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本文并不反对助人,仅仅是罗列与分析各种自发助人者容易踩到的坑,并提出解决方法。希望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本文可能涉及创伤触发,谨慎阅读。全文8500字。即便社会上广泛推崇舍己为人的助人典范,如杰出的医护人员和见义勇为者,他们甚至被尊为圣徒、烈士。然而,许多人有着很强的同情与同理心,充满助人的热情,却在助人的道路上遭遇重重阻碍,他们的善举甚至被误解为“害了别人”。这些人轻则受到嘲讽,重则面临社会霸凌和妖魔化。那么,为何有些时候会成为“有害的助人者”呢?这其中或许有诸多原因,对于那些“助人失败”或“越助越差”的行为进行适当引导或调整,而非简单地惩罚。此外,如果助人者自身状态下滑,而被帮助者却因此受益,我们是否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愚蠢”?或许,我们需要更加细致和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一句民间谚语“救急不救穷”描述了一些现象。“穷”可能意味着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之间存在完全不同的社会角色框架以及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产生了一方对于令一方对方单方面“惨”的评判:“穷”意味着“能力不足、习惯不良、疾病”等,可能也意味着拥有更多创伤。创伤疗愈只能从关系中疗愈,疗愈性的关系也被认为是重要的,这样的关系若是无法从亲族中满足,自发助人现象是提供后天再抚育(reparenting)的重要来源。我们去分析许多自发助人者踩入的困境时,我们也能够发现这样的困境在亲族养育创伤中是异常地常见的。本文基于《创伤与复原》的创伤移情与反移情,梳理出“助人悲剧”的阴影,看见这些暗流涌动的陷阱,避免采坑。心理创伤的核心经验是失权,助人必须遵循赋权增能(empowerment)和重新创造链接。【延伸阅读】疾病亲历者社群的创伤知情以复杂创伤视角重构临床实践失权是痛苦的根源-女性主义疗法概况求助信息差关于罕见病与少数群体求助资源的不均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供需信息差的严重失衡。许多求助者由于缺乏医疗知识,往往难以确定自己的问题所在,更不知该向何处寻求帮助。他们可能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个真正能理解并帮助他们的群体,但往往难以如愿。与此同时,社会中的助人者资源也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现象,许多助人者同样难以找到他们想要帮助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社群成为了他们相互对接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社群求助并非毫无风险。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不理性的自我牺牲、难以辨别的利益纠葛、连环的情绪崩溃,以及边缘群体内部的群体性暴力等问题。在现有的正式医疗、法律和福利制度尚不能完全满足个体需求的情况下,社群中的自发帮助行为就像一把双刃剑。无论是助人者还是受助者,都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并非所有助人者都出于善意,也并非所有受助者都存在问题。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而不是因此拒绝求助。对于助人者来说,了解如何有效地对接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个希望帮助性少数青少年的助人者,可能会发现某个社工机构主要关注社区老年人,这时他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策略,寻找与自身工作领域相匹配的机构。在助人行业中,我们也要警惕那些真正出于善意和热情的行为让个体陷入的困境。助人者容易遇到的困境以创伤为激发动机的助人行为:其优势在于深厚的同情和同理心,但风险在于可能无意中形成相互间的创伤连环激发,进而在人际关系中叠加更多创伤。这一点成为了后续讨论的核心。同情心与同理心互补:人们可能只是基于自己的想象去帮助他人,却未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其处境。同理心则是站在被同理者的视角,不仅想象对方如何面对,还理解对方为何如此行事,即使不完全认同对方的做法。同情与同理心的结合至关重要,不能仅有同情而缺乏同理心。同时,充足的创伤疗愈知识和基础是助人行为的有力支撑。同情心虽可作为助人的动机,但过度的同情心容易让人对与自己不同的人产生难以忍受的排斥感,甚至因难以认同他人的反应而攻击对方。高同理心天赋的人在社会中可能会遭遇不平等,他们乐于助人却不一定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周围人缺乏相对较高的同理心,可能会对高同理心的人施加质疑和心理负担。因此,他们更需调节自身情绪,全面了解社会脉络,并远离那些消耗性的关系。同理心的三个层面(Batt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