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服务业旺盛维持经济强韧——美国6月服务业PMI点评

蒋飞、贺昕煜 蒋飞宏观研究 2023-09-13


核心观点

 结论 

美国6月份服务业PMI大幅回升,商业活动、新订单、就业三大指标均出现明显反弹在美国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远大于制造业占比,服务业的持续扩张不仅抵消了制造业持续收缩的影响,而且还导致美国经济的韧性远超预期。服务业PMI的反弹以及强劲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加强了美联储继续加息和维持高利率的必要性。

 数据 美国6月服务业PMI指数53.9.0%,前值50.3%,市场预期51.0%。 要点 商业活动大幅增长,是推动服务业PMI反弹的主要原因。随着银行业危机缓解,国债上限问题解决,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等因素,市场预期正在转暖。内外需均显强劲,服务业新订单大幅增加。根据ISM报告,受访者表示“业务扩张和更高的季节性需求”以及“随着业务持续增长,新客户不断增加”。服务业就业指数增长,维持美国劳动力市场韧性。6月份,美国服务业就业53.1%,前值49.2%,从收缩区间再度回到扩张区间,且反弹幅度明显。

美国ADP新增就业远超预期,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服务业贡献显著。6月份ADP新增就业49.7万人,不仅超过5月份的26.7万人,而且是预期的22.8万人的两倍多。其中,休闲与酒店业新增就业23.2万人,贡献最多。而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4.2万人。从劳动力市场也反应出美国经济结构分化的趋势,制造业回落,而服务业旺盛。
6月28日,美联储银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美国大型银行能够抵御严重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压力测试下,23家美国大型银行预计将遭受5410亿美元损失,整体一级普通资本充足率将降低2.3个百分点至10.1%,但仍高于4.5%的最低监管要求。

美国服务业需求旺盛,维持经济强韧,美联储可能继续加息,保持高利率。美国经济呈现明显的结构分化,原因在于,美国商品消费已经远远超过长期趋势线,而服务消费才刚刚回到长期趋势线,如果对比商品消费需求,美国服务消费需求仍有增长空间。2023年一季度,美国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大幅反弹,消费能力增强,消费从商品转移至服务。美国经济仍将维持分化态势,服务业旺盛,制造业回落,而服务业是美国经济的主要构成,因此美国整体经济仍将维持强韧。

1

美国服务业PMI大幅回升

美国6月份服务业PMI指数53.9%,前值50.3%,高于市场预期的51.0%。商业活动、新订单、就业三大指标均出现明显反弹,推动服务业PMI大幅反弹。在美国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远大于制造业占比,服务业的持续扩张不仅抵消了制造业持续收缩的影响,而且还导致美国经济的韧性远超预期。服务业PMI的反弹以及强劲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加强了美联储继续加息和维持高利率的必要性。

商业活动大幅增长,是推动服务业PMI反弹的主要原因。6月份,美国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59.2%,前值51.5%,大幅上升了7.7个百分点。随着银行业危机缓解,国债上限问题解决,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等因素,市场预期正在转暖。纽约联储的PMI商业活动预期指数自3月以来也呈现回升趋势。在17个调查行业中,15个行业报告商业活动有所增加,其中住宿餐饮、艺术娱乐休闲、金融保险三个行业增长最快。

内外需均显强劲,服务业新订单大幅增加。6月份,美国服务业新订单指数55.5%,前值52.9%。拆解订单结构来看,6月份新出口订单上升2.5个百分点至61.5%,二季度美国服务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平均60.5%,依然处于历史高位。6月份新国内订单也上升2.6个百分点至54.6%。根据ISM报告,受访者表示“业务扩张和更高的季节性需求”以及“随着业务持续增长,新客户不断增加”。这表明,美国服务业需求依然旺盛。

服务业就业指数增长,维持美国劳动力市场韧性。6月份,美国服务业就业53.1%,前值49.2%,从收缩区间再度回到扩张区间,且反弹幅度明显。根据ISM报告,受访者表示“无法为某些空缺职位找到合格的候选人”。从职位空缺率来看,虽然整体在回落,但是结构上有所分化,以休闲住宿为代表的服务业职位空缺率明显高于制造业职位空缺率。美国6月份制造业PMI就业指数也是下降3.3百分点至48.1%,进入收缩区间。

美国ADP新增就业远超预期,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服务业贡献显著。7月6日晚,美国ADP调查机构公布6月份新增就业49.7万人,不仅超过5月份的26.7万人,而且是预期的22.8万人的两倍多。其中,休闲与酒店业新增就业23.2万人,贡献最多;其次是建筑业,新增就业9.7万人。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4.2万人。从劳动力市场也反应出美国经济结构分化的趋势,制造业回落,而服务业旺盛。

从库存类指数来看,服务业去库存仍将继续。6月份服务业库存55.9%,前值58.3%。受访者表示“专注于减少现有库存”和“解决老旧的过剩库存”。在报告库存增加的行业中,采矿业、房地产、艺术娱乐休闲位居前三。6月份服务业库存订单指数43.9%,前值40.9%,在新订单快速增加的影响下,库存订单指数出现回升。服务业库存景气指数54.0%,高于50%表明受访者认为库存过高。

物价仍在增长,只是速度有所放缓,通胀压力依然存在。6月份美国服务业物价指数54.1%,前值56.2%。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服务业物价指数连续9个月位于80%以上,2022年下半年回落至70%左右,这和CPI同比走势也基本一致。根据ISM报告,21.9%的受访者表示物价更高,68.5%的受访者表示物价持平,9.6%的受访者表示物价降低。如果维持当前的CPI环比增速,通胀中枢依然较高。

6月28日,美联储银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美国大型银行能够抵御严重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美联储极端场景假设包括美国经济收缩约8.75%、失业率飙升至10%,美国商业地产估值大跌40%等。压力测试下,23家美国大型银行预计将遭受5410亿美元损失,整体一级普通资本充足率将降低2.3个百分点至10.1%,但仍高于4.5%的最低监管要求。我们认为,美联储银行压力测试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压力测试仅针对23家大型银行,而中小银行风险未被度量。另一方面,美联储继续加息后,随着高利率持续,银行业压力还会增加。

美国服务业需求旺盛,维持经济强韧,美联储可能继续加息,保持高利率。美国经济呈现明显的结构分化,原因在于,美国商品消费已经远远超过长期趋势线,而服务消费才刚刚回到长期趋势线,如果对比商品消费需求,美国服务消费需求仍有增长空间。2023年一季度,美国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大幅反弹,消费能力增强,消费从商品转移至服务。美国经济仍将维持分化态势,服务业旺盛,制造业回落,而服务业是美国经济的主要构成,因此美国整体经济仍将维持强韧。

风险提示

金融风险集中爆发;美联储继续加息;国际局势恶化;美国通胀反弹

证券研究报告:

《服务业旺盛维持经济强韧——美国6月服务业PMI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7月7日报告发布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分析师:

蒋飞

S1070521080001  jiangfei@cgws.com贺昕煜(研究助理)

S1070122050027  hexinyu@cgws.com


查阅往期报告


数据、会议点评

二季度或再降准一次——2022年4月央行降准点评

【长城宏观】针对个人养老金问题该出手了——“个人养老金”点评

【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评【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

【长城宏观】忘掉数据回落,警惕需求反扑——美国7月通胀数据点评【长城宏观】欧央行展现强硬“鹰派”态度,欧美或将持续加息——欧央行7月会议纪要点评疫情扩散,PMI进一步回落——11月PMI点评

物价降速加快,加息仍有空间——美国11月通胀数据点评

出口订单意外反弹,带动生产提速——2月PMI点评
美国下半年通胀反弹风险加剧——美国1月通胀数据点评
信贷总量创新高,但社融结构仍待改善——1月金融数据点评
消费修复初步确认——1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欧央行强硬加息——欧央行1月加息点评

内需修复第一步——1月PMI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内需修复第一步——1月PMI点评

年度小结和2023年看点——12月财政数据点评

防疫政策优化,消费快速复苏——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美联储仍需坚持走完加息路程——美国12月通胀数据点评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12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缩趋势仍在延续——12月通胀数据点评

抗通缩仍是主旋律——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差别化房贷政策继续加码,降息周期延续——1月房地产政策点评

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下行——美欧12月PMI点评

美联储或将继续加息至5.5%——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周报、月报、季度报

【长城宏观】人民币汇率料将兑现我们预期——20220425【长城宏观】八月大类资产配置月

三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人员流动回升,内需修复在路上——20230220周报
长城证券GDP跟踪指数持续回升——20230213周报二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二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在5.5%以上——20230116周报元旦假期出行迎来修复——20230103周报
一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专题报告


如何看待债务对经济的影响?

为何欧洲股市强劲反弹?——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M2/GDP的新形势:或将持续上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中国货币高增长为何不引起高通胀?——宏观经济专题报

为何欧洲股市强劲反弹?——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再议超储率和流动性——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中国通用航空即将迎来大发展——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中国货币高增长为何不引起高通胀?——宏观经济专题报告流动性分析框架之超储率测算模型——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3年可转债市场或迎来良机——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川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美国失业率为何再创新低?——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如何看待IMF下调中国中期GDP增速?——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季度出口为何快速下滑?——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会持续走高吗?——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天津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2年度总结——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季度出口为何快速下滑?——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