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季|限量签名珍藏版:中国最美的书礼——植物先生的时间盒子

槛外记 2023-11-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告别了“文化荒漠”的时代,书籍涌现如潮,人们的阅读品味日益多元。然而,伴随着选择的丰富,阅读的审美也逐渐升华。一些人不再满足于浅尝辄止,而是追求内外兼具的精致佳作。
这样的书籍,超越了文字的载体,融汇了艺术的灵魂。翻开一页,精美的封面设计如画卷展开,细腻的纸质在指尖滑过,仿佛触摸着艺术的温度。书本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堆砌,而是一次视觉与触觉的盛宴。
人们的审美追求鞭策着设计师的创新。精雕细琢的装帧,考究的排版,都为书籍增色不少。这种对美的渴望,也是对知识内涵的敬重。精美的外表,恰如人们对书中智慧的致敬。
阅读不再仅是获取信息,更成为一种享受。挑剔的品味,引领着书籍的设计和创作不断进化。每一次翻阅,都如赏心悦目的艺术之旅,让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生活的精致。
先知书店《植物先生的时间盒子》,正是为此而生。里面书籍《植物先生》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这个礼盒则堪称“中国最美的书礼盒”。



《植物先生的时间盒子》内含:

· 作者袁明华先生亲笔签名版《植物先生》;
· 四季书签;
· 二十四节气花草笺;
· 节气卷轴;
· 四幅节气宣纸复刻画;
· 春夏秋冬四季手中精油皂。


这个“时间盒子”有多美貌?又有多奇妙?看看下面的内容就知道了:



本书作者袁明华是一个热爱自然到近乎“疯狂”的人,为了研究植物,他走过七大洲四大洋一百二十多个国家,沿着“植物猎人”威尔逊的足迹,孜孜不倦的追寻心中的植物,最终却发现,伟大的植物王国就在中国。
袁明华因此被他的小孙女小蛋白称作“Mr. tree”,因为:“外公喜欢树,他知道所有树的名字。”这正是本书书名《植物先生》的由来。
《植物先生:二十四节气植物研学课》甫一出版,便荣获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奖项,也荣获无数书友的好评。
“最美的书”评委会:每一插图页都精心地夹入一张设计师到安徽亲自挑选的手抄纸,与本页植物图像气息相连。印刷的图形和文字被半透明的纸张遮盖,形成朦胧的诱惑力,通过翻折,植物图像隐隐出现......
书友直呼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一位书友评价:“这个时代为什么要读纸质书——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书”。

《植物先生》以二十四节气为纲,从身边的植物入手,介绍了应时而生的二十四种植物,如蜡梅、白玉兰、油菜花、桑树、枫杨树、合欢树、蜀葵花、无患子等。
每一种植物对应一个节气、一篇美文、一页特制手工花草纸、一幅李渐明亲手绘制的珍藏版植物大图。通过认识一种植物,开始认识这个世界。
《植物先生》采用传统三孔古线装的装订方式,全手工装订,全手工配页,共计58步手工配页程序,纯天然麻绳书口,三方磨毛边,呈现自然纹理,真正做到了形神统一。

从内容到设计,从选纸到印制,从装订到最后成书,《植物先生》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匠心之诚,每一页都体现着独特的自然美学。温暖的文字,惊艳的触感,书籍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二十四节气,是先辈们的劳动智慧,是时令的行动指南,亦是独有的生活美学。甚至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一年四季,春秋更替,二十四个节气不断运转。二十四节气背后也就代表着二十四种应时而生的植物,《植物先生》中的二十四种植物,用二十四种花草纸分别印刷。

《植物先生的时间盒子》将这二十四中花草纸单独裁剪成“纸中美玉”花草笺,精美小巧,可供题诗、写信,那是一种现代社会难得一见的风雅。

研发团队深入中国各大宣纸核心产区,行程上万里,只为打造最合适的花草纸。

二十四张花草笺包含有真实植物掉落的花叶纸、融入真实果实颗粒的果实纸、模拟植物天然色彩的染色纸、透光可见植物图案的水印纸,以及拥有千年成熟工艺的原皮纸。

▼“二十节气花草笺”实拍图


在袁明华看来,植物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如果没有植物,所有的动物都无法生活在这颗星球上,植物智慧比人类文明久远得多
纸本就由植物制成,“节气卷轴”同样采用特制纸张制作而成,淡绿色的卷轴,内有植物叶片掉落,清新典雅,与众不同。
“节气卷轴”可供题诗、作画、挥毫书法,那是人与大自然神秘而真正的交流,呼应的是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节气卷轴”实拍图



为了更好的呈现效果,同时邀请著名艺术家李渐明为《植物先生》亲手绘制二十四幅珍藏版植物大图,色彩温润典雅,逼真还原大家画作。
《植物先生的时间盒子》选取其中四幅,纸张放大,一个季节对应一种植物、一幅画作,用特制宣纸进行复刻,可自行装裱。
四季轮转,植物相伴,这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更是美的享受!


与色彩斑斓的复刻画不同,“四季书签”采用纯白极简风格,包含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主题,小巧精致,美观大方。
人生可以极简,但不能没有内涵。字体与植物图章均为凹印,整张书签没有一滴油墨,“清纯”至此,内涵未减。
▼“四季书签”实拍图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让大多数人隔绝了大自然。有人也许小时候曾有亲近自然的经历,但如今也往往是一种奢望。“春夏秋冬四季手工精油皂”包含天然的植物原料,足以唤起人们的记忆和情感。
四块手工精油皂,里面收藏了时间和空间的四种植物,包含的是寄托着爱与希望四种气息。摸一摸,有细腻亲肤的质感;闻一闻,有沁人心脾的味道,令人不忍释手。
如果使用它们,那则是将大自然的爱与希望真正地融入了自身的生活之中,亲手去触摸记忆中童年——当然,有人未必舍得使用,因为它们看起来也是一套艺术品。

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种植物,二十四篇美文,二十四次发现,二十四段人生。这是一套贴地而行、俯拾即是的书礼盒,仰望星空、体味人生的导览图。拥有它,就拥有了一整座纸上植物园。

对收藏者而言,书、纸、画,把在手中,总忍不住去摩挲那些为此特别捞制的纸张的质感,低首闻一闻存留其中的桂花、竹叶、艾草、枫杨、合欢等植物的纤维,是不是仍有季节的味道。

因此,这套“中国最美的书礼盒”不但适宜珍藏,闲暇时悠然品阅、把玩、书画;更适宜赠礼,送给孩子,送给父母、送给师友——与他们同享自然之韵,一堂充满爱的中文植物研学课。先知书店独家发售,更含作者亲笔签名,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民国奇案:“弱女子”如何掀翻“大人物”,还能功成身退
重庆谈判78周年:民国的政治逻辑是什么
唐小兵:20世纪中国一个云南家族的历史、记忆和反思
休谟逝世247周年 | 不读休谟,不足以知人性
南渡北归的命运:是宿命,还是因果
被误解的鲁迅:“好玩”的人,在于懂自嘲,知进退
《1984》是如何来到中国的
肖斯塔克维奇的尴尬:一个苏联人在纽约
柴静: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
一百年前的老北京,美得简直不像话
《父与子》:不朽经典的背后,是一位漫画家不屈的灵魂
1700个年轻人集体赴死,平均23岁!他们的牺牲,中国人不能忘
世界“慰安妇”纪念日 | 她们的伤痛,不容忘却
梁启超:一个亡命者
49年以来最真实深刻的影像:人的神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好坏
陈铁健:爱国与恶国——半生多误陈独秀
齐邦媛:来自云端的信——一个飞虎队战士的杀伐与救赎
在“思想改造”下,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一步弯曲的
独木不成“林”: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书生报国终自毁:浊世里的清流,权力场的悲剧
北岛: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从费孝通的30句话里读懂中国
“吃人文化”:历史比“封神”更加惊心动魄
《北去来辞》:从悬崖到旷野,两代人的精神迁徙之歌
被牺牲的“局部” :“苛政猛于虎”,水患何以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王小波:牺牲不一定崇高,吃苦未必有益
易中天:鸦片战争中,没有不撒谎的官员和将领
为众人燃灯者,不应让其沉寂于暗夜
书生报国无他物:什么是西南联大最重要的思想遗产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大明朝还是垮了
被刀郎写进歌里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段最难以被正视的历史
忆钱穆:学者不能急于自售,为时代风气所卷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长安不止三万里”:唐长安城的盛世潜流
陈寅恪盛赞傅斯年:天下英雄独使君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无法被文字记载的历史:1844-1879年镜头下的中国
张维迎: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
索尔仁尼琴:如果权力无所不能,那么正义将一无所成
郭嵩焘谈晚清外交: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
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鲁迅和胡适,为何渐行渐远?
堪比《白鹿原》的“四棵杨”:直面动荡、复杂、禁忌的30年
徐晓:半生为人,无题往事
寻梦与归来:王道士之死
晚年胡适的知人论世
被遗忘的民国传奇女性:在荒诞中反抗,在绝望中坚持
陈丹青:我们与鲁迅成为彼此的异类
从“鲁迅”到“胡适”: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
顾维钧:美国对华的三大特点
“走西口”一部隐藏的世相百态:前面多有趣,后面就有多沉重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
所谓的“大时代”,对小人物来说,可能是最糟糕的“坏时代”
野夫:人生如戏,“一切皆在情理中,一切皆在意料外”
余下只有噪音:大音乐家马思聪,当年是怎么“润”出去的
生前赫赫、身后寂寞——近代史上的“失踪者”
史学界的拓荒者赵俪生:一个人的劫难,有时也是时代的一曲悲歌
温家宝:忆耀邦(情真意切,相当感人)
王瑞芸:懂得了人心,也就懂得了艺术
鲁迅:面具戴久了,会长在脸上
林贤治:时代的转折如“悬崖上的树”——苦难的见证,也是顺从的见证
白先勇:母亲命运的起伏,跟父亲的一生荣辱息息相关
命运的钟摆:1977年恢复高考
木心: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廖信忠: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暗夜传灯人:“南渡北归”之后发生了什么?
查建英:那是一个烟火与情怀迸发的时代
白先勇:得到的全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
王鼎钧: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老照片欣赏|上海滩一个世纪的风流
偌大的燕园,为何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
关于“文革”的在线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邓晓芒:我的妹妹残雪
陈丹青:因为艺术,罪恶好像被历史原谅了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阿城丨我们为什么学不了张爱玲
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
王德威:渡不过的《巨流河》
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
波伏娃的激荡人生
葛剑雄:很多人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
陈丹青:我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怼天怼地”傅斯年:知识分子的血性与勇气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