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黔西北记忆(122)品 读 纳 雍

作者:刘群峰 云上毕节 2022-03-30


最早去纳雍时,你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城池。感觉这不像是进城,却很像要进入一座山寨。当然那“山寨”外面又有条河,叫木盖河什么的,像是护城河,若将那座石桥改为吊桥的话,若有“小的们”一下子将吊桥拉起,你就很难“攻”进去了。


毕节名片之纳雍(视频来源:中共毕节市委宣传部)


进城后的纳雍,又是要沿山坡盘旋而上,才能找到宾馆。那晚下着毛毛细雨,公路上亮光光的,心想若有一把剃头刀,唰唰几下将路边似嫌多余的“头发”剃掉,那整座城不就成了一个光头了?


白天转了转,才发现整座城均处于木空河、旮旯河等峡谷的围绕之中。因为是雨季,在城边就挂有瀑布,只见那水“哗哗”地洒向峡谷之中。


▲发展中的纳雍县城(陈炯吉 摄)


“山那边,纳雍”——这是一位远在外乡的纳雍人用来怀念故土的一篇散文的标题。亲切,形象,但似乎又隐含着些许边远和苍凉的色彩。


多年之后再看,纳雍城也依然带有些许山寨版的色彩。不过坐在城边某个饭馆等着上菜,你转过身就能看到幽深的峡谷,恐怕连倒一瓶啤酒下去都能生出美丽的霓虹,这又让你意外地生出了几分惊喜和浪漫的情调来。


▲纳雍风光(图源 珙桐纳雍)



也曾对这“山那边,纳雍”了解得并不多,你只是偶尔听朋友说,那片土地盛产诗人,随便出来一位都有些海拔高度,在那里,诗歌就像夏天的野草一样疯长,像鸣蝉般地歌唱。诗人们或瘦若枯枝,或胖如团蟹,且都有些怪癖,高兴起来就像喝冰果露一样的喝着酒,酒后又常有大作问世。


▲纳雍白水河湿地公园,美景成趣,游人如织(李践  摄)


六冲河从七星关一路奔流而来,又接纳了其它河流,待进入纳雍那个峡谷口,便汇总在一起,称作总溪河,那就颇有些三峡般的景致了。诗人们常相约去那河中坐那小木船,寻找灵感。若是天公不作美,遇上落雨,常人会感到晦气,但诗人们则会兴奋不已,说这就对了。有的怕整感冒了,会打打伞,有的则面无表情地看着远山,任雨水从眼镜镜框边泪一般地流下,再滴落于船上,最后汇入总溪河去了。若是被当地的农妇们看到,肯定会惊讶得张大嘴巴,认为这些人的脑筋是不是不管用了?



▲纳雍总溪河风光(周曦  摄)


披着蓑衣的撑船的汉子在想什么,诗人们不知道。


戴着眼镜任雨淋得像落汤鸡的诗人在想什么,也只有天知道。



纳雍不光盛产诗人,也很爱文化。你与纳雍的密切接触,就与此有关。那年他们来请你去写一样东西,那时你还年轻着呢!车接车送不说,还将你安顿在因“3356”工程而修的全县最好的宾馆,据说那一里一外的套间,还是“老外”住过的。还专门有人天天陪你进小馆子开小灶。你一时竟有了些“大写手”的飘飘然的感觉。你还在吃早餐时认识了一位漂亮女子,眼睛难免还随她的背影神游了那么几下子。现在想起来,那几天真是过得有些奢靡了。



▲纳雍河风光(周曦  摄)


那次你见到了《大定府志》上说的“横控水西”的马鬃岭以及吊水岩。你惊奇于马鬃岭那领袖般大气的山形,它让四周的山纷纷臣服。那简直就是一部叙事长诗。


后来你几次上过马鬃岭,试图去那“马脖子”上摸一下它的“马鬃”。有时在山下看那上面还全是雾罩,可一旦上去却是意外的阳光明媚。山顶的宽阔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丛林,人家,庄稼地,水库……均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悠然。一位老哥子将承包荒山所养的林下鸡揪两只去那后面做了,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你们便开始坐在草地上吃烙烤和喝啤酒,闲聊着关于纳雍的某个典故。


有一段时间不见那吊水岩瀑布了,你问她去哪儿了?纳雍人说,吊水岩呀,都被纳雍城的人吃掉了。其实是在枯水季节,不然那吊水岩瀑布仍会洋洋洒洒的挥洒下来,那是马鬃岭诗行中极为生色的一笔。


▲纳雍猴儿关瀑布(周曦  摄)




从此纳雍就那么隐隐约约地留在你记忆中的山那边,没有凸显但也没有消遁。但又一次来撩拨你心扉的,不是那马鬃岭,而是你所关注过的“滚山珠”。


“滚山珠”又称“地龙滚荆”,是苗家的传统芦笙舞。在它倾倒欧美时,你只是听说,却迟迟未能见识;而当你来到它的老根据地的时候,它却有点“滚”不动了。


▲纳雍“滚山珠”表演(祝绯 摄)


那是在猪场乡新寨村,你见到了一个叫祝英的小女子及她的家人,近来得到一些支持,正在那里从一群娃娃抓起,培训着未来的“滚山珠”。山崖边几片苞谷林围着的草坪,那就是他们的“培训基地”。


原来祝英也是过去那只大的“滚山珠”队伍的一员,在加拿大演出,曾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前留影,那年她才六七岁的样子。那时的领军人物叫王景才,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校拜师学艺。正是他将戏曲、杂技、体操、武术什么的融入了“滚山珠”。但随着“滚山珠”命运的起伏不定,这支队伍一度只能借毕节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栖身——在“熊头公司”搞的饮食业中被请来给客人敬酒、表演,赖以生存,但却难以为继,仅仅坚持三四年后便散伙了。


▲苗族同胞在表演芦笙舞“滚山珠”(祝绯  摄)


你恍惚记起在“熊头”那里参加过什么活动,那跳“滚山珠”的人之中,肯定少不了祝英,这也算是一段缘。


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养不活呢?唏嘘之余,你答应要买两个鼓,为他们加油并为“滚山珠”留下火种。


▲“滚山珠”叠罗汉表演(祝绯  摄)




纳雍的有些地名很土,甚至有土得掉渣的感觉,但却是地道的乡土风情。比如前面提到的旮旯河,比如筲箕湾、猴儿关、锅圈岩,再比如癞疙宝大山。有位纳雍诗人说,“老家的地名是从高高的山顶上滚下来”,看来一去纳雍,就让你避之不及。


但大坪箐这个名字,却要温和些。在乌蒙山,你一听地名带着“箐”这个字,就会明白是林子很茂密的意思。的确,这也是一个神秘的所在,你将其列为纳雍非去不可的地方之一。

▲纳雍金蟾大山(张卫宏 摄)


说起大坪箐,那可是纳雍摄影爱好者们的天堂,当然要准备好帐篷、食物及雨具什么的。据说那里三面环崖,唯有一路可进。因它被专家们称作“乌江水塔”,你很想从低到高看看那“水塔”是什么模样。


但真正进入大坪箐之后,你才明白什么叫做纯天然、原生态和处女地。最喜煞人的,是那一片片大理苔草,看着比兰花要高,叶片也要厚些,据说因在云南大理首先被发现,因此得名。有小河穿行其间,清澈见底。石蚌们并不怕人,在水中表演着蛙泳,还将卵产于水边,随着水波晃悠,好似水晶葡萄,全是典型的“高清视频效果”。“云贵绣球”之类的野花芳草,在雨雾中弥漫着幽香。空气清新得一尘不染,沁脾润肺,似乎吸上一口就能管上一年。入眼的山光水色,恍若仙境。


▲纳雍大坪箐国家湿地公园(李 践  摄)


在这里,你第一次去阅读什么叫做泥炭藓、金发藓和曲尾藓,这些苔藓类植物是湿地的标识。它们海绵般地吸足水分,又慢慢地吐出去,积水成流,积流成河,“乌江水塔”就因此而来。你还读懂了什么是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藓类沼泽。此外,这里还有着光叶珙桐——鸽子花,虽不是花季,但可从别人的手机中看看开花的样子。那“云贵水韭”,虽看不出什么奇特之处,但却是异常的珍奇。


眼前是如此让人新奇,而你认识的东西并不多,让你一头雾水,你恨不得马上修炼成一名动植物学家。


▲万里雾绕万峰林,万峰林映万里天(郝庆  摄) 



许多年过去了,对那里你总还是难免有些“山那边,纳雍”的感觉。变远的拉近了,拉近的又变远了。


传说中的杭瑞、厦蓉高速在不断向前延伸,也许再过一两年就会在纳雍交叉了,总溪河大桥被称为“贵州第一彩虹”。这至少会让人缓解一下那种纳雍很远的心结。


▲纳雍总溪河特大桥(周曦  摄)


再说那被木空河与旮旯河围着的纳雍城,因那四个多平方公里的山包,已无法承载更多的人口,故前些年县里就果断提出:“一桥飞架居仁(今王家寨),两翼东西扩展。”只因动作慢了些,后来还被老百姓戏为:“一桥飞架南北,几年不见东西。”


再后来这“东西”还算是有了,那旮旯河大桥正在修建,只是不知近来进展如何。据说还要将旮旯河与木空河分段蓄水成湖。果真如此,新版的纳雍城将一改“山寨版”的形象,呈现出另一种别致的风韵。


▲纳雍旮旯河(周曦  摄)



每到春来二三月,总溪河畔的樱桃花总要静悄悄地盛开。


因为海拔低,又是河谷地带,地理环境就比别处优越,也许在不少地方还没在乍暖还寒之时,总溪河的樱桃花就已抢占春枝,如雪般连绵不断,沿河夹岸逶迤而去。


▲纳雍总溪河畔盛开的樱桃花(王燕  摄)


从樱桃花的花枝缝隙里,你看到河滩上的鹅卵石;看到河里浪花千百年来与河床做着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如期而来,又如期而去;看到了山那边,纳雍。


那种“玛瑙红”樱桃,率先给你捎来春的消息不说,而在初夏又让你品尝到乌蒙山的第一篮鲜果。


▲纳雍总溪河畔出产的玛瑙红樱桃(图源网络)


这时你坐在总溪河畔的溶洞餐厅门口,边品尝着樱桃,边看岩石边青藤环绕,竹影婆娑;看峡谷里碧水悠悠,沉浸于水中的山崖倒影;看那闲系于河边的小木船,你享受到一种野渡无人舟自横似的悠闲。天空中似乎有一只山鹰在借着气浪盘旋,并向着河水流去的方向飘荡,最终消失在峡谷尽头。


▲纳雍特大桥(张荫武 摄)


当年的诗人们大多已远走高飞,几乎把纳雍弄成个诗歌空巢,正如那位仍在悲情坚守的诗人的笔名“空空”一样。


但你相信,也许过不了多久,他们还会回来,相约总溪河畔,与你一道品读纳雍。


▲纳雍新城区(张荫武 摄)


作者刘群峰简介


刘群峰,贵州威宁人,高级记者。做过报纸,当过讲师,最终仍回归文艺,于码字中寻找乐趣,品味人生。多年回望,一些所谓的成就,已属微不足道;惟愿他日,再有一二东东,可博众友一粲。年纪一大把,激情终未泯,时时还想有人邀约,便绾起裤腿,再攀一回马鬃岭,再骂一回牛栏江。




文/刘群峰

编   辑:吴春妹编   审:邹江川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