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拉山下】三十三、贺礼(董克荣 )
霍拉山下
作者:董克荣
语音:刚哥
三十三、贺礼
1972年的日子我不会忘记,我在林园三连成家了。告别了单身,想把日子过得好一点。
看见连队里的老职工每家每户都喂了一群鸡,我也准备喂,休息天就到七个星公社的老乡那里买了十几只小鸡,回来后将小鸡放在房间里养着。
收工回来,那些小鸡听到我的脚步声就会聚在门口,我刚跨进家门,那些小鸡就挤在我的脚后跟讨食。我撒一些苞谷馍和菜叶给小鸡吃,它们围在一起,你推我搡地争食,尤其是那些小公鸡最霸道,还不停地吱吱叫。看着它们你争我夺的样子挺招人喜欢。妻子夏士澄说,以后喂鸡的事情交给我吧。我说好的。
等小鸡长齐了羽毛,我在房前用土块垒了一个鸡窝,白天小鸡散养在外面,晚上它们自己回窝。可是鸡不懂规矩,喂食时都跑到邻家去争食。妻子就训练它们,以后听到呼唤,那群鸡都争先恐后地飞跑回来,这一招挺管用。
记得我小时候养过鸡,那时上海的小贩经常会挑着竹篮子在弄堂口叫卖小鸡小鸭,我和弟弟就会围在边上看,那毛绒绒的小鸡太好玩了,真的好想养几只。邻居见我喜欢就送给我一只,我和弟弟高兴得不得了,回家用木板条钉了一个方方正正的鸡笼子,里边横放了一根竹杆,又用旧棉絮做了一个鸡窝,然后将笼子放在屋外小天井的角落边。
白天,小鸡在泥地里刨食,晚上自己跳进笼子里睡觉。小鸡长得很快,丰满的羽毛,滚圆的身体,已经会站在竹杆上休息了。小鸡头上的冠子短短的,可以看出来是一只母鸡。弟弟就在鸡窝里放了一个乒乓球引鸡下蛋,不久它下了一个大大的鸡蛋,把我们弟兄两个乐得手舞足蹈。
那只鸡给我们的童年带来许多快乐。每天放学回家,我一放下书包,就迫不及待地趴在窗户边,悄悄地观察鸡是如何找食吃。它听到我推动老旧的木格子窗户时发出吱吱的响声,就会斜过头来,用一只乌黑滚圆的眼珠子盯着窗户看,等了许久没有见我给它喂食,就继续专心致志地在地上寻找食物。我发现鸡是杂食动物,荤素都吃,为了帮助消化还会呑食一些小石头和沙子。我觉得它的生命力一定很强。
上海的夏天很闷热,路边大树上的知了此起彼伏不停地叫唤,小天井里有几只苍蝇飞来飞去发出嗡嗡的声音很烦人。
母鸡吃饱了就站在窝边打盹,脖子缩得短短的,眯起的眼睛似闭似睁。我发现鸡的眼皮是由下往上闭合的,半闭时还能看到头顶上面的东西。我看久了觉得无聊,正准备去做作业,那母鸡突然间一伸脖子,把那只飞翔中的苍蝇咬到嘴上,用尖尖的舌头卷进嘴里吃了下去,还得意地咂了几下嘴,然后又缩起脖子打起了盹。我差一点笑出声来,原来它打盹是假装的!那时我就认定鸡是家禽中最聪明的。
有一天,我正在悄悄地观察母鸡在干什么,见一只老鼠贼头贼脑地从鸡笼子底下爬出来,这时我的心紧张起来,生怕老鼠偷袭母鸡。其实母鸡早就听到了动静,它瞪着眼睛歪着脑袋,脖子上的羽毛根根竖起,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地盯着老鼠看,那老鼠就与母鸡对峙着。
我紧张地看着它们。老鼠大概以为自已个大,母鸡不能奈何它,大着胆子想与母鸡争食,就往母鸡身边慢慢地走了过去。这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母鸡一伸脖子咬住老鼠,在半空中甩了几下,转眼间把那只转晕的老鼠活吞了下去。我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母鸡脖子上鼓起一个大包正在往下移动,一眨眼那老鼠就到母鸡的肚子里去了。
从前我听说过蛇吞象,那只是形容,从没听说过鸡吞鼠。如果没有亲眼看到,我不可能相信鸡那么小的嘴巴能吞进老鼠。从此我对这只母鸡刮目相看。
每天放学后,我就在路边的树上捉皮虫回家喂母鸡。皮虫是园林的害虫,学名叫大蓑蛾,它像蚕一样,在变成蛾前会将枯树叶卷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吐丝将自己悬挂在树枝上。如果皮虫多了,那么整棵树的叶子就会被它咬光,小孩子们都叫它‘吊死鬼’。我把皮虫抓回家后用剪刀剪开树叶,里面的虫子喂鸡,母鸡下蛋又多又大,经常下双黄蛋,甚至还会产下三黄蛋。
现在我养的一窝鸡中,有一只特别象小时候养的那只母鸡,也是深棕色的羽毛,滚圆的身子,通红的鸡冠下面一对眼睛炯炯有神。它始终昂首挺胸地站立着,像是鸡群中的首领。有了那群鸡,生活似乎多了一分忙碌,下班后我就和妻子一起刴鸡食喂鸡,打扫鸡窝。但是忙归忙,当我每天在鸡窝里装满一小盆鸡蛋回家时,就有了一种收获的喜悦。
有时孵出的小鸡中有许多是公鸡,听老职工说,如果将公鸡骟了,公鸡就会长得个大肉嫩。我想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就去找连队里的兽医小于咨询。
小于的大名叫于米山,他出生时正值困难时期,父母取名的意思希望他长大后家里的粮米堆成山。虽然小时候他吃不饱饭,却长成了大高个子,脸白白净净。连队里的羊群进山放牧的时候,小于要跟着羊群进山,剪羊毛、配种、接生小羊,样样都干,为了保证羊群的健康,他一直待在山上,直到山上封雪前才能与羊群一起回来。
不知怎么搞的,他年纪轻轻却得了肺结核。新疆的空气好,他又不抽烟不喝酒,难道是牲口传染给他的?病痛使他整天弓着腰背咳嗽。大概是身体不好,又长期与牲口打交道,平时少言寡语,即使说话也是言简意赅,从不啰嗦。当他听我说完后,也不啃气,拿了工具就往我家里走。
他让我捉一只小公鸡给我做示范。我见他用绳子捆住小鸡的双脚,用剪刀在翅膀下胸腹部剪开一个口子,将铁丝扣住小鸡的睾丸,再用芦苇杆套住铁丝,推动芦苇杆割下睪丸,然后取出睪丸就完成了。他的动作娴熟一气呵成。我说好啦?小于说好啦!
鸡真是一种坚强的动物,当小于剪开它的皮肤时它一动也不动,还睁着眼睛看着他,似乎知道早晚会挨刀子,伤口没有出一滴血,手术完了也不用缝针,只要移动它的皮肤盖住伤口,让它躺在地上休息,用不了多久,它又活蹦乱跳地去争食了。
以后我就依葫芦画瓢,将所有的公鸡都动了手术。那些骟过的公鸡果然长得又高又大,傻傻的,还不会欺侮母鸡。
当时我们营房的宿舍都是单间的,虽然房间里有火炉,如果在房间里炒菜空气很混浊,所以大家都在屋子外面搭一个炉灶,在室外炒菜做饭。一天下班后,我在外面锅台上一边做饭一边喂鸡。
我在喂鸡时发现那只棕色羽毛的母鸡又没回来吃食,好多天了,有可能被狐狸或者黄鼠狼拖走了,如果真是这样我很舍不得。
我最喜欢这只母鸡了,它是母鸡中最护小鸡的,从不与小鸡争食,还孵过好几窝小鸡,那一大群鸡都是它的子孙,谁要是敢碰一下小鸡,它就会张开翅膀像不怕死的勇士似的冲上去攻击。
这时妻子站在房门口问我,张铭土和肖美文结婚准备带什么东西去啊?我说家里有新的床单、脸盆和拉丝玻璃杯,都准备着,你选吧。过去物资匮乏,送礼不外乎这些东西。我想,送什么东西才可以不落俗套呢?
张铭土、肖美文和我同一列火车来到新疆,同在农业三连劳动。那时听到班里的战友都叫张铭土‘大头’,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叫他‘大头’。张铭土的脑袋又不大,很标准,整个是一美男子。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太聪明,所以才叫他‘大头’。
刚到新疆时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家就凑在一起唱歌排练节目,自娱自乐。我记得那时我们排过一个语言类的节目:三句半,题目是:《送礼》,说的是在过年时,地主要给村干部送礼,想贿赂腐蚀干部,反映阶级斗争的内容。我和张铭土、邱国强、虞宁兴四个人,分别担任干部、群众和地主。张铭土身材高大,长得眉清目秀,大家说他演干部很正派。我是自己要求演地主的,我怕忘词,每人说一句话连接,跟在后面不容易说错,演地主的人最后说半句话就更好记住了。节目除了连队里演出,还到团部参加了汇演,演出的效果还不错。
不久团部办了一个演员培训班,点名让我们四个人去参加培训,因连队要提拔虞宁兴当教员没去成,我们三个都参加了。后来正式成立演出队时,因张铭土个子太高没留下。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那段经历让我们很难忘记。
自从那年分别后我们就没有见过面,老朋友的婚礼是一定要去闹一闹的。
我正在发愁要带什么东西时,忽然听到边上柴禾垜里有动静。我拨开柴禾,看到这只深棕色的母鸡蹲在里面。它失踪那么久,原来躲在这里。
我就呼唤它出来。母鸡很听话,它慢慢地站起来,喉咙里轻轻地发出咕咕的声音,小心翼翼地钻出柴禾垛。谁知道它的后面竟跟了一群小鸡,整整二十四只!金黄色的绒毛,个个虎头虎脑,耀武扬威地乱窜。原来失踪的那些天里,它躲在里面孵蛋。
我赶紧找一些干馍揉碎了喂小鸡,母鸡啄起碎馍又扔下,自己不吃示意小鸡去吃。母鸡孵蛋需要二十来天,没见它出来找过食物,已经瘦了许多,看着它那种纯粹的母爱让我深深地感动。
晚上当其它鸡都回窝时,这只母鸡的喉咙里发出咕咕的声音,小鸡全都钻到母鸡的肚子底下,还伸出小脑袋好奇地向四处张望。
我看着这群可爱的小鸡心想,有了,就是它们作为贺礼了!
张铭土大喜日子那天,我一早就起来找了一个纸板箱,先把母鸡抓进箱子里,刚放进去母鸡就跳了出来,我就把小鸡一个一个抓进纸箱,母鸡在纸箱边着急地转圈,还不住地咯咯地呼叫,还没等我抓完,它自己跳到纸箱里去了。当我想把纸箱盖上时,母鸡的头伸到纸箱外面犟着脖子不让我盖上,还盯着我看。这只精灵的母鸡是不是知道我要将它们送人,眼睛里似乎流露出那种哀怨不舍的神色。我用手捋捋它的羽毛说,你应该高兴才行啊,我的战友不会亏待你们的!它这才缩起脖子让我盖上了盖子。
我骑上自行车,兴冲冲地赶往农业十连。从林园三连去农业十连新辟了一条机耕路,骑自行车都是下坡,又轻松又比原来去团部的那条路近了许多。天气很好,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我的心情也很好,一路骑车一路唱着歌,远远的就看到农业十连营房门口聚集了许多人。
我刚下车,战友们都围过来好奇地问我,带了一个大纸箱,装的什么东西?当我打开纸箱时,大家一齐欢呼起来:一窝小鸡!都说这个礼物好。不知是谁,想去摸一下小鸡,被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他的手顿时红肿起来,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新郎张铭土也在一边张大嘴巴,笑得乐开了花。新娘肖美文更是忙不叠地说,正好有一个鸡窝,现成的、现成的。
看着战友们热闹的景象,我的心里很高兴,这窝小鸡带给我们满满的温馨,它们增添了喜庆日子的欢乐气氛,真的很好。
读者精彩留言
《贺礼》跟帖,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肖美文------唧唧复唧唧,小家添新员,温馨又快乐,“贺礼”情谊重。五十又多年,青丝变白发,战友情不变,我心永留存,谨祝送礼人,健康又长寿。
宋丽敏------这是一份非同一般的贺礼:激(鸡)情的祝福,继(鸡)往开来,让生活积(鸡)极向上!一份真情全饱含在‘鸡’上。
克 玲------这是一份代表著活躍好動、生命力強、頭腦聰明、富於母愛及有勇士氣魄的禮物。再次體會到作者童年單純的生活,養小鷄生蛋已經是很開心的生活情趣,長大之後成家立業也認為養鷄是改善生活的一部份;到了好友新婚也送上母雞小雞作賀禮,希望與他們一起分享作者在成長中及成家之後養雞的樂趣,這的確是出自作者內心最好的禮物,接收者以後可以隨心所欲,造出各種各樣美味的佳餚。這裏作者同時表現得很细心,把雞媽媽也一道陪同小雞送去。看到張銘土夫婦幸福的老年生活,也令人感覺到他們一定曾经接受過好友無限的祝福及誠意貼心的賀禮!
马家林------贺礼是人和人之间互相赠送的物件,表达送礼人的善意、敬意。中国古代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说法。表示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心愿,而非礼物本身的价值。作者从饲养小鸡开始描写,通篇妙语连珠,让人回味无穷。“它听到我推动老旧的木格子窗户时发出吱吱的响声,就会斜过头来,用一只乌黑滚圆的眼珠子盯着窗户看…”读到此处,顿感妙趣横生,忍不住笑出声来。看似打盹,由下往上闭合的眼皮,却能发现头顶上一只飞翔中的苍蝇,通过“伸、咬、卷、咂、缩”一系列的动作变化,把“鸡吃苍蝇”的过程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真是妙不可言!惊险的“鸡吞鼠”一幕,让人跟着一起感受“目瞪口呆!”“那骟过的公鸡果然长得又高又大,傻傻的,还不会欺负母鸡”,满满的温馨,让人欲罢不能。无论作者多么“舍不得”,并且“最喜欢这只母鸡”,但丝毫不影响作者将这窩鸡作为贺礼送出去决心。而这只精灵般的母鸡“眼睛里似乎流露出那种哀怨不舍的神色”。文章表达了作者夫妇俩对既是老朋友,又是战友的深情厚意,突显这份贺礼的“不落俗套”。
秋 雨------ 描写生动有趣。过去的日子虽然物质匮乏,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幸福满满。
张禾笙------这贺礼送得好,不仅别出心裁,还恰到好处,不落俗套。小董真是个有心人!小董善于观察,更懂得积累,连养鸡这种生活锁事都被他写得生动活泼,盎然有趣。赞!
张 平------一篇如此朴素无华但又令人回味无穷的文章,把我带回了当年下放在农村时也养了许多鸡的情景之中,梦幻般的往昔就如昨日,心便如小鸡似的到处奔跑撒着欢,是那样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沉浸在已逝去多年的回忆里,多么美好的青年时代!多么纯朴的农民朋友!多么清贫但又非常快乐的农村生活!谢谢董先生的好文章!
黄建华------真精彩!第一次听说了鸡竟然能吞鼠!真是寡闻少见了。铭土美文的大喜之日我还真不知道。那时我已经调走了。你的结婚贺礼很是“贵重”,真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既温馨又实惠。为小家庭增添了新成员;给枯燥无味的生活带来乐趣;给永不改变的菜谱----西葫芦、大白菜增加了一个新品种!也许这贺礼是克荣兄在21团的独创吧!
应照静------有趣,有趣,趣味满满,您是生活的强者,干一行像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把鸡养得风声水起,厉害,动手能力一级捧,还自己骟鸡,观察能力更不用说了,把鸡描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苦中作乐,乐观向上的精神,永远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礼赞!那个年代的贺礼,无论是一对糖瓷脸盆,一对痰盂,一对糖缸,一对红双喜的牙刷杯,都是那么地温馨纯洁,有一窝活生生毛绒绒的小鸡仔贺喜,真是喜上加喜了。
董 岭------许多人小时候都有养毛茸茸小鸡的经历。我爸小时候养的这只母鸡,真可以说是母鸡中的精英,又会捉苍蝇又会捉老鼠。在父亲的精心喂养会下双黄蛋,甚至还会产下三黄蛋。最爱看文中对母鸡各种动态的描写,真是惟妙惟肖。
韩沧新------作者写作手法较婉转,从鸡开始,让人去慢慢去猜,看看下文是什么?看了上半节以后也回忆了在新疆时,我先生张尧才自己用热水袋和电灯泡孵小鸡,仿佛家门口的一群小鸡又出现在我面前,尤其是放学后带着女儿去地里抓虫子回来喂鸡的情景,我先生还自己动手将鸡蛋做成皮蛋,味道和买的一模一样,邻居们都拿鸡蛋到我家来换,那幸福的滋味,到现在回忆还乐乐的。文章看到一半我已猜到贺礼是什么了,新疆战友结婚大多送床单,热水瓶等,他来劲了送给张铭土一群鸡,人家是新婚,晚上看老婆还来不及呢,你凑什么热闹?哈哈!开个玩笑逗大家乐乐。这篇文章我喜欢。
陈美玲------哇!喂养小鸡,好熟悉的事啊。我小时候家中也养过鸡,从小养到大也是一只母鸡,好可爱,还生了好多蛋呢。记得我爸爸生病出院后,我妈把这只心爱的鸡宝宝杀了,给我爸补营养,我当时真舍不得,还流了眼泪。人的一生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数不胜数,董先生写了人生中有意义的事回忆,并描写了很多生动细小的情节,真是惟妙惟肖,引人入胜,给我们好的作品欣尝。谢谢!
陈 琪------想不到在我眼里一介文弱书生,成家后担当栋梁主男,里里外外一把手。真好。
陶文丽------别出心裁的礼物,赞!
小砂砾------我调到五连后就听说董克荣在林园三连是把小日子过得很滋润的一位,他家的鸡养的特别好,他还能用电来孵小鸡。
刘福民------克荣是位多面手,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木工,金工等均较在行,且为人低调,对家庭、爱人、子女关爱无微不至。我与他在一起共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留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在21团上海知青中像他这样较全面的男子凤毛麟角,不是吹捧是实话。
金玉珍------《贺礼》又是一篇好文章,内容丰富多彩,真有趣。真有你的,结婚送礼,送一窝鸡,连母带子,这礼物送得好,给新婚夫妇送去生气勃勃、人丁兴旺的好愿望,积德行善,好人一生平安。
吕志中------充滿童趣和让人留恋的青春,文章真的纯朴自然。
崔紫君------文章很生动,很有情趣,把鸡生长,觅食,生蛋,孵蛋,护小鸡,描述得淋漓尽致,你的记忆力好,观察力强,生活经历丰富,文学功底好,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是理所当然的事,祝你成功!
胡 璇------非常感谢董先生给我们分享这么好的文章,是我们大家最好的精神食粮。有你真好,谢谢!
郑 大------董老师的经历真丰富!为你点赞!
徐正魁------董哥多才多艺,泌尿外科兽医专家!
顾世惠------《贺礼》又是一篇好文章。一群活泼的小鸡,在作者的笔下,写得如此生动,最后作为贺礼,特有意义。完美的祝福!灵,跟贴所写,我有同感!
韩传金------你们夫妻俩战斗生活的文章,值得敬佩,为你们点赞,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大踏步向前走,走进新时代。
陈 鸣------谢谢董老师的好文分享!
紫 晗------谢谢分享好文!
作者简历
董克荣,1944年出生。1964年高中毕业后支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曾当过农工、团宣传队演员、炊事员、文化教员、小学校长。1981年回上海在街道集体单位当营业员。1985年考入上海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后调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工作。曾担任区人大代表、上海市侨联委员、区侨联副主席。曾在《上海新闻晨报》、《新民晚报》、《上海侨报》、《上海法制报》、《经济时报》、《书评报》、《中国仪电报》、《南市报》、《南市外贸报》、《计划管理通讯》、《浦江同舟》、《国家安全通讯》、《黄浦侨音》、《花溪》、《炎黄子孙》等报刊和杂志刊登文章200余篇。2004年退休。
作品荐读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