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共享单车的三个猜想|财天封面

2017-01-04 财天记者组 财经天下传媒

楔子


一个本已逐渐接近夕阳的产业,因为互联网的魔力,突然之间重新焕发青春。


若将2015年6月ofo在北京大学校园投放的2000辆自行车,视为共享单车正式进入人们视野的话,这个行业已经热闹了一年半;若将2016年4月22日摩拜正式面向全社会推出共享自行车作为起点,那这个行业也已被人熟知了8个月。


不过,无论以哪个时间点计算,共享单车都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只是,在过去的一年中,这个新行业的扩张速度让人咋舌。


到2016年底,除了上述的摩拜和ofo两家公司外,宣布加入该行业的公司已经接近20家,其中既有优拜单车这种背靠着永久自行车的“新旧结合派”,也有永安行、CCbike等这种原本做公共自行车的“转型者”,还有各路创业大军。


一时间,互联网巨头、跨行创业者、VC风投、传统厂商等各路人马入局,都在该行业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共享单车成为继团购大战、外卖大战、打车大战之后最受关注的商业战场。


最新的消息是:2017年1月4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新一轮(D轮)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的股权融资。腾讯、华平投资领投本轮,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携程、华住、TPG等;红杉、高瓴等现有股东均跟投本轮融资。华兴资本为摩拜单车提供共享单车行业的独家财务顾问服务。


资本入局的原因,在于操盘者看到了可观的收益。优拜单车的幕后金主、中路集团董事长陈闪向财经天下(ID:cjtxzk)表示,上海每天地铁、公交的出行人次各1000万,据此测算,将产生几百万次的自行车出行需求,上海市的共享单车容量将在50万~80万辆而现在上海共享单车总 数只有20万辆。


小鸣单车联合创始人邓永豪则看到了另一组数字:中国人口为14亿,城镇人口为8.4亿,其中一半有出行需要。再假设5公里以内的出行人数占30%,那每天将达到1.26亿次的单车使用量。


在这些入局者看来,共享单车行业就像是当年人们对农村做出的描述那样——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但是,并非所有人的头脑都被狂热占领。在超前的“先烈”眼中,共享单车仍是前途未卜之物,相关政策、盈利模式等问题,都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挑战。已经退出市场的贝科蓝图公共单车的创始人王勇直接发问:“估值10亿美元,凭什么?”


共享单车热潮最直观的受益者,莫过于自行车生产厂商。飞鸽每年100万辆的产能,现在已经远远不够用了,正在准备扩建厂房。但是,共享单车浪潮对于传统厂商来说,究竟是福是祸,目前尚难说清。从台湾省的经验来看,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会让自行车店定价在1000~3000元区间的产品受到重大打击。飞鸽大区销售经理杨金铭直言:“这让下头(下游经销商)的通勤车还怎么卖?”


各方不同的心态,正好印证商业世界的特点:未来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既会有晴空万里,也会有阴霾重重,你若不逆流而上戮力革新,便很可能折戟沉沙被洪流卷走。


共享单车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低进入门槛(模式易复制)、高退出门槛(资产投入重)的行业,短短一年时间已经有近20家企业入局。未来行业竞争的惨烈程度,应该不难预料。 


财经天下(ID:cjtxzk)采访了共享单车浪潮中的各方力量,既有创业者,也有传统厂商,还有投资人,甚至有“牺牲了的先烈”。但我们试图从不一样的角度,来观察这片引人瞩目的商业战场。不论谁活到最后,这里面的故事,应该都会很精彩。现在,故事才刚刚开始......



关于共享单车的三个猜想


共享单车的战场上,各方厮杀正酣。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这个行业的特点、问题,各家企业之间的优劣势、竞争发力点等,都已经有所显现。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采访,试图勾勒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共享单车行业可能出现的几个大趋势。



财经天下(ID:cjtxzk)文|卢华磊 周长贤 孔明明 

编辑|唐晓园


猜想一:智能车锁将成为标配?

智能车锁将成为共享单车必备部件,因为它不仅可以定位防盗,更是获取数据的重要源头。



2016年12月6日晚上6点,摩拜单车上海办公室,部分员工已经下班,但靠墙边的长椅上躺了一个酣睡的男士,裹着棉衣,戴着帽子。


穿着松松垮垮羽绒服的摩拜CEO王晓峰开始戴着耳机在办公室里晃来晃去,看起来像是在听歌,但他反驳说,自己是在打电话,“哪里还有时间听歌?”看到记者在观察睡觉者,他又解释说那是他们的CTO夏一平,“他经常以这种姿势出现在办公室里。”


办公室的空地上放着几辆自行车,一个男生正用扳手修理其中一辆,他身旁的桌子上,一把智能车锁正在接受循环测试——滴滴......啪......每隔几秒钟这种开关车锁的声音都要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回响一次。


智能车锁是摩拜单车的核心部件,如果说共享单车有什么技术门槛的话,车锁一定是最难以复制的零件之一。


“车锁的研发超过一年。”王晓峰对财经天下(ID:cjtxzk)说,早在2015年他们就开始研制车锁,现在这个圆形锁扣中集合了GPS、SIM卡和通讯模块,几乎相当于一个手机。用户每次扫码开锁就是一个远程呼叫电话的过程,信号将通过“移动窄带物联网”传输到智能车锁的SIM卡上,收到命令后锁舌才会弹开。


为了满足车锁的电力需求,摩拜还设计了用户通过骑行为智能锁充电的方法,但这种设计也决定了他们的单车很难通过改造市场上既有的自行车来完成,只能自己设计生产。


这最终推高了摩拜单车的成本,最初他们自己开模设计,单车造价一度高达6000元,随着批量化生产,4个月后,单车成本降低到3000元左右。而12月7日上海闵行区法院对一起盗窃摩拜单车的判决书显示,现在一辆摩拜单车的价值约为1800元。


这也是摩拜最大的竞争者——ofo未采用智能锁具的原因之一。作为共享单车市场的另一大玩家,ofo采用了完全不同于摩拜的商业思路。



优拜CEO余熠认为,打车的数据是乱的,自行车最后产生的数据价值会更大。


他们选择采购传统自行车作为产品,不配备智能车锁,而是采用“机械密码锁”——ofo为每辆单车编号并配备对应的机械锁,用户在其App上输入自行车编号就可以获取机械锁的密码,输入密码后即可手动开锁。这种思路极大地节约了成本,现在ofo单车成本在250~270元之间,这意味着每生产一辆摩拜单车就可以投放3~4辆ofo单车。 


这也是ofo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认为ofo将战胜摩拜的原因。 “摩拜布一辆车,ofo可以布10辆......90天共享单车的战争就会结束。”朱啸虎曾在2016年9月如此表述。 


起家于高校园区的ofo种子用户是整体素质较高的大学生群体,这让初创期的他们较少顾及偷盗、丢车以及破坏自行车的问题,专心用小成本去换取大市场,所以智能车锁的GPS定位功能对当时的他们而言并不十分重要。


但现在,当这种自行车走出校园时,隐患开始一一放大——社会的复杂性要远超大学。


即便是定位功能完整的摩拜单车,在刚刚商用时依旧面临“用户私藏、偷盗单车、单车被投河中”等问题,没有定位功能的ofo单车在面对类似困境时甚至难以取证维权。


同时,无定位功能的机械密码锁还给ofo留下了极大的使用漏洞,每个ofo车锁只对应一个密码。这就意味着,在初次解锁之后,只要用户记住该车密码,私自藏匿该单车后,就可以免费骑行。


显然,与摩拜扫码解锁相比,ofo的这种解锁方式更考验用户的公德心。


ofo创始人戴威起初并不在意,在公开演讲中强调“机械锁的开锁成功率远高于智能锁,这将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同时他希望利用低成本的优势,铺设更多的单车快速抢占市场。


但实际上,智能锁的意义并不只是定位防盗,它内置的GPS还是获取用户数据的重要源头。


“如果今晚有100辆车进上海,你知道该摆放在哪几个地方,每个地方投放多少辆吗?”王晓峰对财经天下(ID:cjtxzk)说,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系统,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来预测摆放地点和摆放数量。“最初我们依靠经验投放车辆,例如将车子投放到人民广场或徐家汇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但到底在哪里摆放自行车才能被人们最快速地骑走?我们没有依据。而随着摩拜单车数量的增加,这些相关的数据最终会被统一起来做成参数,让系统计算出投放地点和投放数量。”


这些原始数据中包含了单车的运动轨迹、某一区域内用户打开App的频率,周边商场、写字楼位置等,经过后台分析后,系统会给出投放建议。


“现在我们将演唱会的信息输入该模型。”王晓峰说,大型演唱会将给周边街道带来交通压力,而提前在该地区布置自行车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在王晓峰看来,这将是他们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关键。


2016年11月初,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向社会首次发布“上海城市摩行指数”,为上海各区的自行车骑乘情况做排名,该指数就来自于摩拜单车的运行数据。王晓峰说,未来他们会每月发布一次摩行指数,这也将是他们和政府合作的一次实践。


认识到数据重要性的并不止摩拜一家。在接受财经天下(ID:cjtxzk)采访时,优拜单车CEO余熠也表示,与滴滴、优步等打车软件相比,自行车数据更有意义。


“打车的数据是乱的,自行车则是相对熟悉的路径,而且频度更高,最后产生的数据价值会更大。我们拿到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可以与其活动区域的服务做对接。”余熠说。


优拜描绘了其生态规划,将以出行为目标,连接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针对CBD、酒店、校园、交通枢纽、工业园等不同场景,优拜将对用户人群进行细分,提供针对性服务,还将在生活服务、智能硬件,甚至体育、金融上都有所尝试。


在摩拜和ofo之后,新近加入共享单车战局的企业都选择了摩拜模式的“智能车锁”,甚至早前坚持用机械密码锁的ofo也开始研发智能锁具。


在2016年11月接受媒体采访时,ofo联合创始人于信表示他们正在测试四五款智能车锁,这些锁具带有蓝牙技术和GPS定位,可以通过App解锁。可见,即便ofo不考虑机械锁的盗用漏洞,但也无法回避智能锁的数据价值。在强调了“产品先落地”之后,ofo还在回头调整他们的智能化硬件。


“我大胆预测,未来所有的共享单车必定都选择使用带有GPS功能的智能车锁。”王晓峰说,“那些暂时没有采用智能车锁的同行,必将向我们学习,拭目以待。”



猜想二:自行设计单车将成为主流?

自行设计单车不仅满足用户需求,更主要的是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


2017年3月将是共享单车行业的决战期,预计 7、8月份可以分出高下。”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如此分析当前战局。 


在共享单车行业,小蓝单车算是后来者。李刚曾是360智键项目的负责人,于2014年底创办旨在生产制造智能自行车的野兽骑行品牌。2016年11月在获得1.5亿元的B轮投资后,李刚在野兽骑行的基础上推出小蓝单车,入局共享单车行业。


野兽骑行和小蓝单车两家公司独立运营,野兽骑行更多扮演的是小蓝单车的“军火商”角色。


2016年3月,小蓝单车开始研发产品。10月初第一版小蓝单车出现在办公室中,但李刚觉得车子和心中想象的“不太一样”,团队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再次改进。


“10月份蛮痛苦的,因为我们从硬件的各个角度去修改细节,包括座椅的角度、胎的版本、锁的测试等。”小蓝单车COO孙冶说,“做硬件最痛苦的事情是做减法。” 


和ofo从传统自行车厂商采购单车的做法不同,小蓝单车选择自行生产单车,目前每辆小蓝单车的成本在2000元以内。孙冶认为这是他们的优势:“城市不是想铺就能铺得起来的,供应链是我们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强项和优势,全年我们可以做到300万~500万辆的产能。” 


选择自行设计的还有优拜单车。这个成立于2016 年7月的公司,在成立1个月之后就获得了产业基金中路资本的垂青,拿到千万元级别的天使轮融资,并在随后的3个月内完成了两次融资。



▲ 摩拜CEO王晓峰表示,传统自行车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希望别人也别走这条路。


中路资本的出资方中路集团是自行车行业巨头永久品牌的持有者,年销售永久自行车200多万辆,因此优拜单车又被人们看做是永久旗下的共享单车项目。


优拜CEO余熠对财经天下(ID:cjtxzk)表示,即便有现成的传统版永久自行车可以使用,但他们还是选择重新设计自己的共享单车产品。


余熠认为,公共自行车应该具有易维护、少维护的特点,因此免充气胎、车架、油漆、坐垫、车把手、脚踏等都需要耐久性较高的材料。同时,该自行车还要满足“骑行起来非常轻便,外观相对时尚”的要求,因为“一些高端人群更在意骑行体验和外观炫酷的效果,而对一两块的租车费并不敏感。”


2016年12月13日,优拜单车发布新款单车“火星(Mars)”,至此他们的“小绿车”已经形成了区分男女用户的两款车型。新车车架采用带状镂空设计,选用航空级铝合金材料,据称强度检测结果两倍于EN14764(欧洲城市自行车安全标准)指标要求,并设置有三级变速档位,座椅有S、M、L三个高度档位可调节,甚至车篮位置还设计了杯架。


按产业规律,一款新品从研发设计到量产需要四五个月的周期。得益于永久在公共自行车制造上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优拜的第一代车仅用了40多天时间。余熠认为,如果没有供应链上的优势和能力,即使竞争对手拥有再多资本,也不可能缩短周期。而且,一辆车拥有30个左右的零件,某些核心部件往往是限量供应,根本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目前优拜的这两款车造价也在2000元左右。


在余熠看来,共享单车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成本低廉的单车,后续投入的维护费用将非常巨大。


“这些钱不花在前面,就花在后面。”余熠表示,在他看来,一辆4年免维护的单车(自行设计生产的单车)将比半年免维护单车(采购普通自行车)更省钱。虽然后者成本可能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但后者需要每半年更换一次新车,以4年期限计算,两种车子的成本基本一致。如果再算上4年期间工人的维护、维修、物流轮换的费用,半年免维护单车的成本会更高。


余熠认为,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政府会出台相关的“共享单车标准”,就像当前的网约车标准一样,只有符合该标准的单车才可以提供此类公共服务。“共享单车肯定和普通的家用自行车不同,未来可能会设立一个准入门槛,质量太差或者有安全隐患的单车或将退出公共单车市场。” 


和摩拜单车一样,这些后来者都将“免维护”作为共享单车的设计方向,他们宁可在设计生产时多投入成本,也不希望在后续运维中增加投资。



优拜计划未来一年内在52个城市投入280万辆车。北上广深等城市,优拜计划每城至少投放3万~5万辆车,最终达到5万~10万辆车的规模。在南京、苏州等长三角、珠三角城市,优拜先期投放2万~3万辆,最终达到5万辆左右的规模。 


而率先自行设计单车的摩拜,在2016年9月份发布了“采购自传统自行车供应链版本”的摩拜lite,这一度被市场解读为“摩拜向ofo的低成本策略靠拢”。 


但在接受财经天下(ID:cjtxzk)采访的时候,王晓峰用“麻烦”来形容摩拜lite,采购过来的单车虽然成本不高,但却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运维成本。


“lite每天的损坏率是摩拜经典版的数倍。”王晓峰摇着头说,他们会放缓摩拜lite的投放,回到摩拜经典版的方向上发展。“传统自行车(生产研发速度)是很快,但那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希望别人也别走这条路。”


王晓峰认为摩拜经典版“皮实、耐用”的特征,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运营维护成本,“估计传统自行车的运维成本至少是摩拜经典版的5倍。”


而摩拜单车的投资人华平投资集团执行董事胡正伟则对财经天下(ID:cjtxzk)表示,单车是自行设计生产还是采购成品单车并不是首要的区别,最关键的还是车辆的功能性和科技性是否和共享单车这一市场的特性所匹配。


这和苹果的模式类似,苹果的18家总装工厂中,只有1家是苹果自有自营,其余17家中,有16家工厂为台资企业,1家中资企业。苹果通过自身的设计和严格的技术标准,牢牢把控着全部生产流程和质量。所以,是否完全自行生产自行车并不是最关键的,而是单车的功能性更为重要。



猜想三:局部优势难以复制全国,难现一家独大格局

重模式降低了推广速度,不同城市会出现不同的优势品牌,一两家互联网企业垄断市场的格局很难在这个行业内复制。


截至2016年12月28日,摩拜单车在国内进入9个城市,除了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外,他们还在成都、宁波、厦门、佛山、武汉投放自行车。


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按照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趋势,大部分公司都遵循着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的扩张线路,很少有人将宁波、厦门、佛山列入前十推广地。


或许这从侧面反应出共享单车市场的特征——大家并没有一味地按照城市GDP排名来推广市场,而是选择那些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展。 


王晓峰解释说,他们综合了各类权重指标,来选择自行车的投放城市,其中包含“App下载量、当地政府的合作意愿”等。


2016年11月,摩拜单车作为自行车行业代表参加了在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得益于媒体的广泛报道,3天时间摩拜单车的百度指数翻了一番。


知名度的增加换来了更多的下载量,王晓峰说,那几天北方某省份的下载量超过1万。即便他们没有在该地区布置一辆单车,但依旧挡不住人们好奇“北上广深流行的单车是什么东西”,他们会下载App查看了解。这些下载行为给摩拜提供了市场推进的方向,起码当地消费者对这个产品有尝试的欲望。


但进军某城市的决定并不仅依靠这一个数据得出,王晓峰表示,他们还会考虑天气、GDP、人口密度等因素,比如寒冷的冬季就不适合在北方城市投放单车,而人口过于分散的地区他们也会延后投放。


此外,“当地政府”的态度,也是所有入局者慎重考虑的因素。摩拜有专门从事政府关系的部门,《每日人物》曾报道称,摩拜单车北京城市总经理邢林曾担任上海的政府关系经理,王晓峰当时给他的任务是,与上海的几个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让市领导注意到摩拜。


像在城市内投放自行车一样,摩拜依旧会将这些因素加权后建立数据模型,让电脑来计算出自己下一步的扩张方向。在准备进入新城市前,摩拜会提前几周派人前往该城市进行实地调查,条件符合后,会投入部分车辆试运营。以广州为例,2016年9月20日他们在广州投放了第一批单车,而直到10月27日他们才正式宣布进入广州市场。


与此前几家网约车平台一夜之间风靡大江南北的推广速度相比,这样的速度堪称龟速。但这正是共享单车市场和其他市场的不同之处。


“滴滴、易到之类的网约车平台重视经营,而共享单车需要重视运营。”小蓝单车COO孙冶说,网约车平台只负责撮合乘客和司机的交易,而不用参与车辆的运营。甚至专车类的网约车平台,只是盘活市场存量,几乎不需要线下团队去每个城市做市场开发。


共享单车则不同,共享单车的车辆属于这些公司,这不是盘活存量市场,而更像是创造一个增量市场,要想让车辆更快更好地在某个城市运转,就一定需要线下团队参与开发运营。


▲ “2017年3月将是共享单车行业的决战期,预计7、8月份可以分出高下。”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如此分析当前战局。


这就形成了单车市场的另一个特性——本地化优势。


简单地说,一旦某品牌在一个中小城市率先布局并大量投放车辆后,其他品牌就很难在该地区参与竞争。这种市场特质将导致整个共享单车市场呈现“大、中、小”各类企业并存的状况,不会像此前互联网改造过的外卖、团购行业那样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


优拜单车CEO余熠表示:“共享单车有很强的地域性,在上海很牛的品牌并不意味着到广州依旧很牛,因为自行车不可能爬城,大家对品牌的认知也不一样。”所以优拜的战略将是——不放弃一线城市,同时进军二线空白市场。


“我们也会去抢占一些属于我们的品牌市场。”余熠说。在他看来,最终共享单车市场将呈现大玩家瓜分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型市场,小玩家将服务本土小城市,最终形成大、中、小玩家按照五三二或者六三一的比例分摊市场的格局。


-End-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期杂志

点击关键词可查看历史文章


添田武人UCloud美影厂前厂长宿华雾霾导演李杨《我在故宫修文物》美图中科曙光VC寒潮赫斯特《你的名字。》网吧重生青山周平丁香园李天天心理服务快手贾玲董明珠宁浩良品铺子里皮日本居酒屋新零售双11田沁鑫微软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互联网十年创业记年薪12万断舍离知识分子科大讯飞罗永浩摩拜新车高晓攀互联网医美地产泡沫DailyCast网约车MOOC中国直播嘟嘟巴士春雨医生家装江湖余文乐开心网刘立荣李晨拉斯维加斯赌王摩拜单车智能金融服务宜家网购VR澄海冯小刚李丰陆琪在线教育闲置交易平台波罗蜜张振栋傅园慧果壳网姬十三窦唯张楚超模吉赛尔Blued奥运颜强乐刻盛开体育悦跑圈城市传奇Keep滴滴优步洪泰基金王健林造物节链家OS'Car郑钧姚劲波国产奶粉新造车大潮分答Kindle电商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古永锵凡客程维跨境电商汽车电商江湖贾跃亭如家荣耀出国看病段子手老炮儿解密网红互联网殡葬业华兴凶猛枭雄张旭豪黄渤移动支付阿里年货节滚石华为联想手机风云周其仁异想大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