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必驰:基于“云+芯”,拓展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边界

叶子 融中财经 2019-11-06

本文是『新周期 · 黑马』系列的第 5 篇文章

导 读


未来,思必驰将以“云+芯”战略方向为主,整合智能终端方案能力与全渠道智慧服务能力,形成All In One解决方案,进入酒店、地产、物流、养老、医疗、教育、安全、社区等更多行业。



作者 | 叶子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多样化的智能终端设备走进了大众生活,与之相伴的,语音便成了人机交互最天然的方式。Gartner预测,2020年至少50%的搜索会采用语音方式,VUI自然语言交互将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界面,随之而来的,业界更需要通过语音AI芯片实现端侧智能,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

思必驰CMO龙梦竹,在接受融资中国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国内智能语音行业,并没有绝对的领先者,每个技术商均在某个领域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思必驰专注的是人性化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为用户提供最实用最有趣的人机交互体验。未来,我们要以“云+芯”战略方向为主,形成All In One解决方案,进入酒店、地产、物流、养老、医疗、教育、安全、社区等更多行业。“万物可沟通,万事可打理”会是思必驰一直的理念。

思必驰是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语音企业,由剑桥大学团队创立于2007年,2008年回国,总部位于苏州,并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设立研发院和分公司。目前,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声纹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与处理、智能对话等全链路语言交互技术领域,思必驰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在苏州地方政府支持下,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

如今,语音交互功能几乎成为智能家居、车载、儿童机器人等各类智能硬件产品标配。这一趋势直接导致处于产业链条当中的语音技术提供商、方案商成为了行业主力军。如此背景下,我们与思必驰CMO龙梦竹聊了聊有关思必驰的智能语音故事。




起步于智能交互


众所周知,剑桥大学的智能语音交互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思必驰自成立便带着浓厚的剑桥基因。创始人高始兴和俞凯均来自剑桥大学,2007年两人创业想法一拍即合,于是在英国剑桥成立思必驰,中文名由“AISpeech”英译而来,代表公司立足智能语音行业的决心,以及一切以技术为驱动的目标。

龙梦竹告诉记者,最初,在国外时思必驰其实专注于对外汉语和口语评测,希望将语音评测技术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之中,实现对英语发音的机器自动化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给予英语口语学习者提供发音纠正及提升建议。

不过,随着团队回国发现,彼时国内市场对这一领域需求其实并不高。“国内移动互联网浪潮还没有兴起,更不要说AI自动化应用,可以说市场没有需求。

而这时,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大火,创始团队观察到了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意识到语音交互其实并不是一个功能,而是交互手段,智能终端才是物联网未来的方向。明晰这一点后,思必驰创始团队果断做出了重大转型决策——全面转向智能硬件物联网。

于是,2013 年,思必驰将教育事业部分拆出去,转而专注智能终端的语音交互。值得一提的是,思必驰原口语教育事业部被全面剥离后,成为“驰声科技”,专注于为教育、培训、出版等行业提供教育语音云服务。2015年,驰声科技被网龙全资收购。而2014 年,剥离教育业务后All in物联网,可以说成为思必驰“二次创业”的重要节点。


成熟于物联网终端


一直以来,物联网都是AI技术应用的主战场,随着智能终端的普适化,用语音交互替代传统遥控器、按键、触屏、APP等方式,解放双手已经成为趋势。

从思必驰角度出发,让AI语音技术为智能终端领域赋能,具有极大机遇。其中,占据用户最多时间的便是车载和家居两个主要场景。龙梦竹告诉记者,思必驰不仅关注语音控制,更关注人机对话式交互,多轮交互。

从技术上看,思必驰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全系列语音及语言交互技术,包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智能对话五大方面,从感知到认知,形成了人机智能交互的完整技术链条。从场景来看,思必驰业务围绕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智能穿戴、AI芯片场景终端以及物流、金融、医疗、地产等传统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并输出语音技术能力。



在车载场景中,语音应用起步较早,也相对成熟,智能HUD、后视镜、智能车机让用户可以不用换车就能体验最前沿车载新技术。在汽车前装市场,思必驰已与一汽、长城、大众、海马、小鹏汽车等十余家车厂企业建立合作。

比如,小鹏汽车的智能中控系统内置思必驰语音交互技术,使车主可以不用触屏,直接语音控制导航、音乐、蓝牙电话等功能;长城哈弗F7搭载思必驰双麦阵列,采用思必驰语音识别、唤醒、语音理解、语音合成等技术,一句“你好、哈弗”便可唤醒系统,快速响应。

在智能家居领域,思必驰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智能音箱、白电、机器人、智能玩具等细分领域,并且已经取得广泛合作,树立了包括天猫精灵、小爱同学、云米冰箱、海信电视、长虹CHiQ空调等诸多精品案例,尤其在音箱市场,品牌覆盖率及出货量均位列榜首。数亿用户通过思必驰自然语言交互,实现与智能终端的互动交流。



事实上,自2014年转型,思必驰专注智能终端领域,为智能车载、智能家居、智能玩具/机器人、智能穿戴、智能手机等打造自然语言交互产品方案,目前已接入上亿智能终端。而发展十余年,思必驰商业模式也在随着市场形势变化不断调整。


“云+芯”重点布局


2016年初,思必驰开始进行DUI开放平台的策划和模块化尝试,经过反复的琢磨和考量之后,最终于该年底正式组建团队,并将DUI开放平台作为了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2017年7月,思必驰以Dialogue为核心,自主研发了全链路智能对话定制平台DUI。


DUI致力构建以场景服务为基础,以用户为中心的自由人机交互体验,支持自由调用图文、列表、音乐、内嵌网页等多种控件,提供从唤醒、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到对话管理、内容输出、TTS播报的全链路技术的超高度定制。DUI还拥有优秀的大数据平台和产品运营中心,帮助开发者快速优化产品,秒级在线热更新,用户体验更顺滑。

值得注意的,2017年以来,思必驰加大IOT投入,智能电视的市场份额快速攀升,白电合作经典频频。针对儿童市场,思必驰也让众多儿童故事机、育儿机器人、早教机器人等产品能听会说。比如,阿里天猫精灵采用思必驰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算法降噪、麦克风阵列方案;步步高家教机S3 Pro搭载思必驰DUI全链路对话定制平台。

龙梦竹表示,从2017年开始,思必驰已经明显逐渐感受到行业和市场的变化。一方面,思必驰成立北京研发院,专注新场景和新技术的落地,打造企业智能服务的定制平台。 另一方面,在企业服务领域,思必驰推出智慧企业服务“会话精灵”,提供虚拟机器人的在线定制服务,通过口语或者文字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无缝无碍交流。这也成为思必驰从“沟通万物”到“打理万事”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另外,思必驰自2018年也开始与更多行业融合,并探索更多合作案例。比如,与物流公司顺丰合作,在智能电子硬件方面做新的尝试,打造出顺丰耳机;另外,思必驰还正在与某养老地产合作研发养老型机器人等。

整体来说,思必驰业务主要围绕“云+芯”重点布局。在智能终端领域专注泛物联网领域(包括智能车载、智能家居、智能玩具/机器人、智能手机等),前端布局语音芯片,后端升级平台能力,并深化方案的落地能力。同时扩展企业智慧服务项目,打造智能商业助理,把消费端自然语言交互能力扩展至企业端。

龙梦竹表示,市场驱动才会引发技术的更新迭代,AI技术公司与行业双方只有坐在一起,用市场需求的未来才能驱动当前AI的发展。


加码智能芯片


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国内数家语音技术创业公司陆续推出了各家的AI语音专用芯片。云知声发布面向物联网领域AI系列芯片UniOne以及第一代“雨燕”;出门问问也发布AI语音芯片模组问芯Mobvoi A1;随后Rokid在杭州发布AI语音专用芯片KAMINO18。当然,AI芯片战场上,思必驰从来也不是缺席者。

事实上,自2017年开始,思必驰便启动AI芯片项目,2017年12月定制算法,2018年8月开始流片,2018年11月点亮验证。甚至为了打造AI芯片,思必驰在2018年3月还携手中芯国际旗下半导体专业投资公司中芯聚源成立名为深聪智能的芯片公司,这家公司CEO由思必驰CTO周伟达担任。



从功能方面来看,思必驰AI芯片支持预设唤醒词以及在线/离线识别,采用低功耗设计,唤醒响应快,面向家居、移动、车载、办公等多种场景。

龙梦竹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选择做AI芯片其实是思必驰顺势而为的事情。随着物联网终端爆发,行业对语音芯片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增强,思必驰在此前提供语音方案的过程中与众多企业对接,知道需求在哪里。另外,芯片架构能够根据算法、算力做定制调整,算法也能根据芯片做优化,将芯和云端打通从而提供更优的性能与体验。而思必驰已经完成了若干低功耗深度学习算法的研发,可以说为芯片核心能力打下了基础。

龙梦竹也强调,传统芯片在成本与功耗上都非常高,物联网终端更加讲求性价比,而自身打造语音芯片其实能够实现成本与功耗的最优化。

因此也有分析指出,AI专用语音芯片能否持续爆发,一方面要看这些芯片能否大规模应用于产品,另一方面还要看这些产品的语音交互能力到底能否得到用户的青睐和市场的检验。因为只有使语音真正成为人机交互的一个界面,才能推动AI语音芯片的爆发。


生态布局规模初显


在AI领域,相较搜狗、科大讯飞这类语音技术体量较大公司,一直给B端提供技术方案的思必驰,虽然显得没有那么闪耀。但其实在如今语音交互已变得无所不在的大环境下,思必驰正在想的和做的,远比大家看到的多得多。

2012年,思必驰曾获得数千万人民币首轮融资,由联想之星、启迪等参投;2016年初完成近2亿人民币第二轮融资,阿里等参投;2016年9月完成第三轮融资。2018年,思必驰再次宣布完成5亿元D轮融资,由元禾控股、中民投领投,深创投、富士康、联发科跟投。

目前,思必驰已与众多知名公司达成合作,包括阿里、腾讯、华为、小米、富士康、联想、360、京东、海尔、浙江大华等,打造了包括天猫精灵、腾讯听听、云米冰箱、华为音箱、车萝卜HUD、芒果TV电视盒子、步步高平板、顺丰蓝牙耳机等诸多精品案例,数亿用户通过思必驰自然语言交互,实现与智能终端的互动交流。



从2018年成绩单来看,思必驰在智能语音关键领域市场占有率极高。在车联网后装上,后视镜占有率超过80%,车机60%以上,HUD在90%以上;智能音箱累计终端设备激活1500万+;儿童平板/故事机累计终端设备激活700万+;知识机器人上已建2000+,月活6万+。

在生态布局方面,2018年,思必驰还专门成立了一支2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投资人工智能技术、思必驰主体业务的产业链上下游、智能语音的其他应用市场。目前,该基金已经投资了覆盖医疗、IOT、教育等各领域等20余家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大生态的上下游企业,逐步形成思必驰人工智能大生态。

采访最后,龙梦竹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内智能语音行业内,并没有绝对的领先者,每个技术商均在某个领域有自己擅长的地方,BAT们在从大处着手,而像思必驰这类垂直技术厂商是在从技术出发,逐步解决行业的细分问题。AI行业的机会还很大。未来,思必驰将以“云+芯”战略方向为主,整合智能终端方案能力与全渠道智慧服务能力,形成All In One解决方案,进入酒店、地产、物流、养老、医疗、教育、安全、社区等更多行业。



媒体合作:010-84464881

商务合作:010-84467811

如需转载请点击标题栏原创转载,

加入开白群后联系开白名单~



融中热搜
科创板 | 人民币破7 | 美元募资  | 创投减税  
产业资本的春天 | 母基金失血2019 | 盛宴与悲歌  
GP们的二八分化 
那些女性投资人 | 纾困基金 | 创投圈年轻人的一天 
 青岛科创母基金成立 | 京东健康IPO | 蔚来疑云  
资本寒冬 | 达晨2018成绩单 


新周期 · 黑马 
思必驰 | 神策数据 | 小鹅通 
UU跑腿 | 地平线 


精彩回顾
澳银资本 | 百度投资 | 碧桂园 | 博裕资本 | 曹德云 
 创璟资本 | 达晨财智 | 甘剑平 | 富时罗素 | 高瓴资本
 高榕资本 | 红杉中国 | 洪泰基金 | 厚德前海基金 | 贾康 
基石基金 | 金晟资产 | 景林资产 | 凯联资本 | 旷视科技 
瑞幸咖啡 | 山行资本 | 上汽投资 | 陕西投资基金 | 中金投 
盛世投资 | 首钢基金 | 顺为资本 | 腾讯投资 | 天风天睿
 险峰旗云 | 一村资本 | 乂学教育 | 毅达资本 | 盈科资本
愉悦资本 | 元明资本 | 远洋资本 | 远翼投资 | 鋆盛资本
雷军 | 雷石投资 | 栗浩洋 | 刘燕华 | 唐宁 启赋资本 
同创伟业 | 王忠民 | 温氏投资 | 吴亚平 | 曦域资本
 华大基因 | 华盖资本 | 华平投资 | 华兴资本 | 田源
 张汉亚 | 中金投 | 众投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