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社会科学网丨《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暨《探索与争鸣》第四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2-06-06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按时间排序,为了继续收到我们的文章,希望您可以在文章底部点击“在看”或者给“探索与争鸣杂志”公众号设置“星标”(公众号界面右上角三个点)。让系统知道这是您常看的公众号,这样您以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消息啦。自2018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或联系53063517转3302,联系人:杨老师。


《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暨《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在上海召开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8月2日,《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暨《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召开。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等出席会议并作致辞和重要发言。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主持开幕式、揭幕和颁发成果证书仪式。

《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暨《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要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对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文章,要给予支持。权衡表示,《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具有重要意义。100年前,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齐聚上海,正式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我们党一路征程、一路风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直正当少年,一直永葆青春。他认为,《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彰显了年轻编辑团队的开拓精神和理论敏锐,是上海社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学术画卷上,必将留下生动的一笔。同时,《探索与争鸣》在办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持续多年举办"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系列活动给青年学人提供支持,不仅非常难得,也是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第四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以“技术创新与文明重构:新问题与新挑战”为主题,引导了青年学人围绕技术创新在当代社会引发的新现象、新需求、新问题,做深度、前瞻、独立的学理研究,也很好地把刊物特色和支持学术人才结合在一起,实现刊物发展和学人成长相互促进。希望《探索与争鸣》再接再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期刊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正确;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持续推进刊物与优秀学术人才共成长。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李军认为,在庆贺建党百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探索与争鸣》推出《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献给党的百年华诞,既体现了新时代学术期刊的担当与使命,也反映了期刊人对党的期刊事业的自觉自为,更展示了学术媒体人的初心情怀表达。《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的刊首语中“尽书生报国之志,百年如一”,是一个报刊人、出版人的精神映照、思想共鸣!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党的理论建立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密不可分。中国哲学社科期刊出版工作,要总结好、整理好、传承好先辈们留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思想文化遗产和伟大历史贡献,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光辉发扬光大,为探索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贡献力量。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广大期刊工作者要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聚焦我国的发展和党的执政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出一大批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哲学社会科学鸿篇巨制,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思想贡献、提供学理支撑。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党的理论是在风云激荡的形势变化中,不断丰富、不断成熟、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任务更加繁重,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发挥思想引领和理论建设作用,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工作者坚定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定政治方向、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内容建设、壮大主流舆论,推动理论原创、繁荣学术发展,创新话语方式、扩大对外交流,拓宽传播渠道、深化知识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夯实发展基础,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引领创新。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徐炯表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上海社科界在这方面负有特殊的职责。上海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扬思想旗帜,突出问题意识,回应时代关切,应对现实问题,坚守学术本位,运用学术话语,尊重学术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建构。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学者尤其是80、90后的青年学者大多接受了良好的学术训练,具有较高的学术起点,具备理论创新的优势和活力,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发挥自身能动性,勇于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增添新鲜血液和青春锐意之骨气。新时代上海的学术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上海的社科理论界、出版界和学术期刊界要从增强上海城市软实力新高度、新站位,认识和推动这件事情。《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的出版,充分体现了回望百年、薪火相传的学术传承。《探索与争鸣》第四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的发布,更显示出《探索与争鸣》是给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平台。我们期待全国有相当比例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青年才俊,能够在上海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处女作、成名作。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和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共同为《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和配套的《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藏书票、《学术中的中国》印章揭幕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在发布仪式上。徐炯和权衡共同为《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和配套的《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藏书票、《学术中的中国》印章揭幕。

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主持开幕式、揭幕和颁发成果证书仪式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重要平台



《探索与争鸣》作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学术刊物,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重要平台,在学术成果发表、推动学术研究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编辑部作《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编辑情况以及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情况报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王峰代表评委发言。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于京东代表入选作者发言。


《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主要围绕一条主线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学术简史展开。专刊以时代为经,以学术为纬,分觉醒年代、革命年代、建设年代、改革年代和新时代五个阶段,紧密围绕各个时代关切的问题,着力勾勒出一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图谱。


报告显示,《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从缘起、过程、思路、特色四个方面进行策划《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探索与争鸣》作为一本以思想温暖学术、学术关怀现实为主要特色的学术期刊,努力以简洁、大气而生动的方式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学术事业发展成就。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编辑部拜访了诸多知名教授,邀请党史学界、出版界等各个学科专家召开选题策划会,吸取了大量有益的意见,最终确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提出的“学术中的中国”作为专刊的总主题,以编年体为思路。在策划和编辑中突出四个取向:话题选择上,以时代为经,以学术为纬,撷取百年学术史的关键时刻、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作者选择上,注重名家和青年才俊结合,名家的厚重、深邃与青年的敏锐、鲜活构成了精彩的二重奏,也寓意着百年学术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装帧设计上,以厚重、雅致和大气为基调,通过设计生动而带有书卷气质的美术风格,体现出庆祝百年华诞的热烈气氛;编辑审校上严格把关,每篇文章请两位专家匿名评审,邀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上海人民出版社政治审读室等党史领域的专家学者重点审读和校对。专刊体现了一条主线、两个层面、三个维度:一条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学术简史;两个层面是做到“学术中的中国”与“中国中的学术”相辅相成;三个维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深刻影响中国学术的历史,中国学人“尽书生报国之志”的历史以及学术、学人、学科联动的生命史、心灵史。


报告对《探索与争鸣》第四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进行了全面分析。2020年1-12月,《探索与争鸣》开展了第四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活动,主题为“技术创新与文明重构:新问题与新挑战”。全年共收到来稿925篇,去除重复及无效投稿,有效投稿共885篇。通过大数据进行话题提炼,发现青年学者特别关注的九大问题:政治权力与社会稳定、历史中的世界、经济与社会信任、三农与乡村建设、游戏与文化娱乐、民主议题、新科技与劳动力转型、政府治理、城乡结构变迁和算法与机器伦理。征文活动体现出如下特征:一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人与时代成为学术研究终极关怀;二是跨学科趋势明显,积极践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三是学术“内卷化”问题亟待解决,学术生态有待进一步改善。


于京东认为,《探索与争鸣》支持青年学人的一系列计划,为青年学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学术支撑。第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技术与文明”这一议题紧扣时代脉搏,因为技术进步是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大特征。新技术的出现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知识生产,带来全新的文明形态。我们可以从技术的历史去探讨人的历史,探讨技术与人的历史。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王峰代表评委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王峰表示,中国学术需要青年,青年研究者一代更比一代强,中国学术才有希望。除了教育体制为青年学者提供便利之外,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社也可以为青年学人的成长提供更多帮助。作为一家具有学术深度又关注理论前沿的杂志,《探索与争鸣》近年来一直助力青年学人成长。这次征文评选体现出青年学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希望青年学人沿着自己的学术兴趣,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成长为优秀学者,同时将自己的研究不断推广和深化,使中国学术在世界学术的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


在《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环节,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为《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提名奖获得者颁奖。上海市出版协会会长胡国强,上海市期刊协会会长王兴康,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王为松为《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三等奖获得者颁奖。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赵修义教授,《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为《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二等奖获得者颁奖。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孔繁斌教授、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副院长李恭忠教授和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王海洲教授共同为获得《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一等奖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于京东颁奖。

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于京东代表入选作者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为《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提名奖获得者颁奖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市出版协会会长胡国强,上海市期刊协会会长王兴康,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王为松为《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赵修义教授,《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为《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孔繁斌教授、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副院长李恭忠教授和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王海洲教授共同为获得《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一等奖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于京东颁奖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参加《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暨《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专家学者合影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kxk/kxkyc/202108/t20210812_5353249.shtml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 录 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0.01 | 2020.02 | 2020.03 | 2020.04 | 2020.052020.06 | 2020.07 |2020.08|2020.09|2020.10|2020.11 |2020.12|2019年总目录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