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畯:可塑造的认同与可逾越的边界

张畯 创作人 theCreator 2022-12-25



由“吕格尔:羌,2016-2020

展开的评述

20210113


大地影像专题,第91











“羌”作为一个人群的称呼,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上的记载。卜辞中记录有商或其属国与羌之间的战争,羌人是被商人视为西方的敌人/非我族类/异族的通称。“羌”并非这一人群的自称,而是来自商人给予的称呼。在武王誓师伐纣的《尚书·牧誓》中,羌作为周人的八个“异族”之一。《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从商周至秦汉,随着华夏边缘的形成和边界势力扩张,羌地和羌人并非一个固定地点的固定人群。一部分原来的羌人羌地不断并入华夏,获得华夏的族源认同;同时,汉人心目中的“羌”则从殷商之羌、东周之羌、汉晋之羌不断向西北、西南方向推进和漂移。

 

当古代北方匈奴、鲜卑、突厥等一个个成为历史名词之后,羌族却作为一个现存最悠久的少数民族延续至今。今天位于川西岷江上游高山深谷中的羌族,处于西边的藏族、南边的彝族、东边汉族的包围之下,或者说在汉、藏之间。这些原住民自称“尔玛”,被上游村寨成为“汉人”,却被下游的人称作“蛮子”,呈现出一种过渡地带的身份紊乱、认同重叠现象。

 

近代川西羌族图像进入公众视野,可追溯到1934年。在当时“失掉东北”后“开发西部”的背景下,作为《良友》、《申报》特约记者的庄学本,本来想随同国民政府组织的祭专使行署进藏考察,未果。随后,由四川灌县(都江堰)进入阿坝,得到阿坝土司的信任,派人护送进入川、青交界的果洛草原进行拍摄。从5月到10月,庄学本历时6个月拍摄的照片和文字以《羌戎考察记》出版。后来,他先后受中研院等专业机构委托,进行少数民族体质测量、收集少数民族文物标本等机会,多次开展民族考察和摄影工作。1934至1942年,近十年在川、云、甘、青、康(藏)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拍摄,使其成为中国影像人类学当之无愧的先驱。1948年庄学本举办了“积石山区影展”,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还为其题词。正如作家阿来在给2007年版《羌戎考察记》所写的文字,正是由于庄学本走进了阿来所出生的(马塘驿站)嘉绒藏区的拍摄,“那个沉默千年的世界开始发出了声音”。

 

庄学本《羌戎考察记》
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

 

如果说庄学本的影像仅停留在一手影像素材的收集,当然这种影像采集在影像稀缺年代以至现在,在系统的区域影像和该地区民族、历史、地理、宗教、风俗、考古研究方面都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近些年,对川西地区进行羌族田野研究,成果最突出的当属台湾中研院院士王明珂。相对于庄学本的十年,王明珂也经历了长达十年(1994-2003)的川西羌族民族志的调查和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寻羌”之旅,并先后出版了《华夏边缘》、《蛮子、汉人与羌族》、《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等专著。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中华书局,2008

 

在正统的、典范的羌族史中,羌族是一个由中国东部不断迁徙到川西的族群。这种“历史实体论”认为,某一民族是保持着延续性的历史实体。还有一种“现代建构论”,强调中华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都是在近代国族主义兴起之下的产物。上述两种学说都倾向于华夏中心的政治立场。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在王明珂看来,“羌”并不是代代住在中国西疆的某一实体的“民族”,而是代代存在华夏心中一种对西方异族的“概念”。(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146页)王明珂则在解构了典范羌族史后,又对上述两种理论有所超越。他从羌地田野调查口述史得来“弟兄祖先故事”(区别于典范民族史的“英雄祖先的历史”的阶序权力和不对等关系),在总结本土族群关于自身祖源历史的记忆、族源关系的智慧叙事基础上,构建了“华夏边缘”理论。该理论认为“羌族史”并非一个以羌族为主体的线性的连续不断的民族史,而是一个华夏核心与边缘人群间互动关系的历史。正是在这一互动机制之下,古代的羌人变成了现代民族实体意义上的“羌族”。即羌与汉藏之间犹如“炎黄弟兄”的兄弟民族关系,这一历史解决方案将羌人纳入与华夏之间的对等关系。在长时段互动和交融过程中,汉藏之间的羌并未因民族识别而与周边民族保持清晰的界面,而处于事实上的共处和交融状态。费孝通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特别强调了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羌人的地位,羌人以“供应”为主壮大了别的民族包括汉族,今天的汉、藏民族中都有羌人的血液。王明珂同样认为,古羌人的后代广泛散布在汉藏彝等西南周边少数民族之中。如同李济在关于中国人类学的研究中指出的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现象:公元前3-6世纪北方蛮族第一次大规模入侵黄河流域,使得黄帝的后裔(最早的中国人)与北方和西北来的匈奴群、藏群以及通古斯群融合起来。3-6世纪,又发生了一次通古斯群的入侵。经过这两次入侵,中国南部的人群就逐渐被北方入侵民族所同化了。(参见李济:《安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7,282页。)

 

李济《安阳》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民族有一个从“自在的民族”到“自觉的民族”的演变过程。就羌人而言,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民族实体;而自觉的民族表现在具有主观认同,拥有共同族群认同的称呼上。这个认同不是表现得高度集中的、坚持唯一的认同,在某些历史情境下呈现出一种随意的、“摇摆”的可多选状态。王明珂讲过一个有趣的关于当地民族认同被“塑造”的故事:1950年代刚进行民族识别时,某位领导赠送给当地村长一件藏袍,因为这件藏袍,当地人的“藏族”身份被赋予了绝对的权威。而自从1980年以来,当地知识分子则热衷于对乡间百姓倡导羌族身份的认同,由此羌族人口大增,羌族乡纷纷成立,直至2003年北川成立羌族自治县。这一现象表明,一方面羌戎杂处历史悠久,要不是外来的民族识别,他们自身之间的民族边界并非绝对清晰;另一方面,说明民族身份的认同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历史政治条件下,它是游离的、可被塑造的,可根据外部情势和利益安排作出选择和改变的。就像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汉藏结合的家庭,子女可以“选择”自己为藏族或汉族。这符合国家法律对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少数民族,子女拥有民族的选择申报权,这种选择权的背后当然存在相关政策照顾的利益机制,也表明民族认同并非完全遵循人类生物学的或历史的、文化的形成机制,而作为一种政治权益具备可塑造性。

 

由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这个古老的族群遭受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外界对羌族的认知也再次聚焦,关于羌族各方面的抢救性研究也加速开展。汶川地震后的援建,加快了民族迁徙的阵痛(如高屯子的电影《寻羌》中就要搬离羌寨的人行前告别故土、祖先和神灵:“阿妈,您把我们从一尺五寸抚养成人,我们成人了,却要搬起走了!”“我现在都七十五岁了,阿妈呀,您知道,我是不想丢下您!”“我们哪怕走到天边,也要给你们焚香烧纸!”“请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祖先神灵,我们一但有了落脚之地,三年内就回来接您!”)和文化转型进程,使得原本处于汉藏之间羌地的边缘性、封闭性以及那份长久的平静被打破,边缘族群自此被卷入迟来的现代化。

 

高屯子《寻羌》
2019

 

作为汶川的一名90后藏族艺术家,从小生活在羌戎杂居的民族融合地区,童年居住的小镇因建水库被淹没(想起景军大坝移民研究项目之一:甘肃永靖大川乡孔氏家族经历建设刘家峡水库库区淹没,搬迁到山上重建孔氏家庙的《神堂记忆》),在大都市的求学和境外拍摄对异文化及其边界的感知,让他对家乡正发生的变化有了敏感的觉察,伴随着“自在的民族”身份认同的动摇,他开始将镜头对准自己家乡的汶川羌族,启动自己的“寻羌之旅”(徐献与高屯子也分别有自己“十年寻羌”的影像创作)。

 

景军《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从庄学本到王明珂再到吕格尔,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内,从外部的摄影师、人类学家的寻羌,到土生土长并接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年学生返乡寻羌,寻羌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从外部带着一定猎奇眼光的进入,民族识别的认定或“二次认定”(藏袍故事中的由藏而羌),人类学家帮助调查、构建族群起源的故事,到作为当地主体民族的吕格尔通过内部视角来关注羌山与羌民,这个百年之变也正是作为华夏边缘地带川西羌族的现代化之变。

 

在庄学本所建立的藏羌民族视觉形象中,羌族的服饰元素还是比较统一和明显。包括徐献、高屯子的藏羌影像都注重于民族志的全景式刻画。但在吕格尔这里,视觉上的民族形象特征、与外界的差异性已所剩无几了,甚至他放弃了对显性外在形象的寻找,而是侧重与汉族没有什么两样的常态,这个常态有某种“去民族化”的故意在里面。如果说其中有与庄、徐、高氏影像相似的地方,“释比”就是他们共同的关注点。因为只有释比才是神人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可靠中介和纽带,只有这个纽带在,他们才会在身份上承认自己是羌人;只有释比在场或者神在场,才能够建构起完整的属于羌人应有的生活和“意义之网”。原始信仰或有神论的续存,是传统得以保留的最后一口气。就像高氏影片中的,搬迁到外地的羌人在落稳脚跟后,多年后还是要回到山里把神请到新居地安顿下来,心里才踏实了(“把神请下来,这就是自己的地头了”)。

 

吕格尔《羌的山》(2016-2020)中的释比

 

除了释比,吕格尔对此处横断山脉“羌的山”别有钟情,高山、长坡、深谷这些自然地理景观及人在这个大坐标中的渺小关系,这是历史地形成羌藏民族宗教文化样态的地理决定因素,是他们的文化大背景、土壤和根基。这是他寻羌影像的第一阶段,也是第一章《羌的山》所呈现的主要图像。

 

吕格尔《羌的山》
2016-2020


吕格尔《羌的山》

2016-2020

 

在第二阶段,基于汶川在三叠纪为古海的地理推论,他开始上山询问羌人有没有关于此地有海的记忆。对于只有20万年历史的人类,又如何能够“记忆”起2.5亿年前的事,这显然是明知没有答案的提问。但是吕格尔仍然以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愚公移山、堂吉诃德一般地去问,好像说不定真会有人“想起来”。他竟然也得到了一些说法和“答案”,这是他寻羌第二阶段的影像作品——“上山寻海”。他自己还进行古海遗存物的“考古发掘”,并找到了一些蜗牛。而第三阶段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他在山上遇到的一个震后遗弃的“星空帐篷体验区”,他通过收集山上的沙石,在暗房以物影成像的方式得到类似“星空”的图像。

 

从羌人,到羌海,到星空,吕格尔的视域一步步扩大,想象力越来越天马行空、一步步走向“大海星辰”。那个最初寻找民族身份的愿望或许已不再强烈,民族认同是否能够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转换,此时对于有没有那个“答案”或许已不再那么执着。

 

这些艺术的方式或许能够使个体民族身份认同危机得到治愈,也许不但没有什么明显疗效,反而进一步激发了身份焦虑感。而对许许多多生活在现实中的羌人而言,现代化的冲击、单向度的震后移民搬迁流动、羌地跟外界的交流伴随本土羌人的流失、属于完整羌人生活意义的稀薄化才刚刚开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主动的适应与改变,也有某种情感上天然的纠葛与保守、抵抗与无奈。与此同时,不论是搬走的还是留在原村寨的,都沦为新处境下的“新羌人”,也面临着身份的失落和“寻羌”。而在“新羌人”身份再次落地认同过程,与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呈现出由一而二、合二为一的共时过程。

 

由于丁真偶然走红,带动他的家乡——四川理塘康巴藏区文化进入公众视野。关于丁真流量现象,尽管有着“香格里拉化”或萨义德意义上“自我东方化”的批评,但是政府的介入使其成为官方主流文化的选择,作为“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内部代言人。

 

在吕格尔的《羌》中,至少还没有看到抖音给羌地带来的浮躁。他的镜头冷静、克制,不夸大也不涂脂抹粉,是旁观的、犀利的真实,还带着可能是最后的与世隔绝的高冷,摄影师并没有通过影像“消费”它或指望它火起来。其实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遗世独立,羌地不可能永久地居于边缘,它已经从历史上的边缘地带被解蔽、被带入一个激流般的发展进程。当然,我们希望它是以吕格尔、阿来或万玛才旦的方式,通过本民族主体富有艺术格调的“自我的描述”来展现,这样我们或许更安心一些。

 

王明珂在十年“寻羌”后写道:我十余年的“寻羌”之旅所找到的并非传统,而是变迁。……这重建不是复旧而是蜕变,而且羌族的蜕变可能为整体中国民族关系与构成带来新局面。(王明珂:《寻羌:羌乡田野杂记》,北京:中华书局,2009.5,189页。)

 

王明珂《寻羌:羌乡田野杂记》
中华书局,2009

 

吕格尔所寻之羌,是他自己身份认同的一面镜子。因为羌、藏不但历史上祖先是“弟兄民族”,现实中也水乳交融。寻羌,亦即寻藏。羌之像,亦即他心目中对藏之像的追寻和印证。关于羌藏之别,我问过吕格尔,他心目中并无分别心,没有孰轻孰重,你即我、我即你。这才是羌藏民族走向现代身份认同的可塑性和当代性,也是羌藏从地域上的边缘性走向与中心的互通、民族上的边界性走向彼此互融的开放胸怀,是可逾越、可一体之当代表征。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他们是不同的、多元的,而在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上则永远是一体的。






文字:张畯

摄影:吕格尔

吕格尔摄影之外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http






创作人 theCreator:张畯

张畯,著有《失重的思想史》(合著)、《黄土地的变迁》、《影像的缘域》、《十岁那年》等,现生活工作于兰州。


本篇出品:创作人 theCreator,©作者,创作人 theCreator,2021;

发布前经作者审校,由创作人 theCreator编辑、排版并发布。


张畯:冬日百合地,2020

张畯:吾屯,2017-2018

张畯:无依之地,2018

张畯:跟着黄河出城

张畯:兰州 ,兰州;1999-2020

张畯:穆斯林四题,2010-2013

张畯:安多藏区,1997-2018

张畯:甘肃鹯阴,2013-2019






创作人 theCreator  [名字可点击]

张耕 尹小玮 邹平正 张剑 肖宽 凉二 侯云 http 杨健 904h 张君钢 简内 方余龙 象牙塔 绿李 徐静 司玮 卢彦鹏 张宗希 anusman 张羞 张鹏 关晶晶 杨韬 陈雨 罗丹 烟囱 王狼狗 司屠 党培龙 曾昭满 刘冬旭 李俊 翟倞 刘耀华 林奥劼 Hingll 赤枫阁 蔡鹏 赵怀阳 姚新会 卢彦锦 郭国柱 贺荣凯 韩里林 汤巧巧 董文洁 蒲英玮 拉玛伊佐 宋乐天 小唯 宁航蜡染 陈花现 Dooling Jiang 邓亚骄 Riddle Jiang 郭泰来 李伟 邓刚 杨瀚 朱墨 田林 张博原 林舒 任建军 王云冲 九地 童文敏 刘劲勋 赵黑毛 老婴 214 黄霐雴 余仲卿 袁绍珊 赵野 何迟 苏呷色拉 蓝石 高星 闫玉龙 纯碱 拉玛伊祖 耳东尘 王郢 曹兴隆 杨洋 徐爽 安杰 米念 乔星榕 霍小智 大吴泥塑 李岩 小镇 yangyi 陈督兮 张推推 应永会 Inkee Wang 肖春雨 游龙宇 张杰 余刚 哒子 张畯 张驰 徐盛哲 小安 贾新城 胡国志 邹绍东 黄刚勇 高鹏 徐天明 梁盼盼 乌蒙 二梅花 汪清扬 郭个 贾小朵 西棣 李玮艺 吴嘉木 赵尔东 老刘 孙智正 董良 丛峰 王伟 徐栋  陈世友 黎明 李九如 杨慧存 游正宇 吉木狼格 病女 李建东 彭杨军 禤灿雄 依子雷 虚渡散人 任韶华 赵宇轩 李李自然 吕格尔 黄虹 姜润


专题

[以下专题可在自定义菜单里查看]
大地影像 | 土地漫游 | 食物方言 | 艺游寻脉




支持
“创作人 theCreator”




小商店



视频号第3







创作人 theCreator展览系列#1










来-“更像文化”群

加微信:16602807079




_

• 更像文化 | 创作人 theCreator

• 出品人 / 主编:http  

• 投稿、合作:thisishttp@foxmail.com;16602807079(WeChat)


/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