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南“内外兼修”加强航空救援体系建设:购买无人机用于巡林护林、充分用好岛内通用航空力量、与友邻省份建立航空救援联防机制!

通航圈 2022-04-07

航空灭火是扑救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社会对航空救援的关注度较高,海南省是如何加强航空救援体系建设,提升航空救援能力的?3月29日,在海南省2022年森林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森防办副主任、省应急厅副厅长罗苏平进行了介绍。

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新闻发言人向向 (海南发布)


海南省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罗苏平(海南发布)

据罗苏平介绍,海南全岛森林覆盖率达62.1%,拥有全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保护森林资源,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森林公园,对森林防灭火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总体上看,机构改革后,全省森林防灭火的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显现,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森林火灾防控工作中仍然存在火源管控难度大、专业力量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困难。去年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雨水丰沛、植被茂盛,春节期间,全省气温较常年偏低,林区木竹断枝、枯草倒伏、林下可燃物增多,森林火灾存量风险持续加大,森林防灭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今年以来,全省森林防灭火工作全面贯彻国家森防指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细落实防灭火各项措施。
一是部署早。去年12月24日,省森防指召开全省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对2022年度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常务副省长、省森防指总指挥沈丹阳对森林防灭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3月17日,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后,王斌副省长就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作出了具体安排。 
二是盯得紧。今年1月份,省森防指印发《关于做好春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化火源管控。春节前省应急厅领导带队深入市县检查督导森林火灾防控工作,指导市县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全国“两会”及冬残奥会期间,省应急厅及时调度全省森林火情,指导市县压实火灾防控责任,做好进入森林高火险期各项准备。目前,省森防办组织3个检查组对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这次检查覆盖全省。 
三是抓得实。森林航空灭火工作一直是我省森林放灭火工作的短板,今年,省应急厅将其作为“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重点解决的问题,正在谋划一场直升机扑救森林火灾的应急演练。此外,省应急厅着眼专业森林扑火队伍能力建设,已筹划开展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树立森防队伍“大抓训练”的鲜明导向。 
下一步,省森防办将严格落实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灾,坚决守护好海南的青山绿水。


关于森林航空消防问题,罗苏平介绍,各级都很关注,各级领导都很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发出四问:到底有没有预案?专业灭火力量够不够?有没有灭火的大飞机?有没有防火道、隔离带?其中就提到航空救援的问题。今年3月16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对我省森林航空消防力量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从中长期看,我省应该有自己的森林火灾航空救援力量。省应急管理厅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应急航空救援工作,结合海南实际,坚持推动森林航空消防工作。

一是购买无人机用于巡林护林


2021年,海南省应急厅投入260余万元购买了一批扑火无人机配发给市县,实现了市县无人机监测森林火情的常态化,今年还将继续配发。去年12月,该厅在昌江举办无人机扑火演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是充分用好岛内通用航空力量


2021年,海南省应急厅与海南亚太通用航空公司签订航空应急救援服务协议,截至目前完成航空护林巡查超过23个小时。今年,省应急厅与江苏蓝天森防公司签订航空应急救援服务协议,需要时可及时动用航空力量参与森林防灭火工作。近期,该厅正协调中信海直海南分公司、江苏蓝天森防公司联合开展航空森林灭火实兵演练活动(在五指山)

三是与友邻省份建立航空救援联防机制


今年3月,海南省应急厅与广东省应急厅商定,由广东省对海南省应急航空救援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准备在湛江市建立航空应急救援基地,辐射范围为海南省全岛。

下一步,海南省应急厅将全面贯彻落实海南省委的重要批示,同相关部门一起加快推进全省应急航空救援力量体系建设。

来源:海南发布;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

关注本公众号后,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