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览(158期)
我想拍摄一些常见但又不好解释的事
——罗伯特·弗兰克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摄影展
中国人家
此次大型摄影展览旨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大量跨越共和国70年时光的影像珍品,展示新中国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展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展览集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近300幅历史照片和摄影作品,分为“国”“家”两个单元集中展示。“国”单元重点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包括国庆阅兵、航天航空、交通、能源、科技、文化体育、互联网、乡村振兴、城市发展、环境生态、一带一路、军事国防等主题;“家”单元则以多个中国家庭为棱镜,以小见大地折射时代变迁,不仅有对国家对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家庭照片,造诣深厚妇孺皆知的艺术家的日常起居画面,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同龄人面貌定格,更有普普通通的有故事有温度的不同历史背景下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国人生活情形写照。波澜壮阔与细致入微并置,时代巨变与百姓日常交织,共同抒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点击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家”主题摄影展在京开幕
了解更多
一带一路人文历史摄影展
展览汇聚了众多摄影家的智慧与艺术成果,用一幅幅精彩的摄影作品讲述广阔、久远、复杂、丰富、生动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历史和社会生活,既呈现出不同国度、民族、信仰间的文明差异,又展现了不同文明感应、融合、相通的互鉴共存,生动地反映了“一带一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土楼接亲 ©张炜
2018年12月摄于福建省平和县,土楼居民在举行传统接亲活动。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傲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
尼罗河畔的沉思 ©艾加宪
阿斯旺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作为尼罗河进入埃及后第一个流经的城市,它的瑰丽之处来自神秘壮观的千年神庙建筑,而这块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巨型岩石神像,似陷入了尼罗河上的辉煌与文明失落的沉思之中。
裁缝店的小师傅 ©巩玥
达卡是孟加拉国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交通发达,为全国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枢纽。街边的小小裁缝店里,裁缝师傅正在使用中国品牌的缝纫机为客人裁制新衣。面对镜头的会心一笑,善意与友好尽在不言中。
最高的灌篮 ©李怀峰
2015年2月,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海拨四千多米的高原山坡上,藏民们围在用树木和废旧轮胎做成的篮球架旁打篮球,一位藏民正在跳起扣篮。
在这些图片中,每一个被拍摄者都被他们的生活包裹着。朱宪民就像训练有素的猎手,将那些面孔与动作凝聚在一个永恒的瞬间。这个瞬间既不被现实所摒弃,也不被历史所湮没,而是完全属于“当下”的,也因此与作为观者的我们同在。这个10月,让我们步入SKP RENDEZ-VOUS GALLERY与北京SKP K大道联合展出的《岁月里的光:朱宪民摄影作品收藏展》现场,在回望变迁中的中国,洞穿生活的每一种柔软与坚韧,感受那吹过脸庞的风,与生命。点击 朱宪民 了解更多展出作品。
SKP RENDEZ-VOUS GALLERY
建国路87号北京SKP 4F
/长安大街购买沙发的三口一家人 1984 ©朱宪民
北京—郑州 国道马路旁 ©朱宪民
送行 1964 ©朱宪民
在沙漠里玩耍的孩子们 1996 ©朱宪民
1949:艺术的选择
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院B2
高帆 & 孟昭瑞,《北平入城式》,银盐纸基,23.5x29.5cm,1949年2月3日 ©泰康收藏
北京的街景,1949年©Vladislav Mikosha
展出美国当代艺术家马修·巴尼2016至2019年间所创作的最新系列作品,该展览也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将呈现一部时长两小时的同名影像作品,影片围绕着发生在美国爱达荷州锯齿山脉狩狼的故事,交织展现了与狩猎相关的神话传说和艺术创作。同时,亦将展出与影片相关的5件巨型雕塑、50余件雕版与电镀红铜版作品,以及艺术家参与创作的展览作品图录。点击 预告 了解展览更多内容。
光之韵
林铭述中国现代建筑摄影作品展
展览以林铭述70幅中国现代建筑摄影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其中有林铭述之父林乐义创作的电报大楼、首都剧场、二七纪念塔和北京国际饭店,这四个作品均被中国建筑协会誉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优秀作品,电报大楼更被世界建筑协会誉为20世纪亚洲最优秀的建筑作品。展览作品中还有林铭述拍摄的北京建筑大学部分师生校友设计和参与建设的建筑作品,如哈尔滨歌剧院、大兴国际机场。林铭述是跨界艺术家,游走在摄影 / 音乐 / 建筑三大不同领域之中。除在建 筑摄影方面的成绩蜚声国内外,在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等题材方 面也颇具水平,属于全方位摄影艺术家。
部分展出作品
哈尔滨歌剧院前厅
凤凰传媒中心
央视和中国尊
新疆——李伟摄影展
这几年,摄影师李伟在新疆不断游走。新疆在中国的西部,有沙漠,有绿洲,有城市,有乡村。李伟试图拍下这个巨大区域的新与旧,传统文化在当下所经历的改变。
展览现场
展场照片 ©龙骨
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
展览集结了马海蛟、马良、邱黯雄、塔可等影像艺术家在内的近30位艺术家作品,试图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诗人与艺术家交往的关系史,以及艺术家以诗歌为母题的艺术创作和诗人的艺术实践进行梳理和探讨。
展览名为“共生”,共生在生物学的意义上会衍生多重关系和后果,延伸到文化语境中,也隐喻着诗歌与艺术之间的复杂交互以及它们共同的社会背景。展览结构以两部分组成:“文献区”选择了贵阳、北京、成都、福州、上海、南京和哈尔滨7座城市,以杂志、书籍、图片、纪录片、部分诗人及艺术家的绘画、摄影、戏剧,以及与艺术相关的诗歌文本,呈现40年多来诗歌与艺术的精神交流和日常交往。“文本区”邀请了16位艺术家呈现他们在多重媒介运用中的诗歌主题与意识表达。
展览现场 ©OCAT深圳馆
钱永宁个展——齐物
初为绘事的钱永宁,也做设计,却在摄影中找到最合心的影像表现方式。近作《存在》系列,就是他的一个成果,一部尝试集。在这一系列里,他拍摄的,常是野草。在新作《齐物》中,他将所拍的野草,与其他的肖像、或物并置,共成一幅更大的作品。并置的原则,是“左右互相衬托,意境相通”。《齐物》一展,可以说是钱永宁的一个修持。钱永宁说:“以自我的存在及自由的选择为出发点,在视觉交汇间产生感知也是过往又消逝,寄托图像以自我的意义及人文价值的关怀来接近自我,或许这是图像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部分展出作品
展出包括颜长江、王远凌、魏壁、曾忆城、敖国兴、肖萱安、罗凯星7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摄影家,以宜宾为对象,以“沿江而上”为主题,进行驻城的影像创作。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视角,用其创造性与个性视角,重订人文地理概念。这批作品与《发现长江第一城——公众摄影大赛》所展出的作品相互辉映,使得公众对这座城市的精神及面貌进行一次有趣的再想像,再发现。
打破成见的图像:
来自瑞典耶夫勒的一封信
2012年,瑞典耶夫勒市的市政厅橱窗上展出了一组用作城市宣传的图片。这些图片展现的是一大批身体健康、积极主动的白人男性,几个照顾家庭的妈妈和被动的女孩,几乎没有老人和非白人,更没有残疾人和同性伴侣。经市民提醒,耶夫勒市意识到这些图片有失偏颇。于是,他们委托外号“性别摄影师”的托马斯·古纳松(Tomas Gunnarsson),与一些自愿当模特的耶夫勒市民一起,创作了一个意在挑战刻板印象的图片展览。在新的图片中,公众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瑞典城市——独自休产假照顾宝宝的爸爸、摆撩人造型的男老板、喜欢穿超人袜子配格子裙的男孩、一个喜欢跳芭蕾舞另一个爱踢足球的双胞胎女孩、步入婚姻殿堂的同性伴侣……
展览《打破成见的图像:来自瑞典耶夫勒的一封信》呈现瑞典摄影师托马斯·古纳松为耶夫勒市创作的图像的同时,特别加入了在性别平等方面具有先锋意识的6位中国代表的影像和故事,希望借此挑战人们在性别等身份标签方面的刻板印象,引发大众就性别身份等平等话题的思考和交流。
五岁的小男孩Ludwig 喜欢穿着他最爱的裙子玩海盗短剑 ©Tomas Gunnarsson
兴趣各异的双胞胎女孩Ella和Alice©Tomas Gunnarsson
Gorels!女孩呀!
展出的12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都来自藏家Andrew和龄龄的个人收藏。无论是绘画、雕塑和摄影作品,主人公都是女性。这些展品从不同的角度回应关于女性成长的各种讨论,包括社会中由男性树立对女性的偏见,由此展开围绕女孩成长和女性特质,在艺术领域和当代社会的思考讨论。
马良、埃文·奥拉夫双个展
在这个展览中,马良通过两个首次展出的全新系列作品,向我们诉说的是一首对渐远的精神故园之挽歌,寄托了我们对传统中国的乡愁。在本次展览中,马良不仅是参展艺术家,还是负责甄选埃文.奥拉夫作品的策展人。他从奥拉夫的多个系列中挑选了不同的摄影作品,尤其是近期最新的《上海》和《棕榈泉》系列,与马良自己的摄影中的故事性相呼应。此次展览亦是东西方交流的难得契机。
时间:2019年9月7日-10月31日
📍地点:唐妮诗画廊-上海空间
(北京东路256号)
犄角旮旯
荷兰影像艺术家Noël Loozen在中国的首个摄影展。展览呈现艺术家利用摄影和短电影表达私人化的影像叙事风格,极大的荒诞感和突如其来的惊喜感将在阅读这些影像时产生。Noël擅长从无聊的生活中提取元素,为本次展览拍摄了自己荷兰家中的近10幅角落照片,创作出看似无聊却打破常规的影像。他把这些很自我私人的“无聊”的角落,带到上海,和寄存处的空间和周围社区融为一体。
我们眼前所见的也正在看着我们
工作室画廊呈现德国艺术家Dagmar Keller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我们眼前所见的也正在看着我们”。同时,她作为工作室画廊的下一位驻地艺术家,在项目空间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驻地项目,这也意味着一系列围绕镜头、视角和观念的视觉盛宴和感知风暴将被一同开启。
1972年,Dagmar Keller生于德国多瑙艾辛根。曾先后就读于科隆媒体艺术学院(跟从Valie Export教授学习)和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自1997年以来,她与艺术家Martin Wittwer组成了双人组合,并进行了长达23年的艺术项目合作,创作了大量的摄影,电影和影像装置作品。她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众多重要的美术馆及艺术机构中展出,并被授予多项奖励。
马克·吕布镜头中的中国
从1957年到2010年的半个多世纪里,马克先后22次的来访,为不断发生着巨变的中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图像资料。马克·吕布对中国的记录,不仅让世人更加了解这个“复杂的、摩登的,同时又古老的中国,一个马克·吕布用心勾画出的中国”(马克·吕布的夫人凯瑟琳·吕布语)。更重要的是,通过半个多世纪不间断的观察,以及对各地风貌的广阔记录,让生活在这个发展变化着的国度中的人们,让这些人们的面孔、气质和喜怒,在胶卷上留下了永恒的鲜活印记。展出的这36张作品,是马克对中国的海量记录里极其珍贵的一些瞬间。展览以时间为轴,看到他最初的作品,也会看到新世纪的作品;看到古老的城市与古老的法则,也会看到田园牧歌似的乡村生活;这里有后来将被全世界认识的女明星,在拍摄她最重要的作品时的模样,也有如舟也似的小山,在云雾里的航行……
千年大运河 美好新家园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五周年摄影作品展
这是国内首次举办的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影像展。由北京市文联和杭州市文联等共同主办的本次摄影大展,分设“大运河摄影名家作品展”“大运河老照片原作展” “大运河摄影优秀作品展”“拱墅新貌摄影作品展”等六大板块,汇聚了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700多幅优秀作品,并结合口述史资料、书籍文献、实物、装置等,全方位、多维度展示大运河的发展历程和灿烂文化,梳理大运河影像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探讨未来的大运河影像创作的线索及方法。由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的15个城市摄影家协会共同发起的“大运河摄影发展联盟”也随着展览开幕宣告成立。
蝶变——70年周年影像实物展
此次展览分为解放了、十年间、看今朝、城与人四个板块,旨在更好地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民族和个人在70年中的发展变化,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据曾家岩书院主理人、本次“70年蝶变的影像实物展”的策展人吕真介绍,本次展览中的所有展陈实物都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征集而来,可以说每一件都带着回忆和故事。整个展览将持续半年,免费向公众开放。
“丝绸之路•筑梦之旅”
首届“行摄杯”全国摄影大展
▶ 更多活动◀
影像中国俱乐部 | 中国摄协“在线影展” | “鄂尔多斯四季美”| 记得住乡愁 |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 | 这位投稿的摄影人是故意玩儿我们吗?| 美丽临安 | 能不能做到认真阅读征稿启事?| “丝绸之路•筑梦之旅” | 第四届生态渝北 | 不要赶截稿的最后一天投稿 | 这是一条有关“一带一路”的采风路线 | 金秋穿越四省,来一趟12日房车之旅 | 21天摄影挑战赛即将来袭 | “临空都市 大城智管”
▶周末看展◀
19世纪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黎光波 | 46位温州摄影师的“2018” | 从西湖出发 | 韩国影汇展 | 日本3.5万张照片里80年前的中国 | 周海婴 | 舟山女儿拍父母 | 埃文·奥拉夫 | 安哥 | 殷业强 | 何藩 |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的时代变迁 | 丽水摄影师眼中的丽水 | 卢彦鹏与饶凌华 | 刘香成 |贾勇 | 杨发维 | 汪滢滢 | 连州摄影博物馆夏季展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 消释之光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 | 30人大画幅展 |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作品展 | 罗福平 | 论色 |辛迪•舍曼 | 青梅竹马照相馆 | 万物熙攘 | 顿 |第九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 | 2019首届中国长城国际摄影周 | 第六届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 | 摄影180年在中国 | 让•鲍德里亚的摄影 | 风景旋涡 | 我和我的祖国 | 生逢灿烂
▶ 本周值得◀
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 、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
▶更多荐书◀
景观摄影 | 罗伯特·杜瓦诺:时尚光影 | 失明的摄影师 | 风景之眼 | 奇趣自然 | 女摄影师眼中的世界 | 济南图记 |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千万别错过这十本书 | 编辑们心中的那些好书 | 卡帕:战地流星 | 网红博主的摄影炼金术 | 世界读书日的特别推荐 | 画意摄影 | 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 | 美之地图 | 美国表相 | 中国的颜色 | 夜幕下的神奇 | 全球50本摄影杂志 |长皱了的小孩 | 街头摄影的52个任务清单 | 《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第4辑 | 濒危:我们与它们的未来 | 平流层·中国当代影像本源思考 | 留住这一刻—莎莉·曼自传 | 相机琐记 | 向19位有影响力的新闻摄影大师学摄影 | 乡集 | 中国风景40年(1978-2018) | 中国 | 手机创意摄影攻略 | 新中国七十个瞬间 | 街头摄影史 | 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集 | 这里是中国 |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影像志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收藏名单◀
第一期 | 第二期 | 第三期 | 第四期 | 第五期 | 第六期 | 第七期 | 第八期 | 第九期 | 第十期 | 第十一期 | 第十二期 | 第十三期 | 第十四期 | 第十五期 | 第十六期 | 第十七期 | 第十八期 | 第十九期 | 第二十期 | 第二十一期 | 第二十二期 |第二十三期 | 第二十四期 | 第二十五期 | 第二十六期 | 第二十七期 | 第二十八期 | 第二十九期 | 第三十期 | 第三十一期 | 第三十二期 | 第三十三期 | 第三十四期 | 第三十五期 | 第三十六期 | 第三十七期 | 第三十八期 | 第三十九期空缺 | 第四十期
本文图文仅供交流使用
不以盈利为目的
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