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道轮回舍身受身是看他现前业力哪个业力最强最大,强者先牵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空法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之三 显见不灭

第二十六页第八行,【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在上一次,说到了世尊就波斯匿王一身之中,指出生灭身中确确实实有不生灭性。不生灭性才是自己本人,禅家所参悟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也就是指这个不生灭性。所谓不生灭的真性,必须要在生灭的身相上去求。如果说离开了生灭的身啦,去找那个不生灭性啊,是找不到的。正是古人所谓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要找金,到哪里去找?器就是金。换言之,生灭就是不生灭。

你要能够在生灭相上看到不生灭性,这才叫真正的见性。如果说离开了生灭的相,另外去找一个不生灭的性,这是外道,那不是佛法。他能不能找到呢?给诸位说,决定找不到。性相原来是一体的。有性则有相,有相则有性。离开性不会有相,离开相也不会有性的,这是一体的两面。所以我们要求不生不灭的真性,千万不要忘了就在生灭相中去寻觅,才能够找得到。

那么这个生灭与不生灭,世尊给波斯匿王指出来之后,末后这一句话是责备他,是责备波斯匿王。说【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末伽黎是印度外道之一。等,等前面所举的的两位。那么这一类的外道啊,他们有一个类似的见解,就是认为啊,人死了以后就是断灭。不承认有来世,更不承认有六道轮回。

那么邪见,就是见解不正确的人,确实是很多。当年在印度著名的有九十六种之多。但是这九十六种如果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常见,一类是断见。所谓常见啦,还比较上占多数。常见是承认有来世,承认有轮回。但是在他们观念当中,人死了来生再投胎还是人,那个狗死了之后来生投胎还是狗。狗决不会投到人胎里头,人也不会去做狗,人嘛永远是人。这种见解叫常见,这个在佛法讲,是邪见。断灭也是邪见。

佛给我们讲的这个六道轮回,舍身受身是业力在做总支配。每一个众生都具足十法界的业因,那么哪一个法界去受果报呢,要看他现前业力哪一个业力最强,力量最大。强者先牵,先牵你去到那一界去投胎。这个理论是非常正确的理论,这是正确的理论。这个十法界的业因是相当的复杂,佛在一切经里给我们讲得很详细。这个复杂的业因,我们应当明了,特别是要常常记住他的纲领。

佛给我们讲悭贪心重,是恶鬼道的业因。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我们想想看,我们这个贪心是不是特别重?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就是贪心,那么与饿鬼道啊,就有缘了。贪心是饿鬼道的业因,那么来世啊,一定就堕鬼道去了,就入了鬼道了。谁叫你去的呢?是这一个业力牵引你自己去的,不是佛判决你去的,也不是阎罗王判决你去的。阎罗王与佛都没有这个权力,是自己去的。那么我们要想不想做鬼,于一切法里面没有贪爱之心,就不会做鬼了,与鬼无缘了。嗔恨心是地狱道,与地狱道相应;愚痴心,所谓愚痴,邪正、善恶、是非不能够辨别,这个叫愚痴。愚痴道是畜生因。佛特别指出来啊,三恶道这个业因是贪嗔痴,叫三毒烦恼,教诫我们要戒除的。为什么要戒除呢?免除来生三恶道的果报。大慈大悲的训诫啊,我们应当遵守。

人道的业因,是五常五戒;天道的业因是十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声闻是四谛心;缘觉是十二因缘心;菩萨是六度心;如来是平等心。我们要学佛,要学佛就要学平等心。平等心就是佛心,成佛的正因

那么这是讲的十法界业因的纲领。我们拿这个十条纲领,时时来堪验勘验自己,就是测验自己。我们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自己好好地去省察省察,我们这个一切心行当中啊,哪一个力量最强。如果是平等心常常现前,那这一生决定成佛无疑。念念当中是慈悲救苦啊,救度一切众生,决定是菩萨心。

所以这个外道的见解都是错误的,断见、常见通通是错误。而波斯匿王,不能够明辨是非真妄,但是佛给他开导啊,他一听就能觉悟,这是很难得的。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这就不是断见了,相信、知道啊,这个身体死了之后,还会受生的。要是承前面教诫来说,我们也能看得出波斯匿王悟入的深度,欢喜之所以然。【王闻是言,】是言是指前面世尊对他开导之言,就是从观河之见指出生灭,性不生灭。所以他觉悟了,他知道了。

【舍生趣生,】舍生,就像我们现在所讲舍报。我们现在是报身,业报之身,舍了报之后,来生还要来投生的。那么在佛法一般讲,大多数都不会超过四十九天,就又得一个身体了。如果有天眼通的人看我们世人,在六道里头生死轮回、舍生受生啊,就好像我们脱衣服穿衣服一样。那么诸位想想,舍生受生是生死吗?如果说舍生受生是生死,它这个衣服脏了破了,这衣服死掉啦。马上再穿一个新的,这个衣服生啦。我们对于换衣服啊,没有什么感觉,换一件新衣服也没有什么太欢喜,旧衣服脱掉了也没有什么悲哀的呀。

在大宇宙里头,这个生死–就是舍生受生,就跟换衣服是一样的,换个身而已呀。如果我们的心行正,我们换这个衣服越换越美,越换越好啊。今天是个人身,来生换个天身,天比人,那要庄严多啦。如果我们心行是无恶不做,那换这个衣服是越换越肮脏,越换是越破烂。那么我们想一想,我们愿意得一个好身,还是得一个恶身呢?全在我们自己的心行。

那么波斯匿王在此地是,不管是受的身是好与丑,晓得有来世,晓得什么啊?晓得不死!这一个觉悟是非常之难得。舍生不是死,极短的时期又得了一个新的身体,终而复始啊,终始不断,没有间断的啊。这是把轮回的真相啊,悟解了几分。

【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过去从来不晓得这个事实的真相,总以为是断灭了,现在才觉悟了,原来自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过去没有见到事实真相,今天忽然见到事实真相,这是叹未曾有,真正是稀有啊。这一段经,正是显示出佛法常讲,随缘不变,不变的是性,随缘的是相。随万相之缘,真性从来不变过,不变随缘啊。随缘也正是大经里面给我们讲的随喜。大悲观世音菩萨,就是修的这个法门。以不变之性,随一切缘,成就无量功德。

我们不必说那些深位的菩萨,他们觉悟得深,我们就浅近,我们凡夫位上来说,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了,你一定会觉悟到,世出世法是一大因果,正如同六祖为法达讲法华经大意一样既然晓得是一大因果了,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报,我们就应当着重啊,修因致果。佛门中常讲,有求必应,这一句话是有理论根据的,这一桩事可以从修因致果当中得到显明的甄验。学佛的人悟入这个道理,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当然可以证得。修大定、成菩提,一定有望,所以「踊跃欢喜」。

那么这是第三段,显见不灭,介绍完了。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

大经不懂没有关系,一遍一遍地熏习久了,就会开悟

念念当中没有一切的希求,他就证无生法忍了

这个大定不是修来的呀,放下,定就现成的了

我们的功夫用在断贪嗔痴慢,这叫会用功

弘法利生是一切善法里面的第一善法

看破一分就放下一分。不肯放下功夫就不能进步

把你最喜欢的头一个舍掉,你要肯这样做叫真正的修行

你要见到世间过,就不是修道人,永远不会明心见性

现前苦乐忧喜舍看破了,一切境界里面能如如不动,这个叫作功夫。

我们学佛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要晓得回头返观自性

心是通的,心是一不是二,你所想的事情,我都知道

记住一定要正助双修,正修是念佛,助修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要在转识成智,转的方法要学分别即是不分别,执著便是不执著

佛给我们讲,迷的时候一切都不是;悟了以后一切都是。

佛法是以悟为宗,说法听法读诵都是摄心的方便

摧邪立正的邪是我们自己心里头的邪思,与外人不相干

修行是修正行为,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

净土法门唯一的一个特色就是带业往生

佛说法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们直下承当

凡是把佛菩萨也看作鬼神来祈求保佑,这个是极冤枉啦,迷信到所以然处了

人家说我们盲修瞎练就一肚子不高兴,这个不高兴正是盲修瞎练

楞严经跟华严经,就是帮助我们得到理一心不乱

一法含一切法,一种解脱门含摄无量无边的解脱门,法法如是

背书是修根本智,它并不重在记诵,目的是开悟

佛法里面所谓迷失自心,就是误认缘影为自心,那与认物为己、为心没有两样

为什么叫你天天念经背经?这念经背经就是唤醒自己

性迷了就叫识;识悟了就叫作性

念佛看你用什么心去念,有念佛念到地狱饿鬼里去了

我们现前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山何大地芸芸众生,就如银幕里头现出来的相

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是不是真实的,一不相熏种子就没有了

不与境缘相会的那是真心;凡是与境缘相会的通是妄心

要想超越轮回在业上(修善)是不行的,一定要破惑才行

凡是没有明心见性的人,都是属于邪见之人

七处征心之之六:执心在中间

七处征心之之六:执心在中间

七处征心之五:执心则随有

七处征心之四:执心分明暗

七处征心之三:执心潜眼根

七处征心之二:执心在身外

七处征心之一:执心在身内

读佛经乃至古人的注疏不要受他的拘束,才能看到真正的东西

今天要想挽救这个世界从不妄语救起,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初学的时候,解就是行;老参的时候,行就是解。

我学佛学了三年,才肯跪下来拜一拜啊

求学的态度就是这八个字: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背诵是三学等运三慧齐修---不是叫你背文字,而是借这个做自己修心的功夫

出家的弟子接受在家人供养,一定要给人说法才合法

我们有愿而没有心。只要你存这个心都是招一切障碍的根源

没有吃亏的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老师责备学生也是为了爱护他,对不爱护的学生一定是当宾客看待

世间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喜欢博学多闻,因此心不能专志不能一

现了神通一定就走,这是佛法里面是一种规矩

要学得佛的那个法门在日常生活当中确确实实能做到,做得很圆满

记住:同学们当中有过失是不可以说的,无论是当面无论是背后

从绐列举这六位上首的专长,也就能看出这一部经的特性。

佛菩萨现身是随我们众生根性的

我们一定要孝亲,一定要爱国,一定要懂得本末这个顺序

佛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完全为众生的是正;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

有心就有业,无心就无业。

菩萨所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自已所得到的是清净平等慈悲

用这一个名号是唤醒自己本性里面的释迦牟尼佛

因为你有时间观念,你就会老

我觉得修定最好的办法是背经,背经书就是修定

你的我执、法执还在,你就还没有入门

在古时候凡是学佛的不管学哪一宗,没有不读《楞严》的

见了性的人才看到“常乐我净”

执着恶法是病,执着善法还是病。一切都不分别,心才能定得下来

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舍识用根

般剌密帝法师把楞严经送到我们中国来的苦心

现前一念心我们不难体会,但是现前一念心的理体不容易体会

两三年不间断熏习,利根的人就有入处,就有悟处

有断证的功夫,能以观照破见思烦恼.是观行级的菩萨

用根不用识;称性不着相

修行的方法上来讲:一根归源,六根就通达

破戒的人佛有办法救他,破见之人诸佛没有办法救

凡是秘密传教的一定有问题啊,不要去相信他

众生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相貌呢?

诸佛菩萨千经万论教我们“敬”,要懂得了诚与敬

背诵经典是第一层的功夫;持咒念佛是第二层的功夫

业障相是通过人的长相可以看出来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链接(新关注的师兄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