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达评论||王枫云:重视学术共同体精神的积极功能
重视学术共同体精神的积极功能
王枫云
学术共同体精神,是学术共同体成员长期恪守特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共同体特征的文化,是融化在共同体成员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品格,是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宝贵财富,更是学术共同体认同感的重要源泉。当前,了解学术共同体精神的内在结构,洞察学术共同体精神的主要特征,发掘学术共同体精神的积极功能,对于学术共同体建设乃至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共同体精神的内在结构
学术共同体精神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的复合概念。具体而言,学术共同体精神包括观念、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的构成要素。
内在的观念层面。这是学术共同体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一个学术共同体整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取向等内容。
中间的制度层面。这是约束学术共同体成员行为、维持学术共同体活动正常秩序的外在行为规范,包括一个学术共同体特有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体现出每个学术共同体的个性特征,是学术共同体精神的关键所在。
动态的行为层面。这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在特定学术活动中产生的、以成员的行为为表现形态的共同体文化,包括一个学术共同体的管理者行为、核心成员行为、一般成员行为等。
外显的物质层面。这是学术共同体精神在物质层面上的体现,包括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工作、生活环境设计,人文和自然景观布局,共同体成员的外在形象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内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共同体成员的行为表现。
学术共同体精神的主要特征
我们从学术共同体精神的内涵及其结构可以看出,学术共同体精神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实践性。学术共同体精神,是一个共同体及其成员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经过探索逐步形成的,既非主观杜撰的产物,也不是通过短时间的强化就能形成的。因此,我们应将学术共同体精神的培育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在这方面长期不懈地努力。
独特性。不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精神具有差异。这是由每个学术共同体所处的环境,管理者的素质、风格、思维方式,成员的特质等决定的。因此,学术共同体精神的建设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在立足自身特点和条件的基础上,去学习、借鉴其他优秀的学术共同体的内在精神。简单模仿照搬的做法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
可塑性。某一学术共同体的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总结、培育和积累而成的。学术共同体精神不仅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培育和塑造,而且已形成的学术共同体精神也并非一成不变,是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的。
长期性。学术共同体精神的塑造和重塑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是一个较为艰苦的过程。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风气的形成,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在这一塑造过程中,需要共同体内部的各个成员之间达成共识、共同努力。
学术共同体精神的积极功能
学术共同体精神是引导其成员行为,集结众人才智的内在动力。学术共同体精神的积极功能,体现在凝聚、导向、约束、激励、辐射五个方面。
凝聚功能。学术共同体精神是其成员的“黏合剂”。它把各个共同体成员的思想感情、个体进步与共同体的整体发展紧紧联在一起,使成员产生深刻的共同体认同感,能与共同体同甘苦、共命运,从而为学术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导向功能。通过学术共同体精神的培育,可以将其成员的行为动机引导到共同体发展目标上,进而引导到整个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发展目标上来。在学术共同体精神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突出学术共同体发展目标与国家、社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引导其成员处理好个体利益与共同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约束功能。学术共同体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构成了学术共同体精神的“硬约束”,而学术共同体的氛围、风气则构成了对其成员的“软约束”。所谓“软约束”,主要是推进共同的信念在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心理层面形成一种定式。这种定式可以减少硬约束对其成员的心理冲击,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心理之间的冲突,削弱由此引起的心理逆反,从而使学术共同体成员的行为趋于和谐一致,并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激励功能。优良的学术共同体精神有助于形成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形成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有助于形成一种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学术共同体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并且有助于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辐射功能。良好的学术共同体精神不仅会对其内部产生强烈的影响,而且能通过共同体成员的学术交往传播到更广的范围,将一个学术共同体积极、正面的理念、行为、风气昭示于社会,从而发挥积极的示范效应。
(作者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7-10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熊美娟:基于“Mooc+在线直播”的统计学课程教学
刘建义:行政管理5A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王枫云: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谢治菊:《中国扶贫密码》打造扶贫育人新模式姚华松:关注“附近”与“日常”的接地气教学
姚华松:七嘴八舌话“地摊经济”
王霞:网络协同的智能教学模式及其课堂实践
张惠:拓展融合精致案例的在线开放式教学
程潮:在线教学的经验体会与案例应用刘念:打造师生在线学习共同体肖栩: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黄鑫: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不放松
林曼曼:把课堂和论文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南国讲堂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