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与争鸣 ·新刊速递|2023.08

探索与争鸣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3-11-04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新刊上架

 2023.08

封面



封底



封二



封三



目录


圆桌


新时代“枫桥经验”: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






景跃进

“枫桥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实践与表征符号




杨开峰

进一步发展“枫桥经验”应更好处理社会治理与经济治理的关系



余潇枫

以“大平安”促“新发展”——“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



金伯中

预防化解矛盾风险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任勇

重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数字治理面向



王朝霞

准确理解“矛盾不上交”的三重意蕴



马高峰

优化矛盾疏解机制,夯实解纷“心基”




特稿



郝铁川

共同富裕三要义 :

公平富裕、公正富裕、公益富裕


吴高辉 岳经纶

贫困类型、贫困观念与反贫困结构的变迁

——世界贫困史的视野


争鸣




·“江歌案”中的法律与道德·

陈 亮 程金华

道德判断何以导入司法裁判


沃 耘

见义勇为规则的本土化建构



张再林

中国式的“语言学转向”
——清代今古文经学的哲学实质及其意义再探


社会




叶淑兰

权力·文化·心理:国家自塑与他塑形象鸿沟的生成动力


路 阳 张敦福

当代青年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贫困与仪式脱贫

——以淄博烧烤为例


刘亚秋

数字时代的文化记忆危机与建设


姚 靓 王一方

公共卫生治理中的技术与社会文化互嵌


人文





王振复

中国巫性美学何以可能

——兼谈中国美学的“本土化”研究


冯 清 黄 荭

旧报纸灰尘里的历史现场

——管窥1950 年代法国两大周刊之“中国形象”


·城与人:城市地理、百年文脉与城市精神(五)·

李国华

大革命漩流中的日常上海
——茅盾小说《蚀》的城市赋形


Content

新时代“枫桥经验”: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

新时代“枫桥经验”: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 周年。“枫桥经验”虽产生于 60 年前特殊的历史时期,但经过不断拓展创新,在新时代愈发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枫桥经验”的内涵、外延与形式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其依靠群众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实质没有变,成为观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典型样本。近日,《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浙江省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联合邀请专家,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了研讨。本期刊发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景跃进教授指出,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总符号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一个显现,它内含着这个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因而具有跨越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也使得“枫桥经验”的话语建构具有极大生命力。杨开峰教授认为,进一步发展“枫桥经验”特别要处理好社会治理与经济治理的关系,也就是社会与市场的关系。一些地方的基层治理创新的出现和成功有其特殊的条件,其具体做法是否能得到普遍推广有待观察,也必然需要各地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再创新。余潇枫教授指出,“枫桥经验”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样本,“以人为本”“以多数人为要”“以中国特色为纲”分别体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人民性”“参与性”“创新性”。金伯中院长强调,预防化解矛盾风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服务贯穿于预防化解矛盾风险的全过程,进一步推动预防化解矛盾风险的制度化,并着力提高基层预防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和公信力。任勇教授指出,要将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与数字治理新技术新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数字治理面向,具体可从数字治理的场景应用、平台载体、过程融合等方面入手。王朝霞讲师认为,“矛盾不上交”作为土生土长的基层治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具有三重意蕴:“就地化解、纠纷不上交”的属地治理;“疏导调解先行、不轻易成讼”的柔性治理;“苗头遏制、纠纷不激化”的风险治理。马高峰研究员强调,优化矛盾疏解机制,及时理顺社会与个体的思想情绪与精神状态尤为重要,特别是及时为处于矛盾纠纷旋涡的当事方从内心“活血化瘀”,避免普通群体“病变”为特殊群体、负性情绪积聚爆发影响整个社会通畅运行。


——主持人 杜运泉


特稿

郝铁川|共同富裕三要义:公平富裕、公正富裕、公益富裕

【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基础上的共同富裕,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同富裕。前者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公平富裕,按照各尽所能、能者先富原则,使人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竞争。二是公正富裕,按照先富帮后富原则,通过实施并完善所得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缩小社会成员贫富差距;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农民、盘活农村集体所有制,缩小城乡之间贫富差距;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落后地区政策支持力度,缩小地区之间贫富差距;通过创造更多中高收入就业岗位、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三是公益富裕,按照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原则,通过建立鼓励捐赠行为的多种制度等,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同时可考虑将征收环境税作为共同富裕的一个举措。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公平富裕是公正富裕的基础,公平富裕和公正富裕共同推动公益富裕,公益富裕是对公平富裕和公正富裕的有效补充。

【关 键 词】 共同富裕 公平富裕 公正富裕 公益富裕

【作  者】 郝铁川,河南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吴高辉  岳经纶|贫困类型、贫困观念与反贫困结构的变迁

——世界贫困史的视野

【内容摘要】世界现代化进程呈现出贫困现象全球化与反贫困目标欧美化的悖论,在现代性危机中去认识该悖论的产生原理,是贫困治理与社会政策学的基础性问题。从世界贫困史视野来看,贫困与反贫困的观念与结构总体上呈现出从个体文明与地方化到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从前现代世界到近代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工业化与帝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工人阶级激进主义运动等因素作用下,反贫困从穷人道德的污名化取向转向社会经济问题治理取向;“国家”逐步取代宗教慈善以及家庭、社区、行会等,承担起反贫困全球化的主要责任,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出了福利模式。进入当代世界,尽管反结构性贫困成为全球共识,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顺利实现西方式现代工业化目标,反而沦为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附庸。减贫共识与福利国家建设掩盖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主体性,并在不平等的世界秩序中扩大了财富鸿沟、强化了反贫霸权。深刻反思当代世界的贫困根源及反贫困实践依据,认真总结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理念、经验与模式,有助于真正推动第三世界具有主体性的反贫困理论建设与实践进程。

【关 键 词】 贫困 反贫困 宗教慈善 经济全球化 福利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

【作  者】 1 吴高辉,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研究员;2 岳经纶(通讯作者),中山大学中国公管研究中心/政务学院教授。


争鸣

·“江歌案”中的法律与道德·

陈 亮 程金华|道德判断何以导入司法裁判

【内容摘要】 “江歌案”的民事判决揭示了“道德导入司法”的可能性,但其采用的导入方法仍待检视。从实然角度而言,既有的司法实践主要通过“转译”方法实现道德导入,即当法官意识到个案的法律判断与道德判断存在冲突时,其会遵从道德判断的指向而修正法律判断之发现,并对修正后的法律判断加以证立,使得道德判断可被社会公众间接地接受。但是,“道德转译”具有明显的内隐性特征,凭此作出的司法裁判未能说明其“涉及何种道德判断”与“是否需要道德判断”等决断问题。为了避免此类决断异化为法官个人的恣意专断,“道德转译”有必要进行外显化改造,为转译下的司法裁判提供公开阐释的场所。从应然角度而言,理想的司法裁判需依据“议论”方法进行道德导入:一是道德判断应在社会场景下完成“生成性议论”,使法官个人的道德考量转化为社会承认的道德共识;二是道德判断要在法庭场域内展开“司法化议论”,将社会层面的道德共识正式嵌入司法层面的法律判断。在此意义上,基于议论的程序规范便是“道德导入司法”的制度化装置,其可补强道德判断在司法场域下的“合理可接受性”,进而为个案裁判的规范效果与社会效果提供调适契机。

【关 键 词】 司法决策 法律与道德 法律方法 法律议论 法律程序

【作  者】 1 陈 亮,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研究生;2 程金华(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研究员。


沃 耘|见义勇为规则的本土化建构

【内容摘要】将见义勇为入法是《民法典》回应社会公众现实关切、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与理念的重要举措。从具体的实践来看,“江歌案”等典型案例的裁判结果映射出当下司法实践中存在见义勇为的制度目标达成度不高的问题。同时,从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对见义勇为的认定亦存在较大分歧。在根源上来看,这是由于我国民法领域许多概念和制度是从西方继受而来,在进行本土化转换时并未考虑相应的历史基础。应该看到,《民法典》语境下的见义勇为与西方制度中的“好撒玛利亚人法”及“救助义务”等在内涵与外延上均存在本质差别。我国见义勇为的法律内涵要突出对“义”“勇”的强调,充分考虑这一概念的历史语境与当代文化语境,抽象提炼其细节性规则,完善对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形成彰显中国特色的见义勇为本土化规则体系。

【关 键 词】 见义勇为 《民法典》 道德规范 本土化

【作  者】 沃耘,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张再林|中国式的“语言学转向”——清代今古文经学的哲学实质及其意义再探

【内容摘要】 考察清代经学会发现,其泥于文字、章句、典籍考据,其哲学思想、哲学精神较之中国传统经学已大为褪色。然而,如若以当代哲学“语言学转向”作为清代经学可资镜鉴的“他者”,那么清古文经学不仅深契当代语义学的“实证”精神,而且与当代语用学的“实用”思想若合符节,为我们开出了中国文化消解形而上学之先河。正如当代“语言学转向”是以所谓“后经学文化”的到来为其结果那样,清今古文运动,尤其是今文经学运动亦以后哲学时代的来临为其时代的必然选择。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接踵而来的是从“蹈空”走向“务实”,从“圣人化”走向“祛圣化”,从“泥古”走向“尚今”,从“重经轻子”走向“平视子经”,一言以蔽之,是从不无自闭的前现代性向无限开放的现代性转型的一场划时代的范式革命。

【关 键 词】 语言学转向 清代今古文经学 消解形而上学 后经学时代

【作  者】 张再林,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


社会

叶淑兰|权力·文化·心理:国家自塑与他塑形象鸿沟的生成动力

【内容摘要】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自塑形象与他塑形象之间存在的形象鸿沟是指国家形象主客体对该国形象的认知、评价与情感方面的鸿沟,这在数字化驱动的形象政治时代具有扩大化趋势。国家自塑与他塑形象鸿沟的生成具有权力、文化与心理三个层面的动力。在权力层面,形象鸿沟的生成受到国家间权力博弈、西方霸权主义的驱动,在文化层面受到跨文化差异、文明冲突的影响,在心理层面受到集体自尊、集体情结以及心理认知误区的驱动。理解与超越国家自塑与他塑形象鸿沟,需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国家形象设计、管理、沟通与修复,保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主体反思意识,建立稳固而富有弹性的国家主体形象。

【关 键 词】 国家形象 自塑形象 他塑形象 形象鸿沟 形象政治

【作  者】 叶淑兰,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路 阳 张敦福|当代青年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贫困与仪式脱贫

——以淄博烧烤为例

【内容摘要】 淄博烧烤的火爆在某种意义上类似当代青年在面对意义贫困时的集体性仪式。意义贫困是个体在主导意义系统中的工具性意义与价值性意义连接发生断裂所致,并且在社会对比中还会产生相对意义贫困。由于当代青年在成家立业、出人头地的主导意义系统中面临工具性意义压力过重,以及在价值多元冲击下价值性意义发生偏移,青年在学业、职场、家庭生活中经常遭遇意义贫困,且网络他者状态和现实自身境遇的对比又会进一步强化相对意义贫困。为纾解这一难题,青年往往借助次属意义系统的集体仪式来建构和传递社会意义,“进淄赶烤”就是青年追求意义体验的集体仪式。青年通过烧烤建构和传递着快乐、人情味的积极意义,但其难以在主导意义系统中建立工具性和价值性的良性连接,加之资本裹挟下的网红热点层出不穷,青年在热点追逐中并无法真正纾解意义贫困。青年意义脱贫需要强调主导与次属意义系统的和谐多元,为青年提供更多可获得的工具性意义并贯通价值性追求的路径,重视社会公平的推进与以幸福感为指标的社会评价体系的建构。

【关 键 词】 意义贫困 青年 淄博烧烤 社会生活 意义脱贫

【作  者】 1 路 阳,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讲师。2 张敦福,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刘亚秋|数字时代的文化记忆危机与建设

【内容摘要】 以人的抉择意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抽象性和计划性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时代数字记忆,意味着一种“无机性”,在“脱域”的作用下,越来越远离基于人作为生命体的具体化社区情境。它的日益壮大导致人们更深地被淹没在互联网信息的海洋中,弱化了人类社会的深度思考能力。众声喧哗参与制造的数字记忆对主流文化记忆造成巨大冲击,损害了人与社会赖以为根基的安所遂生的在地化社区力量。数字时代有必要强调记忆的有机性建设,即保护和培育一种切身的、具有社区情境的文化记忆空间,这需要保育人的深度思考能力,进而在这一基础上建构文化空间,确立价值准绳,筹划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未来走向。

【关 键 词】 数字记忆 文化记忆危机 有机性 无机性 社区情境
【作  者】  刘亚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姚 靓  王一方|公共卫生治理中的技术与社会文化互嵌

【内容摘要】随着氯喹和滴滴涕(DDT)的推广应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 20 世纪中叶开展了“全球根除疟疾运动”。然而,该运动在发展中国家遭遇了一系列困难并以失败告终。发展中国家出现抗药性疟疾,背后存在一系列经济社会根源。“全球根除疟疾运动”的失败,揭示了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嵌以及技术主义的弊端。通过比较西方国家在抗疟运动中的失败和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功,可以发现技术使用在地化的重要性。公共卫生治理实践在注重技术突破的同时,应该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视野,统筹兼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关 键 词】 氯喹 抗药性 技术主义 现代化 技术哲学

【作  者】 1 姚 靓,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2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人文

王振复|中国巫性美学何以可能

——兼谈中国美学的“本土化”研究

【内容摘要】从原始巫性文化角度探析中华审美意识的发生,论证中国原始巫性文化的人文特质,揭示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的内在机制,是中国美学的一种“本土化”研究。中国巫性文化的本土特质包含五个方面:以“大巫”居于重要地位;作为汉文字、类比思维、实用理性的历史与人文前导,对于科学技术具有某种程度的“宽容”;以祭祀祖神作为“中国巫”的独特品类,蕴含“生生哲学”的人文机制;从“巫”向“史”,形成影响深巨的“巫史传统”;封建王朝一般都对“大巫”文化采取崇尚与肯定的文化立场与国策。而从原始巫性转嬗为审美诗性的可能在于:原始巫性本就蕴含诗性审美这一历史与人文基因;构成中国美学主要范畴架构的“气、象、道”中,“巫性之气”成为中国式的“作为文化哲学的美学”的本原本体,“巫性之象”成为中国式的审美意象、意境说的历史与人文根因根性之一,“巫性之道”因其“实用理性”而历史地构系于德性生命“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巫性的“吉凶”判断,与审美诗性的性质不一而结构相同,可证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之可能。

【关 键 词】 中国美学 本土化 巫性美学 诗性审美

【作  者】 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冯 清  黄 荭|旧报纸灰尘里的历史现场

——管窥1950 年代法国两大周刊之“中国形象”

【内容摘要】 在“报刊文明”研究思潮强调一手资料的影响下,继承西方尤其是法国的中国形象研究方法论及相关理论,从文学文化史的角度分析 1955—1960 年间发表在《法兰西观察家》和《快报》上的与中国相关的文章,可呈现出 1950 年代中期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西方重塑中国形象的一个侧面。虽然,只能借此触摸社会想象意义上西方中国形象叙事的冰山一角,但对历史现场的重建和对历史感觉的恢复,不仅还原出这一形象得以不断重塑和完善的方式——对遥远他者的想象与异化、对客观真实多角度的理解与刻画、对社会主义建设深入的观察与报道等,更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中国形象”如何通过参与权力话语体系的转型,进而影响社会人类学视域下 20 世纪中叶法国文化文学史的演变。

【关 键 词】 报刊文明 《法兰西观察家》 《快报》 中国形象

【作  者】 1 冯清,法国蒙彼利埃第三大学法国文学系博士研究生;2 黄荭,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


·城与人:城市地理、百年文脉与城市精神(五)·

李国华|大革命漩流中的日常上海

——茅盾小说《蚀》的城市赋形

【内容摘要】 在《蚀》三部曲中,茅盾为上海赋形的基本逻辑是多重的:首先是通过武汉发现上海,武汉的“政治生活”创伤造成在为上海赋形时总是试图把上海内景化;其次是上海经验在“政治生活”中苏醒,在武汉和上海的“政治生活”之外触及更混沌而厚重的难以赋形的日常生活;三是漫不经心写下的丰富的上海都市生活细节却意外写出了上海的一种精气神。对于革命景象的刻意描写反衬出茅盾对于上海的稔熟,那些丰富的细节里藏着真正的上海。这些书写既然不是作者有意为之,也就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一座城与一个人的关系:表面上是一个人在为城市赋形,实际上是一座城在为人赋形。以日常上海经验应对和消化大革命的剧烈撞击和震荡或许暗示着,上海是一座具有足够弹性的城市,能孕育和生产一些激烈的生活组织形式,譬如工人运动,也能孕育和生产相应的克服剂,譬如令人依恋的都市生活,从而为生活在上海的人赋予革命和安稳交错的双重形貌。

【关 键 词】 大革命 茅盾 上海 城市 《蚀》

【作  者】 李国华,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点击封面查看《探索与争鸣》2023年各期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07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2023.07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 |2022.12|2022.11|2022·10 | 2022.09 |2022.08 |2022.07 |2022.06 |2022.05 |2022.04  |2022.03 |2022.02  |2022.01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