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黑土地走来的女博士——记国家发改委特聘专家徐保满(中)

诸炳兴 知青情缘 2024-02-02


有声朗读



三、北大荒人给知青上的人情课


 


    1、人心都有一本账


   徐保满是1970年5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那时全国的政治形势,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深挖狠批阶级敌人的运动阶段,各单位都在千方百计的查找深藏于本单位阶级敌人,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批斗这些阶级敌人。她所在的连队虽然是地处祖国北疆边陲,但也没能脱离这场运动的洪流之外。


   初到兵团时,连队隔三岔五的开批斗会,批斗的主角是一位姓曾的兽医,他的罪名是“坏分子”。


    每次开批斗会时,这位兽医都被罚,以深度弯腰,两臂向后高高翘起的姿势,呆在台上,因为那时候党、团组织把知青对阶级敌人有多恨;批斗阶级敌人有多狠,都作为考察知青是否要求进步的标准,甚至,成为能否入团入党的一个重要条件。由此也就促使人们政治情绪高涨,尤其是年轻人大多愿意在这种“对敌斗争”中有突出表现。


   这位姓曾的兽医很有个性,每次批斗会都有义愤填膺者上台去打他,但是不管谁动手打他,他都会抬起头来用眼睛瞪一下来者。他的这种行为,往往会换来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拥到台上,更狂暴的揍他。


   连队每次开会批斗这位兽医时,“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阶级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这样的口号在会场上此起彼伏。但是,保满始终没能从那些发言者义愤填膺的发言中弄明白:这位兽医犯了什么罪。


    在一次批斗会上,她小心翼翼的问身旁一位老职工:“这位兽医到底犯了什么法?”对方答:“作风问题。”“哦,那他跟谁犯了作风问题了?”她又小心翼翼的发问。“谁知道,都是传说的。”对方淡淡的一说。


   参加这样的批斗会,徐保满总是在茫然的听着别人那慷慨激昂,不合逻辑的发言,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她无力举拳振臂高呼口号,更没有上台向这位“阶级敌人”动武的原动力。曾有过这样的情景:当这位兽医拒绝承认他的罪行时,会场上很多人拥到台上打他,而台下坐着静观的人却成了少数,徐保满就是这少数之一。


   连队的团支部书记曾就徐保满对“阶级敌人”的态度问题,找她谈话:“你对阶级敌人难道不恨吗?”团支部书记向她发问。“恨呀。”在那年头,徐保满只能做这样的回答。


   “那你在批斗曾某某时,怎么还那么稳当呢?”这位支书指的是徐保满没有上台对这位“阶级敌人”动过武。徐保满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文斗,不要武斗’啊;还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说不许虐待俘虏呀。”这位团支部书记听了她的回答后,楞了一下,而后说了一句:“群众运动嘛,可以理解”扭身就走了。


   再后来,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曾某某得到了平反,又恢复了他的兽医工作。


   1978年12月,徐保满办困退返城的调令来了,那天她正在宿舍忙着收拾行李,一位战友喊着:“小徐,老曾在外边等你呢。” 徐保满心存疑虑:“他找我干嘛?他是兽医,在猪号上班,我几乎没跟他说过话”。她心里想着,走出宿舍。门外的大树下站着老曾,他手里拿着一卷铁丝,对保满说:“小徐,我听说你要走了,我很想对你说声谢谢,前几年批斗我时,四连的许多人都打过我,知青里你没打过我,我一直想跟你说声谢谢! 我家穷,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送你一捆铁丝,用作捆箱子也好托运吧。”听了他的这番话,徐保满心头一热,原来,人心都有一本账啊! 回想文革时期社会局面,是那样的混杂,人的道德底线和思辨能力,都受到极大的冲击。可是,这位当年处于弱势的人,心中却有一本清晰的人情账啊 。

多少年过去了,兽医老曾送徐保满铁丝的情景,令她终身难忘,她说:“这件事,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教了我,如何做人”。

 


     2、勇于担当责任的形象


在一次年终总结大会上,指导员讲话:“-------知青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我没能照顾好,上海知青***想吃一碗大米饭,可是,我当领导的都拿不出来------”说着说着他哽咽了,当时在会场上的知青们都低下了头-----。指导员的难过,源于他把照顾知青看作是自己应承当的责任。


   有一年,正值小麦灌浆时节,上级发来小麦粘虫灾害预报,王技术员在大田检查回来,怀着焦虑的心情哭着向大家报告,虫灾的严重情况。他的焦虑源于他看重自己,作为农业技术员所担当的责任。


   记得1972年为完成农业部交予的土壤普查任务,杨技术员忍着严重的胃痛,每天用手压住胃部,猫着腰,顶着大风,带领徐保满他们三位知青,走遍全连10个地块,采集各类土样300多处,并写出四连土壤质量分析报告。

 


   3、北大荒人有情有义


    2010年连队里张大邦的母亲得知徐保满要回来的消息,硬是拖着残疾的瘸腿,从她女儿家,艰难地走了很长一段路,赶来看徐保满,见了面,就紧紧地拥抱徐保满流着泪说:“没有忘记过去那些事,小徐总在收工的路上,帮我扛锄头、拿工具的事----”。


    这么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腿有残疾老职工妇女,为了要当面对徐保满说声“谢谢”,不辞劳苦奔波而来,她的形象在徐保满心中是高大的。


   徐保满说,北大荒人重情义的事情枚不胜举。


   当地老职工对知青那些为人善良的表现,时常一幕幕的展现在徐保满对北大荒的回忆之中: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逢年过节,知青们最想家的时候,连队老职工看在眼里放在心里,他们都会打发自家孩子来知青宿舍,拉着知青到他们的家里去“改善一下”,当知青们坐在热炕上,看着炕桌上那一碗碗的热菜时,却发现,这家自己的孩子全不见了……。讲到这些,徐保满眼里充满了泪花。她告诉我,这种场面在当年具有普遍性。令徐保满终生难忘。


    北大荒人大多都是有故事的人,其中有:建功立业的老垦荒队员、立过战功的转业官兵、中央各部委下放的干部、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还有被错判,流放到那里的“右派分子”。他们面对由于历史原因,社会风云造成的个人境遇的变化,采取淡定而又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这些北大荒人,就是知青人生大课堂的教师,——他们都是平凡而优秀的生活强者!


   知青返城后,面对改革大潮的冲击,大多数人也采取了这种坚强淡定的态度,这都是北大荒的老领导、老职工教给的。这些人面对社会跌宕给人生境遇带来的变化,大多表现出不失善良、智慧、坚强、淡定。

 

徐保满在为机械播种做准备

 

   当地老职工对知青那些为人善良的表现,时常一幕幕的展现在徐保满对北大荒的回忆之中:


   徐保满深情地对我讲,在那个年代,北大荒春季风大干燥容易出现火灾。每当连队出现火灾时,全连男女老少都飞奔而来奋力施救,无人退缩;每年临近冬季,妇女队长都会带人去五保户及有困难的家庭拆洗被褥、准备冬装;当一家遭遇不幸时,全连大多数人都会相继去探望,带去精神的安慰和物质的帮助;北大荒人性格直率、包容,不记仇;这些北大荒人的优良品德,使知青们感同身受。


   同样,徐保满也是个最善解人意的青年,连队有个徐保满称她林姐的女职工,因患尿毒症,已被医院确诊为肾衰竭,下了病危通知书。


   徐保满到医院探望林姐时,看着她那青灰色的脸和那呆呆的眼神,徐保满心乱如麻,真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位生命垂危的病人才好,但自己又很想为她做点什么。她对林姐说:“我一会儿就回四连去,你有什么事我回连队帮你办。” 林姐喃喃地说:“我想我小儿子,我想吃毛嗑(葵花籽)、炒咸菜。”保满一个劲儿的向林姐点头说:“行,行,行,我这就找车回连队,晚上,我就能带你小儿子来,给你带毛嗑和炒咸菜来。你等着,我准给你带来!……”


   北大荒生活条件艰苦,毛嗑和炒咸菜就成了林姐这一辈子吃过最香的,也是在她弥留之际,最想吃到的食物了。


   离开医院时,徐保满从军大衣兜里掏出仅有的五元钱和十斤粮票,硬是塞给了林姐的丈夫桑师傅,说:“拿去用吧……”


   徐保满哽咽着说:“林姐没能吃上她最想吃的毛嗑和炒咸菜就走了……但毛嗑和炒咸菜这两样食物却永远沉甸甸的留在了我的心里”。


知青时代的徐保满在连队认真看书学习 




       四、返城后的拼搏


 

       

   在兵团时,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原因,学习的条件非常艰苦,要坚持学习,除了要战胜繁重体力劳动的疲惫,还要尽力规避那个时代“人言的可畏”。记得有一次,徐保满与一位哈尔滨知青在蚊帐里偷着学英语,被人举报后,连长在全连大会上点名批评她俩学习英语的行为。此后,每当徐保满去当地一位女教师家请教数学问题后,离开她家时,都要回过头来说上一句:“你可千万不要向别人说我来你家学代数了啊”。


   在连队,徐保满是公认的爱看书的人,一次她和随洛阳步兵学校转业官兵来开发北大荒的张副连长谈话,说起自己对学习的看法,他肯定的说:“你是对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没知识,怎么机械化?”在他的鼓励下,徐保满在兵团时,每天都坚持看书学习。在科研班为安装黑光诱虫灯,她自学电工学;为完成农业部分派的土地普查任务,她自学土壤学;为试制“五四零六固态细菌肥料”,她自学农业微生物学;看不懂的地方,她就去问农业技术员。在离开北大荒时,徐保满靠自学,学完了初中的代数和几何课程。


    返城后,面对国家改革发展的形势,徐保满立志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去迎接科学的春天,去填补十年浩劫造成的知识损失。她每周一、三的晚上去夜校补习数学,周二、四补习历史和地理,周日去补习政治。平时,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揣在口袋里收听英语课程,那时,每天只睡3、4个小时。经过苦战,1979年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三年,徐保满考入天津财经学院金融系。


   在徐保满入学的第一天,她发现班中有两位还不满18岁的同学,当时她心头一紧,原来自己比人家落后了近10年啊!于是,她下决心,迎头赶上。大学期间,她每天都是宿舍里最早起来到操场去跑步。晚上,在图书馆看书到闭馆铃响,最晚离开。遇到学习上的问题,除了向老师请教,还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到图书馆广泛查阅资料,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大学里她的学习成绩优秀:英语课被选拔到快班,《微积分》期末考试得100分,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班里只有两人得100分她是其中之一。老师表扬说:是因为徐保满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有统计学、公司财务、银行会计、银行信贷、国际金融、哲学等课程期末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在校期间,徐保满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还获得过天津市团委颁发的“优秀团员”奖章。


   1983年,徐保满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分行二处负责医药局、化工局、交通局、石油化工公司的贷款审理工作。那时的建设银行是专门承当基本建设贷款的专业性银行,每一笔贷款的数额都在500万元以上,有的项目贷款要有上亿元。许多企业为了获得贷款,都会想办法送些礼物,与信贷员拉近关系。那时,就有老职工对她说:“上有天堂,下有建行……”徐保满是从北大荒黑土地里走出来的人,她体验过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艰辛,她深知银行与企业签合同,“钢笔尖下的数字,饱含着劳动人民的血汗”,所以,她在审理每一项贷款时,都会亲自到项目建设工地、到工厂车间,了解企业运营真实情况,贷款发放后,她也经常与支行的工作人员到用款企业了解用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风险消除在苗头之中。


    有一次,有位已退休的化工局基建处老处长在路上遇到徐保满,忆起往事时还说:“小徐,你真行啊,那时我送给你钥匙坠和挂历,你都不要。”徐保满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她拒腐蚀,永不沾,做到不接受企业人员给自己的任何礼品。 她的工作态度,受到贷款企业的好评,被评为天津市建设银行的先进工作者。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徐保满意识到我国的金融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基本建设投资体系和住房分配制度都将发生重大改革。她以前在大学学习的知识,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已呈现出滞后的状态,她需要补充新的知识,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她报考了南开大学在全国招收的第一届房地产经济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在攻读房地产经济硕士学位期间, 她深入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了解业务运营的实际情况。到1992年, 徐保满还在研究生在学期间, 她已独立撰写了全国第一部《房地产金融》专著。当时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作为全国金融系统新业务培训教材。同时还让徐保满担任了全国金融系统新业务培训班的授课任务,在讲课过程中,徐保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环节的讲解,受到各地来京听课学员的认同与好评。许多听课学员回到本省后又邀请徐老师到他们所在的省、市去讲《房地产金融》这门课程。后来仅仅是凭着讲授这门课程,徐保满就去过了21个省讲课,在讲课的过程中她也注意向来自银行业务一线的学员学习,在交流中,听课的学员们也告诉了徐老师许多现实业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使徐保满能更深入的了解到我国的经济制度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为徐保满今后的讲课内容增加了丰富的素材。


    在承担人民银行总行委派的《房地产金融》授课过程中,当学员们认可徐老师的工作态度和为人,都愿意与她交流,他们把自己所在工作领域的故事,讲给徐老师听。在到各地听讲课的学员中,她接触过:金融、财政、规划、税收、政府等机构和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遇到过在建筑、林业、农业、畜牧业、水利、职业教育、医疗、劳教、少管所、缉毒、宗教等非金融领域的工作人员。徐保满抱着“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开卷有益”的理念,下课后虚心向来听课的各位学员了解他们所在工作领域的知识及故事,她说:“见多识广,听多也识广,从他们所讲的故事中,自己得到了得到不少的启示和开悟”。


    徐保满在获得研究生硕士学位后,就留在南开大学担任教师工作,面对众多的学生, 她感到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着一双双父母期盼的眼睛。


    徐保满是从北大荒黑土地里走出来的,她以对工农大众的深厚感情投入教师工作,针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且市场环境复杂,调控政策有效性偏低的实际情况,她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在授课过程中,用诸多的案例及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对房地产经济的理论与实务,有了清晰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她以“我是同学师,同学是我友”的理念对待教学工作,受到了历届学生的好评。在南开大学,徐保满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新生指导教师”、“优秀科研教师”。


徐保满参加中国房地产50人论坛


     徐保满的六年博士生学习过程也是非常艰苦的。她是一边坚持教学工作,一边学习的。平日她承担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授课任务。她担任本科生的《房地产金融》和《金融信托与租赁》课,也受到学生的好评,每学期学生,对徐老师的综合评分都在95分以上,而且,每学期选修徐保满的课的学生数量都在增加,几年下来,由一个班,增加到四个班的工作量,(南开大学两个班、天津大学双学位两个班)。还有为研究生讲授《房地产金融系统运行分析》、《制度经济学》、《比较金融制度》等课程的任务。


    除此,徐保满还在承担了两届民建中央财金委员会委员,在这10年期间,她接受过民建中央撰写“两会提案”的任务,执笔撰写的《关于加快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提案》和《关于尽快发展社区银行的提案》。最终,都被确定为全国政协会议的立案。


    徐保满曾主持的天津市海洋滩涂开发调研项目,《关于天津市综合开发利用海洋滩涂的建议》,并获得了“优秀调研成果奖”。


    她还主持的天津市土地市场调研项目,天津市土地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获天津市政府颁发的“优秀调研成果奖”。


    曾承担编制天津市“十一五”规划任务,执笔:“天津市十一五期间房地产金融发展规划”。


    由她主持的天津市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关于天津滨海新区房地产市场制度创新研究》。(结项鉴定等级为A级)


   她独立撰写的:《谈大学经济类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问题》获南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征文二等奖”。

徐保满在南开大学担任教师工作以来,曾独立撰写并出版的专著有:《银行房地产实务》、《房地产信贷投资与经营》、《房地产金融》、《金融信托与租赁》、《现代房地产英汉、汉英词典》。这些书在当时都起到了填补房地产学领域空白的作用。



    徐保满在坚持了六年的博士生学习过程中,放弃了所有的休闲和娱乐,刻苦学习,坚定信念做名副其实的博士,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后,得到了答辩委员会五位委员中4位委员给的A分,一位委员给的B分。圆满完成博士生的学业,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徐保满在她的博士论文后的致谢词中写到:我原本是一个十六岁就下乡到北大荒的知识青年,在那里实实在在的干了八年半,历经坎坷。在时代的召唤和家人的鼓励下,我与命运抗争,考入大学——到银行工作——上研究生——攻读博士。一路走来,好像一个长征路上的战士,紧紧地跟着大部队,生怕落伍。时至今日,已感悟颇丰。


    徐保满的博士生学习过程是艰苦的,她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平日,除了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授课任务,还承担民建中央财金委员会委员,审计局特约审计员,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等项工作,曾多次接受天津电视台、广播电台邀请讲解房地产金融问题。她说:“”有时,我真的感到很累、很累。但是,在忙累中,我又感到高效率生活的充实,和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愉快。


     徐保满的博士像

 

(待续)







  

作者简介


诸炳兴,上海老知青,曾上山下乡到云南农垦西双版纳景洪农场,先在基层劳动,后调场机关工作。他目前是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正在撰写有关知青文化历史文稿。





作者作品荐读


从黑土地走来的女博士——记国家发改委特聘专家徐保满(上)


弟弟找哥泪花流(续篇)-----父亲在儿子追悼会上的备忘录(诸炳兴)

【重发】心灵的告白(诸炳兴)

【弟弟找哥泪花流】一位弟弟寻找已故知青哥哥的真实故事(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探望知青战友“老反”(诸炳兴)

有一位美丽的"大姐大"——教授作家王晓玉印象(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 我帮王丹凤带白糖(诸炳兴)

渴望远行 ——作家刘晓航(诸炳兴)

让英雄赞歌再次响起   ——怀念岳父(诸炳兴)

金山绽放的奇葩——从版纳胶林走来的画家顾世雄(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灯的启迪(上集)(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灯的启迪(中集)(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灯的启迪(下集)(诸炳兴)

【海上桂林---下龙湾】越南之行 (一)(诸炳兴)

【戴绿帽子是越南男人的骄傲】越南之行 (二)(诸炳兴)

【越南女性的“穿“---旗袍】越南之行 (三)(诸炳兴)

美国之行(一)(诸炳兴)

美国之行(二)(诸炳兴)

知青情怀 倾心桃李---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孙澄(诸炳兴)(更新)

知青情怀  倾心桃李---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孙澄(诸炳兴)

第四次见面----她躺在花丛中(诸炳兴)

我要休息了……(诸炳兴)

情系锅里——父亲留下的那口锅(上)(诸炳兴)

情系锅里——父亲留下的那口锅(下)(诸炳兴)

知青 编辑 作家 ——修晓林(1--3)(诸炳兴)

知青 编辑 作家 ——修晓林(4--6)(诸炳兴)

知青 编辑 作家 ——修晓林(7---10)(诸炳兴)

女儿接受了WGSN集团的独家采访(诸炳兴)

我与《西双版纳报》分别三十年(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调工资(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照相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我驾手扶拖拉机(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记献血(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借单车(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悼连长(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记献血(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我的狗取名叫"赛虎"(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流沙河之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扛棺材(诸炳兴)

阿克人与古树茶——阿克古茶探密(诸炳兴)

初上九华山(诸炳兴)

吃在版納(诸炳兴)

【我当知青的那些事】买汽车(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喝喜酒(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南联山兵团之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放电影(诸炳兴)

定格在青春  成功在于始---云南知青老照片征集前奏曲(诸炳兴)

冬天里的一把火(诸炳兴)

【冬天里的一把火】《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修订版金鸡报晓迎新签售活动(诸炳兴)

四十年后又见阿城(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救命的人参(诸炳兴)

来自西双版纳罗司令的——新年礼物(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她在返城前夕离去--(诸炳兴)

真实的记载    亲身的经历 ——原重庆赴云南知青李长寿的长篇纪实《在命运的博击中突围》在沪签售(诸炳兴)

西双版纳情缘未了,高铁首发助我圆梦(诸炳兴)

《让我听懂你的语言》——作曲家刀洪勇(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看打架(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吃病猪肉(诸炳兴)

基诺族的恩人——毛泽东(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画像(诸炳兴)

【我当知青哪些事】鱼偷了,猪又去哪儿了?(上)(诸炳兴)

【我当知青哪些事】鱼偷了,猪又去哪儿了?(下)(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怀念"小队长"-(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夹皮沟里的弃婴(上)(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夹皮沟里的弃婴(中)(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夹皮沟里的弃婴(下)(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我帮王丹凤带白糖(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他偷了毛主席花圈上的花(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古榕树与吊巢鸟(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荔枝树之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吃蚂蚁(诸炳兴)

【知青二代】羊年女儿的新起航(诸炳兴)

知青情缘溶丹青(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一条带"政治"的鱼-(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阿妹堕胎记(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学骑马(诸炳兴)

【知青家园遇克家】最“知名”的上海知青朱克家(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南联山的半夜枪声(诸炳兴)

西双版纳人民记忆的符号------记景洪街上的雕塑(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西双版纳象脚鼓响起的时候(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1)(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2)(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3)(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4)(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5)(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6)(诸炳兴)

胶林的“小民工”(7)(诸炳兴)

上海本地人的----粥(诸炳兴)

在西双版纳拍摄的以秦怡主演的电影《摩雅傣》的原型(诸炳兴)

那夜,我不敢哭!(诸炳兴)

心灵的告白(诸炳兴)

40年后的母女拥抱!——女儿,你在哪里?(诸炳兴)

知青---军人---作家------记"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诸炳兴)

水...水! 水、水、水...水!!---版纳勐海插队与农场知青首次聚会(诸炳兴)

西双版纳的"知青寒酸饭(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2)(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3)(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4)(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5)(6)(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7)(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8)(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9)(10)(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1)(12)(13)【一场离奇的婚变】(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4)(15)【阿慧的冷暖人生】(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6)(17)(18)(19)(20) 【“表妹”的坎坷人生路】(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21)【“表妹”的坎坷人生路 (6)(全集共6节完)】(诸炳兴)

一位文学编辑与91位作家  一部中国文坛的珍贵史料(诸炳兴)

沙英不是"孽债"(诸炳兴)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从黑土地走来的女博士——记国家发改委特聘专家徐保满(中)

诸炳兴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