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人生低谷和情绪低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YouCore Author YouCore晶美同学
文 / 晶美同学
YouCore主策划
交流微信:KKT199111
网传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段子,非常真实地展示了他情绪起伏的历程:
1858年9月19日:很愉快。决定了,应当爱、应当劳动!就这样。
1858年9月20日:很累,不想爱,也不想劳动了。
低谷,是人生常态。
我们的人生,总是在起起落落间,循环往复。
那么,当陷入“人生没有意义、情绪低迷”的低谷期时,我们该如何自我调整,快速走出来呢?
今天分享四个我亲测有效的方法给你:
1、接纳情绪
2、承认现状
3、定位问题
4、外力牵引
在一座大山的山脚下,住着一群山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劳作却收获甚少。
有一天,从山外来了一个游客,他对山民们说:
“我知道一个咒语,只要对着大山,在心里默念这个咒语,你们面前就会出现一大堆金币。我可以把这个咒语教给你们,但你们要先给我一笔钱作为酬劳。”
山民们很动心。于是,千辛万苦地凑齐钱交给了他,然后席地而坐,洗耳恭听。
山外来客开始传授:“咒语是:XX$X#¥@。但你们在念这个咒语的时候,心里千万不能想到喜马拉雅山的猴子,否则咒语就会失效。”
山民们说:“一定,一定。谁会去想什么喜马拉雅山的猴子呀。”
山外来客走了后,山民做好准备,每个人都面对大山,虔诚地念起了咒语。
但是,那只该死的喜马拉雅山的猴子,总是出现在脑中,他们愈是提醒自己不要去想,猴子的影像愈是清晰。
最终,没有人的面前出现金币。
这就是著名的“喜马拉雅山猴子”的故事。
我们处于低谷时,往往会拼命提醒自己“不要伤心、不要流泪,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像这些山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想起喜马拉雅山的猴子,但越想禁断情绪,却陷得越深。
其实,低谷的时候,不要抗拒引起情绪的事件,更不要抗拒情绪本身。
而是要接纳情绪,允许自己情绪不好,这样你反而更容易走出低谷。
心理学上有个免疫忽视现象,指的是,我们的心理有强大的免疫系统,但我们往往忽视。
比如,刚失恋时,我们以为自己悲伤、痛苦的情绪会持续很久,甚至可能会刻骨铭心一辈子。
但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不会让我们消沉这么久,你痛苦结束的时间,可能会比你想象的,短上很多。
至少,我是亲眼见过一位失恋的朋友,一开始痛哭流涕、要死要活,但没过半个月,他就跟新恋人在朋友圈里秀情侣照,笑得比任何人都要开心了。
我们面对低谷的心理适应和恢复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
因此,低谷期不要抗拒情绪,大胆地承认和接受这些负面情绪,因为你的心理免疫系统,会帮你走出来的。
任正非曾分享过下面这段经历:
2000年之前,我曾是忧郁症患者,多次想自杀,每次想自杀时就给董事长孙亚芳打电话。当时我知道关键时刻要求救。
直到2006年,服务员们请我在西贝莜面村吃饭,我们坐在大厅,有很多内蒙村庄的农民姑娘在唱歌,我请她们来唱歌,一首歌3美元。我看到她们那么乐观,这么热爱生活,贫困的农民都想活下来,为什么我不想活下来?
那一天,我流了很多眼泪,从此我再也没有想过要自杀。
任正非的这段经历,给我们走出低谷,提供了两个很好的思路:及时求助、向下比较。
1)及时求助
大多数人处于低谷时,羞于向他人承认自己状况不太好,都想自己硬撑着,觉得自己扛一扛也就过去了。
但实际上,及时求助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哪怕只是找亲人朋友闲聊一下,也能起到帮助。
我有一心理咨询专业的朋友,跟我讲过一个减少抑郁困扰的黄金方法,就是勇于承认、及时求助。
他说,他接触过的抑郁症客户中,只要做到以上这两点的,每当抑郁症复发时,都能更快地走出来。
所以,当自己处于低谷期时,不要一个人硬扛压力,大胆地承认自己的不行,积极向外求助,任正非这样的强人都能这么做,我们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2)向下比较
低谷常来源于向上比较,所以多向下比较,更能帮你走出低谷,重新找回积极向上的情绪。
毕竟,还有很多不如我们的人呢,他们生活得更加艰难,却还是在乐观前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处于低谷时,我们只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旋涡之中,脑袋里一团乱麻。
但具体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出现问题,如何解决,就一问三不知了。
正是这种思考的模糊性,增加了问题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一高,我们就会本能地想逃避,因为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
而定位问题,就是在增加我们对问题的确定性,相当于告诉我们的大脑:不就是这些事情吗,先不用慌乱。
因此,等我们接纳了情绪,用于承认现状,恢复到理性状态后,就可以来梳理与定位问题了。
你可以分成三步来做。
1)罗列自己的所有问题
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罗列出当前面对的所有问题。类似下面这样:
将问题写出来,可以帮助我们清理大脑的内存,有效释放我们的认知资源。
然后,把关键注意力放到重要的事情上。
2)识别出紧要的事项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再补充两列,调整为如下这样:
当补充好“问题导致的最差的结果是怎样的”、“问题非要现在解决吗”这两列问题后,你就会发现:
◆ 最差的结果,处于低谷的你都已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了,那又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 绝大多数你所焦虑、担心的问题,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所以能不做就不做,能交给别人做就交给别人,能推迟就推迟。
3)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最后一步就是来解决问题了。
对于情绪低迷的我们来说,注意力和意志力是相当稀缺的资源,因此我们集中资源,一次只专注去解决一个问题。
你可以将上面罗列出来的问题,凡是不用现在做的,以及可以给别人做的都删除了,只保留下自己现在要做的。
如果剩下的问题多于一个,那就只挑一个开始,其它问题都放下不管。
只要经过上面三步的筛选,你就能定位到当下最最重要的问题,然后专注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而非继续沉浸在负面情绪里。
以上3个方法“接纳情绪、承认现状、定位问题”,还都是从你自己出发,自己帮助自己走出低谷。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多多借助外力,把我们自己从低谷里牵引出来。
我们在看电影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剧情:
主角经历某个变故,或失去亲人、或事业失败、或被某个大敌击败,然后陷入低谷沉沦。
他们是怎么走出低谷的呢?
往往是经历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环境推动着他们不得不去经历一些事,然后在行动的过程中,情绪和态度慢慢实现改变。
这些电影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我们的情绪和态度,会依从环境而改变。
在2017年一项涉及128名成人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
参与者进行两小时的森林浴——也称森林疗法——包括视觉刺激(观看风景)、听觉刺激(鸟叫声和流水声)、嗅觉输入(植物的气味)和触觉刺激(接触树叶和树木表面))后,参与者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降低,情绪状态明显改善。
具体来说,他们在紧张-焦虑、愤怒-敌意、疲劳-惰性、忧郁-沮丧、困惑-迷茫等维度的得分显著较低,在活力维度的得分更高。
同时,记录脑电波模式的脑电图显示:
凝望广阔的水域实际上可以改变我们的脑电波。
临床心理学家理查德·舒斯特解释说,在凝望水面时,脑电波会进入一种缓慢而和谐的模式,类似于我们冥想时的状态。
这两项研究,都表明亲近大自然,会更加容易调整我们的情绪状态。
因此,你也可以考虑走入大自然的环境,来帮助自己加速从低谷里走出。
如果条件不允许,去树林、公园或者水边散步,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奥斯卡最佳影片《至暗时刻》,结尾时用了一段丘吉尔的话: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因此,当我们身处低谷时,需要的不是抗拒,也不是一蹶不振,而是丘吉尔说的勇气,勇于接纳情绪,勇于承认现状。
在情绪稳定后,就积极行动,梳理问题,并只聚焦一个问题,专注于解决它。
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可以借助外力,到大自然的环境里走一走,帮助自己更快地调节情绪状态。
行动是绝望的解药,只要你参考我分享的这四个方法,行动起来,走出低谷指日可待!
我是YouCore的框架君。
如果你面临工作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缺乏深度思考、知识体系零散不成体系、沟通表达不清、晋升遇到瓶颈等。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我好友,进入「框架的力量」社群,一起提高职场思维、学习能力(已在群里的同学就不要重复添加啦)。
早鸟价抢购
-一年核心力私教-
https://0x7.me/YHKrM
-系统思维中级训练营-
适用于中层管理,及还未达到管理层、准备往上冲的同学
https://0x7.me/hAio4
-职场学习力训练营-
适用于急需提升学习能力的职场人士
https://0x7.me/WTHc
-系统思维高级训练营-
适用于高层管理者,及创业者
https://0x7.me/lbUk
猜您喜欢(点击下方标题即可观看):
3. BBC纪录片《文明》全9集
4.BBC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
5. BBC纪录片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10. BBC纪录片《护齿真相》
11. BBC纪录片《酒的真相 》
25. 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
39.飞行器像蜜蜂一样避障?《Nature》发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机器学习飞行器
49. 间歇性禁食的益处再添新证:降血压立竿见影,胆汁酸或是关键!
59.雄蝇授精后,会“看守”雌蝇,直至受精卵排到牛粪上…动物奇特的生殖方式里隐藏着怎样的演化奥秘?
70.闲谈美国大学tenure track制度:菲尔兹奖得主也曾挣扎
81.BMC子刊:50万人大型研究,喝任何咖啡都能降低肝病风险
83.专访理论物理学家内森·塞伯格:数学对终极物理学理论的导引
99. Netflix 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大爆发 》全6集
110. BBC纪录片《性格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Personality )
113. 2021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身体感受冷热、触觉的科学解释
114.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获奖
118. 联合二甲双胍,四类常见降糖疗法效果有何差别?ADA重磅发表“迄今最大最长”研究
121. 诺奖青睐的触觉研究是怎么做出来的?| Piezo封神之路(上)
123.专访丁奎岭:化学诺奖发错了吗?合成化学的下一个突破在哪里?
132. 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罗曼什语、英语:瑞士人是如何彼此沟通交流的?
137. 马斯克脑机接口新进展:猴子用意念打“乒乓”游戏丨环球科学要闻
138. 人口出生率正式跌破1%,我们将面临现实版的“老鼠乐园”吗?
142. 恼人的唇疱疹又发作了……新发现揭示了它反复发病的机制
143. 《细胞》子刊:科学家首次实现胰腺导管类器官的体外建模
162. 时代变迁中的科学与科学家形象丨纪念霍金诞辰80周年
166. 哈佛研究表明:每天7克橄榄油,降低心脏病、癌症、痴呆症等风险
193. 【科学综述】北大吴飙教授:埃弗里特和他的多世界理论
194. Nature人类行为:“坏事传千里”背后的归因偏误
196. 食药同源!首次证明,食物干预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一样有效
197. 旷世杰作:世上最精美且技术难度最高的大理石雕塑竟出自他之手丨艺海拾真
198. BBC纪录片《艺术爱好者指南》(An Art Lovers' Guide (2017))
200. 该睡不睡,心脏遭罪!我国学者发现打破昼夜节律致心脏病的机制
204. 捏住老虎的后颈,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丨奇怪的动物知识
209. BBC纪录片《英伦四季》(The Great British Year )
221. 躺着减肥来了!真实世界研究:睡懒觉可减少卡路里摄入,有助于减肥
229. BlueAntMedia 纪录片《神奇动物的一天》全8集
234. Nature:直接“吃掉”塑料!华人科学家开发塑料降解新工艺,最快两天内完全分解
241. Nature子刊:咖啡续命!喝咖啡降低坏胆固醇,降低死亡风险
242. Nature热点综述 | 癌症的全身系统性免疫与治疗
249. 为什么李元芳、展昭、白玉堂,都有这个共同的“体制内职称”……
254. 美国成就美国,美国反对美国:《五月花号公约》四百年
255. 吃降压药、吃他汀的人,可以吃柚子吗?橘子、橙子呢?
256. 试管婴儿并不生于试管——胚胎何时起成为“人”?| 展卷
262. 忧伤!我国学者发现,新冠病毒会导致“蛋蛋”萎缩和损伤
264. 你身体里无处不在的DNA,有些可能是肿瘤细胞的邪恶计划
271. Nature子刊:喝鲜榨果汁降低免疫力?高果糖饮食损害免疫系统
272. 母系遗传关系是怎样鉴定的?| DNA亲子鉴定的科学原理
275. Science:重磅!高脂饮食伤肠道损菌群,促进心脏病
284. 心心相印的梦想,脑脑接口的真相:马斯克追求的“传心术”有可能实现吗?
288. Nature子刊:癌症在种族之间发病有何不同,中国人最易患哪种癌?
291. 美学者呼吁教改:科学哲学走进中学课堂,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298. 这位有诗人灵魂的女数学家,她每篇论文都值一个博士学位
302. 超大规模研究,个子高增加患癌风险,每高10cm,增加14%
304. 从超级计算机到量子计算机的飞跃,或将解开物理学中最神秘概念!
310. 科学怎样打败科学家:达尔文相信男优女劣,进化论却不相信
318. 50万国人研究证实:不好好刷牙,致癌!血管疾病也会增多!
321. Nature子刊:仅喝3个月酸奶,促进代谢健康,降低糖尿病风险
328. JAMA子刊:酒,无论喝多少,都会增加心脏病、高血压风险
329. 肥胖不仅导致癌症发病率增加,而且影响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