合唱队以歌唱形式所作的描述和评论。拟人化的精灵们从天上俯视人生,犹如从飞机上鸟瞰地球上的情景;在描绘大地和海洋时,在叙述战争场面时,《列王》兼有舞台艺术的立体感和电影艺术的运动感。从遥远的天上看来,地上的一切都很渺小;而人物的特写又很巨大。全剧的130场戏,每场戏都不长,内容不断变换,场景衔接自然,似乎采用了某些电影技巧和手法。剧中虚幻的神灵和历史上的人物、帝王将相与庶民士兵同时或交替出现,构成一幅幅多层次、多色彩、多角度的画面:陆地上千军万马在厮杀,海面上千百艘战舰在交火;谋士策划于密室,列王斗智于厅堂;紧张热烈的斗争场面伴随着平民的生活小景,惊心动魄的战斗情景穿插着恬静的乡村风情画——各种情节场景纵横交错,变幻莫测,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哈代在《列王》中巧妙地应用“角度”这一写作技巧。全剧贯穿两条线:一条是人物的对话和活动,一条是精灵的观察和评论。作者通过精灵来表现人的天性中的不同属性(年华精灵体现智慧和理性,怜悯精灵代表感情和同情等),让他们叙述和评论世界纷争,同时也表达作者对人对事的观点。怜悯精灵是作者的主要代言人,他道出了富有同情心的哈代的心声。这种艺术手法使哈代在描写、讲述、评论上有很大的自由;在时间和空间的跳跃、人物和情节的转换方面,也可以得心应手。
《列王》中的散文和韵文,诗歌和评论互相配合,在语言形式上各有特色。精灵的评说争辩,用词古奥生僻;合唱队的歌词通俗、简练、朴素,几乎都是难得的好诗。可惜普通读者难以接受其中生僻的用词。
剧中的韵文以丰富多样的体裁见长。哈代吸收坎贝尔、司各特、布朗宁、丁尼生等诗人所擅长的各种诗体,也采用《圣经》中赞美诗形式;他长期生活在乡村,对民谣也很熟悉。因此他在《列王》中能自如地运用各种诗体。怜悯精灵的合唱队描述英军在西班牙战场同法军激战时的唱词就是一曲美妙的民谣:
(半合唱)
朋友和敌人的尸体混在一起,堆成山,堆成山;
土地啊,把残尸断骨深深地埋起来,埋起来,
无害的蚯蚓在那里蠕动、拥抱。
(合唱)
土地啊,把残尸断骨深深地埋起来,埋起来,
无害的蚯蚓在那里蠕动、拥抱。——
男人为什么哀伤?女人为什么流泪?
阿尔布拉呀,醒着还不如长眠!
除了轻盈、明快的民谣风格的诗体外,剧中还经常用无韵诗作为辩论时的语言,以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
《列王》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和精灵们都娴于辞令,能言善辩,这充分显示出哈代运用语言的才能。拿破仑的第一个妻子约瑟芬的一段话是很好的例子。当拿破仑对她说,因为她未能生儿育女,为他传宗接代,要同她离婚,约瑟芬回答:
你何必急于要我生个传宗接代人,
那不过是墓中尸骨变成,你自己说过,
这没有关系。你说过,凯撒大帝
死时也无子嗣;他孤独无后
却显得更加伟大。弗雷德里克大帝
也没有继承人。这是命中注定,
常人希望得到的,你得不到,
就像造物主赋予某人以罕见的才能,
却不让他完美无缺。啊,我多年的丈夫!
你难道就不能净化你的心灵,去珍惜
世世代代传下去的精神
让它取代仅仅是血缘的继承,
同一血缘也会使父子间的差异
超过毫不相识的陌生人!
《列王》中精彩的散文段落也很多。下面是一段对战场雪景的描绘:
雪片从天空飘落,撒向全军,一层又一层。先前秋天为大地染上的各种自然色彩如今混为一片幻影般的灰白。
队伍像毛虫似的仍在吃力地慢慢蠕动,越来越近。按照视觉的常规,应该愈近愈大,实际上却越近越小。它一小段一小段地遗留在大地上。(队伍过后,地上留下了一具一具的尸体),雪花很快就把他们掩埋了,于是,路边留下的是一堆一堆的白雪。
哈代善于掌握人物最有代表性的经历和精神特点,并用诗体语言加以刻画。《列王》中主要人物很多,各具特色,作家也能把这些历史人物如拿破仑、威灵顿、纳尔逊等的容貌、性格、气质、谈吐、仪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十分接近。《列王》第2部第6幕第5场中描写纳尔逊在击败法国海军的特拉法加海战前夕同他的朋友柯林伍德的一段谈话就给人以历史的真实感。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在1908年2月27日作了如下的评论:
当萧伯纳希望读者了解他的剧中人时,就在舞台说明中讲清人物的个人历史、经历、外貌和对生活的看法。哈代没有这样做……哈代的剧中人物,从威灵顿、皮斯顿、玛丽·路易丝直至不知名的母亲和在里奇蒙德公爵夫人的大厅里跟人亲近的不知名的姑娘,都具有丰满的形象。
哈代诗的成就已如上述。然而诗人哈代又是不能同小说家哈代截然分割的。他在诗里表达的思想和人生哲学也正是他的小说里所着重的。回头看他的小说,我们也更加清楚地看出这是一些诗化的小说。不论写诗还是写小说,哈代都是一个严肃的现实主义者,但由于他的诗人气质,又不是一个一般的现实主义者。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想象力。写农村实况没有人能比哈代写得更逼真,而同时也没有人能比哈代写得更有诗意。现实主义同诗的想象力的结合始终是哈代的不可企及之处,而这一结合是贯彻在他的全部散文和韵文作品之中的。




推荐阅读:

韦尔弗《致读者》

特拉克尔诗10首

特拉克尔《辉煌的秋天》

特拉克尔《孤独者的秋天》

普希金诗36首

黑塞诗15首

雪莱诗11首

勒内·夏尔《形式分享》

帕克夫人诗5首

勒·克莱乔《云住寺,秋雨》

约翰·克莱尔《初恋》

露西莱尔·克里夫顿《也许》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19首

保罗·策兰诗21首

布罗茨基诗9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16首

安娜·阿赫玛托娃《子夜诗抄》

安娜·阿赫玛托娃《没有英雄人物的叙事诗》

安娜·阿赫玛托娃《北方哀歌》

安娜·阿赫玛托娃《安魂曲》

叶芝诗25首

罗宾逊·杰弗斯诗17首

安娜·阿赫玛托娃《野蔷薇开花了》

塔布拉答诗6首

艾略特诗5首

托马斯·哈代诗8首

托马斯·哈代诗2首

勒韦尔迪诗20首

茨威格《威尼斯日出》

里尔克《奥尔弗斯》

霍夫曼斯塔尔《生命之歌》

霍夫曼斯塔尔《早春》

马雷《绝对普通之虹》

詹姆斯·麦考莱《在霍恩谷》

里尔克诗20首

鲁米诗19首

普希金诗21首

方济各《万物颂》

圭尼泽利《赞美女郎》

屠格涅夫抒情诗52首

特德·休斯诗8首

狄金森诗15首

屠格涅夫叙事诗《巴拉莎》

黑塞诗28首

但丁《神曲》地狱篇①

但丁《神曲》地狱篇②

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

但丁诗7首

安杰奥列里《如果我是……》

卡瓦尔坎蒂《清新鲜艳的玫瑰》

塞万提斯诗2首

巴克基利得斯诗2首

萨福诗5首

阿尔凯奥斯诗2首

米姆奈尔摩斯诗2首

提尔泰奥斯诗2首

奥登诗23首

普希金诗24首

加尔西拉索诗3首

纳沃伊诗3首

巴尔卡诗2首

斯克沃罗达《你啊,黄色的小鸟》

玛赫图姆库利《天鹅》

《圣经》诗10首

纪伯伦散文诗《流浪者》


良夜西风动别愁 分付金尊 一寄离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