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丨百年学术中国激发创新力量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按时间排序,为了继续收到我们的文章,希望您可以在文章底部点击“在看”或者给“探索与争鸣杂志”公众号设置“星标”(公众号界面右上角三个点)。让系统知道这是您常看的公众号,这样您以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消息啦。自2018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或联系53063517转3302,联系人:杨老师。
百年学术中国激发创新力量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百年中国学术发展,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伟大的自我革命与党领导的社会革命,进而聚合为中国独特历史和发展道路的理论表达。为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学术事业发展成就,8月2日,《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在上海举行了《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暨第四届(2020)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议。专刊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学术简史为主线,以时代为经,以学术为纬,分觉醒年代、革命年代、建设年代、改革年代和新时代五个阶段,紧密围绕各个时代关切的问题,着力勾勒出一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百年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图谱。
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底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学术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艰辛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学术界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重要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引领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探索和理论研究的方向,“学术中的中国”呈现出马克思主义鲜明底色。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学术中的中国”作为总主题,知名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彰显了百年学术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既总结了党的百年历史,又面向未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昭示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既是历史性的讲话,也是历史性宣言,是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政纲领,不仅需要全党深入学习,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界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研究。学术期刊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理论研究取得更大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黄力之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接受、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学习、运用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确实行。马克思主义确实行的精髓,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的自己的路”,它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同时摒弃西方文明以资本主义扩张和掠夺来满足部分人利益的野蛮本性,创造了包容共享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的繁荣发展必将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
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对办好学术期刊提出了殷切希望,为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期刊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认为,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和学术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密不可分。学术期刊编辑应与学术理论研究者一起,把先辈们留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思想文化遗产和历史贡献总结好、整理好、传承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扬光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提出,学术出版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百年前苦苦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中国人,因为《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也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我们党筑牢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同样,《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报刊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命运。新时代的出版人、期刊人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同时深入研究新时代新阶段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立足新时代,学术期刊发展要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贡献力量。南京大学教授周晓虹认为,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有许多重大议题值得深入探索,中国学术界重任在肩、大有可为。
勇当学术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百年中国学术史的开端之处,正是一批“新青年”为中国发现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表示,新时代青年学者接受了良好的学术训练,具有较高的学术起点,具备理论创新的优势和活力。青年学者要继承优良传统,自觉担负起历史重任,担当起承前启后的学术传承重要使命,成为勇于学术创新的先锋力量,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增添新鲜血液和青春锐气。学术期刊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要善于发现优秀青年学者,有效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为他们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
在青年学者成长路上,“扶上马,帮一把”是学术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表示,青年人思想新锐,富有理论创新的激情和勇气,是学术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力量。针对当前青年人普遍面临的科研压力大、论文发表难等问题,学术期刊有责任引导青年学人围绕当代社会的新现象、新需求、新问题,做深入、前瞻、独立的学理研究,持续推进学术期刊与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共成长。作为学术生产、传播和传承重要载体的学术期刊,应当与青年学者成为紧密的学术共同体,更好地激发学术新生力量,推动学术传承,让青年学者为“学术中的中国”作出更多贡献。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2108/t20210811_5352805.shtml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 录 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0.01 | 2020.02 | 2020.03 | 2020.04 | 2020.05| 2020.06 | 2020.07 |2020.08|2020.09|2020.10|2020.11 |2020.12|2019年总目录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 “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 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