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故事 | 王文凯:兴滇扎根彩云之南 助农走好扶贫之路

CAU水院人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2024-11-04



【校友名片】

王文凯

 2019届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

云南省定向选调生 

曾就职云南省武定县人民政府 驻山品村

现就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委

​组织部工作


【彝山学子,求学农大】

2015年的那一天,带着录取通知书的王文凯独自一人第一次坐上了从昆明到梦寝以求去首都北京的火车,开启了人生离乡求学之旅。在旅途漫长的34个小时,他却激动地怎么也睡不着,对于一个从小在楚雄彝山农村长大的孩子,这是一趟神圣的圆梦之旅。“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到农大上学。我自小就深刻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艰辛,农业生产的不易。在我的家乡楚雄彝族自治州,有许许多多的地方,交通闭塞、山陡箐深、水冷地瘦、农技落后、产业单一、农民疾苦、穷根深植。

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亲自去改变这一种现状。”抱着这个梦想,他刻苦学习如愿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选择的专业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就是为了跟家乡经济建设所需的设施农业环境控制紧密相关,并努力、出色地完成了4年的学业。

在农大金工实习中的王文凯

【重回故乡,走上岗位】

2019年2月,在水院就业网站上看到了云南省2019年招录定向选调生公告的王文凯,毅然决然解约了半年前通过校招签约的国企体制工作,下定决心报考选调生,这样的非“常”选择也得到了那家企业的理解。王文凯十分重视这次来之不易的“重新选择”的机会,拿出了冲刺高考时的毅力和决心,从早到晚看网课、刷真题,经常出入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有心人天不负,在3—6月,他成为了全国高校众多报考者中的幸运儿,先后通过了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回到了自己阔别多年的故乡,走上了自己的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这一趟实属不易。

【扎根基层,一心为民】


山品村航拍

按照云南省委组织部的安排,王文凯被分配到了楚雄州武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深刻体会到了基层的政府办公室作为全县的一个综合协调部门,岗位工作的确不能是轻轻松松。不仅要配合领导统筹协调做好办公室的各项日常工作,还要兼顾好全县全面脱贫攻坚这样的重大政治任务,“早加晚、白加黑”,节假日加班加点从来都是家常便饭。武定县作为楚雄州唯一一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在挂包联系的武定县发窝乡山品村委会,每星期的扶贫日及其一些节假日,都能看到王文凯驻村入户开展扶贫工作的身影。在山品村,他总是积极主动、任劳任怨。

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好自己联系村组和挂包户的工作,在扶贫工作中,为挂包联系户购买电磁炉、电饭锅等物品,做到“四有五净”;在“扶贫日”为挂包户购买化肥、饲料等农资农具,授民以“渔”;在中秋佳节发放月饼,送上祝福和慰问,有时还需要跟扶贫户同吃同劳动。

加强政策宣传入户,多次跟随驻村工作队员到每家每户宣传讲解脱贫攻坚惠民政策,积极为山品村的贫困户匹配政策帮扶。

做好山品村的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完善并更新一家一户的“三卡”,将脱贫攻坚成果直观展示出来。

致力脱贫攻坚省级第三方抽查、国家级普查和验收工作,一家一户排查隐患,查缺补漏,力求做到“零漏评”、“零错退”,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入户核查信息

“乡亲对自己的认可和满意,是自己最自豪的事情。”文凯说他刚开始到村子里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说话也听不大懂。通过学彝语、学苗语学方言,一步步在工作中跟着前辈学习,逐渐摸清熟透,山品村的乡亲们都那么淳朴与热心,也一直始终关心帮助他。

按照当地的习俗,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宰杀年猪,邀请亲朋好友及贵客吃“杀猪饭”是最高规格的宴席,去年年关,很多大叔大妈都邀请文凯去家里吃“杀猪饭”,真的是特别幸福。

群众对自己,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让王文凯感触很深:“那天在一位大妈家吃饭时,她感激地对我说,他们一家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给予他们这么好的政策,自来水、电都通了,村庄道路已硬化成了水泥路,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前,村里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子女上学、看病买药基本花不了多少钱……村里的豌豆、花椒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农村电商服务进了村,能收到上海、武汉等大城市的农产品订单,我们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生活越来越美好。”谈到这里,王文凯自豪地说:“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重要举措,困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绝对贫困,即将被亲手消灭,能够亲身参与到这一项伟大的世纪工程中来,个人真的是无比兴奋和激动。”

王文凯在山品村


王文凯个人筹资为山品村建造的垃圾池

【面对疫情,冲锋在前】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神州大地工作生活的节奏。店铺停业、学校停课,各行各业都遭受到了冲击,武定这个山区小县城的发展也同样按下了暂停键。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安排,王文凯和全县很多工作人员一样,迎来了更加繁重复杂的工作。一是奔波于县城的各个单位、每条街道,督查督促居民佩戴口罩,餐饮停业,排查外地特别是中高风险区来往人员。二是分班分时段驻守单位包保的街道、小区,扫描进出人员的“云南抗疫情”、“云南健康码”,守住最后一公里防线。三是跟随县上督查组,赴各个乡镇检查防疫工作开展情况,检查堵卡点人员驻守、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情况,劝返外地入武定人员、劝解解散集市、农村红白事宴席。在几个月的奔波下,武定县守住了疫情,没有出现感染病例。“虽然有些辛苦和乏味,忙的时候还经常顾不上睡觉和吃饭,但是想到那些更辛苦和危险的广大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特别是置生死于不顾、逆行抗疫白衣天使与三军战士,自己做的远远不够,这点小苦小累又算得了什么呢?”王文凯这样说。

疫情防控中的王文凯

【决战决胜,攻破“堡垒”】


小河村委会木衣拉村(王文凯摄于2020年5月)

疫情得到了初步的控制,全县工作的重点又转移到了脱贫攻坚这一重大的战役上来。武定县是一个集山区、贫困、民族、宗教四位一体的深度贫困县,全县97%的面积是山区,彝族、苗族、傣族、傈僳族多种少数民族集聚,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4%、信教群众占总人口的8.8%,2019年贫困人口101585人,占到了全县总人口的35%。全县最后一个脱贫的地方,是武定高桥镇的小河村委会。2019年这里贫困发生率超过了10%,是全县县情的缩影,各种问题错综复杂,是武定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2020年,县委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全力开展小河村委会的脱贫攻坚工作。王文凯也主动请缨加入工作专班,这一去就是近两个月。当谈到这一段经历,他缓缓地说:“这是我工作以来最为艰苦的一顿日子,天天住账篷、守工地,与扶贫户交心谈心。用水、用电和吃饭都非常不方便,环境和气候也比较恶劣,真正体会了风餐露宿的真实涵义。但是最为困难的是遇到个别人的不理解、不支持。”经过近两个月坚持不懈的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及入户动员、政策宣讲、失学儿童劝返等工作的开展,王文凯所在专班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终于在2020年5月13日,小河村委会同全县同步实现了脱贫退出,全县决战决胜扶贫攻坚战全面打赢。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当回忆起在农大的岁月,王文凯依然记忆犹新,怀揣感恩之情。特别是水院的老师们,像专业课施正香老师、班主任蒋伟忠老师以及辅导员老师们的帮助,更是难以忘怀。他还回忆说,在毕业离校前学校召开的中国农业大学优秀选调生座谈会上,校党委姜沛民书记说:“同学们以后走到选调生的岗位,要切记戒骄戒躁,学无止境,走出了校门,每个人都是农大的一张名片,在实践中要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同时不能以位置的高低作为自己的价值的尺度,要时刻牢记农大‘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为基层办好事,做实事,为学校争光。”在工作中,王文凯也时刻铭记姜书记的讲话,扎根基层,砥砺前行,不辱使命。

2019年6月20日学校召开优秀选调生座谈会并为同学们赠书寄语、合影留念

作为一名工作一年有余的选调生,王文凯也有一番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很多种方式,人生的道路没有最优解,深造、科研、从政、创业或是服务基层,三百六十行都能发光发热,关键是勇于做出自己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且敢于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校训,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让母校引以为豪。”



本文转载自“CAU水院人”微信号“选调回声”栏目于2020年11月刊载的文章。

编辑 | 赵诣

责编 | 刘佳祺


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唐燕平(1992级本):27年,未曾离开

校友故事 | 梅旭荣(84届本):潜心科研 守望初心

校友故事 | “农民教授”朱有勇  “顶天”更“立地”

校友故事 | 马再兴、张桂芬夫妇:执子之手   “田埂”上走

校友故事 | 吕名礼、吴竹夫妇:人生这道数学题,你做对几道?

校友故事 | 逯学军:想唱给你听,老师你好!

校友故事 | 李继扬:毕业五十载,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校友故事 | 杨丽(10届本):推开世界的门

校友故事 | 袁晓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忠实践行者

校友故事 | 王思博:从橄榄球运动员到光绘艺术家的人生之路

校友故事 | 林宝龙、钟虹黎夫妇:爱,让彼此相互成就

校友故事 | 他们,用青春守护国旗!

校友故事 | 陈红涛:长路奉献给远方

校友故事 | 李寰旭:气度非凡的新时代“橄牛人”

校友故事 | 沈庆:民谣诗人,《青春》永驻

校友故事 | 吴桂琴:每次选择都会收获更大的世界

校友故事 | 高福:高考不是唯一起跑线,是不断提升的新起点
校友故事 | 刘含:英伦奋勇逐梦,挑战创业人生

校友故事 | 程旭:探寻微生物世界的奥秘

校友故事 | 孙文强:当兵就要当最苦的兵

校友故事 | 方鸿:做负责任的人

校友故事 | 阮维斌:遥想农大那几年

校友故事 | 柳鎏:与栗结缘 发展山区

校友故事 | 肖灵艳:用爱心和热情书写当代丹麦童话故事

校友故事 | 刘雄伟:不是白衣天使,却奋勇冲锋在抗疫一线

校友故事 | 初雯雯:自然保护 我们是认真的

校友故事 | 路永强:足踏雪域,心系三农

校友故事 | 张书函:浸在雨水中的赤子之心

校友故事 | 匡廷云:优雅的科学家,一生的追光者

校友故事 | 谢永恒:以自身能力解群众之忧

校友故事 | 吴国强:尽我所能让更多人的脸上浮现笑容

校友故事 |  蔡洁玲:赋予水果第二次生命

校友故事丨杨宁:为帮村子摆脱贫困,她不惜卖掉婚房……

校友故事丨贾先波:农业科技助脱贫

校友故事丨陈家金:躬耕农业气象服务四十年

校友故事丨谢秋霖:学无止境,一直在路上

校友故事 | 洪昱斌:滤除杂质,保留一颗创新之心

校友故事 | 段春祥:初心不改,从心出发

校友故事丨王武杰:人生就是在不断向未知挑战

校友故事丨张宸溦:做一名优秀的“三门干部”

校友故事丨任卫波:匠心做学术,师心承农情

校友故事 | 王婧婧:心头的诗篇——东区那颗白蜡树

校友故事丨张桂杰:用科技力量守护滩羊产业

校友故事丨李平:草业科研二十年,一枝一叶总关情

校友故事丨李彦晨:1979 乍暖还寒的母校记忆

校友故事丨张帅:追寻风的方向

校友故事丨樊俊杰:尝试,尝试,再尝试!

校友故事丨贾康乐:情系农大,科技兴农

校友故事丨她们,撑起半边天

校友故事丨王文星:雪域高原上乡村振兴的“追梦人”

校友故事丨占锦川:梦想成现实,勇辟农业信息化之路

校友故事丨徐及:他,来自中国农业外交天团

校友故事丨万丹:奋斗者,正青春,高原水保的巾帼人

校友故事丨刘洋:做一颗“奋斗”的种子

校友故事丨三人行:他们和诗在远方

校友故事丨欧阳克蕙:潜精研思 培育英才

校友故事 | 扎根建三江:“中农三才俊”的故事

校友故事丨张星图:人民的好县委书记



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