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音频专题 | 红色经典《白毛女》依然富有时代力量
迎接建党百年·特别音频专题
如果说白毛女诞生的时代,歌剧、电影或是舞剧通过艺术的方式将社会事实转换成了艺术化的故事,那么后白毛女时代,文艺社会学的任务就是从《白毛女》的艺术化故事中找回社会事实、探索当代价值、寻找时代力量。
原文 :《探寻经典红色文艺作品的时代力量》
作者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陈煜婷
上海芭蕾舞团演员 王旭丹
图片 | 网络
文艺作品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反映着整个民族的精神底蕴和文化素养。红色在中国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红色音乐、红色舞蹈、红色诗词、红色剧目,等等,这些红色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的反映,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形式传递着相同的革命情怀,也传播着艺术的魅力。《白毛女》堪称中国红色经典之首,同时也是中国文艺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作为社会现象的《白毛女》经历了漫长的嬗变过程,一步步从民间传说、纸上文学、献礼歌剧、电影传播到芭蕾外交,发展成为红色经典和艺术精品,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着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
《白毛女》的剧情最初源自1934年到1938年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故事。河北佃户杨白劳因还不起租子,被地主黄世仁逼迫以其女儿喜儿抵债,喜儿到黄家后受尽凌辱,逃出黄家,躲进深山,变成“白毛仙姑”,后红军进驻,救出“白毛仙姑”喜儿。这部作品表现了人民的翻身,揭示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鲜明时代主题。
卡尔·菲托在研究文学社会学时指出:“艺术只能在社会场域中生存,艺术作品唯有在社会中才是可能的、实在的。艺术品为人而成,人的作品为人而在。”艺术产生于社会,艺术创作者也是经历了社会化的社会成员,其作品必然是“社会性”的艺术作品。新中国开启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新时代,1949年袁牧之等人决定将歌剧《白毛女》改编成电影。一时间,田华饰演的白毛女走进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向大家深刻阐述了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影片创下了当时中外影片最高的票房纪录,且被法国媒体推为世界十大名片之一的东方作品。1952年5月,新中国成立后日本首次访华时,一名日本议员观看《白毛女》电影后,向周恩来总理提议,希望能够将这么好的中国故事带到日本。同年9月,电影《白毛女》在日本首映时,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被深深打动,创排了芭蕾舞剧版《白毛女》,并于1958年受周恩来邀请来华演出。这一次,《白毛女》以芭蕾舞剧的形式传递着文化无国界和艺术的通达融合,用民间形式推动着中日两国的外交,体现了“芭蕾外交”的历史价值,实现了艺术形式的融合和文化理念的共享。不仅在日本,《白毛女》故事引发的情感共鸣也传递到了欧洲多国。
伴随着中国社会变迁,《白毛女》一方面从艺术的角度进行不同艺术形式多元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从观众的接受角度不断挖掘故事背后的多民族情感共鸣点。由此可见,一部经典的红色文艺作品可以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架起一座融合共享的心桥,也充分说明了一个好的故事能够激发各国人民的共鸣,一个好的中国故事更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原则》一书中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作用于人并塑造人的意识,人类的心理、思想是会受到外界信息的引导、熏陶而形成并转变的。个体性的经验是感受,群体性的感受就会成为“集体意识”。《白毛女》红色文艺作品的经久不衰就在于将引发个体强烈情感共鸣的白毛仙姑传说转变为了一种群体性的的“集体意识”。
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文艺作品《白毛女》充分展现了艺术的情感关联功能,也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动员力和影响力。田汉就曾经感慨地说过,“白毛女这部戏是为革命立过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不仅是因为他们手中有枪,更是因为他们的枪上有文化,有白毛女。”
改革开放以来,对红色经典艺术的现代化转换,我们进行了许多探索。创排芭蕾舞剧《白毛女》就是对红色文艺经典再创作、再传播的成功典范。比如,芭蕾舞剧《白毛女》现在所用的服装和道具很多都传承自1964年创排中国版芭蕾舞剧时所使用的服装和道具,其中的道具“账本”保留至今;“八场”中的“太阳升起”仍然使用了传统保留下来的手摇式灯光。一件简单的道具、一处细微的传承,保留下来的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情感。一部经典的红色文艺作品依然具备焕发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价值的生命力,以对抗社会上对财富、物质的狂热追求。就像沧桑变迁下使用了近60年的“账本”、传统的“手摇式灯光”,不仅仅是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忘初心”,《白毛女》中栩栩如生的角色,《白毛女》剧目的发展历程,都在对今天的人们诉说着“拯救苦难人民”和“一切为了人民”的初衷,为推动社会平衡、充分发展贡献着它独有的精神力量。
如果说,白毛女诞生的时代,歌剧、电影或是舞剧通过艺术的方式将社会事实转换成了艺术化的故事,那么后白毛女时代,文艺社会学的任务就是从《白毛女》的艺术化故事中找回社会事实、探索当代价值、寻找时代力量。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1743期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阶层劣势,如何影响个人与社会发展?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宋志坚:从“黄旗加身”到“黄袍加身”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巨头”企业应该承担更大的民族复兴责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陈志强:德意志何以成为今天的德国?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新金融服务,正推动年轻人非理性消费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⑩全球减贫倒退折射新社会问题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⑨人口出生率出现两极化倾向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⑦新科技浪潮亟需新伦理规范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⑥线上线下教育呈现系统性问题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⑤“碳定价”为气候问题辟新径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④双重失业与远程办公改写就业市场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③政府治理呈现权力扩大趋势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②经济萧条与货币放水带来双重风险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①疫情引发公共卫生体系反思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疫情冲击下,哪些企业赢了,哪些输了?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疫情会导致婴儿骤减,还是迎来婴儿潮?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许知远:边缘随时可能变成进入舞台的空间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历史政治学:发展中国政治学的新路径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黄铭:从“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新型零工”如何影响我国未来就业方式?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人口老龄化,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未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蓝天是他的归宿和梦想:纪念圣埃克苏佩里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咖们都说了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这位18岁的姑娘,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